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諍諫諷諫

天寶七年這一年的正旦大朝,除了杜士儀帶來的囊括駁馬、黠戛斯在內的漠北諸部使臣之外,高仙芝獻上了小勃律的被俘君臣,帶來了康國石國等諸多西域諸國使臣,李儉帶來了突騎施以及葛邏祿右廂兩部的使臣,安祿山捎帶了奚族和契丹的一些俘虜,章仇兼瓊帶了業已統一六詔的蒙舍詔,也就是南詔使臣。在這種萬邦來朝的盛況之下,吐蕃使臣的缺席自然就讓王忠嗣顯得有些尷尬。

這位當年只帶區區數百兵馬就敢馬踏吐蕃贊普本陣,曾經節度河東多年,深得軍民人望的節度使,如今節制河西隴右兩鎮之後,卻是連一個小小的石堡城都沒能拿下來

如此論調連日以來鋪天蓋地充斥朝野,王忠嗣哪裡察覺不到是有人在故意針對自己。可是,他縱然馳騁戰場縱橫不敗,可對這些權謀爭鬥卻畢竟外行,因此除卻試圖面聖請見,剖明心跡之外,他竟做不到什麼。所以,眼見別的節度使全都方貢衆多,使臣衆多,自己卻被孤立了,他自是心頭鬱結得很。好在李隆基在用各種理由擋了他好幾次之後,終於在正月初四這一天允他入見,甚至連他帶的部將哥舒翰都被准許隨行。

可是,這好容易爭取來的一次入見,卻因爲王忠嗣極力勸阻收復石堡城一事,而鬧得李隆基老大不痛快。儘管哥舒翰作爲部將,也跟着擺事實講道理,痛陳王忠嗣上任河隴之後,開疆拓土的事實,以及對吐蕃無一敗績,總算是把天子的怒火壓了下去,可臨告退的時候,他看到李隆基那張陰霾重重的臉,仍是不禁心中憂懼。出宮的時候,他便輕聲對王忠嗣說道:“大帥這又是何苦?陛下要打的仗,沒有人敢不打,就如同杜大帥揮師回紇……”

“打回紇是因爲骨力裴羅身上揹着謀害朝中御史的重罪,兼且骨力裴羅既然懷異心入朝,那麼其子磨延啜極可能和骨力裴羅父子同心,爲了安北牙帳城的安定,這一仗也不得不打。可攻克一個石堡城,我河隴很可能要死傷數萬,換來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堡,我身爲主帥於心何忍?”王忠嗣說到這裡,面上苦澀,心中更苦澀。他從前只率偏師的時候,也曾經喜好冒險建奇功,可心裡一直很明白每一次奇功都是用將卒的累累屍骨換來的。

更何況,野戰能用奇兵,攻城怎麼用奇兵?當年信安王李煒已經奇襲過一次了,吐蕃來而不往非禮也,趁着蓋嘉運的驕矜自滿,不務城防重新奇兵奪下石堡城後,如今的吐蕃守軍完全成了屬兔子的,閉門不出,城防較之大唐當年更加堅不可摧,他若是聽從天子之命奪取此地,得用多少人命去填?

王忠嗣面聖的經過,杜士儀不用打聽,高力士便已經讓麥雄悄悄過府,把事情原委始末全都告訴了他,末了暗示他規勸王忠嗣幾句。

儘管私心重,貪財,又愛攬權,可高力士至少還是分得清楚賢與不肖,如若王忠嗣這樣一心一意守禦邊疆的名將,都被人用這樣卑劣的手段給扳倒了,那豈不是讓四方軍民寒心?所以,儘管杜士儀如今亦是處境堪憂,可他思來想去,也唯有拜託和王忠嗣有多年交情的杜士儀。

