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含沙射影

宣陽坊杜宅卻是平靜無波。杜士儀不在,家中來往的只有親朋好友,杜幼麟也藉口要爲師祖盧鴻守孝一年,很少出門,就連他和宋錦溪的婚事,也爲此延後一年。可平靜卻不代表着消息閉塞,外間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在第一時間送到王容和杜幼麟母子的面前。當李林甫藉着杜有鄰的案子興起大獄,大肆株連的時候,杜幼麟還曾經不忍心地跑去找過母親。

可對於他的提議,王容給出的卻是直截了當的回絕:“你阿爺纔剛因爲你叔父杜望之的事情和李林甫徹底鬧翻,可結果由此死了個吉溫,韋家被連根拔起,骨力裴羅生死不明,漠北迴紇大敗,可謂是一樁大案風雲涌動,但這是因爲,李林甫非要犯到他頭上來,他不得不用最凌厲的反擊,警告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這件事餘波尚未平息,現如今他又要因爲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杜有鄰出面力爭,他到底是邊鎮節帥,還是朝中言官?”

“可是,杜有鄰畢竟出自京兆杜氏……”

“京兆杜氏的人多了,你看看韋家被連根拔起的時候,那些個姓韋的人有誰出過聲?更何況你阿爺根本就不在長安,他此前正忙着奉聖命打回紇,誰也不能說他見死不救,要知道,如今的朝中可容不下什麼正人君子”

“可阿爺當年不是人稱君子?”

“幼麟,你記住,別人說你阿爺當初如何鐵骨錚錚,如何諍諫無雙,你聽聽就行了,你的阿爺從來就不是一個君子。真正的君子,在這污濁染缸一般的朝中根本存活不下來。陛下已經不是當年的陛下了,你阿爺要是再如同當初爲姜皎直言那般,再去犯天顏,他也就糊塗了。

再者,這些人有今天,自己亦是難辭其咎。杜有鄰替長女定下婚事的時候,就不知道好好考較女婿的品行,彼此性子不同就不知道互相忍讓?李邕與其至交,平素交友卻也不謹慎,開罪李林甫亦不自知,他雖冤枉,可也無可設法;裴敦復當年還曾經試圖構陷你裴師叔的兄長裴寬,本身就不是什麼正人君子;至於那柳鼽,爲了一己之私陷害岳父,告其交構東宮,簡直是卑鄙無恥,死有餘辜”

此時此刻,想着母親這些話,正在習字靜心的杜幼麟不禁打了個寒顫,豆大一滴墨汁就這麼落在了紙上,污了一副幾乎快要寫好的字。他煩躁地將其捲成一團,扔在了紙簍中,又想起之前王容派人悄悄打點,把喬裝打扮的他送到大理寺中去旁觀那場大案最後審結的情景。

他不像長兄早年就上戰場,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慘烈的死法。天子說是開恩免杜有鄰和柳鼽之死,可卻下令重杖之後流配嶺南,在那凌厲的杖責之下,那不和已久的翁婿倆全都沒捱到最後,便雙雙喪命。而後,則是杜家和柳家被籍沒,家眷全都遭到流放,那絕望的哀嚎至今還彷彿縈繞在他耳邊。

他不知道自己那時候究竟是什麼臉色,也第一次明白萬一父親有所閃失,母親和自己,還有長兄和阿姊會遭到何等下場。

“小郎君,外間有宮中貴人來,夫人請您去會客。”

“知道了。”

如今杜士儀不在,杜幼麟身爲人子,別處不去,高力士那裡卻還是要去的,這也是爲了維繫這條直通天子的最好渠道。可他清楚,高力士待他親近如子侄,可終究身爲內宦,絕對不至於在父親不在的時候,親自跑到宣陽坊杜宅來。於是,有些納悶的他出了書齋,見外頭等候的赫然是於將,他便連忙問道:“來的是誰?可知道所爲何事?”

“是黎敬仁,至於所爲何事,他卻口風很緊,承影親自前去伺候,一句都問不出來。”在杜幼麟面前,干將直截了當地低聲說了一句,見這位郎君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隨即就低聲說道,“夫人這些天一直都以臥病爲由閉門謝客,見的只有崔家夫人,所以這次也就避而不見了。”

母親以養病爲由閉門謝客,杜幼麟想也知道是免得有人因爲此前的案子而聒噪。於是,他匆匆來到正堂,見黎敬仁不好好坐着等,而是揹着手四下看,他連忙迎上前去,恭敬有禮地叫了一聲黎大將軍。

“小郎君安好。”黎敬仁的年紀當杜幼麟的祖父都有餘,每次相見總會笑稱一聲小郎君,此時也不例外。畢竟,他剛剛從漠北匆忙趕回來,得了杜士儀一筆大好處。“聞聽夫人最近一直都在養病,未知身體如何?”

