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

李隆基妃嬪衆多,子女亦多,可他如今畢竟年紀大了,自開元末以來,已經多年沒有新的子女出生。如今尚待字閨中沒有出嫁的公主,只剩下了三四個。姜度之前替幼弟姜慶初,請李林甫代爲致意求娶公主,可隨着楊家人貴幸,楊椅尚了太華公主,其他三位公主即便小個一歲半歲,可都已經定下了親事,而天子幼女蟲娘又不受待見,此事就耽擱了下來。所以,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說,現如今杜幼麟就是想尚公主,天子也暫時沒有空閒的女兒了。

可這卻擋不住楊玉瑤的盤算。她對當年杜士儀給自己的羞辱始終耿耿於懷,因此得知天子竟是以杜士儀兼領朔方以及河東節度使,王忠嗣兼領河西隴右節度使,她的惱怒絕不下於李林甫。可只看如今後宮還有張謝等等妃嬪,她還遠遠說不上獨霸後宮,她自然不敢貿貿然去吹枕頭風,可這並不妨礙她耍弄手段。晚上李隆基來時,她在侍寢之後,便附在天子耳側,嬌聲提起了如今正待嫁的公主。

李隆基的兒子們都已封王,居住在十六王宅,公主們也大多出降居外,養在宮中的就只剩下了四個。楊玉瑤這麼一提起,他就漫不經心地說道:“怎麼,又有誰走通你的路子,想要尚公主?”

聽到天子出言如此直接,楊玉瑤便用足了手段,最終方纔嬌喘連連地說道:“我不過區區淑儀,尚主亦是隻有陛下方纔能許的大事,怎會有人來遊說於我?只是,先頭貴幸如張燕公、蕭徐公,家中都有子弟尚主,如今這幾年,卻少有將相子弟尚主。”

李隆基不禁聞言一愣。張說幼子以及蕭嵩幼子盡皆尚主,一來是他表示恩寵,二來也是張說和蕭嵩明着要求。大唐的名門子弟大多視尚主爲畏途,張說是因爲出身寒微,想讓子弟多一重保障;蕭嵩雖出身貴胄,罷相之後卻也希望能常保富貴。至於其他的那些宰相或是高官,不是早早爲子弟定下了婚事,就是壓根沒有那個意思,他身爲天子,當然也不會強硬地非得把女兒塞過去。正當他陷入沉思之際,楊玉瑤便又適時插了一句話。

“我聽說,陛下當年曾經有意將永穆公主許給朔方杜大帥?”

這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了,久得李隆基甚至愣了一愣方纔想起來。柳婕妤的事,永穆公主的事,柳惜明的事,一樣一樣全都從記憶深處浮現了出來,乃至於他甚至想起了當年芙蓉園紫雲樓上大開關宴的情景。那時候他正式親政還不到十年,杜士儀還是翩翩少年,狀頭及第,而後又是制頭及第,幾任內外官之後便脫穎而出,繼而便是一路青雲直上,直到如今兼領二鎮節度,威震漠北。想到這樣一個能臣險些成爲自己的女婿,他不禁笑了起來。

“你若是不提,朕險些忘記還有這樣的故事。”

“當年那樁婚事不成,陛下怎就不曾想過,再許一位公主給杜大帥之子?”

楊玉瑤只提了這麼一句,接下來便再次拿出了千般癡纏手段,沒有再把話繼續往下說。她相比玉奴的精通音律,善解人意,要差了許多,可察言觀色,靈巧慧黠,她卻並不缺,而且因爲玉奴的琵琶絕藝,她這些年也苦練了一番羯鼓,勉勉強強和李隆基有些共同語言,因此憑藉出身世族,總算是把張雲容等人壓住了。她很知道宮中其他妃嬪素來瞧不起自己,於是,以胡旋舞博得聖心,色藝雙絕,出身西域曹國的曹野那姬,自然成了她可以籠絡的對象。

除卻曹野那姬所出的蟲娘,宮裡可就再也沒有尚未婚配的公主了

楊玉瑤的如意算盤固然打得不錯,又可讓曹野那姬感激涕零死心塌地,又能給杜士儀添堵,可她能夠做的,也就是攛掇兩句。李隆基確實想起了之前召見杜廣元的時候,那個雄赳赳氣昂昂的英挺少年,據杜士儀所說還曾經被太子李亨惦記上,可後來恰是成了姜度的女婿,所以,他對於杜士儀的幼子也有些好奇。

可此前他就得知,杜士儀幼子杜幼麟在京期間,多數是替母親去拜訪親友,料理家事,確實被人贊說舉止落落大方,大有世家之風,可人尚未下過科場,也尚未釋褐獲得官職,真正好壞還看不出來。

他因爲幼女蟲娘不足月落地,心生厭惡,於是常常讓其身着道裝禱祝驅邪,這在宮中並非隱秘,倘若把這樣的女兒許配給杜士儀幼子,安知不會令人心生怨氣?奈何他如今已經沒有尚未許配出去的女兒了,他卻並不樂意便宜了其他親王之女,也就是那些縣主們。而杜士儀身爲邊鎮節帥,長子娶姜氏女,女兒嫁爲崔氏婦,並未和朝中顯貴,邊鎮節帥聯姻,故而縱使李林甫,也不能指斥其借婚姻爲朋黨。

