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亂象初現

唐朝制度,所謂的軍鎮設在各處要緊邊地。設立於開元五年的天兵軍,至今不過區區三年的歷史,因當年鐵勒五部來降,其中兩部安置於朔州之北,懼其爲亂,這才因張嘉貞的提請而在太原城中內外設置,兵力之衆高達八萬人,以幷州長史兼天兵軍大使。這八萬人分數個營地,一部分屯駐於太原城中,一部分則駐紮於城外北面一帶。

當杜士儀隨同王翰在太原城內幾個營地轉了一圈,雖只見井井有條,但與其說是兵營,他卻覺得那種市井氣息更重。等到出了太原城,一路順着官道疾馳一陣,最終上了一處小丘時,見下頭一處軍營中正在操練,而附近農田中,尚可見農人彎腰耕作的時候,他不禁若有所思地問道:“這些兵員是輪流操練和屯田的?”

“眼下府兵制早已經名存實亡,徵召八萬府兵服役絕非易事,天兵軍初設的時候,就是從本州及石州、儀州、汾州等鄰近各州徵調青壯,即便如此還是不夠,從河北道徵了一批纔夠用。因而張相國去任之後,上任的張使君就說了,如此兵民不分,遲早要出大事。”說到這裡,王翰突然嘆了口氣,“張使君對張相國在幷州的不少措置都有些不以爲然,前幾日還提起過朝中人事。你可知道,張相國這些日子來提拔了四人,中書舍人苗延嗣、呂太一,考功員外郎員嘉靜、殿中侍御史崔訓丨人道是令公四俊,苗、呂、崔、員。”

苗延嗣如今是張嘉貞的第一愛將?

杜士儀暗歎苗延嗣之子苗含液必然會水漲船高,所幸自己沒窩在京城坐等選官,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突然,他福至心靈地側頭看着王翰問道:“子羽兄莫非便是爲了官場繁雜,所以才一直在家躲清閒?”

“正是如此,杜十九郎說對了”王翰撫掌大笑,突然一抖繮繩往下頭軍營直衝而下,那聲音隨風傳了過來,“既然本就富比王侯,何必看人臉色?”

王翰爲人慷慨豪爽,雖爲文士,但和天兵軍不少軍將都認得,再加上進士及第,太原世族,兩任幷州長史盡皆禮敬,每一點都讓人不敢小覷。有他帶路,兩日下來,杜士儀一路順順當當,天兵軍中的那些軍將不少都是世代將門出身,有的是勳官釋褐轉授武官,身上還有折衝校尉府的名頭,少數則是武舉及第,對他這個狀元郎好奇得很,在他問及邊防事務的時候,他們更是無所顧忌張口便說。儘管如此,杜士儀仍是從中分辨出了最重要的一點。

大唐文武不分家,文官兼武職,武官有文資,這一直都是極其稀鬆平常的事。進士及第乃至於明經及第的士子,卻因爲抱負志向而轉爲武官,這在從前是很常見的。然而現如今,天兵軍中便沒有一個這樣的武將,這便說明,天兵軍並沒有那麼要緊

至少王翰便是滿不在乎地說道:“天后年間突厥吐蕃等等都不老實,這些年來算是好多了,默啜一死,突厥內亂,鐵勒五部也是散的散,內附的內附,就連東北一貫不老實的契丹和奚族也消停了不少。可正因爲如此,那些蕃王簡直就是牛皮糖。勢力強盛就來侵擾,實力不足就求內附,動不動就請婚公主,請賜財帛,實在貪得無厭好在幷州一帶,多年沒什麼戰事了,降戶也都一貫老老實實,天兵軍設在此,防患於未然的成分更大些。”

儘管王翰在大都督府之中並未任職,杜士儀也尚未釋褐授官,但這一天晚上,天兵軍司馬秦逸仍然召集軍將款待了這兩位此地難得一見的才俊。因杜士儀強烈要求一切從簡,故而只是獵了十幾只山雞野兔之類,又將養着的羊殺了一口,卻是令廚子當面炙烤,只撒少許鹽粒,就這麼佐以烈酒待客。對這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宴請方式,性子豪邁的王翰自然甘之如飴,而杜士儀亦放開了大吃大嚼。只有作爲隨從隔着甚遠的嶽五娘看着那滿滿當當的肉有些發怵,再一看身旁的小和尚,看着那酒肉葷腥,竟是就差沒有雙手合十念阿彌陀佛了

