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

宋憬罷相至今,整整十二年,相比罷相之後就迅速耗盡了光和熱,不數年就撒手人寰的姚崇張說張嘉貞等人相比,他可謂是得天獨厚。然而,並不是說宋憬心裡就沒有遺憾,並沒有惱恨——他固然風骨硬挺,人品卓著,可終究不是聖人,就連孔聖人都不是沒有七情六慾的人,更何況他?十二年來,他當過京兆尹西京留守,當過吏部尚書,當過尚書右丞相,若不是力不從心病痛在身,再加上眼看着朝堂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他也不會最終不顧兒子們的勸阻上書致仕。

緊挨着定鼎門大街東邊的明教坊深處,就是宋憬的私宅。這是他在武后稱帝年間官居鳳閣舍人的時候,那位君臨天下的女皇御賜給他的。他至今還記得,在這位前所未有的女帝之下爲官的情景。儘管武后偏愛男寵,軍略不足,但卻蓋不住她那高明的帝王心術,那巧妙的政治手腕,以及最重要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縱觀開元這些名臣,姚崇也好,張說也好,他也好,張嘉貞也好……一個個人能夠嶄露頭角,都是武后親自拔擢重用的。

“天后陛下……”

躺在軟榻上的宋憬有些悵惘地念叨了一聲,隨即苦笑了起來。就在這時候,門外傳來了一個侍婢畢恭畢敬的聲音:“家翁,杜中書求見。”

杜中書這個奇怪的稱呼讓宋憬爲之愣了片刻,等到醒悟過來杜士儀剛剛調回朝升任中書舍人,他立時一骨碌支撐着坐起身吩咐道:“快請”

一個請字過後,他便連聲吩咐人取見客的衣服換來。然而,兩個伺候的侍婢都是已經三十出頭,宋夫人挑了又選的人,此刻對視一眼,其中年長的那個便爲難地說道:“夫人嚴詞吩咐過,家翁就算會客,也不能時間太長,二郎君也特地囑咐過……”

“杜君禮豈是尋常客人”宋憬厲聲一喝,見兩個侍婢都嚇着了,慌忙手忙腳亂地找了衣服給主人換上。等到不多時,外間人領着一個身穿大紅官袍的年輕人進來,兩人全都不由自主盯着人看了許久,最後方纔醒悟到失禮,慌忙垂下頭再不敢窺視。

“廣平郡公。”杜士儀長揖爲禮後,便看了一眼身上這官袍,無可奈何地解釋道,“因剛剛前往尚書省吏部關領上任,又去了中書省拜見蕭相國,也沒來得及回家更換衣物就匆匆前來,還請廣平郡公見諒。”

“剛剛回京,有的是事情要做,有的是人去見,何必先來見我這致仕之人?”話雖如此說,宋憬的臉上卻是笑着的,精神也一反這些日子的萎靡。吩咐了侍婢烹茶待客後,他就令她們暫且退下,等到招手示意杜士儀在身邊坐下,他也不寒暄,徑直問起了其在代州的所見所聞,以及這次幽州出兵的經過,如此一問一答,幾乎持續了兩刻鐘猶如公事奏對似的對話之後,他才一下子回過神來,一時自嘲地笑了笑。

“真是多年來的習慣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都已經是致仕的人了,竟然還改不掉這個老毛病。”

“廣平郡公身在家中,心憂天下,士儀每每想及就覺得欽佩。”杜士儀見宋憬比兩年多前相見時清瘦了許多,而源乾曜業已在去歲年末去世,他不禁開口說道,“不過,既然已經致仕了,廣平郡公還是多多安心頤養,外頭那些紛亂的事由,讓應該管的人去管就好。”

“你說的我也知道,否則,我也不會上書請致仕。”宋憬微微閉上眼睛,輕嘆一聲道,“年紀大了,很多事情已經都記得模模糊糊了,陛下雖恩准我免朝,可是,我不想別人問我一件事,我卻張口結舌答不上來;更不想自己說出口的話,一轉眼卻忘得於於淨淨;又或者一個不留神,舉薦什麼才能平庸的人,抑或是君前提出了什麼昏庸的建議。我曾經要強了一輩子,不想日後卻被人記住那丟臉的樣子。趁着我還沒有完全糊塗,我唯有請求致仕,更何況……”

說着自己這些年來力不從心的感受,宋憬在更何況之後,微微頓了一頓,隨即用幾乎只有杜士儀能夠聽到的聲音說道:“朝中風氣,已經不如當年了。陛下雖然還能聽得進一些諫言,可是,那些只會拍馬逢迎的人在御前越來越多,我不希望自己一朝老糊塗了,成爲這些人當中的一個。杜君禮,不要忘了當年你以梅花諫勸時的風骨無雙,不要忘了你爲姜皎封還制書時的鐵骨錚錚,也不要忘了……”

杜士儀見宋憬說着說着,突然面色一陣潮紅,彷彿是一口氣沒接上來,他登時大吃一驚,連忙又是推拿,又是揉按,好一會兒,終於讓宋憬恢復了過來。他本待想請這位老人好好休息,自己改日再來拜訪,卻不想宋憬竟是緊緊抓着他的手不放。

“不要忘了,源翁也好,我也好,對你都寄予厚望君禮,外間流言甚多,只要立身持正,邪氣不能傷”

