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

儘管王毛仲當初貴幸時,自始至終便瞧不起高力士等宮中閹宦,但王毛仲固然在北門禁軍中呼風喚雨,可一朝被逐,黨羽盡去,就連其姻親,同是唐隆功臣的葛福順也一度遠貶。而宮中宦官陡然得勢的同時,高力士也沒忘了做個順手人情,時過境遷後,在天子面前不動聲色地提了葛福順一嘴,因此不同於被貶後不久就遭縊殺的王毛仲,葛福順在倒黴了兩年之後便得到了起復,重新帶兵,還不得不領受高力士這番人情。

至於文官當中,無論是宇文融、張說、裴光庭還是李林甫,一個個高官得勢的時候,明裡暗裡都和高力士有往來。其中,與蘇並稱爲燕許大手筆的張說甚至親自爲高力士的養父高延福、生父馮君衡、生母麥氏三人書寫了神道碑,稱頌備至,其他高官也是或詩文,或饋贈不絕。再加上高力士每年都能從當今天子李隆基那兒得到衆多賞賜,因此,他的宅邸之中珍玩無算,竟是富比王侯。

正因爲到了這個份上,等閒小錢他已經看不太上眼了。可是,杜士儀此次送的一筆厚禮,他卻不能等閒視之——杜士儀送的不是錢,而是由名匠雕琢而成的十方端硯,每一方都是巧奪天工,只一看便能吸引得人目不轉睛。這些年由於杜士儀通過千寶閣的推介,廣東端溪石硯的價值可謂翻了幾倍都不止,將那些陶硯澄泥硯全都打得不能翻身。士人既愛那造型,又愛磨墨時的上佳手感,故而文官士人無不都有收藏端硯的習慣,一方好硯動輒上萬貫,甚至根本買不着。

至於那另一箱子新制沉香墨,從價值上來說彷彿微不足道,可每季新墨無數人趨之若鶩,能夠第一時間用上便是身份的標誌,故而用來做人情是再好不過了。

高力士的習慣是趨吉避凶,哪怕當初宇文融饋贈給他的各種禮物也很不少,但在宇文融遭貶的時候,高力士一直不出隻言片語,其後時隔一年多,方纔在收到杜士儀的重禮後在御前輾轉陳詞,輕輕巧巧換來了一張大赦詔。倘若杜士儀如今不受待見,那麼就算有杜思溫的人情在,就算其送了金山銀山來,他也不會幫忙,可杜士儀分明前途正好,天子又信賴備至,這份大禮他收得心安理得。再加上杜士儀只是需要一個風聲,他也就順勢任由宮中的人這麼傳了。

吏部銓選多有不公。

至於這種風聲轉了一個圈又傳到天子李隆基耳中的時候,就變成了吏部今冬多事,爲保選人不至於鬧起來,就連吏部尚書裴相國也認爲不若仿從前故事,以十名高官判吏部銓選。儘管當年宇文融的這條建議被他採納的時候,還有人言辭激烈地勸諫過,可這一次既然說是外間都有這樣的呼聲,李隆基本來就心有所想,便從善如流地點了頭。當高力士把如此訊息傳到了政事堂時,裴光庭不在,一個人主宰政事堂志得意滿的蕭嵩頓時哈哈大笑。

“陛下英明”

裴光庭既是生病不能參與,天子的意思是讓蕭嵩提名十人共參銓選,蕭嵩也樂得做人情。十一月纔剛剛回朝轉任戶部尚書的杜暹,戶部侍郎裴耀卿,禮部尚書信安王李煒,尚書左丞韋虛心,尚書右丞韓休,工部尚書李量,刑部侍郎嚴挺之,近日剛剛從秘書少監遷工部侍郎的張九齡,自己之外的這八個人選他輕輕巧巧就選定了。將這名單謄錄在了紙上,他便笑眯眯地把杜士儀叫到了政事堂,輕描淡寫地說出了一句話。

“此八位朝中耆老之外,君禮可願意擔責否?”

儘管這是自己求之不得的事,但之前考簿舞弊杜士儀已經風頭出夠了,在天子再次復行十銓之際,他固然很想站在這風口浪尖上,也不得不謙遜一下。他欠了欠身後,便低聲說道:“裴相國兼任吏部尚書,因有病在身而不能插手銓選,然則這樣大的事,把吏部侍郎排除在外,恐怕不妥當,會有人非議相國因人廢事。”

“你是說李十郎?”蕭嵩這才一下子意識到自己竟是把李林甫忘了,輕輕一拍額頭後便搖了搖頭道,“我這記性還真的是不成了。不過,君禮,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銓選之事不知道關乎多少官吏的前途和將來,你就真的不動心?

