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

如果高力士沒說那一夜的真實經過,杜士儀興許還會仔細思量,但既然知道了,他對李隆基的心情已經有了一番猜測。

身爲坐在帝位上已經快三十年的天子,人人稱頌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齊名,左一個明君又一個英主的恭維,李隆基早已飄飄然自以爲千古聖君,如今卻淪落到險些束手待斃的地步。恐怕在這位天子的心裡,一想到自己萬一中招,即便不死,到時候什麼都無力自主,大權不是旁落太子,就是旁落惠妃,怎能咽得下這口氣?

而且,李瑛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來的決斷,恐怕更讓漸漸年邁的天子感到恐慌了——如果李瑛因此得到人望,日後不甘心再雌伏了怎麼辦?至於身在深宮的武惠妃,究竟如何,外臣更是無從得知。

於是,面對這麼一個問題,杜士儀想都不想地答道:“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

“哦?”

即便李隆基的眼神中,依舊透露出幾分兇狠,杜士儀仍然從容不迫地繼續說道:“自古以來,明主立太子,素來精心擇選大臣加以教導,甚至言傳身教,只爲明主之後再有明主,縱有小過,也只是懲前毖後,未曾聞聽因人陷害儲君,便將錯就錯廢黜儲君的。臣所諫乃是當時,不願陛下背上廢太子之不明。至於此次,臣不知道三位皇子究竟有何等異謀,但身爲皇子,若有不忠不孝可昭告天下及宗廟,廢黜與否,自是唯陛下一言決之。”

李隆基只覺得被噎得心裡堵得慌。李瑛李瑤李琚若有不忠不孝,可昭告天下及宗廟,他爲何還連日心神不寧?就連至今還被裡三層外三層官軍守着的武惠妃,他也至今沒有去見過一次。他甚至連痛斥質問這位自己愛妃的興致都沒有,壽王請見也一概擋在外頭。

而看到李隆基不說話,杜士儀暗自冷笑了一聲,這纔再次欠身問道:“大唐自太宗皇帝以來,廢太子並不少見,臣斗膽請問陛下,今三位皇子廢爲庶人,將安置何處?”

這個問題一下子激起了李隆基的強烈反應。他擡起頭來盯着杜士儀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問道:“你此言何意?”

“則天皇后在世時,曾經廢章懷太子後,又將其賜死;中宗皇帝時,節太子兵變被殺;而如太宗皇帝廢承乾,高宗皇帝廢太子忠,皆是安置別處,於朝野看來,高下立判。陛下創開元盛世,爲天下明主,寬仁孝義天下皆知,臣知陛下如今之痛心疾首,正如同太宗皇帝放逐承乾一般,所以希望陛下稍加寬仁,如此也不必將來日夜心傷愛子。”

李瑛李瑤和李琚昔日也許是李隆基的愛子,但這些年來早已寵疏愛薄,可杜士儀所言卻絕非單單的諷刺。李隆基敏銳地聽出其中言下之意,不禁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來。他廢太子和鄂王光王的藉口看似冠冕堂皇,可自己卻知道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要將這一切都全數掩蓋,那麼,賜死了那三個兒子就能一勞永逸。可正如同杜士儀所說,他心心念念都想成爲可媲美太宗的明君,可太宗對罪證確鑿的承乾都是廢而不殺,他如果殺了李瑛三人……

日夜心傷倒是未必,可那總是梗在他心裡的一根刺

“此事朝野盡皆無聲,唯有你一歸來卻敢直言勸諫,果然不愧是當年宋憬一眼看中的人。”李隆基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隨即淡淡地說道,“想來你去見過牛仙客,已經知道此次朕之心意。十六衛中掛着郎將甚至將軍的閒散之人多了,北門禁軍亦是號稱精銳,然則多數不曾經歷實戰。如今邊疆多事,所以朕打算從中調派一些人到邊鎮歷練,如此大唐邊軍後繼有人。”

“陛下深謀遠慮,無人能及。”杜士儀用無比認真的態度說出了這句話,見李隆基果然面露得色,他便笑着說道,“不但十六衛和北門禁軍中人,臣聞聽近來宮中千牛任滿之後,還有不少尚未釋褐授官,這些人也大可出爲邊將。軍中有一句俗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了強將,方纔有精兵,若此等年輕貴介有意願的,何妨遂他們從軍之願?”

李隆基只覺得杜士儀這話是順着自己說的,也正好解決一下如今千牛釋褐,往往在兩京遍授閒職的問題,當即不假思索地點頭道:“好,你兩任節度,果然深有大將之風就依你此言,朕來日便讓人去辦。你歷任各地,素來有知人善任之明,此議甚好。”

“既然陛下嘉賞臣識人之明,那臣是否可以斗膽再提一個要求?比如說,三十歲以下軍官倘若有從軍之意,陛下可否任我挑選?”

