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宇文融陰沉着臉進來,勉爲其難對一衆屬下佈置了接下來的一應事務,便起身離開,甚至連往日頗得他信賴的幾個下屬,他都沒有與之多言語一句。面對這幅情景,聯想到剛剛有人進來說了些什麼,衆人心中自有猜測。尤其是先爲宇文融旗下判官,如今官居戶部度支員外郎的李橙,更在出門時叫住了與自己有些私交的監察御史郭荃,兩人一同上馬出了宇文融的宅邸。

李橙是張說妹婿陰行真的女婿。當年張說左遷相州刺史時,曾經遍考屬吏,最終看中了李橙和鄭巖。張說把女兒嫁給了鄭巖,卻把與自己相交莫逆的妹婿陰行真之女嫁給了李橙,而後在幷州長史任上,亦是將李橙設法調至麾下。可以說,他和張說的關係不是非同一般的親近。因而,等到宇文融主導括田括地時,就將其奏爲監察御史闢署爲判官,而後因括田括戶有功,真授監察御史,就在去年封禪泰山時,又上奏舉薦其爲戶部度支員外郎。

而就是這樣一個原本該是張說和宇文融之間調停的人物,現如今卻覺得自己夾在中間左右爲難。論親緣故舊,張說對自己有許甥之德,簡拔之恩;可論提攜器重,宇文融先闢他爲判官,又一再舉薦讓他身居要位,這重用之德李橙更是感同身受。於是,如今三十七歲正當盛年的他,這一兩年下來卻平添了無數白髮,看上去顯得彷彿比郭荃還要蒼老。

“郭兄可知道,今日宇文戶部是因爲何事煩心?”

“看宇文戶部的樣子也是不願意對人說,我怎麼猜得出來?”

話雖如此,郭荃心中隱隱還是有幾分猜測。他和杜士儀交好,又得宇文融器重,因而知道這兩人之間聯繫緊密同進同退,自然一直都寬心得很。畢竟,這李橙的左右爲難大家都看在眼裡,誰也不想夾在中間的人換成自己。前兩個月宇文融還召了他去,問及杜士儀的兩稅制之法,他是真沒怎麼聽說過,只能絞盡腦汁把所有知道的都說了出來,那會兒就覺得宇文融另有所想。今天宇文融出去一趟突然這般震怒,焉知不是因此之故?

見郭荃搖頭,李橙不禁長長嘆了一口氣:“宇文戶部近來脾氣急躁了許多,在御史臺和戶部都時常大光其火,我也知道,是因爲燕公雖罷相,卻依舊任尚書右丞相,兼修國史之故。只是我之前去見燕公時,就只見他已經蒼老了許多,不復往日豪氣。如今勝敗已分,何必再意氣之爭?”

宇文融麾下官員衆多,李橙是知道郭荃秉性,這才忍不住倒兩句苦水,見郭荃苦笑搖頭,他知道接下來的話不宜再說,出了坊門便與之舉手告辭。上了大街只走了不多遠,他終究還是停住了馬,待左右隨從上前小心翼翼地探問,他就沉聲說道:“去燕國公宅”

張說雖罷相,但燕國公爵位和尚書右丞相之職尚且在身,門庭冷落雖不可避免,但朱門列戟,依舊一派錦繡豪門的氣象。儘管陰行真已經故世,李橙又是宇文融的下屬,可張家衆人都知道李橙是張說頗爲器重的晚輩,聞聽他前來探望,元夫人少不得親自在寢堂中見了他,這才引他去了張說修史的書齋。

國史都是在宮中史館修,如張說這般獲准在家修史的,簡直是少有的恩遇。而這也使得張家上下總算能安心,於是,對於其兄張光當初的割耳訟冤,上至元夫人,下至張說諸子,人人都感恩戴德。此刻,元夫人到門前敲門通稟了,這才輕輕推開門,又對李橙頷首示意道:“說之近來閒坐,雖氣性比往日平和,有時候暴怒起來卻依舊止不住,李郎說話時萬望仔細一些。”

“多謝舅母提醒。”

娶了張說的甥女,李橙在外固然仍是稱呼張說爲燕公,但此刻是在私宅,自然稱呼得親近一些。於是,當他入內行禮叫了一聲舅父之後,就只見張說擺了擺手,卻是一言不發地示意自己坐下。他依言在書案左手邊的坐具上盤膝坐下,斟酌了再斟酌,終究還是開口說了話。

“舅父,我是從宇文戶部那兒來。”見張說聽到宇文融這個名字並沒有太大的反應,李橙便鄭重其事地說道,“舅父,前事已經過去了,陛下對你依舊存着情分,時時諮以國事,修以國史。聽說舅父暗命親朋故舊暗覓宇文戶部並崔大夫等人的錯處,朝堂之上爭鬥不休,安知聖人沒有看在眼中?”

見張說依舊不做聲,李橙不禁有些急了,竟是提高了聲音說:“舅父,要知道如今政事堂不止一個源相國,還有新拜相的杜相國,李相國你已經罷相了,若是再和宇文戶部一再爭鬥,這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話說到這個份上,張說終於擡起了頭,面上卻露出了幾分譏誚:“你以爲我會不知道?”

李橙今天把心一橫,決定破釜沉舟把話說清楚了,卻沒想到張說竟然如此回了自己一句。有些瞠目結舌的他直勾勾地看着張說,足足好一會兒方纔聲音艱澀地問道:“舅父既然知道,那又何必?”