面對這麼一個重要的託付,杜士儀讓杜幼麟把麥雄送走後,卻是有些爲難。楊釗被他那樣反過來算計了一場後,卻只是得了天子薄懲,未必就會收斂,說不定會變本加厲,他無論自己還是命人悄悄去見王忠嗣,說不定反而會引人狂咬。而王忠嗣和朝中文官幾乎都談不上關係,要找居中捎話的人就更難了。思前想後,他終於從記憶中翻出了一個人來。於是,等到杜幼麟送走了人回來,他就對幼子說道:“幼麟,你替我去一趟蕭太師家,送一份上元節禮。”

儘管當年曾經因爲牛仙童的案子,被李林甫算計了一把,一度被貶青州刺史,可蕭嵩終究自己曾經軍功赫赫,長子蕭華官居三品,幼子蕭衡尚主,自己又一味享清福,就連李林甫也攔不住李隆基念着蕭嵩主動辭相,把人調回來,高高地封了個太子太師,讓蕭嵩養老。蕭嵩已經多年不管政事了,往年的門生故舊,下屬親朋送禮,也都是讓兩個兒子打理,只有禮單必定自己過目,有時候還會自己斟酌回禮。

這一天,當他看到那份上元節的禮單時,想了想就吩咐把東西全都送來面前過目。他如今已經八十有四,兒孫滿堂,誰都不敢違逆這位時不時別出心裁的老祖宗,當下急忙照辦。可當蕭嵩饒有興致地搗鼓這個翻看那個,折騰了好一會兒之後,最終開口說道:“沒想到我都致仕這麼多年了,卻還有人記得我。這樣,今年上元節回禮不用你們,不管是今天送禮的,還是接下來上元節前送禮的,我每人送一幅字回禮,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如今李林甫權傾朝野,楊釗後起之秀,蕭家固然依舊尊貴,可終究談不上多有權勢,這一日送禮來的也就六七份,一直到正月十四,除卻各種各樣的親戚,其他人的不過十餘份。長子蕭華死活勸了父親好幾天,總算是讓蕭嵩收回了成命,把親筆寫字回禮,改成了兩個兒子代他回禮。可即便如此,這樣的任務仍然讓蕭華和蕭衡叫苦不迭。

回禮的人中還有杜士儀和王忠嗣這樣的國之大將,寫的字太不上檔次了,這回禮那送得回去?

當蕭家的特別回禮送到了自己面前時,王忠嗣不禁有些意外。他最初的一仗是在雲州,但真正聲名鵲起,卻是時任河西節度使蕭嵩的指名抽調,提拔重用。所以對於這位老上司,他逢年過節總不忘送禮。蕭家的回禮素來很格式化,沒想到今年卻別出心裁。當他展開了那一幅字時,卻只見是陶淵明最有名的那首飲酒。他自幼長在宮中,即便談不上經史精通,可這樣的名篇還是記得清清楚楚。吟着那熟悉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突然愣住了。

據說是蕭家兩位公子代筆,可如果是他們自己選的內容,斷然不會用這樣的詩句,那麼是蕭嵩藉此表示自己如今無慾無求,瀟灑豁達,心無雜念?

王忠嗣思來想去不得要領,合上這幅書卷之後,他突然心中一動。蕭嵩早已經是過了氣的人,會去給這位老宰相送禮的,除卻至交親朋,也就是曾經在其手下得到重用的,比如他,比如……杜士儀難道說,今天這份特別的回禮,還有什麼特別的玄機?

可王忠嗣把小小一幅書卷翻了個遍,最終也沒找到什麼機關來。他有些氣餒地一屁股坐下,手無意識地按在了書畫上。突然,他察覺到那手感有些不對勁,復又低頭再看,卻發現那捲軸並非常用的圓軸,頭裡竟是雕琢成一支箭的形狀。他盯着這奇怪的木軸看了老半天,神色漸漸變了。

那一刻,他想起了當初自己因爲皇甫惟明的刁狀,困居旅舍等待處分滿心憤懣時,那一支突然落入院中的箭就是那一支箭,把皇甫惟明一塊給捲了進來,當時還是忠王的皇太子李亨甚至也受到了些許牽連,可他反而奇蹟般地就此逃脫一劫,而這樣一件事若是發生在現在,那他就是不死也要脫層皮。

王忠嗣陡然爲之色變。以張守畦當年的功勳赫赫,也難免麾下有害羣之馬,甚至還縱容出了安祿山這麼一個義子,他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不肖部將?如果也有人這樣告他一回刁狀呢?

