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翻臉

“李璘,你瘋了!”

李隆基簡直又驚又怒,卻又不敢提高聲音,竟是低吼了一句。。.。 可讓他倒吸一口涼氣的是,李璘隨手把手中那半盞茶潑在了地上,也不去管那小火爐上茲茲直響的銅壺,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看向了他。從前這些年裡,李隆基或忙於國事,或忙於和嬪妃作樂,對於兒孫們一貫不甚留心,而李璘更是因爲貌醜,幾乎沒得到過他的多少關注。此時此刻,當父子四隻眼睛就這樣不閃不避地對視中,他陡然從李璘的目光中看到了某種他最熟悉的東西。

那是野心勃勃不甘寂寞的光芒!想當初他還是區區臨淄郡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眼神!

李璘見杜士儀稍稍挪動了一下身體,他陡然低喝道:“相國還請不要妄動!”

只是手腕一翻,一瞬間,他的手中赫然多了一柄小巧玲瓏的手弩。當此之際,別說杜士儀立刻不動了,就連李隆基亦是倒吸一口涼氣。

這一刻,李隆基已經再也不敢去想自己當初授意李璘在茶水之中下毒的原劇本,在竭力鎮定心神後,他的聲音不知不覺竟有些顫抖:“李璘,你知不知道這是在幹什麼?放下,杜卿於國有大功!”

“於國有大功?如果他真的是於國有大功,阿爺你爲什麼在我上次進宮的時候,授意我在這茶水中下毒,要鴆殺杜相國?”李璘隨口反問了一句,見李隆基登時面色灰白,額頭上甚至滲出了大顆大顆的汗珠,他方纔意味深長地說道,“阿爺,你之前的話確實說得感人至深,那番許諾也確實很讓人動心。你說杜相國早有異心,再加上手握重兵,遲早會篡了大唐,所以要我這個身爲宗室皇子的奮起鋤奸,事成之後,便許我入主東宮……”

“別說了!”李隆基很想暴喝一聲,可說出的聲音卻猶如蚊子叫似的。因爲,他駭然發現,李璘竟突然將手弩調轉過來,對準了他!這一剎那,他只覺得渾身汗毛根全都立了起來,哪裡還能拿出君父的威勢來恐嚇這個自己一向不重視的兒子。

見李璘只是將手弩挪往李隆基片刻,而後又對準了自己,杜士儀目光精芒一閃,這才面沉如水地說道:“陛下可否說一句實話,永王所言,是真是假?”

“阿爺,這手弩之中可只有一支箭,你如果連自己說過的話都不敢承認,那麼,我也只好賭一賭了,看看做出弒君弒父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之後,杜相國能不能念在我給他除掉了最大的絆腳石之後,給我一條活路,又或者是把我這個有最大把柄捏在他手裡的皇子給拱上皇位!”

李隆基完全不知道李璘想做什麼,本待堅決否認的他,喉嚨口就彷彿被什麼東西噎住了似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儘管那閃爍着寒光的箭頭正對着杜士儀,而不再是自己,他還是忍不住打了個寒噤,這才放軟了身段懇求道:“十五郎,有話好說,朕已經決定傳位給你,你又何必……”

“時至今日,你還想騙我?阿爺,我不是那兩位倒黴的太子阿兄,不是傻乎乎和柱子比誰硬的李琚,也不是有文名就沾沾自喜的李瑤和李琬!至於廣平王和建寧王,他們就更傻了,明知道自己的祖父是那樣涼薄的性子,還指望去朝臣處奔走,讓他們來救太子阿兄?笑話,要是阿爺你能勸得回來,當年何嘗會枉死那麼多人!阿爺,你不過就是想哄了我當那殺人的刀,替你解決了杜相國後,然後再把我扔出去平息衆怒嗎?別看太醫署的御醫說你活不過多久了,可只要活上一天,以你的性子,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就萬萬不肯被人掌控的,這性格我最清楚不過了!”

李璘稍稍一頓,臉上露出了一絲獰笑:“因爲我,就是和阿爺你一模一樣的性子!我最恨的就是被人玩弄於掌心!”

杜士儀並不是算無遺策的神仙,他只是根據李隆基近日以來接見次數最多的這幾位皇子,推斷出李隆基今日邀他到這十六王宅來別有用心。至少,絕對不是李隆基信誓旦旦說的什麼擇立儲君,而是別有目的。什麼穎王、盛王、豐王,他一個都不熟,觀他們的言談舉止也只覺得就這麼一回事,可只有永王李璘,他從最初聽到這個名字開始,就一下子提高了警惕。

這位永王,在歷史上可是招攬了李白入幕,一度在江左鬧出了老大聲勢,現如今卻被李隆基看中,其中怎會沒有玄虛?可他還是錯算了永王李璘心中的積怨,這種積怨衝着他的程度反而不如衝着李隆基的程度來得大!

