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

以兵諫來驅逐一方節度使,自大唐開國以來,這是第一次。然而,如果杜士儀身在此處,他一定會心生感慨,歷史上,經過安史之亂,大大小小的藩鎮遍佈了整個大唐之後,這樣的事情再也不是奇聞,偏裨將校驅逐節度使,而底下的士卒又驅逐偏裨將校,這樣的事情從中唐到晚唐始終層出不窮。然而在如今這樣的年代,這件事實在非比尋常。當王承業以及他那些心腹家人從者狼狽不堪地離開節度使府時,聞訊而來的太原軍民頓時沸騰了。

大街兩側沸反盈天,有人搖頭嘆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有人驚歎於起事將校的大膽,但更多的人拍手稱快。連日以來,百姓們從最初的憂心於戰事不利,長安風雨飄搖,到得知安北以及朔方大軍南下討逆,一路告捷,即將出潼關進入河洛,情緒也從晦暗變得激昂。

河東道東鄰河北道,南接都畿道河南道,很多人家都有親友在安祿山叛軍的佔領區,誰不希望能夠趕緊結束這一場戰爭,好能夠得到親人的消息?於是,王承業這樣一個坐失良機的主帥,自然是連小民百姓都瞧不起。

不主動出擊,難道還等叛軍打過來?

而程千里帶着衆多將校,望着王承業那落魄的背影,卻沒有多少志得意滿,而是忍不住打了個寒噤。他昨夜只是見過裴休貞,考慮再三之後,答應了試一試力頂王承業。他壓根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能力去聯繫下頭的偏裨將校,畢竟,他自己也是初來乍到。所以,今天發生了這樣看上去軍中上下齊心,驅逐堂堂節度使的一幕,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着實非常有限,有限得讓他自己都感到汗顏!可現在此事成功,那就不是他一時義憤的事了,這麼多人擁護他,他就是不想幹也得幹,等於是逼着挑了這麼個擔子,但要說真的不樂意,那也是假話。

經歷了這些鉅變之後,天子的威信已經降到了極點,可他迫於高仙芝壓力從西域轉遷回來,卻不希望軍中生涯就這麼不光彩地結束,他還希望建功立業!至於天下安定之後,他會不會猶如當年的張守珪李禕王忠嗣那樣被天子一腳踹開,那卻顧不得了。

爲了以防王承業玩出什麼花樣,甚至有一名偏將自告奮勇,領兵在王承業後頭把這位節度使押送出境,據說會一直送到潼關!

“程大將軍,既然攆走了這個噁心人的王承業,大家就回節堂去,商議出兵河洛事宜吧!”

見四周圍的人全都看着自己,一向自忖驍勇果敢的程千里只覺得心頭壓力巨大。如果這是在他曾經呆過多年的西域龜茲鎮,受到這樣的擁戴,他只會暗自竊喜,可王承業到河東多久,兩人前後腳,他也就纔到河東多久,對這裡的軍將根本談不上熟悉,更談不上什麼恩威。他已經五十出頭了,絕對不會認爲這些偏裨將校會對自己言聽計從,所以,他在心裡一合計,最終還是決定先順應軍心再說。

可到了節堂上,他卻堅持不肯坐主位,一再謙辭表示自己只是節度副使,至於節度使的人選,該由朝廷任命,最後彷彿推卻不過似的,暫時站在了節堂上首。這時候,他方纔開口試探道:“王承業和我先後抵達太原,他如此尸位素餐,我也難辭其咎,多虧昨晚前河東節度裴翁前來相見時,力勸我一定要出面勸諫王承業,促其出兵河洛,沒想到卻演變成如今我等驅逐王承業的一幕。此事如果朝廷怪罪起來,當由我一力承擔!”

“程大將軍何必這麼說,敢做敢當,此事是我等一同做的,當然該一起承擔!”

起頭那個率先拔去頭盔黑羽,對王承業表示不幹了的牙兵大大咧咧開口嚷嚷了這麼一句,彷彿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在這麼多人中最低微似的,他又咋咋呼呼地說道:“各位將軍想必還不知道,太子因爲安祿山的反間計而枉死,王大帥也險些沒逃過這一劫,竟然有人給他送去了鴆酒!幸好沒有詔書,王大帥就把人捆了送回長安,否則這條命在不在還不知道!”

一個從前看不出深淺的區區牙兵,卻能吐露出這樣重要的消息,一時間節堂上地位遠遠高於他的那些將校們登時一片譁然。見程千里面色深沉地看着自己,他卻彷彿絲毫不在意似的,嘿然笑道:“我只是昔日跟隨過王大帥的牙兵,僥倖被放出去在天兵軍當了個小小隊正,沒想到什麼功勞都沒建,卻又被王承業給拎了回來。雖說同樣都是牙兵,可王大帥曾經親自操練過我們,甚至還指點過我們的武藝,王承業呢?自己和婢女調?情的時候,讓我們看門!”

他罵了兩句不堪入耳的髒話之後,這才衝着衆人拱拱手道:“王大帥一貫是剛強的性子,從河東轉調河西隴右節度使的時候,別說一個牙兵,就連高判官都不曾帶,我等不敢違揹他老人家的將令,又因爲擔心朝廷法度,也不敢前去追隨,只能想方設法託人打聽王大帥的消息。現如今王大帥險些被害成了這個樣子,我和昔日曾經追隨過王大帥的牙兵已經都商量好了,大約有百多人願意一塊去利州益昌郡追隨王大帥!程大將軍,還請你成全!討伐叛軍的事情,我們並不是怕死,可我們全都擔心王大帥又給人害了!”