“來人”

見外頭一個隨從應聲而入,王忠嗣便沉聲問道:“蕭家送回禮時,還說了什麼?”

那隨從本是隱去了對方送禮時捎帶的兩句話,可此刻主人追問,他雖說憤懣,還是不得不實言說道:“蕭家的人說,希望大帥別忘了昔日在河隴的威名,別讓吐蕃人在石堡城耀武揚威以大帥之能,難道就不如昔日信安王?”

要是起頭沒悟出那點意思,此刻王忠嗣聽到蕭家人都這樣諷刺自己,一定會怒不可遏,可他現在卻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氣,暗自下定了決心。

宣陽坊杜宅之中,同樣收到蕭嵩回禮的杜士儀,展開那幅長卷時,見是那首謝靈運的《樂府泰山吟》,他不禁含笑命人掛在了書齋之中,隨即又讓龍泉去把王容請了過來。

等到妻子滿臉不解地踏入了書齋,他已經站在書案後自顧自地面奮筆疾書,卻是寫起了組詩。當寫到“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時,他微微一頓,最終還是接了下去。須臾九首詩成,他見王容拿着旁邊那一張一張的字紙,一首一首仔仔細細地看着,輕聲念着,面上漸漸露出了鄭重其事的表情,他便微微笑了笑。

“這出塞九首,道盡征夫苦痛,戰陣無情,軍功不均,開疆之殤。如果忠嗣此次回河隴之後,能夠立刻想辦法把石堡城拿下,那麼,你就早些把這九首組詩印出來,給我找兩個人在京畿河洛哪裡的坊牆上貼個一兩百份,然後立刻將做事的人送到嶺南妥當藏起來。想必,如此朗朗上口的詩,署上北邙山人的名字,定然會再度引起人們爭相傳抄…

話說到這份上,接下來的情勢發展王容就是猜也能猜到。天子好戰求邊功,民間卻是哀鴻遍野,一片困苦景象,文人墨客作詩諷刺個一兩句,也不會如後世那般大興文字獄,可這樣到處張貼,如果真的激起士林共鳴,又或者是有正義感的朝臣上書,豈不是一場軒然大波?更何況,杜士儀這些年來的爵位和官職,都是靠着戰功而來,難道不會被李林甫利用這個機會順手牽進去?

“這只是一個起頭,如果當今陛下能夠因此而有所覺悟,好好琢磨一下所謂邊功到底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多少是有必要的仗,多少是沒必要的征伐。那麼,便當我從前那些準備白費,我們日後大可遠遁他方,大可試一試到異域是否能夠有所作爲。可如果他還是隻相信自己看到的,自己聽到的,那麼,就不要怪異日他孤立無援了”

賢明如太宗李世民,免不了老來鑄成大錯,好大喜功的李隆基是否能過這一關?

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751章 突破口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441章 白刃戰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1149章 自刎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12章 薦師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終章二變天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765章 英靈祭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471章 滾!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3章 謁縣令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10章 線裝書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108章 驚變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11章 銓試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43章 夜半魅影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25章 盧門弟子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23章 盧氏三考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5章 蝗雲如蓋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
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751章 突破口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441章 白刃戰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1149章 自刎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12章 薦師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終章二變天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765章 英靈祭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471章 滾!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3章 謁縣令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10章 線裝書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108章 驚變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11章 銓試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43章 夜半魅影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25章 盧門弟子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23章 盧氏三考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5章 蝗雲如蓋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