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張九齡

長安修政坊西南隅,有一座並不太起眼的宅邸。宅子的主人張九齡雖在開元初年資歷淺年歲輕的時候,就曾經被天子賞識,頒賜下了這樣一座得以在長安城安居的宅邸,但此後多年官路卻是機遇和風險並存。他先是在前途無限的左拾遺任上得罪了當時的宰相姚崇,於是索性在任滿之後辭官回鄉,而後因爲修路有功回朝任右補闕,一路升遷到最爲清貴的郎官,又因爲張說的賞識以及同姓之誼而官拜中書舍人。

只不過,作爲張說一手提攜而又極其器重的人,在此前宇文融掀起的那一場巨大風波中,張九齡也受到了極大牽連,由中書舍人而左遷冀州刺史、洪州都督、桂州都督兼嶺南按察使,一貶就是四年多方纔終於回朝任秘書少監。然而,從嶺南千里迢迢一回到長安,他就敏銳地發現,自己的處境並不比當時宇文融整下了張說之後更輕鬆。當政的兩位宰相,裴光庭也好,蕭嵩也好,對他都是冷淡疏遠,而更讓他不寒而慄的是另一種說法。

宇文融之所以會在流巖州途中死在半道上,是被他整死的

這話說得有鼻子有眼,什麼宇文融在半道上生病去廣州休養,結果合理的要求卻被廣州都督耿仁忠駁回,以至於後來大赦令頒佈的時候,宇文融已經死在了半道上。

倘若宇文融還是那個讓天子一怒之下雷霆發作的流人,那麼,對這樣一種說法,張九齡嗤之以鼻後就會不放在心上。可問題在於,宇文融死訊傳到京師之後,天子卻追贈其爲台州刺史,由此可見情意猶存。別人不管不顧把這樣一個帽子徑直扣在了他的頭上,再加上臺輔的排擠態度顯而易見,他怎能不驚怒不緊張?

秘書省如今早已經不是什麼實權地方了,甚至連皇家圖書館的職能,都給集賢殿分去了大半,以至於秘書省校書郎不比集賢殿校書郎來得風光。而作爲秘書監副手的秘書少監,就更加提不上是什麼實職了。張九齡甫一回京就得知,張說在臨死之前,都在向天子舉薦他爲集賢殿學士掌院事,儘管天子並未當即答應,可召他回朝卻是由此而來。然而,集賢殿學士的事卻遲遲不見動靜,以至於耿介如他,不禁生出了辭官歸養的心思。

他已經五十有四了,與其在朝中被人排擠,還不如眼不見爲淨

這會兒,將自己花費數日寫好的辭表放在案頭,張九齡心中滿是苦澀。平心而論,此次回朝,他是帶着滿腔熱情和抱負的,可現狀卻讓他迅速冷卻了下來。姚崇當政時不待見他,宋憬掌權時倒是不偏不倚,張嘉貞雖剛愎,卻也待他還公允,而張說則是給了他真正一飛沖天的機會。而後李元杜暹也好,蕭嵩裴光庭也罷,許是因爲張說把他當成接班人的態度過於明顯,這些宰相都對他冷淡得很。

“阿郎,阿郎”

張九齡從沉思中回過神,見是一個老僕進來施禮,他便和顏悅色地問道:“何事?”

“外頭刑部嚴侍郎來拜。”

張九齡和嚴挺之素來交情極好,更何況嚴挺之因舉發王毛仲之事而重得聖眷,從太原少尹任上回朝升任刑部侍郎,比他如今的處境還要好許多。因此,他連忙吩咐請進來,又藏起了那一份辭表,親自起身來到了書齋門口。等嚴挺之快步進了院子之後,他就趨前相迎道:“挺之可是稀客啊。”

雖是至交,但嚴挺之並不是喜歡沒事就往別人家裡跑的性格,再加上比張九齡還要耿介,因而敢和他親近的人鳳毛麟角。此刻,嚴挺之沒有回答張九齡的寒暄,而是四下一看,竟是徑直進了書齋。等到他委實不客氣地坐下身來,便直截了當地說道:“想來你應該聽說過,有人把宇文融之死歸結到你身上的說法。”

見張九齡遽然色變,他卻彷彿沒看到似的,又淡淡地說道:“不知道你可聽說了近日的另一種說法,道是代州長史杜士儀有意給宇文融抱不平,所以才讓人如此宣揚。除非是曾經派了隨從隨侍宇文融左右的他,否則別人難以知道那麼多細節。”

嚴挺之這樣直截了當捅破了這麼一層窗戶紙,張九齡頓時愣住了。緊跟着,他便搖了搖頭道:“挺之,杜君禮這個人我雖然只是點頭之交,沒有打過太多的交道,但只看廣平郡公那等崖岸高峻的人,尚且都對他賞識備至,足可見他應不是這等人。他和宇文融相交人盡皆知,可宇文融起起伏伏,他待之一概如常,派人護持也是堂堂正正,甚至連遺稿都呈給了陛下。雖然我極其厭惡宇文融爲人,但要說杜君禮因此事散佈流言對我不利,我實在難以置信。”

