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

代州爲中都督府,州學有經學博士兩人,助教兩人,學生六十人。儘管如此,每年歲貢諸科解送,其中大多都不是州學學生。

原因很簡單,州學的經學博士只有從八品下,真正的才俊不會願意屈就這樣的職位,更何況代州在河東遠遜於太原府和潞州絳州的富庶。相形之下,世家大族之中卻很有一些才學橫溢卻不願意屈就官場的賢達之士,即便他們興許未必樂意隨時收徒,但本族的後學末進前來請教卻不至於一味拒之門外。更何況,作爲世家大族,立身的根本並不僅僅是官爵,而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家學

比如分成三支五房的河東裴氏,便是尚儒尚禮樂,對於學不到什麼東西的州學,自然是無甚興趣。

“太史公有云,三晉多權變之士。早至戰國,三晉便有蘇秦張儀這等縱橫之士,如今代州州學卻凋零至此,着實讓人扼腕。”

蜀中富庶,當年杜士儀爲成都令時,成都縣學的名額是隻有少沒有多,即便縣學中的學生未必能通過縣試,但家中寬裕的富家總會想方設法讓家中子弟多個縣學生的名號,哪裡像代州州學中這樣,僅僅是小狗小貓兩三隻,放眼看去還不到二十人?而且,一個經學博士和兩個助教只有一個在場,而且看上去連話都說不齊整,如此之人,杜士儀着實難以相信會是什麼稱職的師長。

當然,他今天來此巡視並未提早通知,而是一早升堂見屬官,大體審覈交待了近日之事後,中午用過便飯,就輕車簡從地來到了這裡,所見情形果然觸目驚心。此時此刻說完前言,他環視了那些學生一眼,便沉聲問道:“我問你們,每日課程安排如何?誰人講課?”

他這一句問後,四座竟是鴉雀無聲。足足過了好一會兒,角落中方纔有人站起身來舉手一揖,訥訥說道:“今日應該講經。”

“州學都講何經?”

“《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餘下的圖緯經解等等,也不時會講。”

“哦?”杜士儀見那學生個子雖小,聲音也不大,但說話卻還算有條理。而就在此人回答期間,其他人竟沒有一個想要在他面前表現表現的,他不禁眉頭一挑,再次問道,“那餘者不說,前言所述八經,你們都讀得如何?”

此話一出,不等剛剛回答那學生再答,一旁的助教便慌了神,趕緊搶過話頭道:“回稟使君,他們資質駑鈍,八經所習盡皆粗淺……”

“州學所收,都應該是本州俊傑,何來資質駑鈍之說代州州學應有三個學官,卻只有你這一個學官在此,其餘兩個人呢?六十個學生當中,卻只得不到二十人在此,這州學本就已經名存實亡了,你還敢說他們所習八經全都盡皆粗淺?”

杜士儀聲色俱厲地打斷了那助教的話,見其臉色發白神色驚惶,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當即一字一句地斥道:“我今日不告而來,就想看看這代州州學,究竟是怎樣光景。我限你一刻鐘之內找出告假的憑據,只要沒有的,無論是學官,還是學生,一律開革,絕無寬宥”

一時下頭響起了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經學博士和助教都不算什麼高官,杜士儀開革也就開革了,但這州學學生四十多,說開革就全部開革,這得牽連多大?然而,聽聞過這位代州長史昔日的赫赫名聲,就連那碩果僅存的一個助教都只能答應不敢違逆,其他人哪裡還敢說半個字?

而就在這時候,杜士儀突然伸手一指那剛剛回答自己話的小個子學生,若有所思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回稟使君,學生杜玉。”那小個子學生不明所以,慌忙再次躬身答道。

“竟然與我同姓,倒是巧得很。我看這教室廣闊,論理應該是六十人全都聚集於此聽講。既然如此,無頭不能管束服衆,即日起,便以你爲班長。每日考勤紀律,全都交給你負責。”杜士儀直接把班長負責制給搬了出來,見那小個子登時呆若木雞,他也不理會其是否明白自己的意思,環視衆人一眼,聲音冷峻地說道,“身爲讀書人,就應該知道,你們從穿的衣裳鞋襪到五穀果蔬,都是農人匠人供給,就該刻苦用心,而不是渾渾噩噩。業精於勤荒於嬉,日後我會親自督學,每月考評,倘若有自覺不能經受得起這樣嚴格管束的,可以自行退去”

見下頭人不知道是因爲懼怕他,還是因爲別的緣故,都沒有提出異議,杜士儀方纔滿意地笑了笑,語氣也變得溫和了許多:“代州屬於故趙,亦是三晉之地,本該賢達輩出如今一時式微,有爾等荒疏之過,但也有師者的不作爲我如今既督雁門,抽空會親自給你們講春秋,也會負責延請各地名儒,前來雁門遊學開講,讓爾等能夠開眼界,廣見聞我在此地許諾爾等,明年代州歲貢,將會在州學考之中,選取名列前茅的一人,直接予以拔解”

