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分家

隴右鄯州募新軍操練之事進展正順利的時候,來自長安固安公主的一封急信送到了杜士儀的案頭。

得知玉奴在御前一曲用琵琶演繹的高山流水得到了天子的讚歎不絕,由此甚至獲賜了當初通過妹妹杜十三娘之手獻給天子的那把邏沙檀琵琶,杜士儀不禁又是驚愕,又是疑惑。儘管當年那個粉糰子似的小女孩,如今已經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可他印象最深刻的,卻一直都是她那天真爛漫的性子。既然有了那數年的師生緣分,他當然不希望她一腳踏進那最險惡的漩渦,可誰知道事與願違,而且竟彷彿是因爲他的緣故,方纔讓玉奴和那個圈子越來越近。

當看到固安公主在信上說,宮中賞荷之後,便沒有了進一步的動靜,可就在近日,壽王李清一母同胞的嫡親妹妹獲封咸宜公主,下降楊洄,他更是眉頭緊皺。

這楊洄乃是楊慎交和長寧公主之子,誰都知道,身爲韋后嫡長女的長寧公主當年驕奢淫逸,李隆基殺了韋后,對其自不待見,對於駙馬楊慎交就更是討厭了,即位之初就把人遠放絳州別駕,長寧公主一度將兩京宅院變賣卻無人敢買。也就是隨着時過境遷,楊慎交又死了,長寧公主方纔再嫁蘇彥伯,虧得楊洄這個兒子竟然能從這種最糟糕的境地中掙脫出來,娶得咸宜公主這個天子和武惠妃最寵愛的女兒。按理這與他無關,可楊洄和玉奴家中頗有些兜來轉去的親緣關係!

除了這件沉甸甸的事情,固安公主還說了個笑話。他那位叔母韋氏。也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玉奴得了天子御賜琵琶,竟是託人到安國女道士觀探問,想爲自己的兒子杜望之向玉奴求親!幸好半途被杜望之趕緊給拉了回去,這些天裝病不敢出門。

“樹欲靜而風不止……”

吐出了這麼一句話之後,杜士儀默默地將固安公主的信遞給了妻子,眼看着其仔細瀏覽完畢之後,將其湊在燈火上燒成了灰燼。正在長榻上玩耍的杜仙蕙見狀,不禁疑惑地擡頭問道:“阿爺,阿孃燒了什麼?”

不知不覺,女兒已經四歲了,杜士儀看到她那肖似王容的眉眼,忍不住想起了當年初見玉奴時的情景。他站起身上前去抱起女兒坐在自己的膝蓋上,摩挲着她那綿軟的頭髮,笑着說道:“蕙娘,這幾天你都在看着弟弟幼麟,喜不喜歡弟弟?”

“喜歡!”杜仙蕙頓時眉開眼笑,拉着杜士儀的衣角叫道,“弟弟睡覺的時候,我用手指頭戳他的臉,他卻一點都不知道……阿爺,弟弟什麼時候會叫我阿姊?”

見杜仙蕙果然把剛剛的問題給忘了,杜士儀少不得哄了她幾句。可是,因爲固安公主這封信,他着實心中沉甸甸的,最終側頭對沉吟不語的妻子道:“幼娘,把我的琵琶找出來。”

杜士儀平時所用,都是當年那把從嵩山草堂開始使用的舊琵琶,而王容另外送給他的那另一把邏沙檀琵琶,因爲價值連城,容易引人覬覦,故而始終束之高閣。此時此刻,王容知道杜士儀特意用了一個找字,顯然是讀信思物,生出了睹物思人的情緒,猶豫片刻,終究還是去開了箱子。當她將那把用油布一層一層包好的琵琶找了出來,眼看着杜士儀上弦調音,繼而又戴上了護指,纏上了撥片之後,她終於忍不住開口叫了一聲。

“杜郎……”

“沒事,我只是偶爾覺得,好東西也要拿出來用一用。而且,我已經獻了一把琵琶給陛下,難不成自己娶了富可敵國的妻子,就不能再有一把?”

杜士儀口中這麼說,可手指觸碰到那熟悉的弦時,下意識撥奏的,卻不是婉轉的春江花月夜,也不是悽婉的鬱輪袍,而是那一曲《楚漢》,旋律和後世琵琶武曲之中頂尖曲目《十面埋伏》有六七成相似的楚漢!只是,曲調固然相似,但在意境上來說,和偏向於表現漢軍的十面埋伏,以及偏向於表現霸王和楚軍的霸王卸甲有所不同,楚漢更多的是表現兩國相爭,鬥智鬥勇連場大戰的悲壯,而末尾點題的卻是霸王別姬。

他略過了序曲,略過了前奏,只選取了當中最激烈,也是最考驗技巧的那一段大戰,那如同戰陣廝殺一般的錚錚之音,頓時聽得王容一顆心猛然揪緊。一旁的杜仙蕙也沒有如同尋常孩子那般驟然聽到這攻伐之音時的驚嚇,而是瞪大了小眼睛盯着自己的父親。

直到那一段帶着金戈鐵馬之音的音樂戛然而止,杜士儀方纔覺得手指在不注意之間竟是已經微微紅腫了。他沒有在意剛剛忘情之下太過用力,而是放下琵琶站起身。

“快二十年了,我雖不敢說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也不是沒有見識過大陣仗的人。事已至此,不容退縮,幼娘,阿姊在信上既然說,朝中那些詆譭我的人,都被張裴二相駁斥了回去,陛下也因我建言隴右募兵安流戶之事,並未理會。可終究有了苗頭不是好事,既然陛下一改大唐之初的制度,連宦官都派出來巡邊了,那我也得防着因你的身家惦記上我。幼娘,你可記得,你之前說你接到家書時,你阿爺提到你那兩個嫂子貪心日漲,越發令人厭煩了?”

