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磨刀霍霍

出宮的時候,王忠嗣和杜士儀一路同行,卻只交談了兩句很沒營養的話,就彷彿兩個人只是平平常常的關係,而不是在雲州一戰合力大破敵寇,杜士儀又在王忠嗣爲皇甫惟明構陷之時上書論救,而後在隴右精誠合作,分別節度朔方以及河東後又彼此託付長子,結下了遠勝尋常同僚的交情。直到出了興慶宮金明門,他纔看了一眼杜士儀。

他和杜士儀加在一起,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之要,如果還是彼此替對方管教提攜長子,他日萬一被人指斥爲朋黨,那就是百口莫辯了。可安西四鎮那是什麼地方?之前在興慶殿中,就連李隆基在聽到杜士儀的奏請之後,都忍不住挑了挑眉。

“你剛剛還在朕面前,力阻夫蒙靈察進爲河西隴右節度使,奏請把長子調往西域,就不怕夫蒙靈察挾恨報復?”

“臣只是就事論事,倘若他因此懷恨,臣也沒有辦法。臣之長子幼承庭訓丨又從河東王大帥學習武藝韜略,成年之後先於中受降城爲別將,後又到河東磨礪了幾年,可以放到更艱險的地方去了。如果他真有足夠的能力,那麼陛下他日就能多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如若他沒有,那麼西域這塊試刀石也就是他的終點,日後他承繼爵位後,做個富貴閒人即可。”

正是因爲杜士儀這句話,王忠嗣想到還在杜士儀麾下的長子王周,也提出把人放到劍南道去。果然,李隆基爲之大悅,一再褒獎他二人?大公無私,臨去還賞賜他們白金三百兩,各式宮綢兩車。不但如此,王忠嗣得以加銜兵部尚書,而杜士儀則在此前擁有同中書門下三品之銜後,又再兼御史大夫。

即便只是好聽,那也是賺夠本了

注意到王忠嗣的目光,杜士儀便衝着對方頷首微笑道:“玉不琢,不成器,有時候作爲父親,不狠心不行。”

王忠嗣知道,杜士儀的重點是那後半截話,前半截不過是說給別人聽的,而這就是他們此次能夠調任節度兩鎮的代價。他微微點了點頭,徑直前行預備和自己的隨從會合,卻不想背後突然傳來了一個極輕的聲音。

“夫蒙靈察此人雖驕矜自大,可陛下欽點送過去的人,他也不能如何。至於你家大郎,我會託劍南道的人好好照應。”

沒有回頭,王忠嗣只是微不可查地一點頭,即刻就上前和那些隨從護衛會合了。上馬之後,他側頭瞥了杜士儀一眼,見其正在和那些牙兵護衛等說着什麼,他便輕輕一抖繮繩,沉聲說道:“走”

若非杜士儀這些年和他書信往來,常常提醒他勿要忘記避嫌自保,興許這次他就疏忽了皇甫惟明固然是他的敵人,可那樣的下場足可爲戒

當李隆基的手製送到了中書門下李林甫的手中時,這位剛剛剷除了政敵的右相險些咬碎了銀牙。費盡心機趕走了韋堅,拉下了皇甫惟明,卻白白便宜了杜士儀和王忠嗣而更讓他鬱悶的是,杜王二人主動請纓把長子調去西域和劍南道,如此一來,他連僅剩可以找茬的藉口都消失了。哪怕杜士儀和王忠嗣交情甚篤,這一點是半公開的秘密,可兩人做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樣子,妻兒家小不是留在長安,就是放在其他與己無關的地方,他還能說什麼?

如果是朝官,即便天子下制,李林甫日後還有的是可以挾制的地方,可對方是邊鎮節帥,杜士儀身上甚至還掛着同中書門下三品之銜,也就是所謂的掛名宰相,他也只能氣咻咻地撂給了中書舍人擬旨。等回到私宅,他越想越是惱火,越想越是不甘心,直到外頭書童報稱,度支郎中楊釗求見,他方纔按捺下了火氣,淡淡點了點頭吩咐讓人進來。可當楊釗進屋之後把話起了個頭,他就立刻又火了。

楊釗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直接說起了杜士儀和王忠嗣即將兼領二鎮之事

“我還沒有耳聾眼瞎,這樣的大事不至於不知情”

見李林甫分明是憋着滿肚子火,楊釗知機地不再撩撥對方的火氣,慌忙連聲賠禮,隨即方纔岔開了話題說:“相國,如今韋堅和皇甫惟明雖則被貶,可這樣的處分終究太過低微了,不足以彰顯相國的威嚴。更何況,東宮太子妃仍然是韋家人,日後……”

這日後兩個字還沒說完,他就只見李林甫冷冷看着自己,分明是示意他別說廢話。於是,他便長話短說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李林甫對於心狠手辣的人從來都不反感,因爲他便是這樣的代表。而且,比起王、楊慎矜,楊釗的財計之能差得多;而比起吉溫、羅希秉的酷吏本事,楊釗也大有不及。此人唯一的憑恃便是宮中的楊玉瑤,可和楊家的親緣關係又遠得很,提攜任用這樣一個小角色,對他來說易如反掌。所以,聽了楊釗這言簡意賅的十個字,他便微微點頭道:“說明白些?”

