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備戰防胡

和二十多年前張仁願兩個月之內築成的西、中、東三座受降城相比,靈州靈武城也同樣有受降城的別名。倒不是說靈武城也是特意築起的受降之城,而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在此大會鐵勒諸部,受天可汗尊號,並設置了鐵勒諸羈縻都督府及州。儘管天可汗的威名早已是過去時了,可自開元以來,朝政政治清平,名將輩出,無論是對奚和契丹,對突厥,還是對吐蕃用兵,大抵是勝多敗少,這也使得靈州軍民說話時,更喜歡用受降城來自稱靈州。

節堂聚將議事之際,就連經略軍副將謝智亦是如此。此時此刻,聽得突厥左殺有用兵朔方的野心,他不禁嗤之以鼻。

“如今我受降城駐兵將近三萬,固若金湯,就連當年毗伽可汗打得鐵勒諸部東奔西逃時,也不曾動過這裡的腦筋,他何來這等膽量?去年他們倒是曾經打過奚族和契丹的主意,滿心以爲幽州張大帥纔剛擒殺了可突於等人,於是可以揀軟柿子捏,可結果呢?結果就是被奚族和契丹聯手臭揍了一頓”

謝智人和其名大相徑庭,與其說他不喜用謀,還不如說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故而李煒出兵,他常常領兵爲先鋒,接敵之後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分出勝負。此時此刻,他輕蔑地諷刺了一番突厥的那一場大敗,這才氣定神閒地說道,“如今東、西、中三受降城皆在大河北岸,屯田綿延千里,三地戍守的精兵加在一塊,足有兩萬餘人,禦敵綽綽有餘。倘若突厥真的來犯,這三地互爲犄角,足可立足不敗。但大帥既是擔心突厥生事,我願請命,領三千兵馬爲遊擊。”

所謂遊擊,便是謝智打算領三千兵馬作爲機動部隊,策應河套以北那三座受降城的守禦,而且更側重於擊敵。

杜士儀見謝智出言狂妄,卻並沒有貿貿然打斷,而是又看了一眼李儉。果然,連日以來李儉靠着李煒之前爲他引薦的幾員將領,已經漸漸對經略軍有了幾分掌握,可對於謝智這樣一個刺頭卻未免心有餘而力不足,此刻雖惱怒,卻還不得不出言轉圜。

“大帥,謝智既所言三受降城互爲犄角,守禦有餘,那便不妨以靜制動…

李儉這話還沒說完,謝智便嘿然笑道:“以靜制動不過一句空話,突厥兵襲之時,疾如風,烈如火,若只是守禦,則春耕耽誤,屯田被毀,這一招簡直比絕戶計還狠。我所言領兵遊擊,並不止是空耗錢糧,卻也是爲了揚我朔方軍威大帥繼任之初,曾經校閱兵馬,又觀軍中大比,可是,把兵馬拉出去方纔是真正的操練。平日戰陣再整齊,花架子再好看,那又有什麼用?要想真正讓突厥人打消那點小心思,不戰而屈人之兵,那便得先示敵以威”

沒想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念之差就被謝智給鑽了空子,年紀不小的李儉登時越發覺得這個副將不好節制。相形之下,經略軍正將曹相東卻一直保持默立的姿勢,哪怕謝智大放厥詞也並未支持或是反對,直到發現李儉朝自己看過來時,這位同樣已經五十開外的沙場老將方纔重重咳嗽了一聲。

只不過是一聲咳嗽,本還打算繼續說下去的謝智頓時悻悻住口。這時候,曹相東方纔恭敬地向杜士儀躬身行禮道:“大帥,謝副將所言固然有些逾矩,其中卻也深合兵法之道。突厥自從前年年底更立了可汗,至今已經一年有餘,內部始終爭鬥不休,而擾邊之舉也確實常有。正當他們這虛弱之際,若是我大唐竟是不像往日一般強硬,而是僅僅被動守禦,顯得軟弱了,反而更容易被他們有機可趁。更何況……”

他說着稍稍一頓,隨即方纔露出了一口保養得極好的牙齒:“康待賓之亂也已經轉眼十多年了,當年那些從逆的胡戶都被陛下安置到了河南和江淮一帶,說是這些年改過自新,一再聯名上書請求遷回來。雖則陛下始終沒有允許,可也不能擔保回頭不會心軟。這些胡人和突厥藕斷絲連,倘若不能在他們遷回來之前,顯示我大唐軍威,日後還有的是亂子。”

聽到這裡,杜士儀已經知道,經略軍中這一雙正副將,此刻看似一個衝動,一個穩重,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他看了一眼其他偏裨將校,見每個人都沉默不語,彷彿對此毫無異議,他便從善如流地頷首說道:“既如此,此事子嚴去與曹謝二位計議停當,再來報我。”

此樁大事之後,接下來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調整,李煒昔日所領精銳牙兵全數重新歸入經略軍,按照昔日功勞升賞不等,其中升任隊副隊正旅帥的竟是有幾十人,由李儉另外挑選五百人另組牙兵,杜士儀卻沒有另行指定將校統領,而是命張興親自操練,又令虎牙佐理。不過涉及這區區五百人,上下將佐既然毫無異議。可等到退出節堂散去的時候,謝智走在曹相東身後,便忍不住輕聲說道:“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你的話太多了”曹相東頭也不回地斥責了謝智一句,聽到其果然立刻閉上了嘴,他方纔淡淡地說道,“牙兵護持節度左右,任憑是誰出任節度,總要這支兵馬掌握在手中方纔放得下心,更何況原有的牙兵多有升賞和犒賞,也是皆大歡喜。而且出兵的事十有八九已經準了,你還囉嗦什麼?”

