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

儘管是楊國忠一腳把陳希烈給踹了下去,然後舉薦了自己爲左相,但韋見素從來就不認爲自己是什麼鐵板釘釘的楊黨。他性子柔弱,不喜與人爭鬥,這是事實,可楊國忠爲人霸道,他卻不希望自己被青史定位爲奸相走狗,因此在某些問題上也曾經力諫。可是,對於安祿山的這場叛亂,他的估計同樣不足,沒想到其這麼快席捲河北,而後河南之地也以最快的速度淪陷,緊跟着便是從洛陽到潼關,堂堂帝都長安竟是都危在旦夕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並不贊同棄長安西逃,那天黎明他被楊國忠以君前議事爲名請到了宮中,緊跟着便身不由己地被裹挾到了禁苑,然後從延秋門出長安,渾渾噩噩一路過了西渭橋,金城縣,來到了這馬嵬驛。忍飢挨餓也就算了,昨天晚上經歷了那麼一場可怕的兵變,當亂軍突然闖進來的時候,他甚至認爲自己快要沒命了!所幸被拖出去的他遇到了陳玄禮,最終沒有和楊家人那樣被扔在光天化日之下示衆,否則即便最終活命,他也沒臉再爲官了!

此時此刻,聽到李隆基這一聲韋卿救朕,在最初的愣神之後,韋見素也立刻面色大變,一下子想到了某個最壞的可能。他連忙上前攙扶着李隆基想要往外逃避,可誰知道這位天子連日以來擔驚受怕,原本還算壯健的筋骨眼下卻根本不聽使喚了。情急之下,自己也已經年近六旬的韋見素只能咬咬牙,彎下腰來把李隆基背起,跌跌撞撞衝出了屋子。等到了外頭,他方纔發現,外頭固然是一片雞飛狗跳,可看那正在着火的地方還在更遠處。

鬧了老半天,卻是虛驚一場!

Wшw _тt kǎn _¢ ○

當陳玄禮親自過來稟報的時候,驚魂未定的李隆基聽到最後,差點沒背過氣去。他還以爲是什麼驚天動地的陰謀,原來是一家子皇子皇孫逃難的時候,前日在市集上買了一大包胡餅,早先怕拿出來叫人哄搶了,後來餓得吃不消了,方纔在屋子裡偷偷生火烤着吃。只可憐這些龍子鳳孫們什麼時候揹着人偷吃過這種賤東西,還不能讓僕役看到,到最後便鬧出了火燒馬嵬驛的笑話來!

一想到自己竟是因爲這所謂的走水,差點以爲是禁軍已經決定擁立皇子,謀害自己這個名正言順的大唐天子,李隆基那憋了許久的火氣終於再也忍不住了。他死死瞪着陳玄禮,厲聲問道:“是誰擅自舉火?”

“回稟陛下,是延王。”

延王李玢乃是李隆基第二十子,其母柳婕妤當年因爲侄兒柳惜明的事,和杜士儀最不對付,此後更是連累幽閉宮中,早些年就去世了。不過,這位皇子卻不像孃家人那麼記仇,甚至有仁愛好讀書的美名。當然,他和其他皇子親王一樣,困守十六王宅沒事可做,更多的時間不是讀書,而是和妻妾婢女胡混,兒女輩雖還沒到半百,可也有三十多個。而和其他諸王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逃難,他竟是竭盡全力把兒女全都帶上了,一個沒少!

李隆基此前就聽陳玄禮婉轉陳情,說是因爲宗室太多,以至於行進速度太慢,此刻又聽到是延王李玢惹出的這樣大禍事,他登時恨得咬牙切齒。幾乎不曾細想,他便惱火地吩咐道:“正當逃難之際,他卻偏偏拖兒帶口,如今還不顧君父擅自舉火進食,以至於驛館失火,勞動軍中勇士!去傳命,從今日起,褫奪他親王爵位,所有兒子的爵位官職也一併免去!”

這樣的中旨褫奪絕對不合規矩,就算陳玄禮對延王李玢鬧的這一出也頗爲氣惱,可李隆基竟是一下子把延王一大家子的官爵全都奪了,他立刻意識到,天子根本就不是爲了勞動了將卒,而是因爲這件事讓其心驚膽戰!於是,他當下就瞥了韋見素一眼,輕聲問道:“韋相國,按理這樣的大事,總該中書擬旨,門下覈准。”

韋見素自己都還沒從驚惶中回過神,等陳玄禮再問了一聲,他方纔明白了過來。想了想後,他便搖頭說道:“陛下,延王固然有欺瞞之罪,但罪過尚不至於奪爵!只是讓將士們在扈從護駕之餘卻還忙亂了一場,不若請延王及皇孫們出面賠情,如此也可安撫人心!”

從昨晚到現在,李隆基經歷了太多大丟臉面的事,可陳玄禮他不可能降罪,否則軍心肯定就散了;將卒們他要給好臉色,因爲還要指望這些人護送自己去蜀中;韋見素更不能遷怒,而且剛剛還是同樣一把年紀的他將自己背了出來。既然如此,不拿他自己的兒子出氣,他拿誰出氣?因此,即便韋見素苦口婆心連聲勸諫,他卻死活不肯收回成命,而陳玄禮看這情形,也不想和天子硬頂了,橫豎不過是一堆皇子皇孫,和自己有什麼相干?

