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吏部關試

不見寧王,拜帖卻不能少,而岐王那兒,杜士儀更不得不親自去。後者雖不如寧王得聖意,卻我行我素脾氣急躁,萬一誤解他有所避忌,麻煩就大了,因而,他先從千寶閣劉膠東那裡覓了一具好羯鼓,這才送了過去,再附了《羯鼓頌》一篇,果然讓這位皇弟親王頗爲滿意。而等到岐王宅中出來,他便立時折去了輔興坊玉真觀的玉真公主處。循禮相謝之後,他便直言說道:“今日我來,卻有一件事要想求問觀主。

儘管高力士所圖傾王毛仲之事最終沒有成功,但玉真公主已經還了他交換消息的人情,杜士儀又不負衆望拿下甲第狀頭,她的心情自然好得很,此刻便面帶戲謔地說道:“連取解頭狀頭的杜郎君,還有事要問我這個方外之人麼?”

“前時尚書省都堂過堂拜宰相,張相國仿若對我有些成見。”

玉真公主見杜士儀竟言及此事,她這才猛然想起,外頭是有這般傳言。當然更要緊的傳言是,源乾曜還代傳了天子的口諭,令杜士儀去見宋瑕,而新鮮出爐的狀元郎竟和已經罷相的宋瑕相談甚歡,過了晌午在宋家用過午飯方纔告辭離去,也不知道讓多少人險些把眼珠子瞪出來。想到這裡,她不禁很是好奇杜士儀能和宋瑕有什麼共同話題,可最後猛然問想到宋瑕當年亦是十七歲登第,終究還是沒把這個問題問出口。

“你解試省試兩奪魁首,雖則和宰相無關,可按理張嘉貞不應如此纔是……哦,我明白了,他纔剛剛提拔了苗延嗣爲中書舍人,你卻蓋過了苗家郎君,恐怕是苗延嗣在他面前有些怨言。張嘉貞新相上任,最先舉薦的兩個人便是苗延嗣和員嘉靜,一個遷中書舍人,一個遷考功司員外郎,還真是掐得準。若是員嘉靜在吏部關試給你使絆子,倒是未必沒可能。更可慮的是,若張嘉貞和宋璟一樣兼任吏部尚書,日後吏部選官時把你在哪個閒職上一按幾年……”那時候可就難了

“所以,我只希望這一關能夠公允平正,至於長遠如何,聽天由命就是。。”

當杜士儀從玉真觀走出來的時候,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張嘉貞此人他沒有太深刻的記憶和印象,然則如此咄咄逼人的行事作風,理應不會長久。守選三年之間,足以發生很多變化了!張嘉貞在朝呼風喚雨的時間,他還是三十六計走爲上計,橫豎他早就已經有此打算!

進士科及第雖謂之爲登科,民間俗稱新進士,但要真正取得做官的出身,卻得先通過吏部關試。只有過了身言書判這四關,成了俗稱之中的前進士,這纔算是邁過了官民之間那一道坎,等三年守選期滿便能釋褐授官。當然,倒黴的人守選五六年七八年,也並非少見,時運如何方纔是最關鍵的因素。

因此,無論是因爲吏部掌握着關試的結果,還是因爲其掌握銓選大權,無疑所有新進士站在尚書省吏部衙署的大堂中,都不禁屏氣息聲存着十分小心。這一年主持吏部關試的不是別人,正是新任考功員外郎員嘉靜。當這個繼被貶爲沁州司馬的李納之後,成爲下一科座主的考功員外郎緩步出來時,杜士儀爲首,所有人都深深躬下身去。

員嘉靜此前任過御史,身量頎長,下頜長髯,看上去美儀容有威嚴,他隨意掃了衆人一眼,目光在杜士儀和苗含液身上停留了好一會兒,這才例行訓誡了兩句,旋即便轉身回屋,及至杜士儀第一個被引入屋子,見員嘉靜盤膝坐在書案之後,他再次行禮之後直起腰來,便發現員嘉靜審視自己的目光中,彷彿有幾分微妙的表情。知道玉真公主應是確實打過招呼,他便彷彿毫無察覺似的挺身而立,面色異常從容。

倘若之前沒有天子召見欽賜御酒,光是玉真公主的迴護,員嘉靜想着投張嘉貞所好,順便也能賣給同樣深得張嘉貞信賴的苗延嗣一個人情,興許會大義凜然視權貴如無物。。可是,玉真公主打的招呼意味深長,公允明正這沉甸甸的四個字讓他不敢輕易造次。此時此刻,見那一旁筆錄的令史,在身言二項上都記下了上上,儘管是他自己授意的,他仍然不禁覺得心中噎得慌。待到書字一項,他掃了一眼杜士儀交上來的那一頁字,見赫然是極其筆挺漂亮的八分書,他最終僵硬地動了動下巴。

“上上!”