這樣的大膽要求,李隆基聽了卻不怒反喜,當即哈哈大笑道:“朕倒可以給你這個便利。好,年輕一輩的你自己挑,若能給朕再帶出幾個獨當一面的大將來,朕不吝公侯之賞”

這種許諾就不必了我還怕沒這個福分享受

杜士儀腹誹了一句,但李隆基的這個承諾還是讓他大爲欣喜,於是,他當即奉上了幾句精心預備的逢迎,等到告退時,李隆基臉上已經不如起初那樣沉鬱,而是露出了幾分笑容,就連高力士聞聲進來送他出去時,也不禁低聲讚道:“君禮好本事竟能讓大家爲之開懷。”

“哪裡,不過是正好說對了話。”杜士儀知道高力士看似交遊極廣,但真正忠心的只有李隆基,於是便不動聲色地問道,“不知李相國這病是怎麼回事

“是心病。”高力士意味深長地吐出這三個字,接下來就再也不說了。

等到杜士儀出宮和張興以及一應隨從會合,再次回到宣陽坊私宅時,早有留守的家人得到信息迎了出來,一時四下安置不提。儘管他這次回來得匆忙,什麼節度使的儀仗等等全都沒顧得上,可他如今終究是開府建牙鎮守一方的節度使,不過是隨便吃了幾口東西沐浴更衣的功夫,王昌齡就拿了十幾張帖子進來:“這些人還真是消息靈通,大帥纔剛回來就蜂擁而至了。”

“都有誰?”

王昌齡一一報了名字,大多陌生得很,而他乃是才子中的佼佼者,再看行文便笑道:“多半是文采斐然之輩,其中竟然還有蕭穎士這樣盛名之士。看來,李相國和牛相國當政,多用循吏,甚至連奸猾小人也能鑽營至高位,卻唯獨不屑才子,這些人是有勁沒處使,所以聽說大帥回來,自然生出了別的想頭。不說別的,倘若此次大帥回朝時入朝拜相,憑着大帥當年三頭及第,又曾經知制誥的名聲,他們豈不是有盼頭了?”

“哦,有這樣的傳言?”杜士儀見王昌齡點頭確認真有此事,隱隱倒是猜出了李林甫告病的緣由。只不過,即便李林甫真有可能因爲此事而受到牽累,即便他杜士儀真有可能入政事堂拜相,他也沒那個興致。只要當今天子依舊是李隆基,他就不願意留在京師,宰相看似風光無限,但風險實在是太大了,萬一被罷相,可就別想會有獨當一面鎮守一方的待遇了幸好,他在李隆基面前巧妙地再次表述了自己的心志,否則挑年輕軍官回朔方於什麼?

“先放着吧,然後給我高掛免戰牌。連續趕了這麼多天路,我實在是吃不消了,先睡一覺養精蓄銳再論其他。少伯就辛苦你了,替我寫幾份帖子各處送一送,然後你也不妨休息一下,有什麼事明日再說。”

高適如今爲河東節度掌書記,但王昌齡在長安還有衆多友人,於是他立刻搖頭道:“我只要有酒,立時精神百倍,代大帥送過帖子之後,我想去會會舊友,今夜興許就要不歸了,還請大帥給個假。”

“那你去吧”杜士儀自己並不好杯中之物,對王昌齡這酒鬼也唯有笑罵一句,“千萬別喝得太多,醉死了回來”

這一夜,杜士儀因爲疲憊欲死睡得深沉,王昌齡也找到幾個好友敘舊痛飲,但晚上這徹夜大醉的一場,卻是在李白賃居的小院。他和李白此前乃是神交,各自的詩賦又有些相通之處,兼且都好酒,故而王昌齡找到地頭就徑直去了。三杯酒後打開話匣子,得知王之渙因爲妻子的病掛冠而去,孟浩然也辭歸故里隱居,他終於忍不住問道:“太白既是覺得留在京師無以一展抱負,何妨去邊鎮?不說大帥必定掃席以待,就是河隴河東幽州,也必定歡迎你這名士”

“我終究不甘心。”李白喝酒比王昌齡更兇猛,他再次痛喝了一氣之後,這才眼神迷離地說道,“我有輔國之志,治政之心,若在邊鎮殺伐之地,我比不上運籌帷幄的謀士,決勝千里的勇將,不過是一幕佐而已。好不容易制科及第,能夠見到陛下,我只希望陛下不但能嘉賞我的文采,而且能夠首肯我的抱負。如果就這麼抽身一走,所有雄心壯志皆成泡影。君禮雖爲我知己,少伯你亦是容人雅量,可朔方文武之間,又有多少人能容我”

王昌齡頓時爲之啞然,而李白痛飲三杯之後,方纔醉眼迷離地說道:“有時候想想,還不如不求功名,仗劍天下,行快意之事,也好過在兩京一再蹉跎

他突然用竹箸擊杯,高聲唱道:“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四句唱罷,李白竟振衣起身,從壁上取下寶劍,拔出之後,便在那狹小的陋室之中帶着醉意起舞,劍刃反射着燭火,在室內帶起條條光影。而王昌齡看着那個白衣翩翩的身影,崇慕之色一閃而過,隨即便惋惜地嘆了一聲。

如今朝中主政者,乃是李林甫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牛仙客雖爲循吏,卻同樣寡學術,李白何年能有出頭之日?

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653章 大丈夫第1041章 夜襲第133章 奪魁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終章三天下易主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240章 阿姊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第412章 胡蘿蔔 大棒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98章 色戒嗔戒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771章 談崩了?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878章 夤夜凶訊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186章 面聖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1章 兄妹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850章 激將法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
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653章 大丈夫第1041章 夜襲第133章 奪魁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終章三天下易主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240章 阿姊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第412章 胡蘿蔔 大棒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98章 色戒嗔戒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771章 談崩了?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878章 夤夜凶訊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186章 面聖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1章 兄妹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850章 激將法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