“自開元以來,罷相後復起的,滿朝之中只有兩個,一個是源乾曜那老好人,第二個就是我燕國公張說”說出這麼一句話之後,原本老態盡顯的張說兩眼圓瞪,竟是彷彿一下子恢復了生機和朝氣,彷彿仍是那個運籌帷幄的宰相

然而,那種氣勢只是維持了片刻,便最終斂去無蹤。他眯起了眼睛,復又淡淡地說,“當初我被姚崇那一下算計,幾乎跌到了谷底,但即便在嶽州那樣一個地方,我依舊熬過來了,我依舊回來了。可是,復相這種事,可一不可再

若是因爲他那種罪名罷相,尚且可以復起,豈不是代表當初的罪名定錯了,天子的明察秋毫也錯了?

這種話即便如李橙,他也不會明說,見其似懂非懂地皺了皺眉,張說方纔輕聲嘆道:“你不用再勸了,宇文融自忖此前得罪死了我,不把我置之於死地,他和崔隱甫絕不會罷休。至於我也是一樣,既然今生難以再登相位,爲家人計,我也不容如此毒蛇在榻邊酣睡至於政事堂那兩位新相,我替他們掀翻了宇文融這樣一個時時刻刻興許會威脅到他們的天子信臣,他們總能容得下我安心養老”

當李橙徒勞無功地從燕國公宅中垂頭喪氣地出來時,郭荃也在家裡收到了杜士儀在寫給宇文融之外,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原本只是心中暗自猜測的他,這下終於明白了宇文融狂怒的緣由。原來,杜士儀不但拒絕了請宋憬重提在舉國之內施行兩稅法的事,而且還規勸宇文融不要對張說追逼過甚,以免兩敗俱傷,抑或者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杜士儀還在信上說,倘若宇文融能夠想得通,請他設法再勸說一二,如果想不通,那他就當成不知道這麼一回事。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宇文戶部不願回頭,也是人之常情。杜賢弟,你這讓我如何是好?”

想到杜士儀對自己的幫助和引薦,宇文融對自己的提攜和重用,郭荃這纔算是體會到了李橙夾在當中的難處。而杜士儀在信上提到,萬一兩敗俱傷後,他們這些宇文融的親信可能招致的下場,他更覺得心中沉甸甸的。思來想去,他狠狠咬了咬牙,竟是袖了這封信在手,匆匆又出了門。

“郭郎這是……”

“我要再去一趟宇文戶部那兒,家裡就拜託夫人了。”

郭荃對夫人撂下這麼一句話就匆匆出去,等到他只帶着一個隨從便服到了宇文宅,門前的下人都沒想到他去而復返,一時吃了一驚,隨即慌忙通報了進去。不一會兒,裡頭就傳話道了一個請字。儘管宇文融在榮升戶部侍郎後,天子在東都欽賜的這座宅邸郭荃來過很多次,但此刻越往裡走,他越是能夠感覺到來往下人僕役臉上的戰戰兢兢之色。此前令張說罷相的那一役前,他也曾經察覺到這種氛圍,沒想到今天竟是又再一次重現了。

“你來了。”宇文融只是微微動了動下巴算是向郭荃打了個招呼,眼見其肅然行過禮後,卻從袖中取出一卷紙送到了自己面前,他一挑眉便接了在手,一目十行掃完後便冷笑了一聲,“杜十九郎還真是面面俱到,給我寫了那樣的信不算,還讓你來當說客”

“宇文戶部”

“不用說了,大道理我不是不知道,我只是惱火,他就這麼不看好我宇文融”宇文融暴怒地拍案而起,站起身來就這麼來回踱了兩步,他便氣急敗壞地說道,“從開元九年起,我由正八品上的監察御史,到從七品上的殿中侍御史,從六品下的侍御史,從六品上的兵部員外郎,正五品上的御史中丞,最後到現在正四品下的戶部侍郎,短短不到六年,我便到了今天,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就連張說也鎩羽而歸,憑什麼他就認爲我這次會輸給張說一介失勢之人

郭荃被宇文融說得心情激盪,不禁再次叫道:“宇文戶部,時勢不同,還請……”

“沒有什麼不同,這時候我已經收不住手了。我也知道,此前讓宇文統暗示他的事成功的希望不大,就算他杜十九並沒有奢望自己去主導那兩稅代租庸調之事,宋廣平也未必肯讓我挑頭攬總。”

宇文融聲音沙啞地於笑了兩聲,竟是透出了說不出的疲憊:“陛下不喜朝堂爭鬥太烈,所以從前政事堂一直都是一正一輔,如今這些彼此攻擊他必然看在眼裡。可若非他張說非要瞧不起我,非要把我拉下來,非要容不下人,怎會到今天這個地步?你也無需擔心,說不定跨過這個溝坎,我還能再進一步”

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44章 盛氣凌人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093章 出征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842章 毒餌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1005章 不疑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4章 入宮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4章 司馬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991章 條條大道,任君選擇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49章 天子徵召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932章 僕固之主
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44章 盛氣凌人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093章 出征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842章 毒餌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1005章 不疑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4章 入宮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4章 司馬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991章 條條大道,任君選擇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49章 天子徵召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932章 僕固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