好容易捱到杜士儀行禮退下,其他人一個個魚貫而入,員嘉靜始終心不在焉,最終還是決定,那兩道書判上先看看杜士儀究竟書判如何,倘若過得去,那就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不爲己甚,免得到時候真的觸怒了那位在天子面前很得寵的玉真公主,否則事後便泄給苗延嗣,讓這位不忿兒子落於人後的父親去做文章。想到這裡,他登時釋然,待所有人一一試了前三項,他便信手一指案頭試題,命令史拿了出去。

身、言、書三項,五十七名進士無一例外平安通過,等到了最麻煩的兩道書判題目發下,令衆人於此前省試的尚書省都堂坐,日暮之前交卷的時候,一時間自是人人攢眉沉思。所謂書判,便是因情景書判詞,本意是看熟悉律法與否,然則這些年下來,書判大體上已經成了駢判,與其說根據州縣案牘出題,還不如說取自經籍古目,或者說是辟書曲學,幾乎便是一篇官樣文章而已。即便如此,不能熟讀律法者,就連有罪無罪都難能判斷。

今日兩題,一爲子葬其父,葬儀比應該享受的高一級,因而有司責其僭越;二爲庶子冒嫡子請爲駙馬相配公主,有司查明責其違律,並追究家長罪責;乍一看清楚淺顯,考的卻正正經經是對永徽律疏是否熟悉。自午至夕,就只見五十餘人在堂上時而沉思,時而奮筆疾書,當吏部侍郎裴漼來見尚書左丞盧從願的時候,有意往堂上掃了一眼,出來之後又多瞧了兩眼,卻發現此前還看到的杜士儀竟是不見了。儘管他並非今科試官,可進士科的名次卻是他親自定下來的,此刻不禁心下存疑,招手便叫來了監場的一個書令史。

“狀頭杜十九郎怎麼不見了?”

“回稟裴侍郎,杜十九郎交卷走了。”

“這麼快!”

不禁裴漼吃了一驚,當員嘉靜接到杜士儀交來的兩道書判,他亦是同樣大吃一驚。兩道書判加在一起,不過寥寥兩三百字,然則那力透紙背的運筆便能夠瞧出,當時人寫下兩道判詞的時候,顯然胸有成竹。他隨眼一掃第一道判詞,從頭裡闡述看到中間幾句的時候,即便心有成見,也不禁輕輕點了點頭。

“貴賤之殊宜,父子之異道,猶曾子易席,正位於大夫,如晏嬰遣車,見非於君子。”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死者喪儀按禮可升一級,便猶如曾子臨死時換掉不應當由他享用的席子,以表明他的地位並非大夫,而晏嬰爲父送葬時,不用他應當享用的車數反而被人所指責。如此加上責之失當的結語,卻是清清楚楚。

“員郎?”

令史這一聲提醒立時讓員嘉靜清醒了過來,他一擡手吩咐人出去,這才凝神再看第二道判,看到其中隱藏庶孽,貪冒榮寵的指摘,又引永徽律疏的戶律中,男家爲婚妄冒,則加一等的律例,理應獨坐主婚之家長,他捏着判詞許久,最終還是輕輕放下了。

永徽律疏洋洋灑灑那麼多字,能夠看完的人少之又少,能夠靈活應用的人也少之又少,他便是那少數人之一,否則當年也不會自書判拔萃科入仕。這兩道無可挑剔的判詞,他就是給了苗延嗣看,其也不可能挑出什麼問題來。更何況苗含液他見過,長於詩賦文章,對律法卻不甚了了,要交出更勝一籌的判詞來,恐怕是力有未逮。想到這裡,他便取了鎮紙壓住判詞,心中思量是否要對張嘉貞建言兩句。

苗延嗣固然強幹,可也不用因他一己之私而一味徇私!退一萬步說,就算杜士儀得宋瑕青眼,如今的宋瑕已經不在相位了!

“員郎,苗郎君也答完了判詞,說是要親自交卷。”

聽到這話,員嘉靜微微一愣,隨即便揚聲吩咐了進來。等到苗含液麪沉如水地踏進屋子,他知道其是因爲杜士儀提早交卷的緣故,心中嘆息了一聲,便接過了這位僚友之子雙手呈上的卷子。粗粗瀏覽了一遍,他便若有所思地端詳着苗含液表情,最終開口說道:“苗賢侄,你這書判自然可以是合格過關了。我知道你提早交來是何緣故,杜十九郎的判詞在此,你不妨自己看看。”

只從員嘉靜的口氣表情,苗含液便得出了一個不好的結論。他沉着臉從員嘉靜案頭拿起了那一份鎮紙壓着的判詞,一目十行看下去之後,一張臉就漸漸發自了,良久,他方纔垂下頭低聲說道:“我不如他。”

“術業有專攻,你也不用氣餒。入仕之後,也不是隻看這些。”員嘉靜打起精神勉勵了苗含液幾句,見其依舊情緒低落,他便笑道,“更何況,你父親如今正當張相國任用,你只消努力一些,異日起點自然不同。好了,這等小事沒必要再爭,回去吧。”

苗含液一言不發拜別了員嘉靜,等到從尚書省出來,他剛剛使勁按捺的挫敗感一時全都浮現在臉上,許久方纔散去

就如員嘉靜所說,眼下輸一場無關緊要,異日仕途之上再比!

次日,關試合格的新進士榜單再次張貼於尚書省都堂之外,不到一天便傳遍了各處。儘管此前由於張嘉貞拜相,苗延嗣正當紅,衆多人看好苗含液,可此番張榜的結果,竟仍是杜士儀牢牢佔堊據第一。一時間,當初朱坡杜思溫在朱雀門前的那句吾家千里駒的評判不脛而走,而天子令禮部操辦芙蓉園關宴,並將親臨的消息,更彷彿在原本就滾熱的油鍋中又澆下了一瓢水,那正當此時黯然出京前往沁州的李納,幾乎被所有人忘得乾乾淨淨。

第50章 禮有大倫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471章 滾!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15章 妾薄命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650章 巡軍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24章 當世真隱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326章 府試,廢后!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521章 知制誥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1035章 亂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880章 闖宮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67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63章 師生之心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233章 存亡之秋
第50章 禮有大倫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471章 滾!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15章 妾薄命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650章 巡軍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24章 當世真隱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326章 府試,廢后!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521章 知制誥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1035章 亂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880章 闖宮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67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63章 師生之心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233章 存亡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