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

虢國夫人郭氏這一年已經五十有二了。王毛仲當年由犯官子沒爲奴,隨侍李隆基多年,如今官至極品,但郭氏是他寒微時所娶的元妻,自然提不上什麼出身,只是從前臨淄郡王宅中一介還算有些姿色的宮人而已。

她和王毛仲育有三子二女,可李隆基在開元初年賜婚給王毛仲的宗室女霍國夫人李氏,如今也已經有二子一女,剛剛生下來的一個女兒還在襁褓中就頗得王毛仲寵愛。因此,她對於長子王守貞的求懇,自然沒法不上心。

二妻並嫡,本就是古來少有,但在大唐卻並不罕見,王毛仲的爵位只有一個,將來萬一一個不好落在李氏所齣兒子手中,她和兒女們要怎麼過活?

所以,今天自從楊家的牛車從家裡出來,她就令人暗中盯着,在西市的燈市前“剛巧”撞上,她又略施小計讓楊氏家人衝撞了自己,等楊家姊妹惶恐地下車賠禮時,她方纔和顏悅色地現身,卻是非但不計較,還拉着兩人攀談了起來。誰知道陳寶兒突然殺出來,她本還想順帶向這個杜士儀的弟子套套話,誰知道那少年郎年紀不大嘴卻很緊,一味恭恭敬敬,旁的話一句都問不出來。就連玉奴也是一個勁呵欠連天,讓她大爲懊惱。

因此,當楊玉瑤自作聰明把陳寶兒和玉奴一塊打發走時,剛剛從其口中已經問出一些事情的她心中一動,也沒有阻止,任由楊玉瑤自告奮勇陪着自己賞玩燈市

。相比楊家那一輛馬車,她的座車自然更加奢華寬敞,攜了楊玉瑤登車之後,她只看其東摸摸西看看,一臉殷羨的樣子,就知道這位楊家娘子是何等性子,少不得對跟進車的心腹婢女使了眼色。

“小娘子可要吃櫻桃?”

見婢女屈膝捧了一匣子洗得於於淨淨的櫻桃上來,楊玉瑤登時大吃一驚。儘管由於去歲有閏月,冬天氣候又溫暖,據說櫻桃會比往年上市早,但市面上至今還不曾看到過一星半點。而面對她的驚訝,虢國夫人郭氏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道:“這是禁苑出產的櫻桃,今日剛剛頒賜下來的。”

“王大將軍果然得聖眷。”

楊玉瑤口中這麼說,等到小心翼翼拈了一顆放進嘴裡,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一瞬間瀰漫了開來,她不禁心裡頭羨慕極了。楊家說是做官的人家,可卻並不殷實富裕,至少,哪怕在櫻桃剛上市的時節買頭茬來嚐鮮,這都是不可能的,頂多也就是價格最賤的時候買一些來打打牙祭。儘管她這次進京說是來完婚的,但對於未婚夫裴家郎君,她並沒有多少興趣。

裴姓固然是大姓,可整個長安城姓裴的人足有數百,真正顯赫的有多少?至少,絕不包括她的夫家

因此,早熟的楊玉瑤面對虢國夫人郭氏表示出來的善意,暗地裡決定一定要抓住。當郭氏饒有興致地問起玉奴如何成了杜士儀的弟子時,她便笑吟吟地將杜士儀令族兄楊釗把偷跑出來的玉奴送回去,而後堂兄楊蛞病急亂投醫,把玉奴帶了去成都縣廨想要拉近關係,後來杜士儀又收了玉奴爲弟子教授琵琶等等,一五一十都如實說了,見郭氏嘖嘖稱奇,她便嘴角一彎笑了起來。

“杜補闕對玉奴可疼愛了,逢年過節送禮都是第一份,這次成婚,也特意讓人到蜀中來接她”

“剛剛一見,確實是個粉妝玉琢的可愛孩子。”郭氏順着楊玉瑤的口氣讚了一句,突然心中生出了一個念頭,遂故意笑吟吟地問道,“對了,未知你這妹妹可定了親事無?”

