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

和幷州大都督府一樣,益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之職素來都是皇族遙領,並不上任,因而長史便形同於大都督府的最高長官。兼且益州是劍南道的首府,位置異常重要,益州長史凌駕於諸州刺史之上,唯一缺少的也就是真正的管轄權。於是成都城內這座大都督府自營造以來年年修繕,百多年間前後經過四五次大修擴修,幾乎佔去了西城明儉坊將近一半的土地。而門前守卒林立,朱門銅環石獅子,看上去大有氣勢。

當杜士儀帶着從者在門前一躍下馬之際,卻發現這麼一座可稱得上是益州乃至於劍南道最重要的官廨,眼下卻是冷冷清清,很少有進出的屬官和吏員,也不見別的官廨那樣謁者如雲。而看到他這位來客,門前一個守卒迎上前之後便施禮說道:“張使君吩咐,非公務不會外客,敢問這位郎君所來何爲”

“下官成都令杜士儀,上任伊始,前來拜會張使君。”

此話一出,門前幾個守卒頓時全都看了過來。儘管杜士儀和張嘉貞之間的私人恩怨興許並不爲大衆所知,可成都令換人的事,而且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杜三頭,這成都地界上至富家大戶,下至平民百姓,大多數人都聽說了。

這會兒有人打量杜士儀形狀,有人彼此竊竊私語,而那迎上前來的守卒卻不禁露出了爲難的表情,猶豫了好一會兒方纔開口說道:“不是某不爲明公通報,實在是張使君規矩大制度嚴,不喜歡下官拜謁,就連前時各州使君前來…

杜士儀又不是真想見張嘉貞,只是不想落人口實,說是自己履新之際竟然不去拜見同在本地的上司。於是見那守卒吞吞吐吐不敢繼續往下說,他便從善如流地說道:“既如此,我也不難爲你了。到時候你只要對張使君從者稟報一聲,說是我來過即可。你們職責所在,也辛苦了。”

這一句辛苦了頓時讓幾個守卒心中暖洋洋的。這來來往往的官員多,大人物也多,不頤指氣使就不錯了,哪能夠得人和顏悅色慰問一聲?於是,剛剛那迎候杜士儀的年輕守卒誠惶誠恐連道不敢,等送了杜士儀出去幾步,他眼望着人上馬帶了隨從離去,這才轉身回到門前,卻是滿臉殷羨地對同伴說道:“杜明府一點兒也不倨傲,之前那些擔心他初來乍到便急功近利的,簡直是白操心

“誰知道呢……不過確實真和氣。”

“只望張使君也知道我們辛苦就好。這大半年所有謁見者幾乎全都擋駕,咱們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聽說有人都說我們是益州大都督府的門神了。”

“你們在議論什麼”

幾個守卒一時難以抑制衆說紛紜的時候,突然只聽得背後傳來了一聲疾喝。回頭見是張嘉貞身邊的一個心腹從者張允,他們慌忙閉嘴再不敢言。可剛剛張允已經聽到了這些人議論張嘉貞吩咐擋駕所有謁見者的事,此刻登時面色陰沉:“竟敢在背後非議張使君,爾等好大的膽子”

儘管已經罷相左遷,但張嘉貞顯然並沒有被一貶到底。也正因爲如此,他更痛恨被人輕視小瞧,於是,他對於那些到益州公於時來見自己的刺史一概都相當冷淡,而忖度其他謁見者不是求官求名,就是求關說人情,他更是完全不見,所以張允等從者自然明白主人的微妙心思。

此刻他這聲色俱厲一喝,果然就有人受不得這逼問,結結巴巴地說道:“張大兄,真的不是我等貿然背後非議。是剛剛杜明府前來拜謁,因爲張使君吩咐過非要緊公務來見的益州官員一概擋駕,所以我等就讓他回去了……”

話還沒說完,張允便急忙問道:“哪個杜明府?是新任成都令杜十九郎?

“正是。”

這時候,張允頓時氣得倒仰。自從罷相之後,張嘉貞就一直怏怏不樂,之前聽說杜士儀從左拾遺出爲成都令,還爲此大笑了三聲,顯見心中痛快。如今杜士儀上任伊始來拜見上官,正好讓張嘉貞一出心頭之氣,可誰曾想竟被這些愚蠢的傢伙給把人趕走了事到如今,難不成他還能去追了杜士儀回來?

“飯桶”

撂下這句話之後,他就惱火地轉身便走,卻沒有注意到身後衆人是個什麼表情。等到見了張嘉貞,他小心翼翼提到了剛剛杜士儀前來拜見,結果卻被擋駕的消息,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張嘉貞只是微微皺了皺眉,卻並沒有多少怒氣,而是淡淡地說:“以前如何現在還是如何,除非他杜十九有什麼要緊的公務事求見,否則我卻也犯不着在他面前抖上官的威風”

王守一的死訊他是前一陣子就收到了,而就在今天,他得知了廢后王氏鬱鬱而終的消息。一想到曾經與天子伉儷情深的王皇后就這麼死於非命,而赫一時的國舅王守一不但賜死,家產更是被查抄出了不下百萬貫,一時長安上下還有百姓拍手稱快,他就心裡堵得慌。

他和王守一的關係不是秘密,張說又是睚眥必報的人,焉知不會藉此讓他進一步被貶?想當初姚崇排擠張說時,用得可就是一貶再貶這一招,所幸張說比劉幽求韌性足,竟是挺住了

張允敏銳地察覺到了張嘉貞的不安,忍不住開口叫道:“使君……”

