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拖延之計

發現文武部下的眼睛齊刷刷看向了自己,杜士儀不禁又好氣又好笑。

大約是他愛護妻兒的名聲遠揚,這兩三個月妻子回了長安,他日日宿在靈武堂中獨守空房,而龍泉又在此刻集議之際不惜敲門打擾,自然而然便讓人有了某種猜測。面對那些或曖昧或瞭然的目光,他只能沉下臉說道:“先商議正事,其他的事先放在一邊。”

李儉還打算拿着年紀的優勢,請杜士儀先回去和妻兒團聚,可聽到這位朔方節度使如此發了話,他只能衝着其他人聳肩一笑。很快,衆人便再次開始緊鑼密鼓地商議了起來。

當說到突厥登利可汗自從吞併右殺伊勒啜所領牧場子民之後,就立刻開始了對周邊小部落的不斷掃蕩,那些中立的小部落不是迫不得已投降了登利,就是拖兒帶口投奔了左殺判闕特勒,杜士儀不禁暗自慶幸都播的東遷動作迅捷,否則非得被拖進此次戰爭的漩渦不可。

“因爲西受降城互市關閉,登利難以得到中原輸出的絹帛以及各色金銀器皿瓷器等物,所以只能用高壓態勢對待族民。所以,他已經對下做出了承諾,將引兵南下,迫我朔方重開西受降城互市。”芮懷珍說出這句話後,就只聽李儉嗤笑了一聲。

“色厲內荏作勢而已。如今登利內受制於左殺判闕特勒,外受迫於回紇、葛邏祿、拔悉密三部,他還要分心來惹我朔方?除非他這個可汗不想當了還差不多如果他真有那般能耐,先前就不是扣着使者十數日,而是直接把人殺了向我等示威。所以,他以南攻朔方爲幌子,藉機對判闕特勒用兵,這種可能性最大。如果我所料不差,他應該並不會先向附庸判闕特勒的同羅部下手,因爲阿布思牢牢握有同羅兵馬,他可能損兵折將卻一無所得。”

“而他卻有可能像如今正在爭位不休,又因爲乙李啜拔橫空出世,而越發四分五裂的僕固部下手”杜士儀接了一句,見衆人無不點頭,他便收起剛剛聽到妻兒歸來的笑容,一字一句地說道,“這是乙李啜拔北歸之後的第一戰,如果他能用好人,然後懂得借勢,那應該能夠就此更進一步。而若是他敗了,自然就沒什麼話好說。可是,我當初既是推了他一把,就不會真的袖手旁觀。傳命中受降城僕固懷恩,率他本部兵馬兩千,給我北插閻洪達井”

一場集議完畢,已經是大半個時辰之後的事了。杜士儀在文武衆官的目送下,第一個出了靈武堂,而後頭的人眼見他漸漸遠去,來聖嚴便笑道:“大帥和夫人還真是恩愛非常。不過,就算是回鄉省親,夫人這一趟走得時間也着實太長了,這都快要三月了。”

“大帥這麼多年都在外任,夫人本長安人氏,也隨着輾轉各地,和父兄少有時間團聚,再加上小娘子也正在長安,多呆幾天也在情理之中。”說到這裡,王昌齡便若有所思地說道,“說起來,大帥當過萬年尉、左拾遺、殿中侍御史、右補闕、中書舍人,看似京官都已經五任了,可加在一塊也沒幾年吧?十八九年間,留京的日子能有六七年就頂天了。”

“留京聽着榮貴,其實卻半點本事都施展不開。”

李儉也接口感慨了一句,唯有張興在一旁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又想起自己前時上京陳奏時遇到的那兩件怪事。他敏銳地感覺到,王容在長安耽擱這麼久,恐怕並不單純是因爲想和親友團聚的時間長一些,而是另有其他隱秘緣由

“幼娘”

寢堂之中,正看着秋娘整理帶回來那些東西的王容聽到這個聲音,立時轉過頭去,見杜士儀快步進了屋子,她雖只是與之分別數月,卻恍若過了幾年,眼下只覺得滿心思念彷彿都在這一刻滿溢了出來,轉身幾步迎上前去,她便伸出手來環抱了他的脖子。直到緊緊相擁了好一會兒,她方纔一下子意識到這是在寢堂,周圍還有別人,而自己早已不是當年雲英未嫁的少女,而是當了十幾年人妻的一家主婦了。

果然,就在她努力打點好心情,面上微微異樣地鬆開了手後,便注意到秋娘正用笑吟吟的目光看着他們夫妻倆,而一旁的杜廣元則是拉着杜幼麟慌忙別過頭去。至於承影和其他幾個婢女,也無不一個個急急忙忙躲開目光,但剛纔那一幕肯定都目不轉睛地盡收眼底。可眼下再怪自己一時忘情也是白搭,她只能用竭力平靜的口吻問道:“我和廣元不在靈州這些天,你可還好?”

“當然不好,事情多,家裡卻冷清,如果沒有幼麟在,我都不知道這日子該怎麼熬”杜士儀唉聲嘆氣地答了一句,隨即便笑着說道,“既然好容易把夫人盼回來了,這裡就都交給她們,我們到後頭走走。”

見父親彷彿沒看見自己似的,不由分說拉起母親就走,杜廣元不禁大急,可他正要出口嚷嚷,一旁的杜幼麟卻使勁拉了拉他的手,輕聲叫道:“阿兄”

“什麼事?”