“嗯,是有此事。”王容聞言嘆了一口氣,只覺得異常頭疼,“和我家齊名的另外兩家豪富,楊崇義家便因爲家務而一蹶不振,郭萬金家也同樣是子孫爭產。阿爺在信上說,他統共就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不希望重蹈覆轍。實在惹惱了他,他就把全副身家都用來支持你這個女婿,我兩個阿兄斷然不會反對的!”

“萬萬不可。幼娘,王家豪富關中皆知,岳父氣惱兒媳,卻總不成拖累了兒子。這樣,你代我寫一封信給岳父。”

等到杜士儀交待了信中的內容,王容在吃驚之餘,卻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當年自己未嫁時,父親許諾將名下田地全都給兩位兄長,而作爲王家根本的琉璃坊卻留給自己,爲的是兩位兄長不懂得經營。然而,自己如今不必再擔心權貴覬覦,而且也已經握有更加龐大的產業,即便兩位兄長再通情達理,得知琉璃坊竟是從今往後要落在異姓人手中,兩位嫂子定然要鬧翻天。與其如此,有了杜士儀的支持,她大可放棄這些。

“好,我這就寫信!”

天子和權貴均在東都,王元寶最是會做權貴生意,自然也暫且移到東都洛陽城內的別業居住。當得知女兒從鄯州送了信來,他驚喜交加,連忙喚了信使到面前,接過信後就不假思索地看了起來。可是,前頭那些關於他那孫子和外孫的近況閒話之後,王容就用鄭重其事的語氣提到了當年他許諾的琉璃坊之事,

“幼娘……”王元寶一直以來,最疼愛的便是這個幼女,最倚重的也是這個幼女,一直最擔心的就是她所託非人。如今女兒嫁得好,又站在女婿前途的立場上,表示若是真的將琉璃坊給了她,兩個兄長興許不會有異議,但家中必定不和,而且對杜士儀仕途並無幫助,建議他早定歸屬云云,他就不得不仔細考慮了。他不清楚女兒這些年再沒有管琉璃坊的事,是真的在一心一意相夫教子,還是興許在籌劃經營別的,但昔日王容重用的掌櫃夥計,這些年被調走了不少卻是事實。

“唉,女兒嫁了,就是別家的人!只要她過得好就夠了,我何必管這麼多!”

王元寶搖頭嘆息了一聲,躊躇好一會兒,他便拿出了和做生意一樣的果斷來,高聲叫道:“來人,將兩位郎君全都叫來!”

王憲和王安先後趕到的時候,兩人的妻子也全都趕了過來。妯娌倆一反平日的面和心不合,全都賠笑道是生怕夫君有什麼事惹怒了公公,故而到此陪着,王元寶知道她們的性情,也懶得多搭理他們,安坐在那裡打量了一會兒兩個兒子,最終氣定神閒地說道:“大郎,二郎,我如今也年紀不小了,很多事情周顧不過來,爲免老了之後,有些事情全都忘得一乾二淨,所以今天把你們找來,把該交代的事情囑咐一聲。”

不等長子王憲開口,他就擺手阻止了他:“我從一介販夫走卒起步,到如今人稱關中首富,雖是一步一步打拼出的家業,可也多有你們這些子女之助。如今幼娘已經出嫁,剩下來的家業,我也打算先定下將來的歸屬,一份便是我這麼多年來在兩京乃至於江南置辦的田地,一份便是我在兩京櫃坊存儲的銀錢,以及琉璃坊。你們兄弟倆一人一份,想要當田舍翁,還是富商大賈,盡你們喜歡。”

此話一出,王安頓時大吃一驚:“阿爺,當初你可不是這麼說的?不是說琉璃坊是留給幼孃的?妹夫雖然對她很好,可她若沒有錢財傍身,日後有個萬一……”

王憲也順着弟弟的話反對道:“不錯,阿爺怎的又突然變了心意?我和阿弟都沒什麼經營的才能,琉璃坊還是留給妹妹吧!”

見兄弟二人齊齊相讓,兩人的妻子全都是目瞪口呆,繼而幾乎暗自捶胸頓足。待想暗示反對的時候,在王元寶那犀利的目光下,心虛的妯娌倆誰都不敢開口。要不是公公說糟糠之妻不可棄,興許她們都要下堂了,哪敢出言違逆?就在她們又心疼又糾結的時候,王元寶卻是沉着臉搖了搖頭。

“我意已決,幼娘有君禮照拂,膝下已經二子一女,晚年定有倚靠,用不着這些了。君禮也是自有才能的人,不用靠岳家的錢財鋪路。你兄弟二人既然彼此謙讓,那就如此,所有銀錢以及琉璃坊給大郎,所有田產歸二郎,就這麼定了!屆時我會告知琉璃坊上下所有人等此事,以安人心。”

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348章 逆轉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186章 面聖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第878章 夤夜凶訊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590章 下馬威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1069章 聯姻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445章 全勝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40章 銅膽鐵腕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545章 白登山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999章 決然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60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第846章 毒瘤第1108章 翻臉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226章 尊卑長幼
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348章 逆轉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186章 面聖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第878章 夤夜凶訊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590章 下馬威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1069章 聯姻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445章 全勝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40章 銅膽鐵腕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545章 白登山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999章 決然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60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第846章 毒瘤第1108章 翻臉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226章 尊卑長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