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

在銓選用裴光庭的循資格之法之前,所謂開銓,也就是主持銓選的官員可以出尚書省吏部與人接觸,是在三月三十日。然而開元二十年初,裴光庭奏請,開銓的日期被提早到了正月。所以,開元二十年銓注的時限,也就得在開元二十一年初上元節的大假之後立刻進行,和科場省試的時間竟是正好重合。抓住這一點的蕭嵩自是再次在朝堂大加抨擊,奈何裴光庭還病在家裡,竟是反駁不能。

好在這一年主持省試的不再是考功員外郎,而是禮部侍郎,總算讓原本就忙到腳不沾地的吏部得以喘一口氣。可是,因爲天子要巡幸北都太原府,而後臘月回長安,故而從上到下再次忙了個倒仰。

十銓由蕭嵩報請天子欽定,但因爲正值年末,又要轉遷長安,故而並未對外公佈到底是誰,只有蕭嵩和杜士儀這兩個當事者知道。

自從當年邀約王容一塊前往蜀中之後,杜士儀就不曾一個人孤零零度過新年,可這一次妻子和新出生的女兒尚在雲州,他身邊只有兒子杜廣元,還要隨駕北都,自是不得不將兒子暫時託付給了永豐裡崔家代爲照管。而由於長子崔承訓和幼!子崔椅都已經出仕,趙國夫人和崔五娘這幾年也是長安洛陽兩頭住,知道天子巡幸北都之後就不會回洛陽,而是直接經由潼關回長安,她們母女倆於脆帶着杜廣元以及崔家其他孩子們早早坐上了牛車,從洛陽緩緩西行前往長安。

等到隨駕太原的杜士儀跟着行程緩慢的天子一行回到長安時,已經是臘月底的事情了。好在天子也知道這樣長安洛陽再加上太原來回折騰,百官都疲憊不堪,因此大手一揮便給百官輪流放了假。儘管杜士儀這個中書舍人脫不開身,只能和張九齡輪休,可總算是喘了一口氣。等到除夕這一日,知道他一個人攜子寂寞,平康坊崔宅趙國夫人又相邀他過去和杜廣元團聚過年,最後父子倆索性在崔宅借住了一個晚上。

正月初一一大早,他便帶着裝束一新的兒子離開崔宅回家,預備前往岳父王元寶以及城外朱坡山第杜思溫處拜年。在別人家守歲,有些人興許會不樂意,但對小孩子來說,確實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體驗。崔家兄弟多人口多,小孩子就更不少了,杜廣元在雲州時還見過自己的兩個表哥表姐,這次又和只比自己大一丁點崔儉玄和杜十三孃的次子崔朋混熟了,自然更是玩得難捨難分。此刻坐在父親前頭乘馬而回,杜廣元仍然有些戀戀不捨。

“阿爺,阿爺,什麼時候請崔家朋表兄到家裡來玩耍好不好?”

“才讓你瘋玩了這麼多天,這就又惦記上了?你阿孃開春就要回來了,那時候家裡有了女主人,下帖邀人就行了。”可不等兒子歡呼雀躍,杜士儀便笑眯眯地說道,“不過,廣元,你這些天的功課做得如何?要知道,你阿孃可不像你阿爺我這麼好說話”

一聽到功課,杜廣元那張小臉立刻比苦瓜還苦。他沒敢回頭和父親去磨嘴皮子,要知道父親常常是向着他的,可母親卻根本沒得商量可打,有這功夫,還不如回頭趕緊去補上那些該寫的字於是,他只顧着扭來扭去想着如何應付母親而發愁,甚至連原本打算向父親討要點過節的小玩意都忘了。

而等到杜士儀在自家門前下馬時,門上就稟報了另外一個消息。

“郎主,杜二十一郎從江南迴來,已經到洛陽了。”

杜黯之在江南一連兩任,政績都還不錯,倘若不是此次杜孚去世,其作爲兒子不得不丁憂守孝,下一任應該能夠跨上大大一步。想到這一年一度的正旦佳節,別人家都在歡喜過年,而樂城坊杜孚家中還不知道怎樣愁雲慘霧,杜士儀想了一想,進門之後就叫來了赤畢問道:“之前給叔母的年禮,送的是什麼

赤畢乃是崔家舊僕,昨天杜士儀本要帶他一塊去永豐裡崔家的,卻被他婉拒。留守家裡的他聽出了杜士儀的言下之意,當即爽快地說道:“依照郎主吩咐,樂城坊杜家既是主人新喪,送禮的時候要不失優厚,又得符合喪家所用。所以,送的是十斤絲綿,八匹素綢,六匹細葛,文房四寶一套,此外便是金銀壓勝錢二十枚,雖說他們未必用得上,但想來因爲家中有喪,萬一需要卻沒有預備,也就沒意思了。這些都是白娘子辦的,我們男人比不上女人細心。”

“幸好幼娘把白姜給送回來了。之前從洛陽遷回長安,秋娘病了,這一來實在是千頭萬緒麻煩多多。”杜士儀一想到自家上下遷回長安時人仰馬翻的樣子,再對比一下三省六部那大搬家,就不禁想在心裡嘆氣。關中有天險,但卻不能養活這麼多人口,洛陽水路方便糧食供給充足,卻因爲無險可守,不適合作爲永久的都城。說實話,平心而論,後世元明清皆以現在的幽州爲都,確實比眼下的兩頭折騰強。

