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

也許是因爲自小就成了母親改嫁的拖油瓶,四處被人瞧不起,身份又卑賤,還曾經如同奴僕那樣伺候張守珪,安祿山自打進入洛陽之後,就對富麗堂皇的洛陽宮喜歡得不得了。尤其是那座重造於武后年間,曾經被稱作爲明堂的含元殿,他更是分外中意,每次召見人都會選擇此處。可這就苦了大燕朝的文武官員們,每次去見安祿山都要去爬那高高的龍首道,尤其是嚴莊高尚這樣的宰相。

而更具有諷刺性的是,大唐皇帝在這裡的大朝會,大多數都是接見使臣,頒賜恩賞,顯示大唐的天威,可安祿山卻不管不顧,上一次還在這裡鞭笞了崔乾佑田乾真孫孝哲三將,今天嚴莊送了戰報後,也同樣領了一頓安祿山親手揮下的鞭子。

這種日子簡直沒個頭!

這是嚴莊狼狽不堪地從含元殿出來時,心裡發出的悲鳴。他那整齊的官袍已經破成一條一條,完全不成樣子了,頭上的官帽是歪的,腳上的靴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一隻,而背上還沒完全好的舊傷上頭又添新傷,直叫他每走一步都彷彿痛在心裡。從前輔佐安祿山時言必聽計必從的躊躇滿志,現如今彷彿已經完全成了過去式,眼下在這位動輒暴怒打人的主君面前,他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恐懼。

宰相?從古至今,有動輒被君王抽一頓鞭子的宰相嗎?

“這不是嚴相國嗎?”

臉色變幻不定的嚴莊立刻擡起了頭,露出了一副儘量沉着的表情。可是,看清楚面前人是趙王安慶恩,他頓時掙扎着露出了一絲笑容,拱了拱手道:“趙王安好。”

安祿山一共十個兒子,趙王安慶恩是安祿山的第三子,乃是段夫人所生,今年不過十六歲。因爲母親深受寵愛,安祿山甚至不惜爲其向天子請封國夫人,由是造成了事實上的二妻並嫡,所以趙王安慶恩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庶子,處處和嫡次子安慶緒爭搶。而因爲安祿山的偏愛,他對幽燕軍中文武全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俯視態度。這會兒,發現嚴莊竟只是略略彎腰拱手,他頓時目露兇光,手中馬鞭突然凌厲地往下一揮。

那馬鞭幾乎擦着嚴莊的鼻子落地,發出了一聲破空響聲。儘管這一鞭並沒有打在自己的臉上,但那勁風仍然擦得嚴莊臉上生疼,而更痛的是他的心裡!剛剛纔在含元殿中被安祿山鞭笞得叫苦不迭,現如今又被一個半大少年如此侮辱,自來以國士自居的他怎麼受得了?可想到剛剛吃的那番苦頭,嚴莊還是趕緊低下了頭去,沒有吭聲。

“一時手滑了,嚴相國可別見怪。”見嚴莊不敢反抗,安慶恩方纔笑吟吟地揚了揚下巴,自矜地說道,“阿爺起家於幽燕,所以方纔國號大燕。他封了我趙王是什麼意思,想來嚴相國是一等一的聰明人,心裡應該有數。長兄被困在長安生死不知,或許早就沒命了,只是唐廷秘而不宣,至於二兄,那是個扶不起的泥阿斗,大燕的將來,遲早是我的。”

當嚴莊漸漸直起腰的時候,就只見安慶恩竟已經揚長而去,他只覺得牙齒咯吱咯吱直打架,竟是氣得臉都青了。就是這樣一個德行的傢伙,安祿山卻視爲掌上明珠,曾經有看不過去的偏將把安慶恩這種類似的言辭向安祿山稟報,結果安祿山大爲盛怒,表面上對其加以重賞,卻在背後找了個由頭將其殺了,在此之後,再無人敢置喙安祿山的“家事”。現如今四面楚歌之際,安祿山越發暴虐,還有這樣一個自以爲是的安慶恩,再忍下去,大燕就要亡國了!

嚴莊知道自己眼下這番慘狀很快就會傳開來,可他心裡另有打算,也就沒有遮掩,竟是就以這樣一番形貌回到了政事堂。

果然,高尚一看到他這樣子就嚇了一跳,雖說是拈鬮時運氣好,可兔死狐悲的心理畢竟佔據了上風。他連忙衝着幾個看呆了的小吏厲聲吩咐了幾句,等人手忙腳亂取來了衣袍之後,他方纔親自去掩上了門,又來到嚴莊面前深深一揖。

“今天是嚴兄替我擋了一頓,是我對不住嚴兄!”

“只是我運氣不好。”

嚴莊也不忌諱,當着高尚的面脫下了外袍,露出了新傷疊舊傷的前胸後背,顯然,是之前安祿山氣急之下胡亂抽打,這才造成了如此不規律的傷口。甚至他的大腿上都因爲避讓不及而着了兩下,此時卻不便露醜。等高尚找來備在此處換藥時用的外傷藥膏替他在胸背草草塗了,又換上一身衣物之後,他才低聲說道:“一次兩次,我們都可以忍,但如今洛陽城外可以說是四面楚歌,陛下卻老是如此動輒暴怒,這樣下去,我們能怎麼辦?”

“嚴兄說這話,是不是有好主意?”

