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

適才自己說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可當陳寶兒用稚嫩的聲音又將他們剛剛那些話原封不動又唸了一遍,饒是張家老翁那老臉也不禁微微泛紅,更不要說他那兩個兒子了。至於四周圍那些被這父子三個折騰夠嗆的差役和胥吏,此刻也不禁暗自稱快,更有人裝模作樣地催促道:“明公等着回話呢,這些謄錄可有誤?如果沒有就立時畫押”

這些謄錄的言辭中,有些話固然是沒問題,但有些話卻丟臉到了極點,還有些根本就是他們睜着眼睛說瞎話父子三個面面相覷了一陣子,最是精明的張大就於咳一聲抵賴道:“這位小郎君不是當面謄錄,這中間的有些話聽着實在是……咳咳,我們自己也記不得了……”

杜士儀在外頭將這父子三人的醜態看得清清楚楚,當即哂然笑道:“你們記不得,這裡一直還有旁人在。崔頜,你是成都崔氏的長孫,自幼讀書,想必記性也好,剛剛季珍謄錄的證言可曾有誤?”

崔頜早已心悅誠服,再加上對這無賴似的一家沒有半點好感,他當即上前一步拱了拱手,恭恭敬敬地說道:“回稟明公,不曾有誤”

“其他人呢?”

無論差役還是胥吏,對陳寶兒這記性都是歎爲觀止,這會兒杜士儀又問他們,兩個差役一個令史全都一口咬定和張家父子所說並無偏差。

在這種壓力下,張老翁臉漲得通紅,一貫自以爲聰明的張大也有些進退兩難,而張二卻在父兄一時啞然之際,突然冷笑道:“杜明府這是什麼意思?我們是苦主,又不是人犯,這等逼凌莫非是想要袒護楊家?若讓外間百姓知道杜明府瞧不起我們居人,偏袒客戶,杜明府那公正明允的名聲要還是不要?”

“二弟,快住口”張大知道弟弟是把別人挑唆他們的話給直接說出來了,一時不免着慌,連連暗罵其是莽漢。這又不是公堂之上,旁邊都是成都縣廨的人,此等用來要挾的殺手鐗早早掣出來,豈不是不但沒用,反而還會遭殃?

“二郎別胡說八道”

張老翁就更後怕了。他這輩子都沒進過成都縣廨,可看在錢的面子上也就豁出去了。平素一個差役一個胥吏就要小心巴結奉承了,更不要說一縣之主那是多大的官?已經一大把年紀的他,身體甚至和這呵斥動作一樣快,喝過之後一把拽住次子又是一個大耳光:“竟敢對明公無禮,你好大膽子”

而杜士儀自己卻並沒有多少震怒,見張老翁和張大一搭一檔,又強按着張二跪下了,他這纔對赤畢問道:“那劉良是否酒醒了?可有供詞否?”

“此人醒酒之後,卻是怡然不懼,顯然是個滾刀肉。他堅稱劉張氏是自己的妻子,那點矛盾只是夫妻之爭。而且……”赤畢微微一頓,這才斜睨了一眼章家父子三人,這才垂下眼睛說道,“他說自己當初救劉張氏於水火。她那父兄爲了貪得錢財,打算將她以三十貫的價錢賣給路過的行商爲妾。這些年他是用了劉張氏一點錢,那也是該得的……”

“他這是血口噴人”張老翁又驚又怒,一下子連鉗制住自家次子的手都放開了,“分明是他拐騙了我家三娘”

“住口”杜士儀一口喝止了張老翁,這才又繼續問道,“他還說了什麼?一應供詞可已經謄錄了?”

“他還振振有詞,說之前被他打落的胎兒還不知道是誰家的種,言辭之間,彷彿是指劉張氏不貞。所有供詞均已謄錄畫押。”

聽到這裡,杜士儀想想那個一心求死的弱女子,忍不住暗歎了一聲。生在那樣的家庭,好容易碰上一個救她出苦海的男人,卻又是那樣卑劣無恥的惡棍,單單苦命兩個字甚至都無法道盡劉張氏這半輩子的淒涼。沉默片刻,他便沉聲說道:“到縣廨外張貼布告,此案本應由武少府審理,然則我到任未久,又是親見,所以初七過後,由我親自審理此案如有意旁聽者,到縣廨登記名戶,只限五十人。如有超過,拈鬮決定。”

等他轉身拉着玉奴出了這屋子,迎面一陣寒風吹來,他就聽到身側突然傳來了一個響亮的噴嚏聲。他低頭一瞧,這纔想起剛剛在屋子裡,玉奴始終一聲不吭,甚至於讓他忽略了她的存在。想想過了年纔不過六歲的她不該涉入這種成人的家務紛爭之中,他正尋思着找個什麼別的話題。可誰知道,小丫頭自己揉了揉因一熱一冷而顯得有些發紅的鼻子,這才嘟囔了一聲。

“叔叔,當阿爺的,爲什麼能夠狠心賣了自己的女兒?”