程千里見滿堂將校無不動容,想想這些人多半是王忠嗣昔日舊將,最終點了點頭:“我會親自給你們開具過所公驗,預祝你們一路平安。好好護着王大帥,我大唐的忠臣良將若是一個個都在,哪有安賊肆虐的份?”

儘管在西域曾經和高仙芝爭權失敗,但身爲京兆人氏的程千里從骨子裡說,還是一個驍勇的戰士。當這個牙兵屈膝拜謝後大步離去,他已然忘記了自己初衷是想要探究一下裴休貞在驅逐王承業一事中扮演的角色,而是認認真真和衆人討論起了進兵河洛的計劃。眼見人人都主動請纓要加入這次南征,留下的人卻極其有限,他正陷入了爲難時,節堂之外便有人稟報,說是裴休貞來了。

儘管裴休貞如今賦閒在家,可終究出身河東望族,先後任過代州都督,河東節度使,程千里想了想,竟親自帶領衆將迎了出去。然而,節堂之外,他和裴休貞相互長揖行禮後,裴休貞說出的第一句話,便讓他陷入了驚喜和猶豫的兩難之中。

“王承業一去,我知道以程大將軍的性子,一定不會繼續龜縮於太原府,其他將軍也必定奮勇爭先。可太原乃是河東重地,不可無人鎮守。如若程大將軍信得過我,便委我這老朽之人知留後事,從雲中以及雁門等地調兵鎮守太原,而天兵軍自大將軍以下,率河東兵馬南下征討安賊叛軍,如何?”

是坐鎮應該穩若泰山的太原府功勞大,還是南下討逆功勞大,這是一個根本就不用計算的問題。

程千里原本還擔心裴休貞是想挾曾經當過河東節度使的光環,看上了節度使一職,可如今他已經完全放下心來,甚至生出了一絲感動。畢竟,太原府若無威望高的人坐鎮,他就擅自出徵,來日一定會落下話柄。而其他將領也登時喜出望外,儘管裴休貞鎮守河東的時間並不長,可處事公允這一條卻是人人公認的。一時間,一個個偏裨將校七嘴八舌地開口,全都是勸說程千里答應裴休貞這個建議。

“裴翁如此高義擔當,我程千里哪還有臉說一個不字?”程千里一面說,一面轉過身來看着面前滿臉興奮的將校,沉聲說道,“此行南下,不奪回洛陽,誓不回還!”

“萬勝,萬勝!”

直到這場兵諫真正成功,程千里亦是心甘情願地將留後之事全權交託給自己,裴休貞纔算放下了心頭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杜士儀在進入長安之後,就命人抄小路給他送了一封信,他躊躇再三之後,終究沒有理會宗堂那些人的短淺見識,從絳州出發抵達太原府,想要試着說服王承業。然而,王承業幹撂了他三天,昨天好不容易見了自己一面後,卻又那樣惺惺作態。而他只是去見了程千里一面,今天程千里竟是一呼百應。

究竟是王承業實在太不得人心,程千里道出了大家心裡的呼聲,於是一呼百應,還是說王忠嗣在河東的軍功政績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以至於兩相對比,王承業頓時顯得卑劣無能?又或者是杜士儀明裡派自己當說客,暗中卻還早就有其他的部署?

多想無益,大軍開拔在即,卻還有數不清的事情需要料理,裴休貞很快就放過了這樣的疑惑。

王承業被驅逐的消息也傳到了絳州和澤州,兩地太守在大吃一驚的同時,聽聞是節度副使程千里暫時知節度事,而且號令他們做好迎接大軍南下河洛的準備,他們也就顧不上王承業這第一個被將卒驅逐的節度使了。畢竟,程千里已經有話在先,若能收復河洛,無論是奮勇爭先的將士,還是留守的兵馬,抑或是負責後勤轉運的官吏,人人有功!

河東經歷了這樣一場大變的時候,汴州陳留郡內,正是一片肅殺氣氛。這裡是安祿山大軍渡河之後,首當叛軍兵鋒,受創最深的河南道州郡。如今州治開封城中,還仍舊是一片戰後的淒涼景象,還駐紮着叛軍大部。在開封城之外的陳留郡其他地方,燒殺搶掠的叛軍儘管仍然不時出沒,可在民間百姓口耳相傳中,卻都在傳說着一件事,那位神出鬼沒於都畿道和河南道各地,組織義勇軍迎頭痛擊叛軍的固安公主,已經到陳留郡來了!

各州郡都有類似如此的傳聞,奉命駐守開封城的叛軍主將田承嗣以及授任的僞陳留太守自然顧不上這些。他們更關心的一是安祿山在洛陽稱帝一事,二是河北道的戰況,因此根本就不認爲那支義勇軍會真的出現在遠離洛陽的陳留郡。正因爲如此,當一封急報十萬火急地送到太守府案頭的時候,頓時讓他們爲之大吃一驚。

雍丘告急!

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51章 人心向背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404章 強項令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1215章 大勝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652章 平定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949章 天寶第691章 交鋒第524章 師徒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480章 傷逝第24章 當世真隱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98章 色戒嗔戒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330章 造勢!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77章 珠聯璧合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661章 張九齡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359章 善後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1236章 內訌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第206章 爭鋒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
第69章 纖纖決意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51章 人心向背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404章 強項令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1215章 大勝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652章 平定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949章 天寶第691章 交鋒第524章 師徒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480章 傷逝第24章 當世真隱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98章 色戒嗔戒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330章 造勢!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77章 珠聯璧合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661章 張九齡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359章 善後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1236章 內訌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第206章 爭鋒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