所謂拔解,就是不考而貢,相對於解送,這權限也只有一州之長方纔有。而得到拔解名額的士子,揚名兩京的可能性自然大得多。如此許諾一時讓原本只是在州學中混日子的一衆學生大吃一驚。這其中有自傷資質依舊無精打采的,也有陡然喜出望外的,但也有更多幡然醒悟,明白這素來被視之爲雞肋的州學名額,恐怕很快就會無數人趨之若鶩。

先訓丨再勵,眼見得衆人的情緒算是調動起來了,杜士儀這纔看着助教問道:“你還不去找假條?”

這些人根本就是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哪來的假條?至於他的頂頭上司,那位經學博士,對於這從八品的官職原本就不甚熱衷,助教亦然,以往來點個卯已經算是好的,哪裡還有什麼假條?

面對杜士儀那炯炯眼神,年逾五旬的助教最終把心一橫,低頭說道:“回稟使君,沒有……沒有假條。”

這是杜士儀預想之中的答案,唯一沒想到的是這助教竟是沒爲他們遮掩,當即又問道:“可是初犯?”

“不……不是。”

“很好,經學博士許濤及助教,我會立時上書奏免,另行舉薦賢達繼任至於那些連州學都不來的學生,日後也就不用再浪費州學的名額了”說到這裡,杜士儀輕輕擊掌,待見下頭微微議論的學生們立時又收回了精神,他便笑道,“既然今日來了,爾等又沒有師長前來教授,我便與你們講一節春秋左氏傳,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衆人誰都沒想到杜士儀今日巡視州學,在一番雷霆發作之後,竟然還會留下講課,一時間,連唯一的助教都有些措手不及。然而,等到杜士儀開始旁徵博引地開講,課堂中漸漸就再無其他雜聲,就連到了門口已經好一會兒的溫正義和張興,也不禁佇立傾聽。須臾便是小半個時辰,當杜士儀徐徐收尾之際,別說下頭的學生陣陣驚歎,外間的溫正義甚至情不自禁撫掌喝彩。

直到這時候,杜士儀才側頭往外看去,見是溫正義頓時笑了。他到代州之後,對這位致仕的老者印象很不錯,即便溫正義興許也有自己的小小私心,但他從未認爲人人都該大公無私,因而並無損對其的觀感。此刻他先頷首致意,繼而又對助教和學生們言語了幾句,這才轉身出了門,因對溫正義笑道:“溫老怎的不告而來?我一時隨性講了一段,實在是因爲沒想到這代州州學竟然如此荒廢,倒是讓你見笑了。”

“何來見笑,使君願意撥冗爲這些代州兒郎講課,我只有佩服。只可惜我詩賦尚可,經史不精,否則,倒是願意來此獻醜”

“溫老何必妄自菲薄。”杜士儀想起自己剛剛對學生提到的請名儒賢士來遊學代州講課,不禁心中一動,遂笑眯眯地說,“你有此心就再好不過了。異日等我搜羅賢達,先把這州學重新打造起來,便請你爲這些代州兒郎一講詩賦用韻之精妙,如何?”

“哈哈哈,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溫正義爽朗地一笑拱手算是答應,又發現杜士儀打量了旁邊猶如黑塔似的張興兩眼,他猶豫了片刻,正打算替其引見一二,誰知道張興竟是主動開了口

“夏屋山民張興見過使君。”

杜士儀聞言登時一愣。夏屋山民?溫正義曾經提過,夏屋山中有他一位至交好友隱居,此人博學多才韜略精通,很有攛掇他去學古人一顧茅廬的意味。他因爲近日以來種種變故,一時沒顧得上,但也已經打算抽空去見識見識,那究竟是怎樣的隱士。現如今這樣一個自稱夏屋山民的黑大個出現在他眼前,他的第一感覺便是,難不成那位來自夏屋山的隱士,有心想要見自己,這纔派了人來?

面對杜士儀那表情變化,溫正義幾乎可以猜到對方究竟是怎麼想的。他無可奈何地瞥了張興一眼,竟是有些低聲下氣地說道:“奇駿賢弟便爲我所言的夏屋隱者,和我乃是忘年交。”

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356章 盟友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404章 強項令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414章 易主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50章 巡軍第1236章 內訌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1047章 國士第808章 分家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842章 毒餌第414章 易主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771章 談崩了?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24章 當世真隱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820章 滿載而歸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398章 下馬威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
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356章 盟友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404章 強項令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414章 易主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50章 巡軍第1236章 內訌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1047章 國士第808章 分家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842章 毒餌第414章 易主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771章 談崩了?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24章 當世真隱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820章 滿載而歸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398章 下馬威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