楊玉瑤着實沒想到郭氏會突然問這種問題,愣了一愣方纔有些猶疑地搖了搖頭道:“應該……尚未。”

“原來如此。”

郭氏心中越發心定了,點了點頭後便再不問玉奴的事,只是閒聊些有的沒的。可她越是如此,楊玉瑤越是覺得心中忐忑,打起精神陪着逛了一大圈,眼看快到了丑時,她終於睏倦上來沒法堅持了。這時候,郭氏便笑道:“再過一陣子就要天亮了,你還小,不要熬夜,再說家中長輩兄弟姊妹們也必然不放心,早些回去吧。今天遇上也算是有緣,這支簪子送了給你,權當是見面禮。”

看到那一支遞到自己面前來的簪子,楊玉瑤不禁一瞬間爲之失神。黃澄澄的赤金簪體,指甲蓋大小的各式寶石和指頭大小的南海明珠,綴成了一支栩栩如生的孔雀,乍一看去簡直珠玉輝耀讓人眼花。

這樣的見面禮是她從未收到過的,此刻慌忙誠惶誠恐地推辭,但郭氏只搖頭令她收下,她自然就拜謝了

。下車回到了自己的車上,她仍有些不敢置信這天大的運氣,展開手盯着那一支簪子瞧了又瞧,這才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這纔是真正的煊赫……”

而郭氏在目送楊玉瑤那輛車遠行之後,嘴角便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等到回了興寧坊的霍國公宅,她一下車,王守貞便三兩步迎了上前,親自伸手攙扶了她下車,等進了門後見左右沒有別的閒雜人等,這才低聲問道:“阿孃,事情如何?”

“你阿孃出馬,那等乳臭未於的毛丫頭還不是手到擒來?”郭氏見王守貞喜得無可不可,她便板下臉道,“先別光顧着高興,跟我進屋說話。”

然而,母子倆進了屋子一坐下,郭氏開口道出了自己的打算,王守貞立刻氣得火冒三丈,蹭地跳了起來:“什麼?阿孃你怎會想到這種主意,不行,那等敗落戶出來的毛丫頭,只有杜十九那等人才會當塊寶貝,我們王家怎能娶這樣的媳婦”

“住口,你以爲我爲了誰,還不是爲了你?”郭氏厲聲一喝,見王守貞登時氣餒心虛,她便哂然一笑道,“都說了這是計策,杜十九既然如此着緊那個小丫頭,他又和你有舊仇,他會任由人嫁入咱們家?既然不肯,總會使各種各樣的手段,那時候我們早有成算,守株待兔,不愁他不落入我們的掌心再說了,是你二孃的兒子,又不是你一母同胞的弟弟,真的有什麼事,也輪不到我們擔心,你急什麼?”

“那”王守貞雖說還是有些不情願,可想想這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最終便咬咬牙道,“那就依着阿孃說的辦。這事情,是我去對阿爺說,還是……

“你阿爺讓你想主意,自然是你去說。”郭氏見王守貞等不及,一躍而起就要往外走,她連忙眼疾手快地一把將其拽住了,“記住,把話說和軟些。要是你阿爺不願意,你就說……唔,就說河中楊氏出自弘農楊氏,雖則關係已經遠了,但聽說楊家如今和楚國夫人有些往來。就算真的弄巧成拙,還能夠和宮中惠妃搭上點兒關係,反正我們不吃虧否則,你阿爺要知道你算計你二孃和她那些兒子,你肯定又要挨訓”

王守貞歎爲觀止地衝着母親豎起了大拇指,長揖謝過就轉身一陣風似的去了。而等到他站在王毛仲跟前,把這番主意再複述了一遍之後,他就完全沒有在母親面前那番信心了。他小心翼翼地觀察着王毛仲的臉色,又着重強調了一番母親最後那番利害之說。

“嗯,我知道了,你去吧。”王毛仲不置可否地給出了一個回答,見王守貞先是不死心,但張了張嘴卻不敢違逆,最後怏怏去了,他不禁冷笑連連,等人一走便沒好氣地一巴掌拍在扶手上,“沒出息的東西這等婦人的主意,也敢當成自己的拿到我面前賣弄”

