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

趁着留京的最後幾天,杜士儀親自登門,和崔家定下了兒女親事。姑表通婚固然後世忌諱,但在如今這年頭卻司空見慣,更重要的是杜仙蕙從小並不是在他和王容身邊長大,如果是其他人當婆婆,他着實有些擔心女兒的將來。可換成是嫡親妹妹杜十三娘,他就可以少操這份心了。

一晃將近三十年,當年性情堅韌而執拗的杜十三娘,不但爲人母親,而且剛剛抱上了第一個孫子。儘管在雲州也好,在隴右也好,杜士儀和崔儉玄郎舅倆都曾經短暫地共事過一陣子,可這麼多年來,兄妹倆一直聚少離多。如今,杜士儀即將深入漠北,繼續出任安北大都護兼朔方節度使;而崔儉玄則官拜菖州都督,南下蜀西。此刻子女們一桌,郎舅姑嫂一桌,自有說不完的話。

杜十三娘見崔儉玄如同沒事人似的,喝酒如喝水,終於忍不住奪去了他的酒杯,繼而就看着杜士儀嗔道:“阿兄也是的,十一郎去你那跑官,你竟然就由着他富州那樣的地方,一邊是吐蕃,一邊是南詔,窮山惡水,錯綜複雜,等閒人根本就不願意去,尤其是當年張審素冤案之後,菖州軍民更是極其排斥厭惡外人,十一郎去蜀中什麼地方不好,爲什麼要去當什麼菖州都督”

“正因爲菖州不好,所以崔十一才能輕易奪得此職,否則就算有吏部侍郎韋陟出手幫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再者,章仇兼瓊如今是劍南道節度使,我突然把內弟弄到蜀中去,佔了一個肥缺,他豈不會警惕提防?崔十一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別看他疏懶,其實不畏煩難,當初雲州新建懷仁縣,若非他兢兢業業,怎能有那麼快打開局面?”

杜士儀說到這裡,見崔儉玄眉開眼笑連連點頭,他就沒好氣地說道:“你也別聽了這些誇讚高興得太早,菖州和你之前呆過的地方都全然不同,而且你是第一次獨掌軍政獨當一面。如今六詔合一,南詔獨大,而吐蕃又在西面虎視眈眈,你這身上的擔子非比尋常……”

聽到兄長開始對夫婿面授機宜,杜十三娘更是難掩憂心。因見王容朝自己使了個眼色,她便悄然隨其退席,到門口時,她回頭瞥了崔儉玄一眼,見其依舊俊逸的臉上再沒了任何懶散,而是顯出了非同一般的專注,她不禁悄然搖了搖頭。出了寢堂,她見王容站在院子裡那棵已然全數凋零的花樹下,便連忙跟了過去。

“嫂子。”

她才叫了一聲,就只見王容勾手把她拉進了懷裡。這下子,她終於再也忍不住了,伏在嫂子的肩頭,一時泣不成聲。儘管婆婆趙國太夫人允她跟着崔儉玄一塊去菖州上任,但她想想婆婆年邁,丈夫遠離不能侍奉,自己若是再跟着一走,那就更罔顧孝道了,因此不得不主動提出留下來。而兄長此去漠北,嫂子也毫無疑問不可能相隨,兩對夫妻便要就此天各一方,日日夜夜牽掛彼此。

“王少伯曾經有一首閨怨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容緩緩吟罷,見杜十三娘已然擡起頭來,淚眼盈盈,她就伸手擦了擦她的眼淚,苦笑一聲道,“雖說咱們不是已經當了祖母,就是快要當祖母,可這種心情也是一樣的。男人在外頭打拼馳騁,咱們卻只能在遠遠的地方守候,那種焦心的滋味不足爲外人道。可是,你難道願意把人拴在身邊,卻和他不是一條心?”

杜十三娘知道王容所說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小姑崔九娘。當年那樣明媚而驕傲的女人,嫁的又是那樣名滿京華的才子,王縉一直留在京城,亦是官運亨通,可如今又如何?雖還不至於夫妻陌路,可終究再不可能恢復到一開始的琴瑟和諧了。而崔五娘就更不要說了,這麼多年來一直守在崔家,放任年華老去,雖是膝下侄兒侄女衆多,可她的心裡真的就不曾感到孤寂?

“嫂子……”

“日後咱們都在長安,你若覺得寂寞,便常常來看我。”王容掏出手帕,示意杜十三娘擦去眼角淚痕,因其不施脂粉,倒也看不出太多痕跡來,只是眼睛微微有些紅腫,她便輕聲說道,“陛下這些年對待文武大臣是何等光景,你也應該清楚,留在朝中看上去富貴榮華,可少有差池便是殺身之禍,反而在外任儘可騰挪得開。你別看如今李林甫在相位已經超過十年,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焉知今後如何?終有一日,我們會熬出頭的。”

兄長的志向,兄長的遠謀,杜十三娘只隱隱覺察到一星半點,此刻見嫂子說得鄭重,她在點了點頭的同時,心裡不禁生出了幾分說不出的驚悸。於是,重新回席後,她固然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來,可一送走兄嫂和侄兒侄女們,她便立時把崔儉玄堵在了房中,逼問此番調任菖州究竟是否還有什麼深意。他們夫妻二人私底下相處時,杜十三娘不由自主便會流露出幾分強勢,而崔儉玄也總是讓着妻子。可這一次,他卻是死硬得一丁點口風都不透露,讓杜十三娘又懊惱又生氣。