所以,此刻李璘雖然用手弩對着自己這個正主兒,卻和李隆基針鋒相對,彷彿要將幾十年鬱積心中的憤怒宣泄殆盡似的,他當然不會出言去激怒這位十五皇子,只是若無其事地看着被人揭穿意圖之後,按着胸口喘着粗氣,臉色憋得異常難看的當今天子。

“你……你……逆子……”

利用李璘的意圖已經被完全看穿,李隆基艱難地吐出這幾個字後,見李璘面上流露出譏誚的笑容,他不由得使勁一咬舌尖,藉助那強烈的刺痛感讓頭腦保持冷靜。這樣自虐式的方法總算有那麼一效用,他總算是強擠出了一絲笑容,一字一句地說道:“好,好,十五郎,你既然不相信朕的承諾,朕可以立刻寫下詔書給你。我們是父子,有什麼話都好說……”

“那好,阿爺,請你現在就寫。”李璘立刻笑了,朝草亭中的一個方向努了努嘴,只見其中赫然備好了文房四寶,隨即方纔用手弩指着杜士儀說,“杜相國,還請去那邊把東西給我阿爺送過去。順便提醒一聲,我這準頭雖說未必就一定能夠正中要害,可弩箭上頭塗了見血封喉的毒藥,誰讓阿爺一定提醒我要用毒?就算你身上真的穿了再好的軟甲,想來也不必賭一賭這死裡逃生的可能性,是不是?”

杜士儀沒有說話,他緩緩站起身來。沒有經過李隆基身前,而是故意從這位天子的背後繞了過去,見其氣得肩膀直哆嗦,他心中哂然一笑,取了筆墨紙硯放在其身前後,也不回舊位,就勢在另一邊盤膝坐下了。

李璘彷彿早就豁出去了,並不在意杜士儀坐在哪,就這麼笑吟吟地看着父親,口氣卻頗爲陰狠:“阿爺,我的耐心有限,別磨磨蹭蹭耽誤我的時間!”

李隆基當年在唐隆政變殺人無數之後,率兵圍城樓,一度想要順手把父親睿宗李旦也殺了,從而永絕後患。而那時候,是郭元振帶着僅有的兵攔在他身前,當了唯一的忠臣。而他在坐穩皇位之後,就殺雞儆猴除掉了這個礙事的傢伙。可現如今,他面前沒有千軍萬馬,沒有鐵騎刀槍,只有這麼一個殺氣騰騰的兒子,可他身前卻再也沒有郭元振那樣一個忠臣!

他看了一眼杜士儀,竭力告訴自己要忍耐。永王李璘不過是個根本沒出過十六王宅,只會紙上談兵的小輩,只要他用這一紙詔書誘騙了其上當,替自己殺了杜士儀,等脫身之後,他就能夠立刻讓禁軍除掉這個腦有反骨的逆子!至於李璘的那些說辭,憑着這一張他被逼寫下的傳位詔書,就不會有人相信,絕不會!

只是略一思忖,李隆基就提筆蘸墨寫下了第一個字。儘管他的手腕仍在顫抖,可多年來端坐在帝位上的養氣鎮定功夫終究不是等閒。須臾之間,他便在白麻紙上寫下了幾行墨跡淋漓的字。可他捧着紙卷待墨跡一干,便想要捲起來交給李璘的時候,卻不想人衝着自己嘿然笑道:“阿爺還請不要妄動,杜相國,煩勞你也一樣不要動。”

警告了兩人之後,李璘倏然站起身來,居高臨下竟就這樣反看着白麻紙捲上的字跡。這不僅是從下到上的反看,同時也是從右到左的反看,若是換成別人,如此分心二用,只怕多花一倍時間也未必能夠看出個所以然來。然而,李璘卻只是隨眼一掃,不過兩三息之間就收回了目光。

“好,很好,阿爺你能夠寫下這樣的東西,確實足以讓我滿意。”李璘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陰惻惻的冷笑,箭頭突然下移,竟然就這樣對着李隆基射了過去!

李隆基完全懵了,可隨着旁邊有人使勁踹了他一腳,他終究躲過了要害,可仍然被那支弩箭射中了左肩。當那箭支入肉的一瞬間,李隆基完全懵了。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李璘拿到了自己這傳位詔書,竟然不是去殺了杜士儀,而是直接把箭對準了他!爲什麼?這是爲什麼?難道是杜士儀和李璘勾結,兩個人早已達成了默契,這一場戲根本就是演給自己看的?

就在他陷入了無限絕望和迷茫的時候,他只聽得耳畔傳來了李璘的一聲冷笑:“杜相國,要怪就怪你是個徒有虛名的名將,沒有一身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的好武藝吧……來人哪,快來人哪,杜相國行刺陛下!”

這前後兩句話一則極輕聲,一則極響亮,可卻猶如重錘一般砸在李隆基的心頭。這一刻,他終於完全明白了李璘的奸計。

這個逆子,竟是想要殺了他嫁禍杜士儀!

昏迷前的最後一刻,李隆基就只見李璘扔了手弩,陡然之間一抹鞋底,手中多了一道寒光,隨即奮力往杜士儀撲了過去。儘管他分外想看清楚這最後一個結果,可卻迷失在了深沉的黑暗之中。他還不想死,他也不能死!

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4章 當世真隱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476章 傷別離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765章 英靈祭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691章 交鋒第652章 平定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524章 師徒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1275章 真忠臣也!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51章 人心向背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315章 妾薄命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895章 惠妃薨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141章 夜戰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69章 聯姻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808章 分家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442章 要人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
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4章 當世真隱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476章 傷別離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765章 英靈祭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691章 交鋒第652章 平定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524章 師徒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1275章 真忠臣也!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51章 人心向背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315章 妾薄命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895章 惠妃薨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141章 夜戰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69章 聯姻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808章 分家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442章 要人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