“我資歷人望盡皆不如相國和各位前輩,怎敢與之並列?”說到這裡,杜士儀再次深深施禮道,“相國一向公正明允,我只求相國能夠考慮我昨日之奏,降雲州都督府爲刺史署。”

這道奏疏蕭嵩當然看過,對於杜士儀的提請,曾經節度一方的他不得不承認這是很有見地的。至於杜士儀冠冕堂皇地提出爲保政令延續,請授王翰爲雲州刺史,他即便知道這是杜士儀胳膊肘往裡拐給自己人爭福利,可他當初到河西時,就靠着裴寬和牛仙客這一對左膀右臂反敗爲勝,扭虧爲盈,還不是對他們重用備至?然而,他深喜裴寬轉任御史中丞,自己有了杜士儀這個幫手,竟是一時扭轉局勢,讓裴光庭一連吃了兩個啞巴虧,在細細一沉吟之後,他便打定了主意。

“王子羽等人的升轉調任,我自會一力主張不過,君禮你雖年輕,卻辦事妥當公允,此次的事情就不要推辭了。這樣,工部尚書李公最近身體不好,而且他當初在太原尹任上,對你印象也不錯,吏部銓選事務繁雜,他未必支撐得住,你便頂上李公那一份,多多出力吧”

杜士儀本是以退爲進,若蕭嵩真的從善如流,將他摒棄在十銓之外,他就只能在別的地方動腦筋了,但蕭嵩主動去掉了一個垂垂老矣的李量,他在推辭再三之後,最終還是答應了。倘若可以,他恨不得把李林甫排除在此次十銓之外,可那樣的話李林甫就可以在人前做出委委屈屈小媳婦的樣子,再憑着李林甫這麼多年來精於而兢兢業業的表象,足以⊥所有人都同情這個倒黴的吏部侍郎。

所以,他順水推舟地讓李林甫搭上末班車,向蕭嵩敲定了王翰等人的事,順便把最後一個名額納入囊中。

畢竟,他舉賢不避親地在昨日的奏疏上就已經明言了王翰與郭荃的功勞,而兩人一個是張說的舊日愛將,一個是宇文融的昔日心腹,在外功勞不小,倘若轉任必定要回朝高升,想來大多數人都會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讓他們在雲州再呆上一任四年。

不等十銓的名單公佈,他就徑直去拜見了尚書右丞韓休。儘管他只是當年在右補闕任上給韓休打過一陣子的下手,說不上有多少交情,然而他如今乃是中書舍人知制誥,與曾經任此職多年的韓休也算是前輩後輩的關係。他在光明正大地拜訪之後,也沒有用什麼談詩論文之類的藉口來打開話題,直截了當地把話題拉到了御史臺。御史臺的御史身爲法吏,卻多行不法,如楊萬頃等人的德行更是爲不少文官所鄙薄,韓休亦然。

“彼等區區法吏,卻竟然不依律法,只知道一己之私,實在是可恨得很裴中丞就任,本來頗允時望,可我聽說他不日便要轉調兵部侍郎,這實在讓人扼腕。崔大夫雖是文采斐然,可坐鎮御史臺卻難以服衆,若能得一強力之輩坐鎮御史臺,想也不會出現這麼多乖張之事”

“韓右丞所言極是。”杜士儀眼見得韓休說着便動了怒,他便將袖中一卷紙送到了韓休面前,“此爲我當年省試進士及第的一個同年履歷,還請韓右丞過目。”

“嗯?”韓休有些疑惑地接過展開一看,繼而就皺起了眉頭,“君禮是到我這來當說客?此次十銓你亦是其中之一,蕭相國又對你信賴備至,裴中丞也是你的僚友,何至於找我?”

“雖說是舉賢不避親,可韋十四和我既是同年僚友,旁人難免要說閒話。再者,蕭相國爲人,往往順承左右舉薦,未必會深究其人。裴中丞本就對韋十四頗爲嘉賞,雖則不日即將轉任,但已經上書力薦,然則裴中丞在御史臺資歷不深,而韓右丞峭直人盡皆知,韓右丞量才而用的人,誰都會覺得名副其實。倘若韓右丞覺得這捲紙上所錄功過有弄虛作假,或是其人品行才於不入法眼,那韓右丞大可當成我今日沒來過。”

這樣不動聲色的奉承,即便韓休是出了名不好相與的人,不禁亦是微微欣然。他想了想便點點頭道:“也罷,我會仔細看看這韋十四爲官蜀中的經歷。若是他真的才於德行盡皆無可挑剔,我自當力薦其入御史臺”

將那些和自己有着深切關聯的人分別請託了蕭嵩和韓休,杜士儀終於長長舒了一口氣。王翰郭荃也好,韋禮也罷,他所希望他們得到的,都是不參與銓選注擬的官缺,自然只能請託別人,至於剩下的……

既是平生第一次有機會參與銓選,他的腦海中不知不覺就閃過了當年宇文融託付給自己的那一份長長名單。在代州數年,除卻用了一個孫萬明爲嵐谷縣令之外,餘者都不在他的下轄,他只能暫且忍耐。而這一次銓選的機會,他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這些看似和自己毫無關係的人身上了

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16章 一盤好菜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66章 出宮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215章 大勝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277章 驟貴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6章 婉拒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359章 善後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第545章 白登山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094章 孺慕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11章 印書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5章 診治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895章 惠妃薨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48章 拔解,軍陣
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16章 一盤好菜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66章 出宮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215章 大勝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277章 驟貴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6章 婉拒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359章 善後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第545章 白登山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094章 孺慕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11章 印書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5章 診治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895章 惠妃薨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48章 拔解,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