好在上頭都在應付那兩位名聲赫赫的郎君,他們這些隨從少人理會。可是,席上本是侍立杜士儀身側的赤畢這會兒卻悄然回來,竟是先到羅盈面前站了一站,輕咳一聲吐出了一句話來。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話險些沒讓羅盈把眼珠子瞪出來,可還是沒勇氣說自己只要白飯,舔了舔嘴脣後,他終究小心翼翼地撕了一塊羊肉塞進了嘴裡,入口那從未有過的焦香鮮美的感覺讓他爲之一呆,忍不住又嚐了第二口第三口。可當他把一大塊羊排完全啃乾淨了之後,旁邊卻是突然伸出了一隻手來,竟是攔住了滿手都是油的他繼續吃肉的動作。側頭一看,他發現正是嶽五娘,頓時就愣住了。

“你這麼多年第一次開葷,小心吃壞了肚子”

儘管只是區區一句話,但在羅盈聽來卻只覺得是無上仙樂,幾乎想都不想便慌忙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而當杜士儀從迴轉來的赤畢口中得知這麼一回事的時候,他頓時哭笑不得,暗想自己生怕小和尚白餓肚子,於是隨口告誡他一句,是不是把這麼個小傢伙帶壞了。眼看王翰已經狂勁上來,挑唆了幾個軍將帶着酒勁下場舞劍,隨即自己看着哈哈大笑了一陣子,索性抄着羊腿下場且歌且舞,他想想也就懶得再操那閒心,饒有興致地觀賞起了這天下少有的王翰舞羊腿。如是一鬧就到了大半夜,當他回到營帳中時,本還想記下今日見聞,可最終卻是腦袋昏昏沉沉,不得不倒頭就睡。

三天之內在天兵軍各營轉了一圈,儘管遠遠沒有統計到所有兵員,但按照所得樣本,杜士儀大略計算下來,對於這天兵軍整整八萬人中實際可上陣人員的比例做了個粗略統計,最終得出了一個讓他沉默的結論。所謂的八萬,是指幷州以北各軍所有名義上隸屬於天兵軍的兵力加在一塊計算,這其中足有三萬是鐵勒內附諸部抽出兵力編成的兵馬。而剩下的五萬兵員之中,絕對不超過兩萬是能夠上陣的兵卒。這其中若是再刨除太老的和太小的,每年逃亡的,剩下的數字可想而知而從王翰口中,他也得知了張說的打算。

那就是不再徵召府兵,而是以蠲免徭役稅賦等等優厚條件,招募丁男爲兵,世代相襲,駐紮在各處邊防要地防戍府兵制的敗壞已成定局,杜士儀也知道精兵強將的募兵制乃是不可避免的大勢所趨。從國朝之初尚軍功的府兵制,到如今勳官滿地走品子不如狗的時代,要激勵百姓上陣拼殺,已經必須拿出更實質性的好處了。只要能避免臣強主弱邊強京弱的格局,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邊鎮非但能夠減輕擔子,而且更有利於局勢穩定。

他雖則奉旨觀風,可也沒打算真的一個個營地把天兵軍所有營地都走個遍。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各種信息,這一日便打算回程。王翰大約是難得帶着個對軍旅感興趣的友人出來,上了馬後卻還打趣道:“杜十九郎,回頭可要我帶你去朔州和蔚州好好看看?相比並州,那裡胡漢雜居,或者說胡人的數量遠勝過漢人,動輒便有大小亂子,你可有膽量否?”

“子羽兄敢帶路,我就敢去”

“這可是你說的”王翰一面說一面掃了後頭充作隨從,這三日沒露出過絲毫破綻的嶽五娘和羅盈,不禁也佩服他們倆的自制力。待要一併打趣他們兩句,他突然就只見營門處幾騎人飛馳而來。爲首的人到面前一躍下馬後,便氣急敗壞地對送了衆人出來的兵曹參軍事叫道:“朔州和蔚州那邊來消息了,說是拔曳固和同羅這兩大鐵勒降部似乎在整頓兵馬”

見那兵曹參軍事一時面色凝重,立時召人入內詳談,杜士儀自然知道此刻不宜自己這外人多留,連忙拉着王翰告辭。可回程路上,他想起這幾日的所見所聞,又記起了王翰對自己說過,鐵勒諸部時叛時降,數年前突厥大亂,鐵勒五部內附,就有兩部安置在朔州以北的大同軍,以及蔚州橫野軍一帶。

