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

洛陽宮天津橋上,當盛大的登基儀式結束,受封的文武百官魚貫而出宮門的時候,面上躊躇滿志的只有極少數,更多的人都覺得腦袋上壓着沉重的烏雲。尤其是一舉當上了宰相的嚴莊和高尚,直到這會兒還覺得背上傷處火辣辣的疼痛。

他們這些跟隨安祿山十幾年的尚且如此,侍中達奚坷和中書令陳希烈這樣的降臣就更加不用說了。一想到城破之後就消失了的張介然李橙等人,他們只恨彼此際遇不同。憑什麼李橙等人能夠受到百姓交口稱讚,而他們卻要被扣上一個叛賊同黨的帽子,悽惶不安地等待着來日的結局?

武將們也沒有多少人還有興致意氣風發,即便他們都得了什麼大將軍和節度使的名頭。河北道大亂,幽州告急的消息傳來之後,不但史思明火速帶兵趕了回去,蔡希德也匆忙從懷州河內郡率兵一萬北上。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杜士儀和郭子儀分別兵出崤山北道和崤山南道,兵鋒直指洛陽。

這其中,兵出崤山北道的杜士儀大軍之中,僕固懷恩親率精銳馬軍爲先鋒,直取缺門。這一次,崔乾佑再也不可能用出當時從崤之戰那條古道包抄唐軍後路的招數了,最要命的是,就算他想要故技重施,他卻根本沒有相應的兵員

然而,最最失落的卻不是別人,而是安慶緒

安祿山登基之後,遍封文武,諸子全都被封爲王,可尚在長安的康夫人和安慶宗卻沒有得到皇后和太子的名分。安祿山竟是以人至今下落不明爲由,並未給元配康夫人和愛妾段夫人正名分,皇后之位還空着,長子安慶宗則是封了個秦王,按照人如今在長安下落不明的情況來說,也不知道是安慰還是諷刺。可安慶緒如今已經沒有功夫爲母親和長兄抱不平。

因爲他這個嫡次子甚至不能住在洛陽宮中,只分到了溫柔坊一處豪宅,而隨軍而行的段夫人以及她親生的趙王安慶恩,則是大喇喇地佔據了東宮,再這樣下去,他豈不是遲早要變成別人砧板上的魚肉?

“晉王。”

安慶緒封的是晉王,儘管晉乃大國,可現如今河東道還好好的捏在大唐手中,他這個晉王又朝不保夕,最初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別人是在叫自己。直到那聲音更加近了一些,他方纔下意識地側頭看去,發現是今日同樣正式得到立節郡王冊封的薛朝,他立刻回過神來。儘管此人至今還戴着個鐵面具,和高尚嚴莊這樣的安祿山親信沒法比,可卻頗爲超然,安祿山時不時也會召見此人一次。這時候,他便擠出一個笑容,算是答禮。

“大王是不是爲了東宮的事情而心裡不痛快?”薛朝見安慶緒一下子停下了步子,目光兇狠地看着自己,他見四周圍的其他人已經都走光了,便用極低的聲音道,“據我近些日子見陛下時發現的跡象來看,陛下的狀況很不好,到時候段夫人和趙王安慶恩身處東宮,近水樓臺先得月,還請大王小心。”

剛剛稱的是晉王,現在卻稱呼大王,不但拉近了距離,而且這樣的話,也讓素來並不怎麼得人心的安慶緒爲之大凜。見薛朝說完這話微微頷首,竟是徑直去了,他在猶豫片刻之後,終於忍不住快步追上了他,咬牙切齒地問道:“阿爺的狀況真的很不好?”

“陛下身上的瘡癤,早就並非一日了,這些東西暗示着陛下體內熱毒早已深重,而現在這些熱毒已經不止發在皮膚表面,而是漸漸上頭了。大王不覺得,陛下的眼神已經很不好了?”

薛朝深知點到爲止的道理,更何況他也就只知道這些,再往下說恐怕就要露餡,當即拱了拱手,就這麼頭也不回地離去。身爲安祿山面前有一席之地的人,他的宅邸位置很不錯,赫然是當年武后曾經賜給次子章懷太子李賢的修文坊。可那裡已經被改爲道觀多年,屋宇固然華麗,可陳設卻都是道家的風格,薛朝卻也不在乎。他甚至都沒有驅趕走那些道士,自己閒來無事便和人探討一下道家那些昇仙之術,監視他的人從懈怠到減少,最近已經只有兩個了。

此時此刻,當他熟門熟路進入了供奉着老子這位玄元皇帝的大殿內,向一個老道打了個稽首之後,他就只見那老道向自己指了指一旁的小房間,他便敏捷地閃進了裡頭。果然,一身道裝打扮的裴寧正在那抄道書。儘管薛朝在接受這次任務之前,根本就不認得裴寧,可如今一來二去幾番交道打下來,他已經和這位裴三郎很熟了。此時此刻,他把今日安祿山稱帝之後的事情大略一說,就拐到了正題上。

“安慶緒那兒,我按照你的吩咐,已經都對他說了。”

“薛郎君辛苦了。”裴寧笑了笑,冷臉上多了幾許溫度,“河東那邊剛剛驅逐了王承業,如今已經準備發兵南下。杜大帥和郭大帥兩路兵馬也已經直指洛陽,至於西南邊,固安公主剛剛率義勇軍佔了雍丘,而吳王李祗則是進逼滑州靈昌郡,可以說,安祿山這個皇帝已經四面楚歌了。”

面對這麼一個消息,薛朝卻並不怎麼高興,他一屁股坐了下來,沒好氣地說道:“難道我等這樣打生打死,就是爲了李隆基那昏君不成?”

