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

儘管玉真公主的病故,讓近日以來風波不斷的李隆基感到心力交瘁,可哥舒翰的進京,以及正月大朝時,那山呼海嘯似的拜謁朝賀,仍然很快沖淡了他這一絲疲倦。哥舒翰雖則年老,可身姿雄壯,聲若洪鐘,每逢召見時,卻又和安祿山的靈巧善媚不同,字裡行間總能讓他領略一種不同的感覺,使他別有一番欣悅。再加上楊國忠在旁邊爲哥舒翰百般讚美,他越發覺得自己沒有用錯人。

至於一直覺得自己大器晚成的哥舒翰,在人人奉承的情況下,就越發覺得飄飄然了。儘管之前王忠嗣貶官去職,但河西隴右在他和安思順的鎮守下,先後擊退了幾次吐蕃的反撲,局勢穩定,他又得了高適這樣能幹的節度判官留守,哪裡擔心什麼河隴防務問題。所以,楊國忠以河隴無戰事爲由,力勸天子留着哥舒翰到二月,哥舒翰自己也樂意多在李隆基面前露露臉加深印象,一口答應了。

元宵節那一天,君臣同登花萼相輝樓賞燈,哥舒翰只覺得人生登頂,再無遺憾。然而,彷彿是樂極生悲,就是這一天上元之夜,本就好酒的他禁不住宮中御酒甘甜,天子親自執杯勸酒,楊國忠韋見素身爲宰相亦是敬酒不斷,更不要說下頭的其他臣子了,於是多喝了幾杯。就連太子李亨,也在領了李隆基的眼色後,親自上前爲哥舒翰賀功。

這一輪敞開肚子喝下來,哥舒翰下樓的時候,竟不是走下來的,而是被兩個身強力壯的內侍給攙扶下來的。他卻還要逞強騎馬,結果在離開興慶宮之後不多久,就被那冬日冷風一吹,不覺栽倒下來,送回家就病了。

他這一病,更加引來了一場少有的盛況。天子送御醫,宰相送藥材,百官探望,門前竟是車水馬龍,聲勢更勝當年杜士儀和王忠嗣深得帝心之日,甚至連安祿山得寵之時也不過如此。事到如今,長安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風水輪流轉,如今的天下邊鎮諸節帥之中,最最得寵的已經不再是安祿山那個死胖子,而是換成年紀一大把的哥舒翰了!

對於這樣的局勢,坐鎮道政坊安宅的劉駱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安祿山派侯希逸前往都播聯絡懷義可汗一同進兵之事,他並不知情,可他既然身居長安情報中樞,判斷力當然不差,此前楊國忠說動天子派輔琳前往范陽,名雖爲賜物,實則爲刺探,這樣的苗頭他怎麼會察覺不出來?安祿山這些年一直在積蓄實力,據他所知很有幾分不臣之心,如今又被楊國忠一再逼迫,安祿山可不是王忠嗣,哪裡會任人宰割?

可如果真有揭竿而起的那一天,留在長安的他肯定第一個倒黴!

既然這麼盤算,劉駱谷便悄悄籌劃安排起了自己的退路。可還不等他計劃好如何金蟬脫殼離開長安,一個更加讓他料想不到的消息便倏然到了。天子竟是爲安慶宗賜婚了宗室女李氏,又封了這個李氏爲榮義郡主,令劉駱谷傳信安祿山進京爲長子完婚。儘管此前就有這樣的風聲,可面對這麼一道突如其來的婚約,劉駱谷登時暗自叫苦。誰都知道康夫人和安慶宗是沒成算的,這麼大的事,他不出頭主持怎麼行?可這樣一來,他的脫逃大計豈不是落空?

即便再心不甘情不願,劉駱谷還是隻能一面派人去傳信給安祿山,一面跟着光祿寺和宗正寺的官員忙活準備。儘管榮義郡主這個郡主就和那些和番公主的封號一樣,根本就是擔着個名義,只是尋常宗室女,並非皇太子李亨的親生女兒,可還是在天子的授意下,辦得比任何皇孫皇孫女都隆重。劉駱谷光是去看嫁妝單子時,就嚇了一跳,不得不絞盡腦汁去置辦聘禮。須臾就是大半個月,忙了個腳不沾地的他終於等到了來自范陽的信使。

“什麼?大帥病了,不能來?”

回報朝廷的正式信使還在路上,眼前的信使是劉駱谷自己的私人心腹。再次從對方口中確認了這個消息,劉駱谷只覺得手足冰冷。他輕輕吸了一口氣,聲音顫抖地問道:“那范陽那邊一應情形如何?”

“我進幽州城之後,就一直有人緊緊盯着,半步路都不敢多走,半句話也不敢多問,大帥倒是見了我一面,問了一問長安城中的情形,尤其是多問了幾句哥舒翰進京之後的情景,其餘的就什麼都沒說。”見主人面沉如水,那心腹也是心中惴惴,猶豫片刻便壓低了聲音說道,“劉郎,不是我多心,我看幽州城中氣氛緊張,只怕是……只怕是……”

那隻怕是後頭的話,他再也不敢說,可劉駱谷怎麼會聽不出來?

面對自己推心置腹的從者,劉駱谷卻也不諱言,唉聲嘆氣地說道:“你不用說了。唉,我本也算到大帥起事在即,預備和你們四散離開長安,卻不想突然攤着了這樣一樁婚事!眼下別說不能輕易離開,就是大帥稱病不能來之事,還需要我去奔走轉圜,就連你們,只怕也都被人死死盯住了……”

這真是何苦來由!早知道如此,他當初就不該領這一樁在長安刺探情報之事,看似深得信賴,可遇到大變就是一個死字!