惱火歸惱火,可權衡利弊得失之後,王毛仲不得不承認,最毒婦人心,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唯一的風險興許就是要搭上自己和李氏所生的一個兒子。可即便如此,他確實知道武惠妃對楊玄琰楊玄畦兄弟有某種程度的關注,這不啻是一個向其稍稍靠近示好的機會。

“既然不能動明的,就試試婦人們這等主意吧”

揣着這麼一支價值不菲的簪子,楊玉瑤自然不想立時三刻回家,吩咐下人載着她在燈火輝耀的大街上轉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寅時都快到了,這才帶着極度的疲倦和興奮回了叔父在長安的私宅,可車進坊門,從十字街拐進旁邊的十字小街時,前頭的車伕和隨從就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呼

。緊跟着,她就聽到了一個聲音。

“車上可是楊家三娘子?”

楊玉瑤定了定神,一把揭開車簾,盛氣凌人地問道:“是我爾等何人,竟敢攔下我的車?家門在即,就算不怕惹來坊中武侯,難道你不怕惹來楊家人

見楊玉瑤如此老氣橫秋,赤畢不禁暗笑,但面上卻恭敬地說道:“某是奉主人之命相詢。家主杜補闕,如今正在貴宅之中見楊公。只是因爲等候已久,所以我才奉命出來看看三娘子可回來了。”

楊玉瑤這好容易鼓足的氣勢立刻如同皮球一般泄得於於淨淨,取而代之的是說不出的惶懼。等到進了家門,她好容易鎮定心神,隨着人進了叔父的書齋,可面對杜士儀那利如尖刀似的審視目光,她不由自主畏懼地移開了目光,隨即方纔慌忙行禮。

“三娘,你怎麼回事我讓八郎送你和玉奴出去觀燈,你竟然半路上支開了他?你知不知道,這兩京上元節觀燈,短短三天晚上會發生多少案子?若有個萬一,你如何交代”楊玄畦本來就對楊玉瑤不甚喜歡,覺得她小小年紀太過世故,今天就越發惱火了,“還有,隨隨便便就把玉奴交託了別人帶走,陳小郎君畢竟還小,又沒帶從人,你身爲阿姊,就不知道心疼你妹妹”

被叔父這接二連三一喝,楊玉瑤只覺得眼淚在眼圈裡直打轉。她支開楊蛞,楊蛞回來告狀是必然的事,可玉奴跟着陳寶兒去了杜家,這是玉奴心裡所願,杜士儀也應該樂見其成,結果卻特地跑到楊家來告她一狀,這算怎麼回事?現在也是,當年也是,她也願意向杜士儀學琵琶,可杜士儀卻根本不理會她,不但對楊蛞明示,更直接將她拒之於門外,她難道就那麼討人嫌嗎?

這一委屈,她的眼淚很快就簌簌落了下來,一時竟是抽噎不止。楊玄畦見狀本覺得丟臉,可玉瑤是她的侄女,又不是他的女兒,在客人面前太過疾言厲色卻也不好,他一時竟有些爲難。可就在這時候,他旁邊的杜士儀卻再次開了口。

“楊兄,正巧寶兒回來對我提到,三娘子在燈市上遇到了虢國夫人。我有幾句話想要單獨問她,不知是否方便?”

虢國夫人?如今長安城有國夫人封號的貴婦人中,邑號虢國夫人的,似乎就只有王毛仲的元妻郭氏,這麼說,杜士儀特意趕到這裡來,竟是爲了這個?

楊玄畦對於王毛仲和杜士儀之間有什麼齟齬並不瞭解,但他知道,朝堂上的有些事情,他這種層次的人還暫時沒力量去考慮。而倘若真的是楊玉瑤年幼無知捅出什麼簍子來,那就是天大的麻煩了。於是,他想也不想站起身來點了點頭道:“既如此,杜補闕問玉瑤就是了,我先回避一下。”