高尚被這聲音嚇了一跳,轉頭一看,卻是大門已經被推開,阿史那承慶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門外。他一面慶幸兩人並未說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一面強自擠出一絲笑容道:“你不是去檢視洛陽城中諸軍了,怎麼就回來了?”

阿史那承慶一直是安祿山的謀主之一,因此這次同樣受封爲同中書門下三品,相比陳希烈和達奚珣這兩個掛名的,他和高尚嚴莊張通儒加在一起,纔是真正的幽燕幕佐班子。如今,張通儒因爲弟弟張通幽跟着顏杲卿和安祿山作對,名爲宰相,卻不如往日那樣受安祿山信任,政事堂真正說得上話的,也就只剩下他們三個了。

儘管上次捱打沒他的份,可眼見得高尚嚴莊這樣狼狽,阿史那承慶也覺得心驚肉跳。這時候進屋坐下之後,他便沉聲說:“河洛之地不比幽燕,醫者應該格外多,要不要我們用心蒐羅一下,找人替陛下再好好看看病?”

他這話纔剛出口,嚴莊就淡淡地說道:“大帥這幾年雖說心寬體胖,可在幽州時,性子也並沒有變成現在這樣子。如今動輒變得如此狂暴,究其根本是因爲戰事不利的緣故。心病還要心藥醫,哪個大夫有這種本事?”

面對這一層被捅破的窗戶紙,高尚和阿史那承慶面面相覷,最終誰都不做聲了。他們明白,嚴莊所言確實是真正的事實,安祿山動輒鞭笞臣下以及宦者奴僕,只是因爲戰事不利的憤怒和恐懼而已。換言之,只要把杜士儀和郭子儀兩路大軍給擊敗,把河東兵馬擋住,把河北兩路兵馬給消滅,把號令河北各州郡舉義旗的顏杲卿給抓來,那就什麼事都沒了!可是,誰能做到?即便史思明已經率大軍反撲,可如今首要之務是守住洛陽!

政事堂中,這個話題接下來沒人再度提起,可每個人心底都有個大疙瘩。嚴莊也只是點醒一下高尚和阿史那承慶,根本就沒指望他們能夠成爲自己的助力。如今越發糟糕的局勢,以及安祿山對自己的態度,他已經完完全全失望了。可他當了這麼久的幽燕幕佐纔有今天,卻還打算拼一拼。

這天傍晚,當嚴莊離開洛陽宮後,只是到家裡晃了晃,然後就換上便裝,輕車簡從地來到了溫柔坊一隅的那座豪宅,見到了安慶緒。

兩人從前並沒有太多的交往,安慶緒也根本沒想到這位父親面前的紅人會來見自己,最初還以爲是安祿山有什麼話要嚴莊帶給自己。直到嚴莊開門見山地問了一句話後,他纔不知不覺退後了兩步。

“晉王,如果陛下數日之後就要立趙王爲太子,你打算怎麼辦?”

怎麼辦?想到段夫人看自己時的不屑眼神,想到趙王安慶恩的脣紅齒白風流俊俏,想到文武羣臣對自己的避而遠之,安慶緒只覺得胸口蹭的冒出了一團火,竟是忘記了嚴莊有可能把自己的言行舉動全部稟報給安祿山,沙啞着嗓子說道:“就算不是大兄,也應該是我!憑什麼?”

“不憑什麼,就憑陛下寵愛段夫人,甚至起意就這麼宣佈康夫人已經死了,然後冊封段夫人爲皇后。既然都是皇后了,安慶恩就是真正的嫡子,名正言順。”嚴莊看到安慶緒額頭青筋一根根暴起,彷彿立刻就要發瘋,他方纔放上了最重要的一顆砝碼。

“大王,你要知道,如今大燕國已經四面楚歌,如果讓陛下再這樣一意孤行下去,只怕敗亡就在眼前。當此之際,如果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瀾,那麼不但大家都會視其爲拯救國運的功臣,而且他日也必定會聽從此人驅策。”

安慶緒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雄圖大志,他只是希望奪回自己應得的東西,不再讓任何一個人居高臨下俯視自己,僅此而已。可自始至終,就沒有人關注過他,包括親生母親更重視的也是長兄。只有此時此刻的嚴莊,用慷慨激昂的言辭撩撥了他的心。

他鬼使神差地開口說道:“那嚴相國覺得,我會不會是那個力挽狂瀾的人?”

嚴莊等待已久的,就是安慶緒這句話。因此,他的嘴角一下子彎了起來,隨即意味深長地說道:“大王若無可能,天底下就無人有此可能!”

當悄然離開安慶緒宅邸時,嚴莊只覺得後背心已經完全溼透。萬一談話不遂,安慶緒翻臉,那麼等待他的就是一個死字。好在他沒看錯安慶緒,這是一個既自卑又自負,同時又無能的傢伙,遠遠比如今已經聽不進勸的安祿山好相處。更何況,他要的不是相處,而是完完全全徹頭徹尾的掌控!

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653章 大丈夫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886章 第一名將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13章 謁縣令第271章 泄題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439章 兩稅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552章 造勢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7章 聲名鵲起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207章 重任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219章 納降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808章 分家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590章 下馬威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
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653章 大丈夫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886章 第一名將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13章 謁縣令第271章 泄題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439章 兩稅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552章 造勢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7章 聲名鵲起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207章 重任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219章 納降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808章 分家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590章 下馬威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