倘若杜士儀人在此處聽到這話,必然會暗自慶幸——一直積攢的人品果然還是有效的

“你既然這麼說,我也能放心些。”嚴挺之原本緊皺的眉頭舒展了開來,這才鄭重其事地說道,“我不喜聽風言風語,此事還是御史臺監察御史王夏卿提醒我的。我知你素來惋惜其兄王摩詰昔日被貶,王夏卿和他那兄長一樣,和杜君禮相交多年。他對我說,外頭流言蜚語暫且不提,但據他所知,杜君禮在給他的信上,確實對宇文融之死頗爲惋惜,而且,他寫信給王夏卿時曾經提到,他那護持宇文融一年多的義僕告知他,耿仁忠之所以會逐宇文融,是因爲你舉薦的周子諒攛掇。”

是周子諒?

張九齡一下子愣住了。他在嶺南按察使任上提拔了周子諒爲推官,對其刑獄處斷能力大爲讚賞,所以方纔舉薦其入朝,如今周子諒已赫然官居御史臺監察御史。他一直都以爲,宇文融之死這件事,不過是有心人故意要和他扯上關係,誰知道竟然是因爲周子諒之故那是因爲周子諒曲解了他的意思,還是於脆只是純粹爲他抱不平,於是做的太過苛刻,抑或者還有別的原因?

“周子諒這人行事太過偏激,又好名,你提拔了他,就是他的薦主,日後他有什麼事難免會牽連到你。此事便是如此,你自己心裡有數吧。”

當送走嚴挺之後,張九齡不禁心情煩亂。翌日到秘書省時,他少不得仍有些心不在焉,以至於到書庫中去找尋一冊舊書的時候,竟險些翻倒了架子上堆起來的一摞書卷,幸虧旁邊一個年輕人眼疾手快,這纔沒有引起太大的動靜。而當他側過頭打量對方時,那年輕人方纔從容一揖。

“張少監。”

“原來是王校書,適才多謝了。”

秘書監上上下下的人,張九齡任職不到一日就已經都記全了,自然不會不認得校書郎王昌齡。他微微頷首之後謝了一聲,原本轉身要走,可突然想起了什麼,又轉頭打量了王昌齡兩眼。

記起曾有人對自己提過,王昌齡能夠在進士及第後早早得到校書郎美職,是因爲杜士儀指點其去見源乾曜等當政的宰輔,而王昌齡詩賦又是一絕,故而關試之後幾乎未曾守選便釋褐授官。想到這裡,他突然若有所思地問道:“聽說少伯和代州長史杜君禮相交不錯?”

王昌齡性子粗疏豪爽,在秘書省人緣素來不錯,並不是喜歡凡事多思量的人。見張九齡突然問自己這個,他也沒多想,便笑着說道:“是杜君禮折節相交,我沒想到他是那樣一個沒架子的人,不過只見了一面就一心一意爲我提點謀劃。別人也能像他這樣交遊廣闊,但能夠如他這樣待友赤誠,急人所急的,卻是少見。只不過我是要辜負他了,我這性子太過粗疏,得罪人多,這一任之後,就算候個三五年,也不敢再去麻煩了。”

他這說法反而讓張九齡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又與王昌齡交談了幾句後,他欣然點頭離開,可沒走多遠就意識到,自己剛剛一時走神,要取閱的書卷竟是忘記了,只能轉身折返。可剛剛到那架子面前的時候,他就聽到王昌齡彷彿在和別人說話。

“少伯,你剛剛對張少監說什麼你和代州杜使君相交,誰不知道張少監最近正因爲流言焦頭爛額,指不定怎麼恨杜使君,你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張少監應不是那等人,再說,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杜君禮對我有提攜相助之恩,我若連這點交情都不敢明說,豈不是有違道義?再說了,張少監的事,我看極可能是有人因爲他很可能將繼掌集賢殿院事,將來甚至可能入主政事堂,所以編造了這亂七八糟的流言來中傷他杜君禮遠在代州,與張少監無冤無仇,怎會害他?定然是朝中朋黨所致”

“噓,你小聲點真是的,什麼時候都這般大大咧咧,你這任期一滿,小心知選事的人給你穿小鞋”

“不就是李十郎嗎?天南地北,無處不可安身,我怕誰?他不過一口蜜腹劍之輩,宇文融貴幸時陰附,宇文融被貶時撇清,如今赫然爲裴相國謀主,誰能比他更見風使舵?”

王昌齡越說越激憤,張九齡卻悚然動容。他沒有驚動正在談話的兩人,默然佇立了片刻後,便轉身悄然離去。

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140章 突變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378章 舅舅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3章 謁縣令第23章 盧氏三考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552章 造勢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第653章 大丈夫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109章 要挾,敗露!第16章 一盤好菜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32章 暗鬥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44章 盛氣凌人第69章 纖纖決意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
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140章 突變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378章 舅舅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3章 謁縣令第23章 盧氏三考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552章 造勢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第653章 大丈夫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109章 要挾,敗露!第16章 一盤好菜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32章 暗鬥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44章 盛氣凌人第69章 纖纖決意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