“韋堅的兩個弟弟韋蘭和韋芝,連日以來四處奔走,想替韋堅設法轉圜。等到他們無可設法完全絕望的時候,便讓人給他們出個絕戶計……”

楊釗說着說着便壓低了聲音,等他說完之後,果然就只見李林甫面色欣然,他不禁心中暗喜。

“不錯,你這一計倒是兩全其美。”今天一度被杜士儀和王忠嗣氣得七竅生煙的李林甫,此刻終於心情平復了下來。不論杜士儀和王忠嗣在外頭如何蹦躂,橫豎不會在朝中礙他的事,短時間內應該還不至於回朝拜相。既然如此,他還是集中精神清除那些礙眼的釘子,例如因爲韋堅和皇甫惟明被貶而惶惶難安的李適之,也該讓他挪一挪把位子騰出來了至於太子,他並不奢求能把人扳倒,可把人整得半死不活,也足夠他出氣了

李林甫在楊釗的建議下,決定把重心從杜士儀和王忠嗣身上暫且挪開,集中精力斬草除根。而杜士儀在回到家裡之後,亦是第一時間將自己即將兼領河東及朔方的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兒,緊跟着方纔是杜廣元調任西域之事。對於前者,王容自是欣喜不已,因爲那就意味着,當年杜士儀起家的雲州,將再一次重新納入他的管轄範圍;可對於後者,她就沒辦法高興得起來了。

同樣惶惑的還有姜六娘。她不由自主地緊緊拉着夫婿的手,卻並沒有問杜廣元在王忠嗣麾下好好的,爲什麼要轉任西域。至於杜廣元自己,在即將前往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之際,也有一種難以掩飾的不安。

“阿爺……”打破沉寂的,最終還是杜幼麟,“記得當年二十一叔就曾經在安西大都護府任職,如今人雖在北庭,可應該能夠照拂一下阿兄吧?”

聽到幼子的這般言語,杜士儀見妻子若有所悟,而長子長媳則是仍有些茫然,他便點頭說道:“廣元,你去了龜茲鎮之後,安西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應該會看在你二十一叔的情分上照拂你。至於夫蒙靈察此人,切記唾面自於,不要和他頂撞。要知道,有時候固然是忍字頭上一把刀,可只要日後有了資本,未必不能傲視同儕。廣元,你這次去西域,行兵打仗用不着我教你,我只交給你一件事,把我給夫蒙靈察拉下馬來,把高仙芝換上去。”

高仙芝在歷史上遭受了讓大唐在西域勢力大幅度縮水的恆邏斯之敗,可前期依舊不失爲名將。而且,對於眼下來說,與其留着和他不對付的夫蒙靈察,還不如推上高仙芝一把

杜廣元沒想到父親在囑咐他忍氣吞聲的同時,卻還佈置了這麼一個不得了的任務。他當即挺直了胸膛,大聲說道:“阿爺放心,我會做到的”

杜士儀不禁笑了,他衝着姜六娘點了點頭,隨即溫和地說道:“六娘是否隨行,不妨和你爺孃商量,又或者等到廣元安頓之後再去。”

姜六娘情知這時候做決定太莽撞,當即答應了下來。等到小夫妻兩個告退,杜士儀見杜幼麟看着兄嫂的背影微微出神,想到其爲了家人放棄科場,寧願放棄自己的前途,他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歉疚,卻也知道在其心意已決的情況下,什麼別的話都只是蒼白無力。於是,他和王容回房的路上,便忍不住提及了這個太過懂事的幼子。

“想想幼麟那麼小便不得不跟着你回長安,如今又放棄了科場,我真是對不起他,也對不起你,還有從小就長在長安的蕙娘。”

聽到杜士儀說對不起自己,亦對不起兒女,王容不禁停下步子,緊緊握了握杜士儀的手:“杜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幼麟也好,我也好,廣元和寧寧也好,蕙娘和阿朋也好,就連十三娘還有妹夫,大家都願意相信你,支持你。

頓了一頓之後,王容便岔開話題道:“倒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幼麟的婚事也容不得再耽擱了。”

想想一轉眼連幼子都已經十五歲了,杜士儀不禁苦笑。知道妻子留守長安,應該也留心過很多閨秀千金,他就直截了當地問道:“你可有什麼看中的人?”

“幼麟是少子,不能承爵,雖有恩蔭五品官,可終究比不上廣元。所以,縱有看中他的人家,門第暫且不提,女方卻也都談不上多般配,所以此事才一直拖到了現在。只不過,他之前猶猶豫豫對我說,已經有意中人了。”

見丈夫大吃一驚,王容便笑吟吟地說道:“此事容我賣個關子。對了,杜郎,你這次即然要去河東上任,不如請示一下,去嵩山草堂探望盧師一趟。這麼多年了,你都在任上奔波,很久不曾去過嵩山了。”

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328章 餘怒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1102章 殺羅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1章 兄妹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63章 師生之心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1238章 殺史第24章 當世真隱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4章 司馬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354章 求親第1219章 納降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414章 易主第686章 監考使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359章 善後第4章 司馬第751章 突破口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355章 恃強逼凌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842章 毒餌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220章 金枝玉葉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
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328章 餘怒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1102章 殺羅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1章 兄妹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63章 師生之心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1238章 殺史第24章 當世真隱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4章 司馬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354章 求親第1219章 納降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414章 易主第686章 監考使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359章 善後第4章 司馬第751章 突破口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355章 恃強逼凌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842章 毒餌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220章 金枝玉葉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