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

王維王縉兄弟二人,全都是文采斐然才華橫溢,但仕途上的經歷卻絕不相同。王維自從當年遭受重挫後,本就信佛的他乾脆在開元十七年在大薦福寺拜道光禪師爲師學佛,而後雖因張九齡提拔而一度再次屢進要職,可隨着李林甫當權,他又再次沉寂了下來。相形之下,王縉雖是弟弟,可自從開元中期制科及第後,腳步一直很穩,幾乎沒有離開過朝廷中樞,雖是在侍御史這一級上逗留了很久,可這一次終於讓他通過天子一言,奪下了郎官一職。

儘管如今李林甫兇威正熾,就連楊慎矜這樣深得聖心的人,天子不經李林甫授官都要推辭再三不敢領受,可王縉卻也吃透了李隆基的心思,授官之後先後進邊鎮十條等邊務策,一時讓李隆基極其讚歎。也正因爲如此,當上左相後一直沒法真正抗衡李林甫的李適之也曾經拋出過橄欖枝,王縉卻置若罔聞,彷彿真的是隻求上進獨善其身。誰也沒想到,這位看似正在上升期的青壯派,竟在和東宮太子暗通款曲!

寢堂中看似人來人往,女眷衆多,但嘈雜的聲音反而蓋去了三人的密談。王容見崔九娘面色黯然,想到她還要想方設法去監視自己的丈夫,再憶起當年王縉對其的熱切追求,她不禁心裡很不是滋味。早年何等琴瑟和諧的夫妻,現如今竟然成了這樣的光景。可是,該怪王縉爲了仕途想方設法,還是該怪他太不顧風險?眼看兄長仕途屢屢受挫,換成別人,興許也會削尖腦袋一心向上爬吧?

崔五娘見王容默然,崔九娘亦是垂頭不語,她便開口岔開了話題:“十一郎和十三娘夫妻聽說廣元成婚,也讓我捎帶來了賀禮。十一郎還在信上抱怨連連,早知道不如早點離任,也能趕上侄兒的婚事。”

崔儉玄在杜士儀離任隴右後,紮紮實實在那裡待到鄯城令任滿,而後又調任蜀州刺史,汝州刺史,接連兩任刺史後,如今終於就要回長安了。這位清河崔氏嫡系子弟在某種興趣上和妻兄杜士儀如出一轍,很不樂意在長安城當什麼清貴的御史或六部郎官,甚至對現在所任的都畿道汝州的刺史也覺得厭煩。用他的話來說,最好能夠離兩京遠遠的,如此則眼不見心不煩。

“說得輕巧,朝廷又不是他開的。”崔九娘嘀咕了一句,終究臉色疏朗了許多。她擡頭看了一眼王容,見其雖因爲連日操辦婚事而顯得有少許倦意,但如今寢堂之中杜仙蕙幫忙款待女客,前頭杜幼麟迎送男賓,杜廣元這個長子則是即將迎娶新婦,她明明該感到殷羨,可想到阿姊在路上對她提到,王容這次帶着兒子們既然回到了長安,這恐怕就再難回朔方,今後夫妻家眷天各一方,此等滋味又豈是常人能體會到的,她不禁又生出了幾分悵然。

天下事又哪有兩全的?

“夫人,玉真觀二位貴主命人送來了賀禮!”

王容見承影匆匆進門稟報了這麼一句,連忙和崔五娘崔九娘打了個招呼,又向其他諸位夫人告罪一聲匆匆出去。而此時,寢堂中又傳來了嗡嗡嗡的一陣議論聲。憑着杜家和玉真公主固安公主的交情,長子娶婦的關鍵時刻,那兩位貴主親自蒞臨都不奇怪,如今之所以不來,其中原因人人心知肚明。

還不是因爲宮中太真娘子纔剛剛病故?玉真公主這一心傷愛徒,就連固安公主也不好出面了!

親自來送賀禮的正是霍清和張耀。兩人奉上各自的主人精心備辦的賀禮之後,霍清見王容屏退了隨從,這才歉意地說道:“貴主說,如今人人都知道她傷心至極,在玉真觀中靜養,故而哪怕是這樣的大事也着實沒法出面。”

張耀也苦笑道:“貴主也在那嘆息說,早知道會趕不上小郎君的婚事,還不如當初先拖幾個月再說,橫豎這麼久也等過來了。”

“正因爲已經拖得太久,倘若再遲疑下去,只怕好好的計劃又要變生肘腋。師叔和阿姊心意到就行了,等過兩日我便讓廣元帶着新婦去拜見二位長輩。”

王容既是如此說,兩人回去有了交待,一時總算放心不少。正在這時候,外頭傳信進來,迎親的一行已經到了大門口,這時候,三人頓時都不再提起那樁舊事,霍清和張耀更是主動留了下來幫王容的忙。

等到婚禮這些一定要走的程序終於折騰完,杜廣元把新娘安置到了新房,又去應付了一大堆賓客,最終脫身回來時,他已經累得直喘氣了,一屁股坐下後便長舒一口氣道:“真是的,就連在漠北打馬賊也沒這麼累過!”

他正抱怨着,見旁邊一盞茶適時遞了過來,擡起頭一看是新婚妻子,頓時有些不好意思:“寧寧,你也折騰了這麼久,餓不餓?我讓廚下再給你做些吃的?”