“有時候是養不起,留在身邊也只會餓死,但也有的時候……”杜士儀微微一頓,這才淡淡地說道,“是因爲貪念和慾望。”

說到這裡,他強忍住對玉奴解說唐明皇和楊貴妃那悲劇故事的念頭,輕輕摩挲了一下小丫頭戴着的毛茸茸的皮帽,這才含笑說道:“你既然正好是正月初一來見我,那麼走吧,叔叔教你琵琶”

玉奴登時喜笑顏開,剛剛那些狠心的壞人也好,那聽不懂的話也罷,全都被她拋在了腦後。她喜滋滋地跟着杜士儀回到屋子,眼巴巴看着杜士儀將一具琴囊放到了自己面前,她立刻急不可耐地上去笨手笨腳解開,等到抱了那碩大的琵琶在手,她擡頭卻只見杜士儀又從一隻皮囊中拿出了另一具琵琶,抱了在手後順手連撥,一連串音符就已經從手底下婉轉流出。

她一時心癢,扶着那簡直和自己人差不多高的琵琶,手指在琴絃上又是揉又是按。雖則一個個音符殘破而難聽,可前後接在一起,杜士儀仍然能敏銳地聽出,那正是自己剛剛奏過的旋律

“叔叔……”

“很好”

知道小丫頭竟然又能辨音,又能識弦,分明是平日偷看家裡的姊姊們彈琵琶,於是偷學了不少,天賦更是絕佳,杜士儀突然哈哈大笑。放下王容新送給自己的琵琶,他上前扶着玉奴在軟皮坐具上坐定了,又教導她如何扶住那又高又厚的琵琶,這才手把手教她。

一晃竟是不覺時光,待到外頭有人敲門時,他方纔猛然覺得腹中空空如也,等那婢女進來說是日頭漸西,他看着意猶未盡的玉奴,不禁苦笑道:“好了,下次若有機會再說吧。我讓人送你回去。記住,日後不能再叫叔叔,得叫師傅了……”

因爲這正旦佳節裡出的那麼一樁事,楊家上下卻是一團亂,哪有半分過節的氛圍。玉卿忙前不顧後,安撫上下人心還來不及,玉瑤偏偏又突然衝進了屋子,大聲嚷嚷道:“大姊,太陽都快落山了,玉奴怎麼還沒回來要不,我去縣廨接人?”

那清亮的聲音平日聽着悅耳,可這會兒玉卿忙得頭昏腦漲,哪裡經得起三妹再添亂?她惱火地一瞪眼睛,沒好氣地說道:“你要是不怕惹禍就儘管去七兄去了蜀州給阿爺報信,家裡前前後後說什麼的都有。你有心思操心好端端的玉奴,還不如給我好好看看可有人說閒話,若有就立刻關起來”

“事情都出了,還怕別人說?”玉瑤秀眉倒豎,那精緻的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譏誚,卻是顯得和實際年齡截然不同的早熟,“阿爺就是綿軟,成天對那些傢伙太仁慈了,看看把人都慣成了什麼樣子不過是一個犯事的放良部曲,讓那位杜明府按照律法,該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還有什麼可說的?”

她撂下這話轉身就走,玉卿雖說一時氣惱,可惱過之後,她卻也不得不承認,父親做事確實是瞻前顧後,待下又寬縱不得法。否則,何至於即便有楊蛞楊釗兄弟到蜀中來幫忙,有些家奴部曲還敢陽奉陰違?

而玉瑤氣沖沖地從大姊那兒出來,卻是又委屈又嗔怒,等到婢女小心翼翼來稟報,說是楊釗來了,她方纔稍稍收斂了一些。等人一進來,和顏悅色地把自己當成大人似的稱呼見禮,她不禁挺了挺胸,卻是用小大人似的口氣說道:“釗哥,外頭人現在都怎麼說?”

過了年便已經十歲的楊玉瑤生得姿容嫵媚,卻是遠勝大姊玉卿。即便是楊釗知道那是自己的族妹,而且年紀幼小,可每每一見,心底仍不免會有幾許遐思。此刻,他連忙笑呵呵地搪塞道:“那些百姓還不是胡說八道。不過是一個部曲,只要伯父能夠大公無私憑律法去斷,傷不了什麼。三妹不用管這麼多,須臾這事就會煙消雲散……”

“那我怎麼聽人說,之所以會鬧出這事,是因爲什麼客戶和居人的分別?”儘管玉瑤對這兩個稱呼究竟是什麼意思都不太瞭然,可此話一出,她見楊釗面色登時很不好看,當即醒悟到自己竟是猜對了。可是,正當她想方設法盤算着如何從楊釗口中套出話來,外間便有婢女砰砰敲起了門。

“三娘子,釗郎君,縣廨的人護送玉奴娘子回來了”

“啊”

玉瑤一下子如釋重負,甚至顧不上楊釗,就這麼急匆匆跑了出去。而楊釗想到楊蛞真的按照自己的話帶了玉奴去見杜士儀,其後趕去蜀州之時,又放心大膽地把玉奴留在了縣廨,而且小丫頭還耽擱到這時候方纔回來,不禁暗自稱奇。等他追着楊玉瑤到了門口的院子,就只見其正拉着玉奴問東問西,而玉奴那高高興興的聲音,裡裡外外全都能聽得見。

“師傅可好了,他教我怎麼撥絃,怎麼揉弦,我還彈出了很好聽的曲子呢

聽小丫頭滿口都在說杜士儀的好話,楊玉瑤忍不住眼眸微閃,一時盤算過後便下定了決心。下次她一定要跟着玉奴一塊去,見見那位赫赫有名的京兆杜十九郎究竟是何等人物不過,那杜十九郎這麼喜愛玉奴,那這樁官司無論如何,總不至於牽連到楊家纔對

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140章 突變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515章 賜婚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1215章 大勝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277章 驟貴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1005章 不疑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1章 印書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237章 破城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141章 都死了……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2章 山雨第12章 薦師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328章 餘怒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1148章 誅楊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102章 殺羅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1148章 誅楊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552章 造勢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414章 易主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
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140章 突變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515章 賜婚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1215章 大勝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277章 驟貴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1005章 不疑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1章 印書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237章 破城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141章 都死了……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2章 山雨第12章 薦師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328章 餘怒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1148章 誅楊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102章 殺羅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1148章 誅楊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552章 造勢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414章 易主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