然而,現下的幽州雖爲大都督府,也曾經是好幾朝的古都,但比起漢隋皆定都的關中,仍然相差太遠。更何況,現如今大唐的敵人中,最強的就是北面的突厥,西面的吐蕃,東北的契丹和奚還無傷大局。

“等我去拜見了岳父和老叔公回來,便親書一封,到時候你派人送去洛陽吧。”

儘管王容仍在雲州未回,可杜士儀帶着杜廣元登門拜見,仍然是喜得王元寶無可不可。事實上,女婿去歲到洛陽官拜中書舍人的時候,他是拼命按捺得意的心理,這纔沒有特地趕到洛陽去,連兩個兒子都被自己死死壓住。現如今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小外孫,王元寶實在是比嫡親孫兒還要喜愛,拉着問東問西好一會兒,最終便連聲吩咐道:“去把我枕頭邊那個匣子拿來”

等到王容的長兄王憲親自去後頭,不多時捧了一個小小的雕漆紅木匣子出來,王元寶就一把塞在杜廣元手中,笑眯眯地說:“拿好,這是外祖父送給你的。”

“這……”杜廣元歪頭想了想,繼而便開口問道,“敢問外祖父,表兄們可也有?”

“有,有”王元寶不由分說地點了點頭,而在王憲的目視下,他和弟弟的幾個兒女自是誰都不敢違逆,齊齊應聲。

杜廣元雖說還聰明,但聽說表兄姊們都有,他就立刻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還像模像樣鄭重其事深深一揖道:“外祖父,阿孃常對我說,長者賜不敢辭,外祖父的禮物我收下了。將來等我長大了,一定回贈外祖父更好的”

這後面一句應該不是王容教的吧

杜士儀被小傢伙逗得不由莞爾,待到被王元寶留着用了午飯,他聽出了其旁敲側擊的口氣,是想爲兒孫們謀一個將來,他就欣然頷首道:“等到廣元他日正式啓蒙的時候,請兩位內兄各挑一個聰穎的孩子來,我會延請名師爲他們授課。”

傍晚,杜士儀帶着杜廣元趕到了朱坡山第,拜見了杜思溫這位老叔公時,已經七十有八的杜思溫同樣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

“儘管如今杜氏族學亦是在京兆頗有些名氣,可各家往往講的是家學淵源,父親母親甚至叔伯姑姑這樣的親長親自教導小輩,把各自的家學一輩一一輩傳揚下去,而這樣教導出來的晚輩,等到了少年時,再往別家名師那兒一送,名聲也好學問也好,自然也就能更勝一籌。君禮,如今杜氏子弟之中,你爲年輕一輩第一人,往上頭固然有看似比你官位高的,可那都只是在外任爲刺史,抑或在其他寺監掛一個好聽的名頭。”

十幾年過去,當初精神矍鑠的杜思溫,已經不可避免地走進了人生末年。說到這裡,他不由自主重重咳嗽了幾聲,繼而方纔低聲說道:“朝堂的官員之中,韋氏最盛,其次是裴氏,而如崔盧李王鄭等五姓七望,其實都要瞠乎其後,我京兆杜氏就更不用提了,自從杜正倫泄南杜地氣,這些年人才越發凋零。要讓宗族多出賢才,多出名宦,君禮,我只能寄希望於你了。我只希望,他日你被稱之爲京兆公的時候,京兆杜氏能夠比今日更加繁盛興旺”

答應了杜思溫,來日會挑選和兒子杜廣元年紀相仿的杜氏子弟,放在身邊耳濡目染,杜士儀心中不禁沉甸甸的。沒有杜思溫的支持,他走不到今天,可身後跟着龐大的宗族,也就意味着他這個目標會很大。然而,京兆韋氏細細數來少說也有十幾房,最最出名的就有九房,可京兆杜氏呢?此次他爲十銓之一,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但杜思溫根本都沒有提,顯而易見,杜思溫是把希望放在今後了,而不在此刻一時一地之得失。

上元節後十銓注擬的前一夜,杜士儀又輪到宮中當值。儘管知制誥值夜中書省,是爲了以備天子夤夜召喚書寫誥旨,但杜士儀當了大半年的中書舍人,這種事情一次都沒遇到過,大多數時候也就是和衣而睡熬過一晚上而已。然而,這一天晚上他剛剛迷迷糊糊合上了眼睛不多久,就突然察覺到有人死命地推搡着自己。

“杜中書,杜中書”

驚醒過來的他見面前的人赫然是跟從自己的令史林永墨,他便揉了揉眼睛沉聲問道:“出了什麼事?”

“陛下急召”林永墨用有些顫抖的聲音如此說了一句,見杜士儀果然也倒吸一口涼氣,他便連忙提醒道,“外頭已經有宦者提燈在等,杜中書還請儘快。

第656章 丟包袱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330章 造勢!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第880章 闖宮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236章 內訌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661章 張九齡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108章 驚變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515章 賜婚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464章 高升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895章 惠妃薨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094章 孺慕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552章 造勢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自序有一個時代第300章 榮升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133章 奪魁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1141章 都死了……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202章 靈犀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1091章 憤懣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
第656章 丟包袱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330章 造勢!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第880章 闖宮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236章 內訌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661章 張九齡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108章 驚變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515章 賜婚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464章 高升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895章 惠妃薨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094章 孺慕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552章 造勢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自序有一個時代第300章 榮升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133章 奪魁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1141章 都死了……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202章 靈犀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1091章 憤懣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