姜六娘小字寧寧,之前還是初見時告訴杜廣元的,見他此刻不假思索便叫了出來,她心中自也歡喜,卻是搖了搖頭:“連着折騰了好幾天,我也已經累得沒什麼胃口了。你剛剛說馬賊,難道你在中受降城爲別將的時候,沒打過突厥人?”

“突厥人如今屬兔子了,自己折騰都折騰不完,哪裡還能有膽子來打朔方?當初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左殺骨頡利倒是打過,結果大敗虧輸連命都丟了。有他這樣的前車之鑑,誰再動手不是自取滅亡嗎?”說到朔方的事情,杜廣元頓時來勁了。就和當初未婚夫妻初見時一樣,他竟是忘了此刻是洞房花燭夜,打開話匣子後就滔滔不絕了起來。

他說得起勁也就罷了,在外頭聽壁角的杜幼麟和杜仙蕙頓時面面相覷。尤其杜仙蕙更是氣壞了,顧不上什麼女孩子的儀態便齜牙咧嘴地說道:“阿兄這簡直是大煞風景!嫂子還真好性子,要是我的話,非得讓他好看不可!”

杜幼麟擡起頭來瞥了一眼鼓着腮幫子氣呼呼的阿姊,忍不住低聲說道:“可我聽着嫂子的語氣,彷彿真的很感興趣。”

杜仙蕙卻沒好氣地撇了撇嘴:“感興趣也不能非在這等時候啊,嫂子也真是的,太縱容阿兄了!”

“你們倆在這幹什麼?”

聽到背後那個聲音,姐弟二人同時扭頭,待發現是母親王容,他們不禁同時暗叫糟糕。果然,王容上前來,只是威嚴地掃了兩人一眼,他們便趕緊各自找了藉口落荒而逃。姐弟倆絕對沒想到的是,當他們溜走之後,王容做的事情和他們剛剛如出一轍,竟然站在窗後細聽了片刻。

“一個不解風情,一個竟然還容讓着他,這兩個孩子!”嗔怒地搖了搖頭後,王容終究沒有煞風景,而是悄然轉身離去。

歲月還真是飛快,從今往後,她就是當婆婆的人了!除了操心丈夫的事,她更要留心的是兒子的前途!

次日一大清早,新婚的杜廣元帶着妻子拜見了母親後,又回到樊川杜曲去拜祭祠堂,緊跟着的幾天,夫妻倆回門去姜家見岳父岳母,去玉真觀拜見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兩位長輩,再去各家拜見親戚長輩,一圈轉下來,杜廣元只覺得比結婚那幾天還累。總算等到這一圈應酬下來,姜度親自爲他去走李林甫的門路後,他的官職任命終於下來了,釋褐便授右羽林衛郎將。

這樣的十六衛郎官,是無數貴介子弟夢寐以求的起家良選,若他不是朔方節度使京兆郡公杜士儀的長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可他對此卻沒辦法高興得起來。而更讓他意外的是,正當他前往尚書省兵部辦理相應事宜的時候,李隆基不知怎的,竟是命人傳召於他。

如若在家中得知訊息,王容自然少不了耳提面命,可這時候杜廣元卻是連請教人的時間都沒有,便被那宣召的內侍催促入宮。他說是貴介子弟,可杜士儀從小就對他要求嚴格,故而什麼鬥雞遛狗,縱馬長街這樣的經歷全都不曾有過,和姜度竇鍔這樣當年隨着父親貴幸而常常入宮的更是沒法比。所以,平生第一次走在興慶宮中,他只覺得什麼都是新鮮的,能夠勉強維持目不斜視已經是他自制力強了。

等到見了李隆基,行禮之後他更是顯得有幾分笨拙。可是,這樣的笨拙反而顯出了幾分真實,李隆基先是如同召見尋常外臣似的問了幾句經歷,漸漸就用溫和的語氣問起了朔方的情形。若是問別的,杜廣元的隨機應變遠不及父親和弟弟,可既然問到自己熟悉的東西,他就從容多了。以至於李隆基本是一時興起,漸漸問起杜廣元成長經歷後,竟是多了幾分興致。最後當面前這年紀輕輕的少年因爲留在十六衛流露出幾分遺憾之意的時候,他登時哈哈大笑。

“多少人想着在十六衛中當個將軍,你竟然還覺得心有不足!朕且問你,你當初還這麼小,你父親就把你扔到民家,扔到前線,你就不曾埋怨過他麼?”

“阿爺把我扔在民家時,我是怨過的。”杜廣元老老實實地答了一句,但隨即就補充道,“可後來就覺得阿爺是爲了我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到民家,不知道民間疾苦。而且,自從到了中受降城之後,我心裡便有了志向,那就是爲我大唐守禦邊疆,不使戎狄越雷池一步!”

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429章 無效婚姻終章二變天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11章 印書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1215章 大勝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22章 舌戰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73章 盛名之下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64章 入宮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404章 強項令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312章 離婚!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44章 盛氣凌人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1108章 翻臉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118章 行卷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880章 闖宮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751章 突破口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445章 全勝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
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429章 無效婚姻終章二變天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11章 印書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1215章 大勝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22章 舌戰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73章 盛名之下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64章 入宮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404章 強項令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312章 離婚!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44章 盛氣凌人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1108章 翻臉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118章 行卷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880章 闖宮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751章 突破口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445章 全勝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