李隆基正在糾結,杜士儀王忠嗣已經開始預備啓程回去了。因爲此次要兼領河東節度使,杜士儀便奏請天子,回程先去河東,交接軍務。而王忠嗣則徑直前往河隴,以備吐蕃。雖然兩人都不能當面交接,可均是出鎮在外多年的節帥,因而不虞無法轄制下屬,朝中自然無話。而杜士儀更有心藉着這個機會,順道前往嵩山草堂一探恩師盧鴻,自是另外又行奏請。時隔多年,李隆基早就淡忘了當年盧鴻的不肯出仕,從善如流地答應了。

杜廣元要前往西域上任,姜六娘在徵詢過父母意見後,最終決定和丈夫一同啓程。爲此,姜度幾乎把家中得力家丁家將蒐羅一空,一股腦兒都送給了女兒女婿,隨即找杜士儀抱怨了好一通,不外乎是指責他太狠心之類的話。而王周亦是下了西南蜀中。啓程之日,杜士儀和王忠嗣兩個做父親的親自送了各自的長子,在城西官道看着遠去的一行人,無不百感交集。

等到杜士儀自己啓程赴河東的這一天清晨,讓他沒想到的是,王容竟是還給杜幼麟預備了行裝。面對滿臉不解的丈夫,她笑着說道:“在長安這些年,幼麟每年都會去嵩山探望盧師,如今陪你這個父親去拜見師祖,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

杜士儀這才恍然大悟,想想也說不出什麼反駁之詞。眼看幼子笑着打了個招呼,出門去安排隨從以及路上行程了,他不禁看着妻子,似笑非笑地問道:“幼娘,你做事從來都不會無的放矢,這到底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好了好了,回頭你就知道了”王容笑吟吟地推了杜士儀一把,隨即輕聲說道,“一路平安,別忘了,我和孩子們在長安等你。”

“你也保重”

多年夫妻,兩人已經默契到不用再說很多纏綿情話。臨別之際,杜士儀只是緊緊握了握妻子的手,隨即便上馬揚鞭而去。

自從出鎮朔方之後,杜士儀已經很久沒走過長安往東的那條官道,本來他此行過了潼關,便要折往北面的太原府,如今請得聖命,能夠先去一趟嵩山探望師長,便要繼續東行,經洛陽前往嵩山。儘管如今漠北無戰事,河東朔方都能平安,但他畢竟身負軍國要務,一路快馬加鞭,每天疾馳在路上的時間少說也有六七個時辰。

隨着盧氏草堂名聲遠揚,官府修路築橋,大環境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從前對這裡地形最熟的他竟是得靠杜幼麟帶路。看着沿途那一處處醒目的牌匾標誌,他感受到了這些年草堂的欣欣向榮,自然覺得欣慰十分。順着那條已經寬敞平坦許多的山道進山,除卻蕭瑟的冬日景象,更多的是在冬天依舊鬱鬱蔥蔥的常青植物,最終,他就望見了遠處那一大片各式各樣的草屋,以及那一道垂於山間的銀練

杜幼麟年年代表父母前來探望送禮,眼看快要到了,當即親自策馬上前。等到他回來時,身後跟着的卻是一個陌生的年輕人,顯然是這些年中方纔拜入草堂的學子。儘管杜士儀一身便服,可來人依舊顯得十分拘謹,在馬下長揖行禮後就開口說道:“不知杜大帥親臨,有失遠迎。我已經讓師弟入內去通報諸位師兄出來迎接了,只是盧師連日以來身體欠安,不知道能否見貴客。”

杜士儀當即便躍下馬背,含笑說道:“既在此處,我只是盧師當年弟子,而不是什麼杜大帥,更不是客人。不用讓人出來迎接了,我自己進去。”

那年輕學子見杜士儀就這麼背手步行而入,隨從亦盡皆下馬,不禁愣神了老半天,隨即方纔慌忙追了上去,卻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果不其然,等到他們這一行人穿過那一圈低矮的籬笆,進入盧氏草堂的正式建築羣,早已有衆多學子蜂擁而出,少說也有幾百人。人雖擁擠,卻都規規矩矩讓出了中間那條道,站在後頭的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尖,只求能夠好好看看這位出自草堂的節帥究竟長什麼樣子。

好容易穿過了這夾道歡迎的人羣,杜士儀便看到了一行熟悉而又陌生的人。領頭的那人鬢生華髮,臉上仍舊帶着當年的玩世不恭,恰是盧望之。旁邊的那人面上表情冷然,相貌高華,不是三師兄裴寧還有誰?而在他們身邊的,二師兄宋慎,四師兄侯曉……林林總總竟有好些熟悉的面孔。那一瞬間,他彷彿又回到了當年的草堂求學歲月,整個人都爲之放鬆了下來。

盧望之大步走上前來,竟是毫不避諱地給了杜士儀一個擁抱,鬆開手之後方纔笑道:“十九郎,歡迎回來”

,!

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999章 決然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490章 家務事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49章 天子徵召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5章 診治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088章 喋血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692章 蛇之七寸終章二變天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1094章 孺慕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433章 萬歲池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398章 下馬威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33章 越女傳人第548章 覆滅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842章 毒餌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1095章 羅鉗吉網
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999章 決然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490章 家務事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49章 天子徵召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5章 診治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088章 喋血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692章 蛇之七寸終章二變天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1094章 孺慕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433章 萬歲池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398章 下馬威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33章 越女傳人第548章 覆滅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842章 毒餌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1095章 羅鉗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