安祿山派駐在長安的這些人,是爲了刺探情報,又不是爲了行刺犯險,要的是精細能幹,而不是悍不畏死,因此不說人人,至少大多數都如同劉駱谷這樣珍惜性命。更何況,他們爲安祿山賣命,是希望異日能夠博得榮華富貴,而不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此時此刻,見主人愁眉不展,那從者一路奔波雖也疲憊,可還是不得不打起精神來。

“劉郎,恕我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如果咱們真的成了別人的眼中釘,跑又跑不掉,那能不能……”他猶豫片刻,終究還是直接把後頭半截話給兜了出來,“能不能乾脆把大帥的不臣之心稟報上去,說不定還能戴罪立功?”

這就是翻臉不認人,連安祿山一塊賣了!此話一出,他就只見劉駱谷勃然色變怒瞪着他。儘管知道說出這話來,如果主人不接納,自己就是一個死字,可他心裡畢竟還有幾分對大唐的忠心在。可是過了好一會兒,他就只聽得劉駱谷頹然嘆了一聲。

“如果這長安城中現如今還是忠臣遍地,我也不吝豁出去,可楊國忠是個什麼東西,你也該看到了!想當初李林甫剛死,他就對人下了黑手,緊跟着又聯絡大帥對杜士儀下手,可一發現杜士儀竟然自己露出破綻,他便立刻又把大帥拋開,甚至把害過王忠嗣的羅希奭派去安北牙帳城,鬧得如今漠北大亂,他卻又嚴令不許河東以及朔方節度使出兵去救!這樣心胸狹隘的人,你以爲我們投靠過去,就會逃脫一劫,榮華富貴?”

一番話說得人做聲不得後,劉駱谷便支撐着再次站起身來,發狠似的說道:“橫豎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時候!如果能讓我僥倖逃脫昇天,便是開國功臣,到時候你自然雞犬升天。逃不過這一關,我的家眷,你的家眷,都不在這長安城中,大帥看在咱們一番功勞苦勞份上,要收買人心,總還會照拂一下他們,讓他們有個好前程。這時候想要下船已經晚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這樣,藉着長公子婚事,先大肆招納人手進來,到時候說不定我們就可渾水摸魚逃出生天!”

當李隆基得到了安祿山上表,說是自己足疾發作,沒法前來參加長子安慶宗的婚禮時,他原本因爲輔琳歸來稟報安祿山絕無反意而打消了幾分疑忌,如今終於再次覺得事情反常。自來下詔召見邊鎮節帥,無論從前功勳彪炳的信安王李禕、張守珪,還是後來聲名赫赫的杜士儀、王忠嗣,乃至於更多隻當了一任節帥兩三年的人,從來就沒有因爲任何緣由而推脫不至的。要知道,王忠嗣當初甚至在對陣吐蕃身負重傷後,不等養好傷就應召入京。

相形之下,安祿山這簡直是桀驁到忘形了!

想到這裡,李隆基不禁隱隱有些悔意。可是,今日親自來送安祿山這奏表的楊國忠是什麼人?最會察言觀色的他敏銳地注意到了天子細微的神情變化,知道這會兒如果不能把某種苗頭給堵回去,讓天子覺得對王忠嗣太過苛刻,把人起復之後重領河東,覺得杜士儀這麼多年來勞苦功高,如今漠北不安,讓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派兵前去解圍,那麼他就是費盡心機爲他人做嫁衣裳!

安祿山即便真的造反又如何?須知大唐雄兵這些年來打遍天下無敵手,何愁小小一個安祿山?他心裡甚至隱隱盼望着這麼一場兵災,因爲那樣的話便可以足證他的先見之明,就可以令李隆基更加重視他這個宰相說出的話,甚至說不定他還能把手伸進軍中!

於是,他立刻搶先說道:“陛下對安祿山有天高地厚之恩,除卻太宗年間的契苾合力,阿史那社爾,還有幾個胡人能尚公主,娶郡主?安祿山若真有不臣之心,那麼定然天下臣民共討之。陛下若是憂心關中防務,難道忘了哥舒大帥如今尚在長安?”

對啊,哥舒翰卻還在長安城!

李隆基緊鎖的眉頭頓時完全舒展了開來。沒錯,大唐精兵強將如雲,再說安祿山未必真的就敢揭竿而起,他何必太過憂慮?

眼見李隆基顯然被自己說動了,楊國忠方纔趁熱打鐵地說道:“然則安祿山此次既是稱病不來參加安慶宗婚禮,足可證明輔琳上次稟報安祿山絕無反意的時候說了假話。陛下何妨尋一個罪名,重處此等不忠不義之輩,以爲諸宦官警戒?對於安祿山也未必就不是一個震懾!”

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63章 師生之心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31章 手足連心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404章 強項令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378章 舅舅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263章 君已將死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500章 失心瘋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140章 突變第368章 翻臉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138章 人非草木鐵石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808章 分家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149章 自刎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第476章 傷別離
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63章 師生之心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31章 手足連心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404章 強項令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378章 舅舅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263章 君已將死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500章 失心瘋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140章 突變第368章 翻臉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138章 人非草木鐵石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808章 分家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149章 自刎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第476章 傷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