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

杜士儀既是買下自家旁邊的宅舍另行改造,然後給崔儉玄和杜十三娘夫妻居住,而趙國夫人和崔五娘崔九娘也大多數時候都住在這裡,連通兩家的側門自然一直都開着,只是設了人看守。對於這樣的安排,杜十三娘是最高興的。這會兒她站在杜士儀的書齋中,親自用拂塵撣去了卷缸中那些書畫以及卷冊上的浮灰,又轉到了兄長常坐的那張大書案前,她見居中擺放着一卷東西,頓時有些好奇。

然而,儘管這書齋她出入不忌,卻也不會不經允許隨隨便便去翻兄長之物,因而只是放下拂塵,又用軟布擦拭了書案。可就在她直起腰的時候,突然只聽得外間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繼而大門便被人猛地推開,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昔日曾爲崔氏家僕,如今卻是杜士儀部曲的劉墨。

“娘子,不好了……”

“怎麼了?不要慌,先慢慢說。”

劉墨見杜十三娘愕然之後便恢復了沉靜,他便當即疾步上前,沉聲說道:“宮中派了人來,說是來取郎君書齋中的一部書,叫什麼《史通》。這樣的事,本該有郎君親自陪同,至不濟也會有赤畢大兄他們在旁邊,可來的卻只有宮裡的人,而且來的是右監門衛將軍楊思勖!”

聞聽此言,杜十三娘登時也愣住了。然而,她跟在兄長身邊這些年,終究也迭遭變故,心志遠遠比尋常婦人要來得堅毅,此刻眉間一蹙便鎮定地說道:“先不要自己嚇自己。阿兄不在,這宅中也別無主人,我這就去見那位楊將軍。你吩咐上下全都打起精神,不要露出慌張之色。阿兄行得正,坐得直,並無任何不可對人言之處,何懼聖人派人到家中借書?”

當杜十三娘出了書齋的時候,卻正好和進來的楊思勖一行人撞了個正着。她曾經見過儀表堂堂的高力士,但楊思勖卻還是第一次得見,只聽說過這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名聲。這一打照面,她便感受到了楊思勖那股撲面而來的凌厲氣勢,尤其那眸子裡毫不掩飾的兇光,更是懾得人只想往後退。她硬生生按下了心中驚懼,從容施禮問道:“不知楊將軍此來,是想要家兄書齋中的什麼書?”

楊思勖和杜士儀見過兩次,因爲對方竟扛上過王毛仲,他對其印象倒是頗佳。『?』此刻見這一介少婦能夠在自己面前不露怯色,他不禁有些訝異地多看了人兩眼,這才言簡意賅地說:“奉陛下之命,取杜拾遺所藏的《史通》。”

這部書是當年玉真公主送來的端午節節禮,杜十三娘印象還極其深刻。見楊思勖絲毫不提爲何借書,她把心一橫便直截了當地說道:“陛下之命,自當遵從,我這便帶着楊將軍去取。只不過,當初玉真公主贈了此書給阿兄之後,他一直從旁校注,不知道那些校注可要一塊送去宮中?這些校注頗爲凌亂,倘若楊將軍允准,可容我隨同入宮,一併進呈給陛下?”

天子吩咐此事時那陰沉着臉的震怒樣子,楊思勖此刻還覺得就在眼前,聞聽此言不禁躊躇了起來。天子之怒,縱使宰臣名將亦難以抵擋,更何況這樣的女子?可再看杜十三娘那從容鎮定的臉色,他思來想去,卻只覺得打心眼裡生出了一股激賞,最終重重點頭道:“好,既如此,杜娘子去取來,我帶你入宮。只不過需得快一些,陛下可是不等人的。”

“多謝楊將軍!”

一旁的劉墨不想杜十三娘突然會做出這般決斷,瞠目結舌之後,他不禁咬了咬牙,趁人不備悄悄溜到了連通旁邊臨時借住崔家人的邊門。正巧就在這時候,竟是崔五娘帶着兩個婢女匆匆過來,甫一打照面,他便立時對崔五娘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旋即低聲稟報了家中眼下情形。

“竟有此事……”崔五娘亦是當即眉頭緊鎖,沉吟了好一會兒,她才苦笑道,“十三娘外柔內剛,她認定的事,我去勸也沒用,更何況楊將軍已經允了她。陛下定然不會無緣無故向一個臣子借書,此中原因,我這就去設法打探一二。你約束家中上下,不要出門,不要亂了方寸,等着消息就好。記住,如果十一郎回來了,一定不許他輕舉妄動,什麼事被他這衝動得一攪和,就難以善後了,九娘也一樣,不許他們亂來!”

當杜十三娘找齊了《史通》全書,連帶杜士儀的校注也都找齊了,整整裝了三口大箱子時,楊思勖卻在杜士儀這書齋中轉了一大圈,連書案上的不少卷宗也一併掃了走。面對這一幕,杜十三娘沒有說半個字,就這麼跟着楊思勖出門上馬,竟是徑直往大明宮而去。

儘管當初曾經在夜裡跟着玉真公主入過宮,可那時候只是去梨園,這一次大白天走在其中,感覺卻大爲不同。來來往往的內侍,以及從服紫到大紅再到綠青色的官服,她看在眼中,急在心裡。

阿兄那麗正書院就在大明宮裡,他究竟是知道還是不知道,現在人又可還好?赤畢等人本該是隨侍在他身邊的,此刻理當在大明宮前左近候着,可剛剛過來時爲何不見人?

