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

雲州長史杜士儀六百里加急送往長安的急奏很快就等來了迴音。不過,在此之前,他已經先斬後奏地同意了度稽部俟斤吉哈默暫時內遷的請求。所以,當蕭嵩這個中書令上任之後提拔的新任中書舍人裴寬帶着朝廷制令趕到雲州治所云中縣之後,杜士儀就將其引到北城一座可以俯瞰遠處以及全城的瞭望高塔。

裴寬放眼望去,就只見那座依稀可見的魏長城南面,氈帳一望無際,只是粗粗估計就至少有數千帳

“杜君禮啊杜君禮,你還真是膽大包天”

裴寬這十幾年仕途沉浮,見慣了各式各樣的人,對於嫡親胞弟裴寧的師弟杜士儀,他自然一丁點都不陌生,可這會兒面對如此壯觀的景象,他仍然忍不住大盛感慨。但在如此出言之後,奉旨到河東道招募勇士以便討伐膽敢背棄大唐的契丹可突於的他,卻忍不住低聲又問了一句:“奚人亦是狼子野心,杜長史將他們安置在雲州以北,就不怕他們圖謀雲州?”

“怕。”杜士儀很直接地點了點頭,見裴寬好一陣納悶,他便微微笑道,“然而,倘若可突於裹挾的不止是奚族兩部,而是奚族五部,幽州直面之壓力恐怕就會加倍了。現如今幽州趙長史得奚族另外兩部的輸誠,雲州則是將度稽部納入麾下,可突於能夠動用的兵馬就少了很多。至於雲州如今的兵力,確實不太充足,但云州當年連勝突厥三部以及奚族處和部的威勢,在度稽部中依舊深入人心,而且近日以來我令雲中守捉的兵馬接連操練了數次,暫時震懾住了別有用心之人。”

裴寬知道當年鐵勒九姓被突厥打得七零八落後,各部分裂,投大唐的很不少,這也是現如今朔州大同軍和蔚州橫野軍的一大組成部分。因見杜士儀還有成算,他就又追問道:“那度稽部俟斤吉哈默,在部族之中威望如何?”

“度稽部也有族老想要去投突厥,吉哈默很懂得取捨,但凡三心二意的人,有些留在了部族舊地,有些則是被他格殺,如今棲息在雲州以北的這萬餘人,都是他的親信。而他既然做出瞭如此態勢,又知道大唐對於識時務的外藩素來優厚,所以只要雲州戰備充足,又給予他足夠的待遇,他應該不會輕易變節

“那就好。”裴寬來之前是對中書令蕭嵩立過軍令狀的,這會兒不禁長長舒了一口氣。於是,當杜士儀提出,直接往度稽部一行,去見吉哈默的時候,已經成功進入了大唐高官序列的他沉吟了好一陣子,最終點了點頭。

這次他奉命在河東道招募勇士,但說到頭,現在大唐的軍功犒賞並不能打動人心,而倘若能夠說動奚人自己出兵,到時候的成算就要大很多

在魏長城以北放牧,在魏長城以南暫居,這種待遇吉哈默還算滿意,而當杜士儀帶着朝廷特使中書舍人裴寬前來拜訪的時候,他就更加高興了。這次他當機立斷選擇了走爲上策,避開了氣勢洶洶的可突於鋒芒,而且還壯士斷腕捨棄了那些不同政見者,反而讓度稽部上下如同鐵板一塊,既保全了實力,又消弭了危機。所以,當裴寬一提出朝廷不日要出兵討伐時,他二話不說就拍了胸脯。

“如果大唐皇帝陛下要征討可突於那個契丹逆賊,度稽部上下願意爲陛下效勞我願意親自領兵,帶着我帳下的每一個勇士充當先鋒”他信誓旦旦地說到這裡,看了杜士儀一眼,又加上了一句話,“雲州杜長史對度稽部一貫很優厚,這次更慷慨地同意了我避難的請求,我願意在杜長史麾下作戰。”

這傢伙真是又狡猾又會說話這意思是不是說,如果他杜士儀不在出戰的將領之中,他就不肯出兵去給別人當炮灰?

杜士儀啞然失笑,但對吉哈默這種使心眼的狡黠,他並不反感,因笑道:“裴中書既是招募勇士,算上他們就行了。”

有了杜士儀的這句話,裴寬自然大爲高興。等他馬不停蹄在蔚州、朔州、代州轉了一圈,基本上招募到了到時候用兵契丹所需要的兵馬之後回到太原,便等到了朝中已經任命了領軍主將的消息。

出乎意料的是,掛名河北道行軍元帥的竟然是忠王李浚,而重新就任御史大夫的李朝隱,以及接替了桓臣範擔任京兆尹的裴炎之侄裴柚先,則是作爲副手,詔書上整整羅列了十八人作爲行軍總管,杜士儀這個雲州長史也赫然在其中。可還不等關內道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這四道招募的兵馬完全整頓完畢,直接率軍攻打平盧的可突於卻在平盧先鋒使烏承毗手上吃了個大敗仗。