“當然不是,若是還讓他坐在皇位上,怎對得起安賊叛亂以來,各地死難的官民將士?”裴寧丟下了手中的筆,很平淡地說出了這句大逆不道的話。可是,他收穫的卻是薛朝那驚喜和期待的神情。他知道這位薛家子弟已經談不上任何對大唐的忠誠,反而對給予了其再一次生命,親自教授武藝和兵法的羅盈更加有認同感,但進一步的東西,他卻不會在這時候吐露太多。

“你要知道,安賊這一稱帝,李隆基因爲昔日安賊擁戴太子的旗號,枉殺太子李亨以及廣平王建寧王的事情再一流傳,他這個昏君的名頭就更加坐實了。當然,也希望王承業回京之後,繼續去好好哭訴,讓他再大發雷霆折騰一下。他如果還以爲他是從前那個人人稱頌英明神武的聖天子,天下子民和軍中將士還會聽他的,那就大錯特錯了這麼多年來,我官沒當好,其他的事情也沒做好,唯一做到的,便是提舉了數年的吏學,手下有一批願意爲我所用的胥吏,同時在士林當中還有一點話語權。”

薛朝經常聽不懂裴寧的言下之意,但裴寧說,要讓李隆基坐實昏君之名,這他卻聽懂了。長舒一口氣的他不再多問,仔細而耐心地聽着裴寧的吩咐,直到最後對方起身要走時,他才忍不住問道:“裴三郎,請問我家可汗如今可好

“契丹人和奚人不少都被安祿山蠱惑挑唆了加入叛軍,如今腹地一片空虛,你說懷義可汗如今直撲敵後,契丹和奚族之地幾乎沒人擋得住他,是好還是不好?”裴寧頭也不回地說出了這麼一句話,隨即又補充道,“如果你有時間,不妨去安國寺中好好觀瞻觀瞻。”

去安國寺於什麼?

薛朝簡直糊塗了。羅盈雖說看着像是鐵勒人,但薛朝卻知道,這位可汗一直以唐人自居,更不要說劍營之中教授劍術的,是曾經名滿天下的公孫大娘,而可敦嶽五娘更是公孫大娘的弟子。可是,羅盈在都播最初並沒有用自己的名字作爲旗號,而是始終用烏彌之女丈夫的旗號經營統合,直到東遷之後,這才改用了羅義這樣一個名字。都播自上而下的所有人,除卻公孫大娘和嶽五娘,誰也不知道他曾經是安國寺的一個小沙彌。

裴寧也只是隨口一提,並沒有打算把事情真相告訴薛朝,只是讓他四處轉轉,免得某些監視他的人沒事於。隨着安國寺的主持都換了兩任,當年的那個小沙彌早已經被所有人淡忘了。沒有人知道他還曾經建功立業,當過大唐的武將,如今又統治着北方草原上一個最強盛的部落,甚至連奚人和契丹都在其兵鋒之下瑟瑟發抖。

裴寧的消息比安祿山更快,倒不是如今剛剛建國大燕的新朝天子消息不暢通,而是幾封戰報躺在洛陽宮政事堂中,陳希烈和達奚坷裝病早早躲回了家去,阿史那承慶和張通儒找藉口在登基大典之後就躲出去了,高尚和嚴莊這兩個宰相簡直愁壞了,誰也不敢送去安祿山面前。

據他們所知,連日以來服侍安祿山的宦官和宮人遭受鞭笞之刑的足足有幾十個,甚至還有因爲稟報壞消息而被活活打死的。他們從前還能懷着一絲僥倖認爲自己是例外的,可前幾日纔剛捱了一頓,現如今誰敢去嘗試?

兩個人彼此對視了一眼,最終竟是異口同聲地叫道:“拈鬮吧”

嚴莊也好,高尚也好,全都是門檻最精的人,彼此死死盯着彼此,又叫了個不相於的小吏進來,根本沒可能作弊。當嚴莊展開手中的那張字條,見上頭赫然寫着一個送字時,他登時面如死灰,竟是惡狠狠地瞪了高尚一眼。

而高尚在笑吟吟了片刻之後,想到今後可能會有更多這樣的事情需要用這樣拼運氣的方式來決定,一張臉頓時又拉長了。看着嚴莊捧起了那幾封戰報,用猶如上刑場的壯烈走去了含元殿時,他忍不住嘴角劇烈抽搐了一下。

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360章 翻舊賬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7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16章 一盤好菜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1088章 喋血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733章 威壓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40章 突變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133章 奪魁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70章 賜官放歸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17章 驅鴨吞蝗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765章 英靈祭第471章 滾!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354章 求親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691章 交鋒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
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360章 翻舊賬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7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16章 一盤好菜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1088章 喋血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733章 威壓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40章 突變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133章 奪魁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70章 賜官放歸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17章 驅鴨吞蝗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765章 英靈祭第471章 滾!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354章 求親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691章 交鋒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