見楊玄畦竟然因爲杜士儀一句話,真的離開回避了,楊玉瑤雖然沒法一下子停住抽噎,可心中卻不由得惶急了起來。尤其是當杜士儀緩步來到自己面前在那兒一站,那種高出一頭的壓迫力撲面而來,她竟不由得有些牙齒打架,退後一步的同時,雙手也不知不覺捂住了胸口。可因爲動作太大,那支揣在懷裡的金簪竟是爲之叮噹墜地,其中一顆珍珠掉了下來,倏忽間就不知道滾落到哪裡去了

可這會兒楊玉瑤根本就沒工夫去理會那金簪。杜士儀就這麼在她面前蹲了下來,伸手撿起了那支簪子,復又放在眼前端詳了好一會兒。等到他收回了放在東西上的目光,又直直地盯着她時,楊玉瑤終於鼓足了勇氣問道:“杜補闕有什麼要問我的?”

“三娘子能否解釋一下這支簪子的來歷?”

楊玉瑤不禁心中一跳。可自忖從虢國夫人郭氏的車上下來時,她就已經把簪子藏在了懷裡,別人都沒看見,她就索性胡扯道:“這是我今天在燈市上的攤販處買來的。”

“哦?”杜士儀面色紋絲不動,隨手把簪子遞到了楊玉瑤眼前,“加上剛剛掉落的一顆,這上頭總共有四顆南海明珠,並各色寶石八塊,再加上赤金的價錢還有工費,如此一支簪子,至少價值八百貫。”

“那……那又怎麼樣,別人急着脫手……”

“三娘子讓我把話說完。”杜士儀把簪子調轉過來,讓楊玉瑤看到了尾部的一處記認,“這記號表示,這支簪子出自內造,是進貢被陛下的貢品,而且觀其成色很新,應該就是這兩年打造完成的東西。如果是在燈市上買到,就代表着竊盜官司,三娘子可知道輕重麼?”

見杜士儀竟如此難纏,楊玉瑤幾乎已經把紅脣給咬出了血來。不得已之下,她方纔澀聲說道:“是今日遇到虢國夫人,她送給我的見面禮”

“既然是見面禮,有何不可對我明說的?”杜士儀的眼神倏然轉厲,一字一句地問道,“你對虢國夫人究竟說了玉奴什麼?”

心防一次又一次被猛烈撞擊,楊玉瑤終於再也忍不住了。她止住抽噎,猛然間擡起頭來嚷嚷道:“又是玉奴,她是我妹妹,難道我還會害她不成?我只是陪着虢國夫人賞燈說了一會兒話,只是告訴她玉奴是怎麼拜在你門下的,別的什麼都沒說虢國夫人送我金簪當做見面禮又怎麼了,興許是喜歡我,興許是覺得投緣……”

“河中楊氏不管怎麼說,也曾經是世家名門,而王毛仲人稱北門奴,出身高句麗,而且是犯官之後,天子家奴,虢國夫人縱使誥命已至極品,昔日出身低微,見識也不過尋常,她會和你一見如故,無比投緣,甚至一出手就是價值八百貫的金簪?”一個反問讓楊玉瑤啞口無言,杜士儀卻又踏前了一步,“而且,你只知道王毛仲乃是驃騎大將軍,封爵霍國公,官居開府儀同三司,你又知不知道,他的長子曾經派人劫殺於我,和我有生死大仇?”

楊玉瑤本就招架不住,當杜士儀說出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她終於一下子面色慘白,整個人連連後退數步,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語道:“怎麼可能,怎麼可能……她那麼親切和藹地問我,還問我玉奴是不是婚配……”

她這話還沒說完,就只覺得手腕突然一陣劇痛,等回過神來,就發現自己已經被拽到了杜士儀跟前。在那令人不寒而慄的目光逼視下,她只覺得彷彿有一桶涼水從頭澆了下來,竟是一時遍體生寒。

“你是怎麼回答她的?”