想到這裡,他頓時勒住了馬:“子羽兄,雖則待會兒天兵軍亦會派人報信,但我們不妨速回大都督府看看情形鐵勒這兩部在朔州蔚州落戶已經有多年,若一朝不穩,需要出兵鎮壓,轉眼間這幷州以北就要燃起烽煙”

王翰本就在思量打仗的可能性,聞言立時應道:“好,那便快馬加鞭去大都督府”

然而,當王翰和杜士儀等人進了太原城,趕到了大都督府之外,素來在此通行無阻的王翰卻第一次被人攔在了外頭,門前守衛面對這滿臉惱怒的王郎君,只是滿臉爲難地解釋說是張使君剛剛頒下嚴令,嚴禁出入,任何人都不例外。在這等僵持時刻,杜士儀正思量是否和此前在天兵軍得到的消息是否有關聯,突然只聽後頭似有車軲轆響聲,扭頭一看,卻見幾騎人護着一輛牛車在門前停了下來。那車簾一打,卻是一個熟悉的少女探出頭來。

“怎麼回事”

門前守衛誰不知道這是張說吩咐留在後頭官舍的王容,猶豫片刻便解釋道:“王娘子,因緊急軍情,使君吩咐官廨內外嚴禁出入,不許擅自通報。故而某不敢放王郎君和杜郎君入內,也不敢造次通報。”

杜士儀沒想到竟然會在這兒遇到王容,當着別人的面,他不好打手勢,只能想了想便不爲人知地衝着其微微頷首。然而,也不知道她是看見了還是沒看見,只是回以笑容便進了大都督府。儘管一度打算對門口守衛假借自己身負聖命觀風北地爲名求見,可想起杜思溫都說過強龍不壓地頭蛇,杜士儀最後還是硬生生壓了下來。

進了大都督府,王容立時收起了剛剛那從容。從二門一個老僕婦口中得知,張說確實正在半月堂召集了屬官議事,她思忖片刻便徑直往見張說妻室元夫人,略一解釋了自己上午去飛龍閣之事,便彷彿無意透露道:“我回大都督府時,見門上有些爭執,一位王郎君被擋在了門口,和守衛理論了起來,旁邊的那位我當初在長安城中卻是見過,正是今科狀元郎杜郎君,看那風塵僕僕的焦躁形色,彷彿是從哪兒趕回來的,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元夫人和張說結髮夫妻,深知王翰乃是丈夫頗爲器重的年輕才俊,至於杜士儀的名字,更是聽張說提過好幾次,還道是王翰帶杜士儀去天兵軍了。待到王容告退,吃了一驚的她思量許久,最終還是命人去找了張說的心腹從者,令其將王翰和杜士儀被攔在大都督府門外的事情稟報與張說知曉。

大都督府之外,被堵在門口的王翰一直在來來回回踱着步子,杜士儀則是心不在焉站在那兒出神。就在這時候,就只見大都督府之內突然一個人疾步出來,拱了拱手便說道:“王郎君,杜郎君,使君請二位入內”

張嘉貞當初任幷州長史的時候,喜歡在東邊的東海閣起居,而張說走馬上任,卻對那張嘉貞那地方不以爲然,獨將這三間屋子改成了書齋,名曰半月堂,但凡非正式地召集屬官也好,見各地官署來人也罷,就連理事也全都是在此地。此時此刻,坐在主位上的他面沉如水,而下首侍立的兩個幷州兵曹參軍剛剛已經把自己該說的意見都說了,這會兒都默然不做聲。

“使君,王郎君和杜郎君來了”

儘管張說上任不過數月,王翰雖受其禮敬,但真要說如何熟絡也談不上。可性子豪邁的他一進門連行禮都顧不上便開門見山地說道:“張使君,我和杜十九郎剛從天兵軍營地回來,臨走前正好遇着有人報信,道是朔州蔚州一帶的鐵勒降戶彷彿不穩,竟有整頓兵馬的跡象”

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2章 山雨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820章 滿載而歸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53章 大丈夫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1108章 翻臉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346章 抗爭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454章 楊玄琰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348章 逆轉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656章 丟包袱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661章 張九齡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1069章 聯姻第31章 手足連心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195章 殺機現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005章 不疑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1219章 納降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1119章 忠貞見疑
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2章 山雨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820章 滿載而歸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53章 大丈夫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1108章 翻臉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346章 抗爭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454章 楊玄琰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348章 逆轉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656章 丟包袱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661章 張九齡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1069章 聯姻第31章 手足連心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195章 殺機現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005章 不疑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1219章 納降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1119章 忠貞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