“阿孃只是因爲近來天氣多變,所以身體不適,而且如今喜清淨,索性就閉門靜養了。”

聽着杜幼麟滴水不漏的回答,黎敬仁依舊笑呵呵的:“那就好。今天我來,是有一件喜事要賀喜小郎君。”

杜幼麟心中一跳,面上卻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在他這番作態下,黎敬仁也沒有繼續賣關子,而是親切地說道:“你年紀已經不小,即便不是嫡長子,也到了該授官的年紀。陛下之前想起杜大帥問了一聲,得知你還未授官,便當即吩咐,授你爲光祿丞。雖說正式的制書還沒下,可我思來想去,還是來告訴你一聲。”

光祿寺掌管的是御膳以及酒宴,大凡王公貴戚家子弟,往往會授任在光祿寺太僕寺的這些官職,可以說的是既沒有權,卻也清閒,可往往被士林瞧不起。可杜幼麟連科場都不願下,對此自然沒什麼嫌棄的,反而鬆了一口氣。他也不在乎因爲父親的累累功勳,自己早就被授予了五品散官,要知道若真的起家就從五品,肯定是哪家閒散的王府官,什麼某王友之類的,那反而是甩不脫的麻煩。

知道此事黎敬仁等輩必定有出力幫忙,他自是千恩萬謝,送其出門時又是一份厚禮。

等到黎敬仁回宮覆命,杜幼麟迴轉身拔腿就去見母親。將此事一說,他就只見王容雙手合十長舒一口氣道:“阿彌陀佛,清閒無權最好,我就怕你剛釋褐授官,就有人給你安排一個棘手的官職。光祿寺最是清閒,點個卯就能回來了。”

“阿孃什麼時候信佛了”杜幼麟見母親心情好,有意如同小孩子似的撒了個嬌,可卻不防王容把他拉了過來,一如小時候那樣輕輕摩挲着他的頭。

“你阿兄的性子,放在京城我不放心。可你雖說細心而又聰明,可出仕之後就要真正面對風雨,一定要小心,一定”

發覺母親突然重重握了握自己的手,想起這些年來母親不得不呆在長安,和父親分隔兩地,一年甚至都見不着一次,比如此次父親分明大敗回紇,卻不能回京獻俘獻捷,他只覺得心頭沉甸甸的。於是,他使勁點了點頭,聲音沙啞地說道:“阿爺和阿孃的教誨,我一定都記在心裡。”

“你出仕之後,切記越平庸越好。人人都說李林甫擅權,卻不知道這都是陛下縱容的。可你只看着,李林甫是否能真的善終”

等到幼子凜然應命而去,王容方纔召來了承影,對她輕聲說道:“找個機會去見盧郎君,讓他設法寫些影射奸相擅權,昏君無道的傳奇,唔,比如就從隋文帝奪了北周天下寫起。這是前朝的事情了,如果李林甫敢說這是影射,還想興大獄,正好讓裴大夫出面和他打擂臺。當然,若是他想用這個去算計楊慎矜,那也隨他的便,你只消留心一下王楊釗這些人的動向,適時給楊慎矜提個醒。他們若是狗咬狗掐起來,安北牙帳城就能輕鬆多了。”

盧望之此前裴寧說笑,道是自己寫書對方印書,說於就於,這大半年來都在潛心炮製那些傳奇,杜士儀和他書信往來得知此事,還提供了很多新鮮的點子,例如在盧望之看來全屬另一個版本的大唐西域記,又比如佳人才子負心漢的各種傳奇版本,又比如扭曲得亂七八糟的三國,而且還特意囑咐不是一次寫完,而是分批連載……總而言之,在杜士儀的啓發下,本就性子開闊天馬行空的他竟是能夠每個月出一短篇傳奇,三五日來個長篇連載,那個北邙山人的署名人盡皆知,士林中人甚至互相打聽,究竟是誰吃飽了撐着不做詩文,卻把絕好文字拿去寫這些東西,偏又不宣揚名

正因爲如此,盧望之接到承影送來的口信後,立刻開始炮製他的撰文大計。只不過,這次他卻不是通過王容那些書坊印書,而是找了個穩妥人在士人常去的曲江擺了個茶攤,把原稿狀若無心地放在桌子上,等幾批人先後順走就立刻撤攤。幾日之間,傳抄的人數如同滾雪球一般滾了開來。但凡明眼人全都看得出來這是影射李林甫,因爲李林甫的緣故而科舉無門的士人自然如獲至寶,更何況每次新文都是未完待續,但凡下一稿出來,竟是無數人等着傳抄。

當素來輕視士林的李林甫得到這個消息時,桌案上已經多了一堆厚厚的文稿。他略取了些一眼掃過,就氣得七竅生煙。唐代隋而立,所以在刻意的渲染下,隋煬帝的暴行被千百倍放大,就連隋文帝的得位不正,也流傳甚廣。可這小說裡的隋文帝楊堅在北周時期的經歷,尤其是其在好色無道的宇文時期的專權,株連大獄,都是史書上根本就沒有的,竟添油加醋得很,怎麼看怎麼像是在寫自己。

“相國,可要讓人去仔細查”

“查什麼查?這是寫的楊堅,可不是寫我李林甫,要是我這一查,立刻就有人會把帽子扣在我頭上”

厲聲呵斥了那個隨從之後,李林甫眼中兇芒閃動,竟是生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來。

楊氏想當初可是篡奪了北周宇文氏的江山,而現如今的朝中,卻還有個如假包換的楊家後裔正身居高位

第4章 司馬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249章 鳳求凰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1000章 名師高徒終章二變天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385章 事發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368章 翻臉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39章 訪少林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109章 要挾,敗露!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1035章 亂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1035章 亂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158章 殺!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77章 珠聯璧合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1081章 雙殺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751章 突破口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471章 滾!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6章 婉拒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
第4章 司馬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249章 鳳求凰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1000章 名師高徒終章二變天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385章 事發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368章 翻臉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39章 訪少林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109章 要挾,敗露!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1035章 亂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1035章 亂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158章 殺!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77章 珠聯璧合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1081章 雙殺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751章 突破口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471章 滾!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6章 婉拒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