“什麼都不用說”張嘉貞冷笑一聲,站起身來背手說道,“我可不是那等遭挫之後便只會憂憤的人。不爲良相,便爲良將,就算這一關難過,將來聖人遲早都還會記得我張嘉貞,我須不是那等無能之輩年初回朝之際,我還捶得張說落荒而逃,這次有什麼好怕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杜士儀當然不知道,張嘉貞沒有居高臨下見自己,最大的緣由便是因爲這位舊日宰相生出了自危之心,根本顧不上他。

而他從益州大都督府好端端地回來了,由於從者都得了吩咐,並不隱瞞吃了個閉門羹之事,因而縣廨上下的屬官自是心情各異。既是初來乍到,已經吩咐了一切從舊例,杜士儀便表現得悠閒自在,去拜見張嘉貞不果的這天下午,他就命人執帖去了李白和吳指南投宿的旅舍,得知兩人去了張儀樓,他便索性帶人找了過去。

錦城名勝,東有散花樓,西有張儀樓,儘管杜士儀帶的都是家中隨從,沒有到過蜀中的人,但隨便攔一個路人一問,他便立時知道了,這所謂的張儀樓,便在成都西門。

相傳此地乃是當年秦滅蜀國,而後張儀築城時,用來定方位的地方,後來此地便建起了這座張儀樓作爲西門城樓。因樓高百尺,因而又得名曰百尺樓。這座百尺張儀樓重檐飛字,巍峨壯麗,儘管鄰近城門重地,但如今太平盛世,每日上午下午各有一個半時辰,容百姓登樓觀賞。

說是百姓,但多數都是有閒情逸致的讀書人。這會兒杜士儀帶着兩個從者一上去,就發現四下裡最多的便是一身白衫的士子,此外便是三兩衣着華麗的富商大賈,竟是藉着這寶地談生意的。他轉了一小半,就找到了李白和吳指南,可見他們那邊彷彿還有三四個人在,他就沒有湊過去,而是到城樓四面轉悠了一圈,極目遠眺,卻只見山水宛然入目,讓人心曠神怡。

“這張儀樓西瞻蜿蜒岷山,觀大江之水千里奔騰歸來腳下,南俯二江迥濤東漸雙流入於大海,北眺遠岫林端絕域春色,東臨少城街巷紛錯百族肆居,可謂是成都第一樓,較之散花樓更勝何止一籌屆時若是宇文中丞到了成都,自然該由這西門而入”

“一口一個宇文中丞,你只不過是寄籍成都,可不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這位宇文中丞一路括田括戶,又是查訟案清田畝,到時候若是知道仁兄家中人口衆多,卻是從江淮遠遷到此的衣冠戶,卻是從來不服賦役,那時候可就有得你好看了”

杜士儀突然捕捉到了這有些針鋒相對的一問一答,不由得眉頭一挑。儘管他昨日方纔上任,可縣廨之中那幾個屬官,卻是從未提到過宇文融即將抵達成都的消息

如今宇文融身兼數個使職,驛遊天下,勸農、覆囚、括田、括戶、勾當租庸調地稅、廉察天下百官,幾乎就沒什麼管不着的,活脫脫一個口稱天憲的欽差大臣。此時此刻,他沉思片刻,便對身邊一個從者吩咐了幾句。等到他又前行時,那從者便笑容可掬地向那兩個說話的書生湊了過去。

然而,等到杜士儀一個圈子轉下來,又看到了李白和吳指南時,卻只見吳指南臉上漲得通紅,竟是與人激烈爭執了起來。聽到剛剛和他們說話的幾個士子左一個客戶,右一個外鄉人,譏刺反諷不斷,其中趕人之意溢於言表,他頓時眉頭大皺,當即大步走上前去。

“不意李十二郎也在此地,倒是趕巧了。”

吳指南知道李白不喜歡與人口舌相爭,再加上剛剛對方出言不遜,他心中激憤,此刻已然爭得面紅耳赤。聽到這話,他本能地循聲望去,等認出是杜士儀,他一時大喜過望,連忙快步迎上前道:“杜郎君怎麼到這裡來了?你不是剛剛上任,正當忙碌之時……”

“勸農勸桑,興水利造舟橋,明禮法察學校這些都是一縣之主的職責。不過,新官上任固然千頭萬緒,可更重要的是先在成都城內好好走一走看一看,也好瞧瞧這蜀郡名城是何等風土人情。”杜士儀見那幾個士子驚疑不定地看着自己,他方纔微笑道,“卻不想纔剛登上這赫赫有名的千年古樓,便聽到有人在張儀樓上相爭,指摘什麼外鄉人和客戶。”

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300章 榮升第647章 雁門賦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354章 求親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985章 水火不容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1141章 都死了……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102章 殺羅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12章 薦師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04章 援軍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66章 出宮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97章 聲名鵲起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500章 失心瘋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647章 雁門賦第521章 知制誥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章 崑崙奴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880章 闖宮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999章 決然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771章 談崩了?第951章 大軍調停
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300章 榮升第647章 雁門賦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354章 求親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985章 水火不容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1141章 都死了……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102章 殺羅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12章 薦師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04章 援軍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66章 出宮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97章 聲名鵲起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500章 失心瘋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647章 雁門賦第521章 知制誥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章 崑崙奴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880章 闖宮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999章 決然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771章 談崩了?第951章 大軍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