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

自從大唐開國之後,便在門下省設政事堂,供宰相討論處理國事。本來有份列席的只有中書令、侍中以及尚書左右僕射,但高宗武后年間宰相名目繁多,掛同中書門下三品又或者參知政事或同平章事之銜的官員,也可入其中參議國事,多的時候能有五六人。期間重要的一次變化,便是中宗年間政事堂從門下省搬到了中書省。到了李隆基正式掌權的開元年間,動輒一堆宰相的年代方纔正式終結。

從開元到天寶,政事堂中大多數時候只有兩位宰相,少數時候三位,即便如此,也發生過大家爭吵得面紅耳赤,甚至不惜要動拳頭的鬧劇。

但眼下的政事堂無疑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此時此刻,吏、樞機、兵、戶、刑禮五科小吏垂手侍立在側,大氣不敢吭一聲,但目光全都在偷瞥第一次正式在此議事的杜士儀。而裴寬在沉默了許久之後,見杜士儀就是不肯開腔,他不禁深深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君禮,事到如今,陛下重病再加上又重傷,我一個人實在挑不起這麼大的擔子來你是右相,怎麼也該出一個主意吧?這到底是不是應該從諸王之中選一個人出來監國?”

“這種事本該是陛下決斷,我這個宰相本來就只是掛個名,裴兄你是知道的。”

杜士儀見裴寬還要再勸,他便搖搖頭道:“更何況,如今外頭流言傳得沸沸揚揚,什麼好聽的難聽的話都有;說一句實話,我這次回長安,本來就是勉爲其難,不樂意再趟這樣的渾水再者,如今陛下昏迷不醒,就我們兩個人商議這樣的大事,外人怎麼說?這樣吧,不用算我,裴兄可命人通知中書、門下並御史臺,尚書左右丞及六部堂上官,齊集商量宗室監國一事。如此一來,至少不會有人質疑什麼擅權專斷了”

杜士儀是當着政事堂五科小吏的面前說了這番話,因此,裴寬答應之後派人去聯絡各方,而這個消息也瘋狂傳開了。誰也沒想到,杜士儀竟然表示不摻和這件事,此前對那些串聯之皇孫態度謹慎的官員們,這下子登時炸開了鍋。

而拋出去這樣一個最大誘餌的杜士儀,此時此刻卻抽身出了宮。他並沒有先回自己家,而是徑直去了平康坊崔宅。他的妹妹和女兒先後嫁爲崔家婦,使得他和崔家的因緣已經深厚得不能用普通詞來形容。所以,看着崔家後院潑水洗地的衆多家丁,他沒有對崔五娘和崔九娘說什麼謝字,而是開口說道:“今後長安多事之秋,崔家此次回擊強硬,下次別人打主意時,要麼就得仔細考慮考慮,要麼就會用上更凌厲的手段。”

“沒有中書門下的制敕,沒有陛下的手諭,就憑一句話就想拿崔家人,簡直是癡心妄想伯父和阿爺當初又不是沒有被貶過,誰怕誰”崔九娘滿不在乎地冷笑了一聲,這才側頭看着阿姊說,“不過那些禁軍還真是丟足了臉,竟然被人說拱衛天子的人還打不過崔氏家丁”

“這不是什麼好話,真真你想得太簡單了。”崔五娘卻知道,崔家當年因政變而重新顯達,但伯父崔泰之和父親崔諤之終其一生,都不曾掌過兵,如今還擁有這樣的實力,肯定會引來別人忌憚。弟弟崔儉玄身爲杜士儀的妹夫,出任菖州都督,在劍南道握着一股頗爲可觀的兵力,但畢竟鞭長莫及。所以,想到如今承襲趙國公爵位的長弟崔承訓丨她突然出聲問道,“十九郎可否讓承訓或是阿椅典禁軍?”

這要是換成從前,絕對是一個極其離譜的要求。但現在天子鬧出了這樣絕大的風波,杜士儀連定立儲君都表示袖手不管了,再給自己爭取一點別的好處,自然絲毫不會手軟。

他微微笑了笑,這才淡淡地說道:“這正是我今天過來想說的。嗣趙國公是你們這一支之長,典禁軍這種事目標太大,更何況,如今的禁軍已經爛到根子上了,何必去碰這爛攤子?幼麟的飛龍騎纔剛剛開始編練,你不嫌棄的話,讓崔椅去給幼麟當個副手吧。我已經吩咐了杜隨,在前鋒營中擇選五百精銳交給他們,作爲教官以及根基,把這一支曾經跟着杜家人和崔家人保衛過長安,又有軍中精銳底子的飛龍騎捏在手中,纔是真正立足長安的本錢”

此話一出,崔五娘和崔九娘同時爲之大喜。崔椅現如今不過是當個六品祠部員外郎,雖是清流,但實在是學不到太多的東西,在這樣的年頭外放刺史歷練,則更是對子嗣並不興旺的崔家有利無害。等到姊妹倆答應下來,又一起送杜士儀離開時,崔九娘突然開口開口問道:“杜十九,你雖說撂下話不管東宮的事,可夏卿這次是一定會摻和的,你可有話要轉告他?”