杜士儀沒想到宋憬也察覺到那股暗流了,連忙正坐長揖答應。而這時候,外間送茶的婢女也已經來了。然而,她纔剛剛給杜士儀送了一盅茶,就只聽宋憬開口說道:“喝了這杯送客茶,你就走吧。記住,從今往後我只是一個閉門謝客養病的尋常老人,你不要再來看我了。你有你自己的路要走”

這話不但讓那婢女爲之一驚,杜士儀也一下子怔住了。然而,面對宋憬那雖則已經無神,卻依舊堅定的目光,他終於知道,宋憬已經決意退出朝堂,當下,他一口一口慢慢喝完了那一盅滾燙的茶,放下茶盅後就站起身道:“廣平郡公放心,我一定不負所望”

見杜士儀起身施禮後大步離去,宋憬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雖有幾個兒子,但無一繼承他那硬挺的性子,本待致仕之後含飴弄孫,可孫兒們已經大了,他也力不從心了。倘若他能有杜士儀這樣的兒孫,也許就不用擔心死後令名了吧?

離開宋宅,杜士儀不由得心頭沉甸甸的。生老病死原本乃是人生常事,可見慣並不等於能夠習慣。今日他剛剛回到洛陽,從公務到私事一圈轉下來,已經有些身心俱疲,而家中妻兒不在,他不禁不太想回到那空空如也的地方,而岳父王元寶在此前的消息中並未到洛陽來,而是仍在長安,玉真公主金仙公主雖在洛陽,傍晚去訪也不妥當,他想了想後,回到觀德坊私宅門口,叫了張興出來會合,便對赤畢吩咐道:“去永豐坊。”

這三個字一出口,張興便有些吃驚地問道:“使君前去拜客,我隨行是否有些不妥?”

“剛剛去拜會廣平郡公,帶着你也許不妥,但眼下是去拜訪一位長輩,帶你去也無妨。”杜士儀見張興仍然有些心中惴惴,待其上馬之後追上了他,僅僅落後半步,他就笑着說道,“想當初我家道中落,雖求學於嵩山盧師,可家中書卷因爲大火散失殆盡,所以一度寄居於妹婿崔十一郎家中。永豐裡清河崔氏藏書樓所藏珍籍不下萬卷,我幾乎日日浸淫其中抄錄瀏覽,至今那段日子都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之一。”

“我以前就聽說杜使君抄過書,那會兒還有些不信,沒想到竟然是真的”張興自己就經歷過這種艱苦卻痛並快樂着的日子,一時更加覺得驚異。大唐建國以來,出自五姓七望的名臣不計其數,崔泰之崔諤之兄弟原本並不起眼。然而,當他聽杜士儀說起崔諤之竟是接連參與了誅除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而後又誅除韋后,這才得以爵封趙國公的那段經歷,他不禁肅然起敬。

要知道,身爲世家子弟卻敢從任所潛回,參與這種最要命勾當的,足可見膽色謀略無一不出衆

“只可惜,趙國公去世實在是太早了”

杜士儀如此嘆息了一句,張興深有同感,而一旁本是出自崔氏的赤畢,想到當初崔諤之率領他們殺進皇宮時的情景,竟覺得恍若隔世。一晃,他跟着杜士儀已經十幾年了,而崔諤之辭世也已經十幾年了,儘管崔家兄弟們並不算出類拔萃,可相比某些人家長輩故去便立時門第傾頹,崔氏門風猶在,杜氏這門姻親暫且不提,就連女婿王縉,入仕之後步子也走得很穩,足以爲崔家兄弟們的臂助。

永豐裡崔宅門前列戟的景象,因爲崔諤之的辭世,已經不再得見,但烏頭門內朱漆門的顯赫之姿猶存。杜士儀帶着張興騎馬進了烏頭門,到正門前頭下馬之際,正值裡頭有人出來,和自己面對面撞了個正着,卻是王縉。

王縉也沒料到杜士儀今日回洛陽,打了個照面一愣之後,他便立時上前一把抓住杜士儀的袖子,連聲說道:“我正想你幾時回來,打算找你說話,沒想到你就自己送上門來了來得正好,今天先陪我喝個大醉再說”

這是王縉?不是李白王翰王之渙那些酒鬼附體?

杜士儀只來得及對張興吩咐了一聲跟上,就被王縉給拽了進去。總算等到進了崔宅走了一箭之地,王縉方纔終於鬆開了他的手,隨即面帶苦澀地說道:“都說御史臺大理寺刑部盡皆法吏,公正嚴明,如今看來,簡直狗屁眼看着兩個無辜孩子求到我門上,我卻只能狠心把人拒之門外,暗地裡給了些錢,只當成沒這麼一回事,公理不能伸,律法不能明,這法吏當得着實沒有半點滋味

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1149章 自刎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230章 軍法人情一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第359章 善後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65章 玉真公主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490章 家務事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4章 司馬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196章 翻臉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067章 經略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590章 下馬威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271章 泄題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476章 傷別離第454章 楊玄琰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754章 風雨來兮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1195章 殺機現第1148章 誅楊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686章 監考使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414章 易主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441章 白刃戰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1231章 借刀殺人
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1149章 自刎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230章 軍法人情一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第359章 善後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65章 玉真公主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490章 家務事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4章 司馬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196章 翻臉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067章 經略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590章 下馬威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271章 泄題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476章 傷別離第454章 楊玄琰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754章 風雨來兮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1195章 殺機現第1148章 誅楊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686章 監考使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414章 易主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441章 白刃戰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1231章 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