前去宣召的陳玄禮還沒回來,李隆基就只聽遠處傳來了一陣哭天搶地的聲音。顯然,正是李玢和兒女們沒有料到這樣嚴厲的處置,於是便嚎起喪來。他如今最不耐煩這樣的動靜,正要喝令韋見素去那邊,替自己痛罵這些不肖子孫一頓,陡然就覺察到了一陣不同尋常的動靜。這並不是什麼山呼海嘯一般的吶喊,卻彷彿是大地傳來的震動。如果他是軍中浸淫多年的哨探,一定會伏地傾聽,判斷出那是千軍萬馬來臨前的震動!

天子只是隱隱心悸,而陳玄禮卻已經得到了底下斥候的奏報。派去西邊的哨探一直沒能回來,即便從阿茲勒口中確定了朔方以及安北大都護府的援軍很快就會抵達,他也不得不提高警惕。所以,當專司伏地聽聲的斥候發現有大批馬軍到來的時候,他立刻就提升了警備級別。可做是這樣做的,眼看軍中根本談不上多少士氣,這還是因爲阿茲勒臨走時留下了口糧,他着實只覺得前路一片灰暗。

而且,阿茲勒的態度已經非常鮮明,那是不是意味着,杜士儀和郭子儀對於天子的態度亦是如此?

大約一刻鐘之後,高舉着戰旗的大批人馬終於出現在了陳玄禮的視線中。朔方節度使郭的藍色旗幟迎風招展,而在另一邊,安北大都護杜的大紅色旗號亦是鮮豔奪目。陳玄禮雖然身爲唐元功臣,當了很多年的龍武大將軍,可在這兩位功勳彪炳的邊鎮節帥面前,仍是不敢失禮,當即帶着麾下一營親兵出迎。他對郭子儀並不熟悉,但杜士儀乃是京兆杜陵人,三頭及第之後就一直是傳奇人物,他曾經見過多次,但談不上任何私交,連單獨交談都不曾有過。

所以,當縱馬來到那大旗下方,他便倏然跳下馬來,彎腰深深行禮道:“多謝二位大帥及時馳援!”

杜士儀見陳玄禮竟然把姿態放得這麼低,當下連忙下馬。因爲阿茲勒過馬嵬驛而不入,只吩咐人把半途上截住的韓國夫人等人往他這裡一送,所以他並不知道馬嵬驛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只看鬢鬟散亂的楊玉卿裴柔等人,他就是猜也能猜到這裡的變故。所以,見郭子儀動作更快,一把攙扶起了陳玄禮後,他就開口說道:“本來不得上命,不敢擅自帶兵離開任所,然而如今叛軍肆虐,也只能事急從權了!陳大將軍乃是軍中前輩,千萬不要如此多禮!”

郭子儀武舉出身,對陳玄禮這樣的禁軍前輩一直都覺得是傳說中的人物,可他在朔方嶄露頭角,最終正位節度使,竟然能夠和對方平起平坐,他不禁百感交集,卻也和杜士儀一樣說了一番客套話。

陳玄禮見兩人對自己全都客氣有禮,心下方纔稍寬,當下便說起阿茲勒徑直前往長安的事。儘管杜士儀早知其過馬嵬驛而不入,甚至都沒費神去謁見一下天子,讓李隆基找回一點存在感,但他還是佯裝大怒道:“這個狂妄之徒,竟如此沒禮數!還望陳大將軍看在他乃是胡人,又討擊叛軍心切,寬宥他這失禮行徑!”

“杜大帥也不要太苛責了杜將軍,他也畢竟留了口糧支援我等。”陳玄禮爲阿茲勒說了一句好話,突然覺察到杜士儀竟是讓自己寬宥阿茲勒的失禮,而不是說要向天子請罪!這樣的微妙之處,他這種極其敏感的人既然感覺到了,心中不免多想。而接下來,郭子儀的態度亦是證明了他沒有猜錯。

就在踏進馬嵬驛時,郭子儀提到太子李亨冤死時,卻還不無悲憤地說道:“太子乃是國之儲貮,身居宮中,和安祿山最多是朝見時會面,何來任何瓜葛?就因爲安賊在叛軍之中高呼一聲擁戴太子,陛下就賜死了太子,這豈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

這樣的話讓陳玄禮無言以對。見杜士儀亦是面帶嘆息,他本能地想要岔開話題,卻不想一行人路過旗杆時,昏昏沉沉的楊國忠正好睜開眼睛看到一行人路過,待認出爲首的杜士儀時,竟不禁驚呼了一聲。這一聲頓時驚動了杜士儀,他循聲望去,見楊國忠立時意識到了什麼,面色竟是慘白,他便哂然一笑,當下徑直走了上前。

“楊相國,許久不見,怎的落到了如此地步?”

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16章 一盤好菜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368章 翻臉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983章 跑官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66章 出宮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439章 兩稅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66章 出宮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445章 全勝第1074章 血書第647章 雁門賦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1041章 夜襲第77章 珠聯璧合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691章 交鋒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846章 毒瘤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712章 十銓注擬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5章 蝗雲如蓋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
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16章 一盤好菜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368章 翻臉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983章 跑官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66章 出宮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439章 兩稅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66章 出宮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445章 全勝第1074章 血書第647章 雁門賦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1041章 夜襲第77章 珠聯璧合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691章 交鋒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846章 毒瘤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712章 十銓注擬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5章 蝗雲如蓋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