被曹相東罵了一句囉嗦,謝智也只是微微惱火地嘀咕道:“我只是瞧不慣小杜纔多大年紀,就突然來接信安王的權。老曹你可別告訴我,在信安王解任之前先行調走的都知兵馬使老鄭,還有經略軍另外一位副將是怎麼回事,你都不知道。”

“我當然知道,先剪除了信安王的臂膀,如此信安王即便有什麼異心,那也得掂量掂量。可咱們都知道,信安王雖戰功彪炳,卻始終對陛下忠心耿耿,故而你看信安王走的時候多利落?至於如今小杜到任,手段高明狠辣,葉文鈞是什麼人?一個徒有文采的文士而已,他倒臺關我們什麼事?來聖嚴自己被罷黜了所有官秩卻還無怨無悔,你替他抱什麼不平?他沒辦法收拾我們。沒有統兵之將,小杜拿什麼去打仗?再說,我不是說過,朝中有人對我們很期許。”

一席話聽得謝智啞口無言。正當他好容易想到說辭想要再開口的時候,前頭的曹相東突然停下了步子轉過身來,他一個收勢不及險些撞到了對方身上。而這時候,曹相東卻是壓低聲音,聲色俱厲地又說出了一番話。

“我們又不是郭英又那等不知天高地厚,一味狂妄大膽的傢伙,沒有那樣天大的把柄給人抓,只要你這次出去能夠建功立業,誰能奈何?當初信安王到任也得重用我等,如今我在朝有了靠山,小杜難不成還敢激起兵變?朔方可不比隴右,沒有那麼多位子讓他騰挪。小杜縱使有老李相佐,來聖嚴等人興許也真的肯佐助於他,可經略軍可沒那麼容易掌控。他變不出第二個王忠嗣來”

這最後一句話方纔是點睛之筆。謝智登時眼睛一亮,心領神會地重重點頭

別人都能看破的軟肋,杜士儀又何嘗不知道?要變出第二個王忠嗣來確實困難,可既然發現了郭子儀,他就算不想揠苗助長,可如今被人逼到了朔方節度使這梁山上,也當然得試一試。更何況,郭子儀如今這年紀,已經不是什麼幼苗了,只是缺乏相應的機會。因此,他心裡自然頗有計較

節堂議事之後,他便馬不停蹄召見了那些聞訊而來的胡酋。朔方之地聚居的胡酋,勢力最大的是當年鐵勒九姓的殘部,也有其他突厥降戶,而昭武族姓的粟特人,在大部分被遷徙到河洛江淮之後,也還殘留了數千之衆。所以各種各樣的小部落,各式各樣的胡姓異常複雜。就連初來乍到緊急翻閱了衆多文牘的張興高適和王昌齡,也只記得一個大概。

而深悉此情的來聖嚴因爲曹相東謝智所請用兵之事,已經去忙活那一頭了,而杜士儀既然沒有招來其他僚佐,他們三人也只能打疊精神相陪。

然而,胡酋們卑躬屈膝的態度卻漸漸打消了他們最初的警惕和提防,而且大多數人都能說一口或生硬或流利的漢語。而即使他們偶爾用自己的胡語交流,這些年來連續外放,各種語言學了個精通的杜士儀也根本用不着一旁的譯官翻譯,輕易就能獲知。

這會兒,一個胡酋見杜士儀談吐溫和,便極其謙恭地說道:“大帥威名從前就有所耳聞,可一直沒能一見,如今大帥節度朔方,我等附於麾下,真是不勝榮幸。今日能夠面見大帥尊容,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我的舅父以及族人,當初被大逆罪人康待賓、安慕客、何黑奴等人裹挾,被安置在江淮已經有十多年了。他當初就已經是五十出頭的老人,我只希望他能夠在死之前歸鄉。大帥,十多年的遠離故土,不管有什麼罪都應該已經贖了,請大帥發發慈悲吧”

說到這裡,他竟是悲悲切切跪了下來

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59章 糧荒第348章 逆轉第6章 婉拒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611章 親疏之別第40章 銅膽鐵腕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167章 情深意長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22章 舌戰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378章 舅舅第1035章 亂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441章 白刃戰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138章 人非草木鐵石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686章 監考使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230章 軍法人情一第63章 師生之心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10章 線裝書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
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59章 糧荒第348章 逆轉第6章 婉拒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611章 親疏之別第40章 銅膽鐵腕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167章 情深意長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22章 舌戰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378章 舅舅第1035章 亂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441章 白刃戰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138章 人非草木鐵石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686章 監考使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230章 軍法人情一第63章 師生之心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10章 線裝書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