一時間,即便李隆基讓皇子掛帥,原本就是別有用心,武惠妃卻不想讓別人坐地撈聲望,少不得暗示李林甫,在朝中鼓吹契丹作亂不以爲懼,年年用兵軍馬疲敝,百姓不堪重負等等,再加上如宋憬等不少高官名臣紛紛奏稱這些年連續用兵,國庫開支巨大,李隆基頓時猶豫了起來。然而,真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在於戶部尚書裴耀卿無可奈何的上奏。

因爲宇文融的罷相貶斥,再加上度支奏抄時交接混亂,整個戶部丟失的文檔不計其數,吐蕃前幾年又是連番用兵,而國庫幾乎就要見底了,萬萬擔負不起又一場大戰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儘管李隆基這些年漸漸看重邊功,對於可突於竟敢捋自己這大唐天子的虎鬚簡直火冒三丈,但國用不足卻是事實。因此,哪怕忠王李浚這個掛名元帥已經在光順門和百官見過了,從將到兵已經都選完了,但他最終還是以平盧軍馬破了契丹爲由,下令兵馬緩行。可是,被國庫給拖累了的這一次用兵,他卻難免耿耿於懷,思來想去便在此後召見宰相時抱怨了起來。

“之前宇文融主持救災以及河道事宜,多少刺史面對困局不思進取,只知道等着朝廷撥款拿主意,實在是讓朕失望得很”

裴光庭和蕭嵩對於李隆基突然又提到宇文融這個名字,本來同時心中咯噔一下,誰知道天子倏然間話鋒一轉:“看看雲州長史杜君禮,一座廢置四十餘年的廢城,朕前頭撥給了固安公主一千匹帛,而後又撥給了他一千匹帛,就靠着這麼一丁點財帛,他硬生生將一座廢城打造成了固若金湯的堅城,而且又平地打造了懷仁縣,如今甚至更收納了奚族度稽部,着實不負朕的宣撫使之名倘若人人都如同他這般善經營,大唐無飢餒矣”

幸好幸好,說的是杜士儀,不是說宇文融

裴光庭舒了一口大氣。而蕭嵩因爲心腹中書舍人裴寬回來對杜士儀好一通盛讚,他愛屋及烏,再加上天子已經擺明了態度,他便笑着說道:“不錯,此次若不是雲州杜長史收納了奚族度稽部,而幽州趙長史又安撫了奧失部和元俟折部,可突於恐將爲大患杜長史經營雲州今已兩載有餘,如今雲州糧食幾乎已經自給,而且採石炭供給幽州,輸南糧供給太原府以南以北各州縣,並轉運關內道,着實是功勞苦勞不小。”

儘管如今不用和蕭嵩擠在一箇中書省裡,但裴光庭看不慣蕭嵩出身文臣卻無甚才學,與其多有紛爭,可此刻爲了反對而反對,未免違逆了天子的心意。於是,他想到雲州如今幾乎是杜士儀的天下,自己選派的雲中縣令以及縣丞等等屬官起行在即,便笑眯眯地說道:“以杜君禮才俊,雲州一隅之地恐不能展才。臣因陛下信賴,掌門下省事務,給事中一職至關重要,如今只得一薛侃,另外尚有缺虛位以待,臣以爲杜君禮正合適。”

當初宇文融許給杜士儀的便是給事中,如今裴光庭又是直接拿出給事中一職,不明所以的蕭嵩登時愣住了。見兩位宰相彼此互相打量,李隆基心中透亮如同明鏡,卻是久久沒有說話。

他當年先後用姚崇宋憬張嘉貞張說,和他們搭班子的都是甘於做陪襯的人,可自從李元和杜暹開始,他就有意讓兩個宰相互相制衡了。如今國事已經平順,和當年一個宰相一言九鼎另一個宰相拾遺補缺,如此能夠儘快推行各種政令相比,現在這種格局自有合時宜的地方。

“杜君禮在中樞,不過是一詞采華茂的才子而已,然放在地方,卻更能大放異彩。”

李隆基一句話結束了兩個宰相的爭論,隨即沉聲說道:“朕有意將太原以北諸軍節度改爲河東節度使,兼北都留守,河東道支度營田使。太原尹李量老成持重,河東節度自是非他莫屬。這樣吧,以杜君禮爲代州長史,判都督事,兼河東節度副使,大同軍使,督朔州、蔚州、代州、雲州、忻州、嵐州。至於雲州長史……”

仔細斟酌了又斟酌,想到如今的雲州依然百廢待興,更何況一應政令需要延續性,如今的雲州不但能自給自足,更能給河東諸州帶來效益,李隆基便若有所思地說道:“便由雲州司馬王子羽接任,宣撫副使苗含液任雲州司馬。燕公說之和杜君禮都看好的人,絕非單純的好酒之輩。”

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880章 闖宮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328章 餘怒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105章 反擊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1237章 破城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497章 栽贓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1141章 都死了……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10章 線裝書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312章 離婚!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237章 破城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
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880章 闖宮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328章 餘怒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105章 反擊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1237章 破城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497章 栽贓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1141章 都死了……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10章 線裝書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312章 離婚!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237章 破城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