“我……我……”楊玉瑤世故早熟,因而心智也遠比一般同齡人要敏銳,此刻隱約已經猜測到了幾分,竟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等感覺到箍着手腕的的手突然加重了力道,她方纔痛呼了一聲,旋即哀聲說道,“我只如實回答她說尚未,其他的什麼都沒說……”

“是那位虢國夫人爲了避免引人懷疑,所以沒有再多問吧哼”

杜士儀沒好氣地放開了手,見楊玉瑤不由自主坐倒在地,一時又哭成了一團,他不禁又是懊惱又是厭煩。儘管平心而論,這也不能全都怪楊玉瑤,可虢國夫人固然別有所圖,要不是楊玉瑤主動湊上去獻殷勤,何至於讓人順順利利地打上了主意?相比玉奴的嬌嗔可愛,他一向不太喜歡楊玉瑤,便是感到她太世故早熟了一些,今日面對虢國夫人的刻意示好而殷勤巴結,更是把這一點顯露無疑

“看在你是玉奴的嫡親阿姊,我最後提醒你一次,日後不要自以爲是。那些達官顯貴不是吃素的,不會無緣無故對你示好”

將金簪握在手中,杜士儀也不去看坐在地上痛哭流涕的楊玉瑤,徑直往外走去。出了書齋,他見門外空無一人,而更遠一些的院子裡,楊玄畦正在來來回回踱着步子,發現他時彷彿還愣了一愣。他信步走上前去,也不說其他話,只是攤開手把那支金簪送到了楊玄畦眼前。

“這是……”

“是那位虢國夫人送給三娘子的。”杜士儀見楊玄畦陡然吃了一驚,接過簪子左看右看,臉色越發凝重,他就把楊玉瑤說的,虢國夫人探問玉奴婚事緣由說了,這才輕聲說道,“虢國夫人今夜的所謂偶遇,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一件事我也不妨告訴楊兄,昔日我從東都趕回長安參加京兆府試路上遇人劫殺,說是羽林衛中人因舊仇所致,但實際上,是王毛仲長子王守貞,以及柳婕妤之侄柳惜明支使所爲。”

這話比剛剛對楊玉瑤說的更加明瞭,楊玄畦一下子就明白了,一時心中暗自叫苦。這王毛仲如今風頭一時無二,杜士儀興許能夠頂得住,可楊家如何頂得住?想到這裡,他竟是生出了幾分悔意來。可這種感覺只是剛剛冒頭,就被杜士儀的另一句話給蓋了過去。

“如果我所料不差,王家這一兩天之內,就會來向楊氏求親,不知道楊兄如何決斷?”

“這個……”楊玄畦只覺得腦袋都快炸開來了,冥思苦想了許久,最終不得不苦笑道,“解鈴還須繫鈴人,還請杜補闕教我。”

“很簡單,都交給我,然後……”

杜士儀對楊玄畦耳語了幾句,見其委實猶豫不決,他便加重了語氣說道:“楊兄若是隻看到王氏如今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便以爲這煊赫是永久的,那便大錯特錯了。開元至今,官至開府儀同三司的只有四位,其中之二便是姚宋二相,但都是罷相之後方官至開府,此外就是廢后王氏的父親,還有王毛仲。榮寵至此,還不知道收斂低調,反而越發張狂不可一世,你覺得這種富貴榮華真能夠長久?”

楊玄畦不知道王毛仲的榮華富貴能否長久,但見杜士儀口氣凌厲,想到自家與其關係匪淺,不但玉奴拜在其門下,而且兄長的官也是因其而來。於是,在反反覆覆斟酌了良久之後,他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好吧,就這麼辦”

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第653章 大丈夫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25章 盧門弟子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1236章 內訌第1105章 反擊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12章 薦師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1148章 誅楊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1141章 都死了……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686章 監考使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第1161章 收復長安,駐防禁宮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328章 餘怒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497章 栽贓第328章 餘怒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760章 段氏秀實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359章 善後第10章 線裝書第939章 霹靂手段第760章 段氏秀實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500章 失心瘋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004章 雄城奠基
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第653章 大丈夫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25章 盧門弟子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1236章 內訌第1105章 反擊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12章 薦師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1148章 誅楊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1141章 都死了……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686章 監考使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第1161章 收復長安,駐防禁宮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328章 餘怒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497章 栽贓第328章 餘怒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760章 段氏秀實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359章 善後第10章 線裝書第939章 霹靂手段第760章 段氏秀實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500章 失心瘋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004章 雄城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