而當李隆基聽了楊思勖的稟報,得知杜士儀的妹妹親自送了這些書卷過來,他一下子就想到當初杜士儀應京兆府解試前夜被人截殺,杜十三娘求了玉真公主入宮陳情的往事。儘管身爲大唐天子,他已經不記得那張臉了,但那弱質纖纖的少女在面前毫不畏懼陳情的情景,他卻還隱約記得。儘管心頭慍怒已極,可看到大殿上那三口偌大的箱子,他又不耐煩一卷捲來看,眉頭一皺便沉聲說道:“既然來了,便把人宣上殿來。”

紫宸殿內朝重地,除卻宰臣和極少數的大臣,旁人鮮少能夠踏進半步,國夫人等頂尖誥命亦是如此,更不要說崔儉玄還不到封妻廕子的品級。當杜十三娘跟着楊思勖上殿的時候,眼見兩側內侍全都垂手侍立,一絲聲息也無,腳下的地磚平滑如鏡,那股凝滯到幾乎沉重的氣氛從頭頂直壓下來,讓人幾乎連身子都難以挺直。在這種肅穆的氣氛下,當她行禮拜見過後,便不得不用力用指甲刺了刺手心,提醒自己一定要鎮定。

“這劉子玄所著的《史通》,你阿兄是哪裡來的?”

“回稟陛下,是昔年端午節時,臣女代替阿兄送了節禮到玉真觀,玉真公主便送了此書給阿兄當回禮。貴主知道阿兄喜歡史話,因而便特意將蒐羅的這一套書送給了阿兄。”

這個答案李隆基已經聽說過,但如今要緊的不是誰送的,而在於太子李嗣謙竟然問杜士儀借書!他輕輕舒了一口氣,隨即又問道:“你既然特意隨着楊思勖進宮,言說你家阿兄曾經爲《史通》做注,你把那些校注找出來給朕看!”

杜十三娘當即應了,等幾個內侍上去開了箱子,剛剛親手整理的她很快就找到了兄長的第一卷註解,因而便雙手呈了上去。等到楊思勖接過之後轉呈給了天子,她退回到原位之後,這才輕聲說道:“阿兄素有抄書的習慣,這校注是在重新抄錄之後做的校注。一來是防劉公著書時偶爾會有脫漏謬誤,二來也是因讀史有感,因而留下註解批語,以便異日重溫時再讀。”

李隆基粗粗一掃,也已經發現杜士儀所謂的校注,竟是還抄錄了原文。而其中幾條按注,都是比較本朝與前朝的優劣,其中不乏頌聖之語。作爲天子,他聽慣了這樣的好話,但在這樣的私家藏書中發現這樣的內容,還是足以讓他原本極其糟糕的心情稍稍緩轉了幾分。他的慍怒一多半是衝着太子李嗣謙和杜士儀的悄悄往來,可也有一小半是因爲《史通》的作者劉知幾是有名的大儒,卻在自己貶黜之後死在了任上,覺得杜士儀藏着《史通》另有目的。這會兒既然心情不再似最初那樣壞,他索性饒有興致地多看了幾頁,可越看越覺得劉知幾著史功底非同小可,而杜士儀的校注亦是恰到好處。

因而,粗粗半卷看完,他合上書,突然想到面前這一本一本的校注,彷彿便是民間蔚爲流行,甚至在宮中麗正書院都漸漸採用的線裝書形式,而這又是杜士儀的功勞之一,他便對一邊的楊思勖問道:“可還帶來了其他東西?”

楊思勖跟着李隆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此刻立時躬身說道:“書案上似還有未完的奏疏一卷,旁的抄錄了幾卷雜書,臣一併攜了來。”

此話一出,下首侍立的杜十三娘登時心中一緊。她一直想告訴自己,起頭那些憂慮都是自己胡思亂想,可楊思勖不但帶了《史通》,還特意拿了兄長放在書案上的東西,如今天子又特意問了,她心裡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眼看着李隆基展開那一卷奏疏,匆匆一掃後便面色遽變,她不禁死死咬緊了嘴脣,心中思量着自己是否還能再做什麼。可未曾想李隆基竟是突然離座而起,沉聲說道:“去麗正書院!”

楊思勖立時答應一聲,打了個手勢命左右內侍跟上。等他緊隨天子之側,路過杜十三娘身邊時,他想了想便悄然打發了一個內侍過去。那內侍到了杜十三娘身邊,相當客氣地低聲囑咐道:“陛下要駕幸麗正書院,杜娘子還是先回家去吧!”

杜十三娘眼望着天子一行人匆匆出了紫宸殿,儘管心中越發惴惴然,但她更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經都做了,接下來便只能看阿兄的。

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1195章 殺機現第1196章 翻臉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656章 丟包袱第1236章 內訌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1149章 自刎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33章 奪魁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1260章 火燒太子別院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4章 當世真隱第439章 兩稅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74章 血書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104章 援軍第19章 打抱不平第606章 雲州集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1112章 凱旋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1105章 反擊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08章 翻臉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936章 貴戚將相
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1195章 殺機現第1196章 翻臉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656章 丟包袱第1236章 內訌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1149章 自刎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33章 奪魁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1260章 火燒太子別院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4章 當世真隱第439章 兩稅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74章 血書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104章 援軍第19章 打抱不平第606章 雲州集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1112章 凱旋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1105章 反擊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08章 翻臉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936章 貴戚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