“十三娘,真的不是我不說,行軍打仗的事情你不明白,富州沒有你想的那樣風險絕大,而且,杜十九當年也曾經經略西南,直到現在,張簡也還留在西南爲官,雅州上下可還有不少地方私自供着杜十九的牌位……”

“可你當的是菖州都督,又不是雅州都督”

被杜十三娘這一句話噎回來,崔儉玄卻也不惱,扳住妻子的肩頭就低聲說道:“現如今李林甫是吏部尚書,韋陟雖說是侍郎,可畢竟不能和李林甫過分對着於,我先後兩任刺史都在好地方,如今論理應當升遷,可再霸佔好地方,說閒話的人就多了。菖州雖然一面臨吐蕃,一面臨南詔,而且山民蠻夷衆多,可民風卻也彪悍。而且,我並不是孤身去上任,杜十九在菖州已經安排好了相應的人給我幫手,軍中也有相應的人脈。十三娘,你要相信我們,當官就猶如頭上懸着利刃,輕易退下來只會任人宰割,我們需要能夠保護親友家人的力量”

杜十三娘也不是不懂這些,只是對於未來的某些預感讓她心中驚懼而已。可是,崔儉玄的最後一句話讓她一下子沉默了。一想到當年的菖州都督張審素那樁冤案,一想到替父報仇卻在河南府廨被杖殺的張氏兄弟,她終於長長吐出了一口氣。

“總之,你一定要小心,別一味只知道猛衝”

“放心放心”崔儉玄滿口答應,心中卻在轉着另外一個念頭。

杜士儀對他說過,昔年威名赫赫的裴將軍裴果已經去世,而辭官前往裴果處學劍的李白剛從洛陽迴歸,整日流連酒肆謀求一醉。李白曾經客居蜀中很多年,如今又習得一手好劍術,既是輔佐帝王的大志不得舒展,能不能把人拐去菖州,就得看他的本事了。

離京之前,杜士儀方纔造訪了玉真觀,結果卻在玉真公主那座小樓前吃了閉門羹。領他進來的霍清見此情景,不禁尷尬地解釋道:“貴主這些天一直在生悶氣,我原本還以爲杜大帥來,能夠開解開解,沒想到貴主竟是……”

“什麼杜大帥,如今是杜相國了,就不把我放在眼裡了”

隨着這一聲,大門猛然之間被人拉開,緊跟着玉真公主便倏然出來,滿面慍怒:“這麼大的事情也不及早通個氣,那是昔日的突厥牙帳,不是我大唐治下的任何一個州郡你膽大包天也要有個限度,如果有個萬一,你讓玉曜怎麼辦,讓太真……”

她這兩個字剛一出口便戛然而止,隨即悻悻說道:“太真在泉下也會不安心的”

知道玉真公主是防止隔牆有耳,杜士儀少不得賠禮道:“我知道觀主素來厚愛於我,實在是對不住。可這大冷天的,難道忍心我在風地裡說話?容我進去避避風吧”

玉真公主頓時給杜士儀氣樂了:“都是當大官的人了,還好意思來這套進來就進來,我聽你的解釋”

見杜士儀成功混入了小樓中,霍清終於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杜士儀出鎮在外,難得回京來此一次,也不用顧慮到外人的風言風語,誰都不會相信玉真公主會容得情郎成天在外不回京。可如果杜士儀這個宰相是在政事堂處置國事的宰相,反而就要避嫌,再不能登門了。

可此去漠北何等兇險,杜士儀就真的不怕,不擔心,不後悔?

剛剛杜士儀先去見過的固安公主,則是在自己的屋子裡對張耀說道:“置之死地而後生,把自己徹底從長安這漩渦中摘出去,阿弟果然是越發爐火純青了。而且有了這個宰相的名頭,他做起事來就會方便很多,李林甫要想對他指手畫腳就更難了。難得的是王忠嗣力辭朔方節度使,朔方依舊沒有離開他的掌控,如此一來,朔方、漠北連成一線,縱使回紇、葛邏祿、僕固、同羅各懷異心,可也不敢輕舉妄動。”

“可他總不能永不回朝。”

聽到張耀這樣一句話,固安公主看着銅鏡中已經兩鬢微霜的自己,嘿然一笑道:“等他回來的時候,必然是天翻地覆的一刻”

放逐嶺南的三庶人,就在這兩年,可是相繼無聲無息“病故”了

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300章 榮升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385章 事發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1178章 殺安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98章 色戒嗔戒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765章 英靈祭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368章 翻臉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074章 血書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249章 鳳求凰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069章 聯姻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65章 玉真公主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60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07章 重任第23章 盧氏三考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212章 英靈在上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50章 禮有大倫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10章 線裝書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1204章 招降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24章 當世真隱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80章 墨窯制墨第19章 打抱不平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66章 出宮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41章 夜戰
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300章 榮升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385章 事發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1178章 殺安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98章 色戒嗔戒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765章 英靈祭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368章 翻臉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074章 血書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249章 鳳求凰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069章 聯姻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65章 玉真公主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60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07章 重任第23章 盧氏三考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212章 英靈在上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50章 禮有大倫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10章 線裝書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1204章 招降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24章 當世真隱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80章 墨窯制墨第19章 打抱不平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66章 出宮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41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