杜幼麟看着滿臉不解的兄長,一本正經地說:“阿爺既是想念阿孃,咱們就別去打擾他們。”

就在杜廣元因爲弟弟這話一愣神之間,杜士儀和王容已經出了屋子。於是,他只能悻悻一跺腳道:“我也有不少話要對阿爺說啊,阿姊託我轉告的”

“阿姊?”杜幼麟頓時眨巴着眼睛,臉上盡是疑惑。

“阿弟,下次你去長安,我一定帶你見見。就是拜阿爺爲師學過琵琶的玉奴阿姊,她對我可好了……”

這邊廂杜廣元正在對杜幼麟描述玉奴的各種好,那邊廂杜士儀和王容來到後院花園時,他方纔鬆開了手。果然,此時此刻的王容臉上除了最初重逢時的欣喜,還有幾分悵然。

“幼娘……”

“杜郎,我已經照你的意思,讓赤畢去預備了。”王容見杜士儀臉色一寬,她又沉聲說道,“可是,高力士對楊家人透了幾句話,於是就和當年與壽王的那樁婚事一樣,楊家上下喜不自勝。楊玉瑤親自找到了玉華觀,說是玉奴的叔父楊玄徼病得快不行了。如果她真的不現身,自己就橫劍自盡,死給她看。結果,赤畢前去一查,卻得知楊玄徼是藉着小病裝模作樣,打算騙了玉奴就範他一怒之下,在藥中動了手腳,我陪同玉奴到楊家的時候,人已經一命嗚呼了。”

儘管不喜歡用這種草菅人命的手段,可赤畢既然動了手,王容對楊家人的死纏爛打又早已怒急。所以,探病變成弔喪,她就哄了玉奴以期喪在身爲藉口,怒斥那些千方百計拿話哄騙的楊家人,繼而換上孝服拂袖而去。

王容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大唐標榜以孝治天下,玉奴又不是朝廷官員,還能奪情,她既然打定主意爲楊玄徼守期喪一年,那這一年誰都不能對她怎樣楊家人既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只好捏着鼻子認了,至於高力士,他要怪就怪那個死得太不是時候的楊玄徼至於過了這一年,赤畢蒐羅的那幾個女子,也應該已經學會了如何當一個合格的侍兒,屆時把她們送到玉奴身邊,總能再拖延一時。”

“若不是楊家人一個接一個死,高力士必有懷疑,玉奴也難以釋懷,興許還能靠這個拖上三年五載。”杜士儀沒好氣地說了這麼一句,隨即又問道,“你此次回來,玉奴可說過什麼話?”

“玉奴說,她和壽王不睦,人盡皆知,壽王甚至在外聲稱她貪慕富貴,當年只因惠妃得寵之故方纔嫁了給他,如今卻嫌棄他不是太子。她對其早已經完全死心,本來還想破罐子破摔,可天底下既有視她如珍似寶的人,那麼,她若是輕賤了自己,豈不是辜負了別人的一片好心?”

本以爲李瑁只是繡花枕頭一包草,現在看來他當初還高看了這傢伙,那就是人渣

杜士儀忍不住冷笑連連,可下一刻,他就感覺到王容從背後環抱住了自己。感受着那熟悉而溫暖的觸感,他突然聽到背後又傳來了一個聲音:“玉奴說,陛下賜給她的那把琵琶,當初是你託十三娘之手敬獻上去的,她會將此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這個傻丫頭,死物再珍貴,終究有價,怎比得上活生生的人?”

杜士儀忍不住又迸出了一句傻丫頭,隨即便用雙手支撐着面前的大樹,努力逼迫自己收攝精神:“她如今回了玉真觀?”

“壽王宅她是死都不想回去,楊家雖是生她養她,可卻都希望攀附她飛黃騰達,玉華觀雖好,可師叔也不可能長久帶着她居於長安郊外,如今自然是回去了。這次我帶着廣元回長安,玉奴和廣元混熟得極快,那渾小子什麼都聽她的,我生怕萬一他知道什麼,只能依着師叔和阿姊的話早早回來。臨行前,玉奴還讓我帶給你這塊她手繡的帕子。”

杜士儀見王容從懷中取出帕子,他怔怔接了在手將其展開,卻見那帕子中央,繡着一幅惟妙惟肖的圖。一個年輕男子牽着一個幼小女童的手站在一輛牛車前,而那牛車上紗簾半卷,一個年輕女子恰是從車廂中探出頭來。一剎那間,他想到當年在成都時,他帶着玉奴上元賞燈,隨即帶她第一次見王容的情景。還記得當時,他爲了哄騙年紀小小的玉奴,過後還說那只是一場夢,以至於玉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叫王容爲神仙師孃。

一晃,已經十五六年了。她不是當年緊緊抓着他的手,滿臉依戀的幼小女童。而他,也不再只是一個小小的成都

“幼娘。”杜士儀突然反身抓住了王容的手,一字一句地說道,“若是十數年之後,天子失道,天下烽煙四起,你會如何?”

儘管杜士儀無數次露出過不臣的口風,但說得如此露骨,這卻還是破天荒第一次。看着面前的丈夫,王容深深吸了一口氣,口氣毅然決然。

“我早就說過,杜郎何去,妾身何從”

第545章 白登山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6章 婉拒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1236章 內訌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5章 診治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215章 大勝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271章 泄題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11章 印書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69章 纖纖決意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80章 墨窯制墨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412章 胡蘿蔔 大棒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17章 驅鴨吞蝗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140章 突變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354章 求親第1249章 把水攪渾!
第545章 白登山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6章 婉拒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1236章 內訌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5章 診治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215章 大勝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271章 泄題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11章 印書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69章 纖纖決意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80章 墨窯制墨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412章 胡蘿蔔 大棒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17章 驅鴨吞蝗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140章 突變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354章 求親第1249章 把水攪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