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

??????儘管率軍三萬,號稱五萬,可在面對僕固部以及同羅部的一萬五千人聯軍時,又驟聞被人抄了後路,連牙帳都落到了判闕特勒手中,登利的大軍立時陷入了軍心不穩的境地,甫一接敵便出現潰退。儘管登利拼命彈壓,可兵敗如山倒,僕固部和同羅部的兵馬又銳不可當,他幾乎是頃刻之間就從拼命號令兵馬落到夾着尾巴逃跑。眼看身邊的兵馬七零八落,到最後只剩下區區幾十人的境地,他本能地想到了當年的左殺骨頡利。

他坑了骨頡利,殺了伊勒啜,本以爲能夠坐穩大汗之位,如同他的父親,祖父那樣,君臨漠北,所有的部族都會對他俯首帖耳,可爲什麼他明明擁有大汗的名分,擁有這麼多兵馬,如今卻像喪家之犬一樣被人攆得無處可去?他甚至沒工夫去思量自己的母親,毗伽可汗的可敦,也是給自己出謀劃策除去伊勒啜的那個女人如今怎麼樣了,也來不及去想自己的妻妾兒女如今死活如何,只是夾緊馬腹拼命逃跑。

如果他在這裡沒命,那麼,他所擁有的一切就再也不可能回來而如果他能夠跑掉,那麼異日捲土重來並非不可能

“大汗,大汗,前頭有人攔路”

登利聞聲悚然。他幾乎是下意識地擡頭遠望,見遠處黑壓壓一片人馬攔路,他那一顆心登時沉了下去。想到自己砍下伊勒啜腦袋時,對方那死不瞑目的怨毒面孔,想到骨頡利的頭顱送到牙帳時,自己得意忘形放聲大笑,他不知不覺感到腦後發涼。那一刻,他試圖出聲提振士氣,用祖輩父輩以少勝多的例子激勵他們,可放眼看去,卻只見一張張都是驚慌失措的臉。

大勢已去

當登利可汗大敗於僕固部和同羅部聯軍手下,而後又被判闕特勒當場斬殺的消息傳至朔方靈州時,已經是那場大戰之後六天的事了。僕固懷恩雖則只是陳兵閻洪達井,並沒有真正參與那場大戰,但由於各方兵馬風雲際會,他也在登利可汗最終敗死的火堆上加了一把柴。而經此一役,乙李啜拔這僕固部新主的名分終於得到了上下承認,而他在派信使星夜兼程給杜士儀送來的信上,再次重申了自己對大唐的忠心耿耿。

對於這場大勝,杜士儀自是滿意得很,可對於乙李啜拔的表示忠誠,他卻很清楚,哪怕是他攛掇乙李啜拔北上的,可其是否對大唐忠誠,仍需要打個折扣。被放出牢籠的猛虎,也許會在最初的時候記得主人對他的精心餵養和呵護,可當馳騁草原旗開得勝之後,那麼便不會留戀在牢籠中的生活,這是生存的法則,人性的本能,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可總而言之,即便日後突厥牙帳再有可汗入主,突厥在漠北的霸權都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場大戰只是個開始。

“少伯,你替我草擬奏表,將這一戰的結果告知陛下。你記得陳述這一點,之前登利非但自己不朝天子,反而因此問罪回紇拔悉密葛邏祿三部,此次爲突厥左殺判闕特勒討伐而死,是他罪有應得。我將派信使行文催促突厥別立可汗,然後上表稟告陛下。”

這種草擬奏疏的文字工作,王昌齡早已熟得不能再熟了,答應一聲就打算開始動筆的時候,他突然若有所思地說道:“我還以爲仲高興許會對可以上達天聽的案牘工作感興趣,沒想到他這個巡官還真的最愛巡行軍城,這剛一開春就往三受降城那邊跑了”

“誰讓他對教化更感興趣?有他在,我也不用擔心秀實那裡出什麼亂子。”杜士儀如是接了一句,暗想不愧是寫了一大堆軍旅詩的岑參,對旁人視之爲畏途的軍旅生活更上心,放在後世,那就是鐵板釘釘的軍旅作家了。他也知道王昌齡口中這麼說,其實也很想把更多的經歷投到相應的實務中去,當下他思量片刻,就做出了決定,“這樣,回頭仲高回來之後,你二人輪換,省得他跑得心野了,你卻一步都不得離開靈州。”

“那可就多謝大帥了”王昌齡頓時大喜,這精神大振之下,立時下筆如有神,通篇奏摺須臾一蹴而就。等杜士儀拿到手中瀏覽時,竟發現不用更易半個字。當下他就將這份奏摺往案頭一放道,“就這樣拜發朝中吧”

當僕固懷恩帶着自己所部軍馬回到靈州時,卻領受到了猶如凱旋之師似的待遇。儘管曾經因爲擔心父親乙李啜拔的安危,幾次險些突破閻洪達井這條杜士儀劃給他的最後界限,親自摻和到突厥那場內鬥中去,可事到臨頭,他還是總算把持住了自己。可是,那一戰的具體經過,他卻反而不比遠在後方的杜士儀清楚,在李儉的引領下回到靈武堂,得知此次大戰的具體細節,以及戰後的分贓後,他那張嘴就有些合不上了。