“夏卿是夏卿,我是我,我不想對他動輒指手畫腳。”說歸這麼說,杜士儀想想王縉那素來功利的性子,沉吟片刻就開口說道,“這樣吧,你就對他說,太子和廣平王建寧王尚未追封,他既然當年和太子頗有交情,如今大可站在大公無私的立場上,先把諡號這件事解決再說。”

等到杜士儀回到宣陽坊私宅,就只見萬年縣廨已經派了人幫他修復受損的院牆以及大門,萬年令崔朋竟是親自等候在那裡。杜士儀當然不會當着人的面,對自己的侄兒兼女婿說什麼重話,當即邀了人到家裡說話。一進杜宅書齋,崔朋說到當時禁軍圍宅時的情景,火氣就不禁大了起來:“如果不是幼麟正好在縣廨,硬是壓着我不許出面,我點齊了差役和屬官,也非得攔住他們不可”

“你是覺得你兩個姑姑那時候放馬殺人,幼麟卻只知道躲在你那萬年縣廨,所以太軟弱了?”

“岳父,我不是這個意思……”

見崔朋臉色尷尬,杜士儀便搖搖頭道:“你這個主司還得和你五姑姑好好學一學。除了這一次長安保衛戰之外,別看你阿爺在外任風風火火,可你們崔家其他人這些年在長安也一向低調,所以這次猛地一硬,展示出戰力和決然讓人看一看,也就能夠打消很多人的小心思。至於杜家,我也好,廣元也好,這些年都已經太突出了,幼麟藏拙多年,長安之戰稍稍顯露出一點,如今軟弱一些,反而會讓人覺得這就是他的本性,反而易他行事。”

“啊?”崔朋這才意識到還有這樣的細微分別,見杜幼麟已經等候在書齋裡,他突然生出了一絲愧疚,當即上前長揖行禮道,“阿弟,是我剛剛太想當然了,幸好岳父提醒,我給你賠禮。”

杜幼麟不想姐夫難堪,連忙攙扶起了人,在其耳邊低聲說道:“我那時候只是得了阿爺囑咐,否則你以爲我忍得住?”

崔朋這才稍稍回覆了些自信。事實上,第一次官居主司的他主管的就是天下第一縣萬年縣,那種焦頭爛額就別提了。他低聲再三提醒杜幼麟今後多多提點自己,卻不敢在公務時間在杜士儀的私宅多做停留,很快就匆匆告辭離去。臨走前,聽到杜士儀說,自己的叔父崔椅會進入飛龍騎當杜幼麟的副手,他登時爲之大喜,再三謝過。

身爲崔諤之幼子的崔椅不比崔儉玄好勇鬥狠,官路一直不甚暢通,現在終於有着落了

只剩下自家父子兩人,杜士儀說話就隨意多了。杜廣元身爲長子,他對其可說是嚴父,除了請過王忠嗣教導武藝兵法,還把人丟到民家去養過,也把人扔到前方去當過兵,等人剛剛成婚又趕去了西域。可杜幼麟這個幼子兒時卻是在他身邊度過的,可稍稍長大一些後,就跟着王容一直生長在長安,可即便如此,卻幾乎沒讓他操什麼心。此次長安圍城也是一樣,在那樣的絕境之下,這個彷彿生長在富貴窩的兒子卻迸發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今天你跑去萬年縣廨躲風波,家裡其他人呢?”

“我把人集中到了阿孃的寢堂前,關上了每一道門戶,還在院子裡灑滿了豆子,總能阻上一阻。反正杜隨阿兄是一定會及時趕到的,所以大家都不慌張,更何況大家知道來的禁軍人不多,杜家家丁家將也有上百人,真正要打起來也能撐上一段時間。至於薛嵩和李懷玉,我把他們扮成隨從帶去了姐夫那兒。”

“很好。”杜士儀衝着幼子笑了笑,示意其坐下說話,然後方纔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今天一早,河北送來軍報,前方打了個敗仗。”

“什麼?”纔剛坐下的杜幼麟險些沒跳起來,見父親面色鎮定,他方纔訕訕又坐定了,“叛軍已經走投無路,怎麼可能……”

“沒有什麼不可能,安祿山麾下那些人,絕非浪得虛名之輩。我這次只是佔了一個以有心算無心的優勢,並不是說,我就真的高明瞭一大截。更何況,軍心會因爲很多東西而浮動,比如叛軍放出的謠言,也比如我方自己的重重顧慮。總而言之,我馬上就要趕回去,而且,我還會把你杜隨阿兄和前鋒營一塊帶走。我會讓他分五百人給你,你用這些人作爲飛龍騎的底子和教官,如何在宮中,在這長安城站穩腳跟,其餘的就都要靠你自己了。”

杜士儀說着伸出了手,見杜幼麟連忙伸手過來,他卻並沒有去握住兒子的手,而是笑着在他的手上重重一拍:“放手去做,不要怕砸鍋朝堂上是爭東宮還是爭皇位,你都不用管,只管給我捏着飛龍騎有事找你兩位姑姑,不是大事,不用報我”

這種立儲的事情,他不摻和反而省力。事到如今,大唐宗室還有什麼出色的人才,不妨全都拉出來溜溜

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41章 夜戰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515章 賜婚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589章 副使何人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497章 栽贓第22章 舌戰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653章 大丈夫第240章 阿姊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77章 珠聯璧合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490章 家務事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
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41章 夜戰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515章 賜婚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589章 副使何人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497章 栽贓第22章 舌戰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653章 大丈夫第240章 阿姊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77章 珠聯璧合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490章 家務事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