乙李啜拔在此役之後,正式被擁立爲僕固部之主,而且判闕特勒爲了籠絡他,不但慷慨地將登利的子民牛羊分了不少過去,甚至許嫁女兒。儘管家有賢妻,但既然北歸重領漠北僕固部,今後又必定要倚靠判闕特勒,乙李啜拔在推辭之後,最終便答應了。儘管四十開外的他要迎娶不到二十的判闕特勒之女,可無論在中原還是在塞外,這樣的婚姻都司空見慣,畢竟,他在夏州除卻同羅夫人施那之外,還有六七個姬妾,婢女更多。

“大帥,如今登利已死,我阿爺的處境可還會有危險?”

“如果判闕特勒就此竊據可汗之位,那麼,你阿爺少不了葉護之名。如果判闕特勒還打算暫時推個傀儡遮掩一下,那麼,你阿爺少說也能得個達於抑或蘇尼。總之,如今他和僕固部至關重要。”

蘇尼在突厥乃是專掌兵馬之官,而達於則是可汗腹心,昔年阿史摁元珍在投奔骨咄祿之後,就曾經獲封此職。僕固懷恩固然通曉突厥語,對這些複雜的官職卻不甚瞭然,聽了杜士儀解說後,方纔微微舒了一口氣。所以,當杜士儀命他寫信給母親安撫夏州僕固部,所部在靈州休整,暫不出擊時,他也罕有地沒有提出異議,想來也是急着去寫信向母親稟告父親的消息。

將僕固懷恩屏退下去後,李儉一提起需得提防仍留在夏州的僕固部餘部,杜士儀便搖了搖頭。

“當初乙李啜拔面對同羅部阿布思的邀約,心懷猶豫的時候,不是別人,正是其夫人施那夫人讓其兒媳通知了我。而此次乙李啜拔將所有不甘寂寞的人幾乎都帶上北歸,剩下的人衆多是樂於在夏州安居的,若因此一下子對他們橫加提防,反而可能將其逼反。”捅破了同羅夫人施那通風報信這一層窗戶紙後,杜士儀見李儉恍然大悟,他就補充說道,“傳令康庭蘭,宥州昭武諸姓的胡戶,我就全都交給他了宥州定,夏州則安。”

漠北驟然之間再次發生牙帳汗位的空缺,一時突厥內外全都爲之大震。回紇、葛邏祿和拔悉密三部早有取而代之之心,厲兵秣馬自不必說。而毗伽可汗的妻兒子女卻也不甘就此淪爲別人的傀儡,毗伽可汗的可敦,也就是登利可汗的母親,出自突厥後族的阿史德氏,幾乎是傾盡全力將王族阿史那氏和後族阿史德氏捏合在了一起,苦苦力抗判闕特勒,一力主張繼立爲可汗的,一定得是毗伽可汗的兒子。哪怕不是她親生的,也比王位旁落強。

至於判闕特勒,一下子有了同羅部和僕固部兩大鐵勒強部的支持,竟是隱隱爲所有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支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一個不到三十的青年只帶了寥寥兩個從者,三人三馬從東受降城東邊的一座古渡悄然渡過黃河,進入了朔方腹地。儘管這一路上有一望無際的草原,也有大片大片的荒漠,但他的從者當中有一人是老馬識途的嚮導,因此過河之後,他只用了十餘日就抵達了靈州城下。當他拿出多年未曾用過的過所,從城門口順順當當入城之際,他竟是生出了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沒想到,他還有重新踏上大唐土地的一天

作爲整個朔方的最中心,靈州都督府一直都是防範最森嚴的地方,風塵僕僕的他和兩個從者來到門前,只駐足片刻,就立刻有牙兵上前盤查。見門前兩排牙兵肅然挺立,進進出出的文武秩序井然,他便拱了拱手道:“煩請通報杜大帥,門下弟子陳季珍求見”

聽到來人竟然自陳是杜士儀門下弟子,牙兵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先行稟報了虎牙。不多時,一個高大魁梧的人影便快步出來,一看清那青年便喜上眉梢,三兩步上前後,竟是忘情地一拍他的臂膀。

“陳小郎君,總算又見到你了”

“虎牙大叔,我都已經二十五歲,不是什麼小郎君了”多年塞外磨礪風霜,陳寶兒已經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青澀的少年,可看到虎牙這昔日雲州舊人,倍感親切的他仍是猶如當年那般,衝着虎牙抗議了一聲。緊跟着,他便咧嘴笑道,“虎牙大叔,能否立時帶我去見恩師?”

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1196章 翻臉第846章 毒瘤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404章 強項令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77章 珠聯璧合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31章 手足連心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1219章 納降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50章 巡軍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480章 傷逝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983章 跑官第118章 行卷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760章 段氏秀實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1094章 孺慕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
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1196章 翻臉第846章 毒瘤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404章 強項令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77章 珠聯璧合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31章 手足連心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1219章 納降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50章 巡軍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480章 傷逝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983章 跑官第118章 行卷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760章 段氏秀實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1094章 孺慕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