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

如果說,追贈榮王李琬爲靖恭太子的誥旨,讓衆多正在血拼皇位的宗室們大爲意外,那麼,李俯李偕兄弟上書謝恩時,提到的榮王李琬死因,則是讓朝堂內外長安官民無不譁然。儘管李俯和李偕兄弟並未完全挑明瞭說,可那封奏疏乃是刺血而成,其中極其隱晦地透露出了一個意思,那就是榮王李琬不是一夕病死,而是因爲憂懼於李亨父子三人死訊,自己又驟然被封爲征討元帥,憂心殃及子孫,故而自盡的

儘管這對於如今已經困居興慶殿養病,不能見人的李隆基來說確實是一個打擊,但蝨子多了不用愁,就連杜士儀都懶得再去對李隆基言說此事,別人就更不用說了。真正重要的意義是,天子已經追封了懿肅太子和靖恭太子兩個太子,那麼,接下來會不會追贈廢太子李瑛?杜士儀已經上書陳情過了,一旦裴寬假借天子的名義敲定此事,那麼,本就作爲一匹黑馬在前次推舉中脫穎而出的平原王李伸,豈不是比南陽王李更加名正言順?

李不過是李亨的庶次子,而平原王李伸卻是李瑛和薛氏所出的長子,又沒有如弟弟李俅那般入嗣慶王一脈。一旦李瑛和薛氏恢復太子和太子妃名號,在開元初年就得到冊封,整整當了二十多年東宮的廢太子李瑛,其分量絕對不遜於已故懿肅太子李亨。

“母親,杜相國之前已經撂下了明話,復推要麼就是一舉定新君,要麼就是取得票前二,李伸上一次的票數就毫無預兆地壓過了我們所有人,若是復推的時候,他又進一步得到了更多的支持,那時怎麼辦?”太子別院寢堂,南陽王李本就不是什麼睿智果決的人,此時此刻站在張良娣面前,他的眼圈發黑,眼睛深深凹陷了下去,不過是一日的功夫,竟顯得憔悴而又疲憊,“最重要的是,既然出面爭了,日後難保不被清算”

李都知道的道理,張良娣如何不知?更何況,她還拒絕了竇鍔的好意,沒有藉着李亨的死脫離東宮另嫁,而是以懿肅太子妃的名分,摻和到了奪嫡這樣一場風波之中萬一失敗,她連一個親生兒子都沒有,難道那時候還能去指望其他庶子能夠奉養她這個嫡母?一想到大唐建國以來那些奪嫡失敗者的慘狀,張良娣就硬生生打了個寒噤。

“不要說了既然我們已經爭了,這時候就只能進,不能退。”張良娣竭力穩定了一下心神,沉吟片刻後便低聲問道,“豐王李珙和盛王李琦之前既然只得了可憐巴巴的幾票,你可曾打探過他們那邊的情況?”

“盛王李琦借酒消愁,據說還跑去兄長壽王李瑁那裡大鬧了一場,把話說得很難聽。李瑁自從武惠妃一死就成了軟蛋,竟是還派人把李琦好好地給送了回去。至於豐王李珙……”李猶豫了片刻,又上前了一步,幾乎逾越了庶子和嫡母應該保持的距離,“母親,豐王此前一遇到事情就如同瘋狗似的,這次卻在走動了幾家人受挫之後,卻安靜得有些過分。我聽說,他正在打探大父的病情,似乎打算進宮探視。”

“打算進宮探視?”張良娣出身貴戚之家,雖說父親官職不過爾爾,但耳濡目染,再加上跟着李亨這些年,和同齡少婦在心智上截然不同。李隆基早已失盡人心,大權旁落,甚至連能夠拱衛聖駕的禁軍也已經七零八落,反而及不上杜幼麟那支數千人的飛龍騎,更及不上杜士儀帶回來,擁有兵諫意義的那六千三鎮精銳天子的存在意義,還是裴寬會做表面功夫,僅僅是對那些既定的誥敕上點一個頭而已。既然如此,豐王李珙要探視李隆基於什麼?

如今可不是李隆基當初還有精神駕幸十六王宅,搞出一場選東宮鬧劇的時候,眼下的李隆基已經完全力不從心了

“你去設法,一定要在今天促成這件事。”見南陽王李滿臉訝異,顯然不明白爲什麼要在如今這樣忙碌的時候管這樣的閒事,張良娣也懶得對他解釋,卻又低聲說道,“不止是李珙,你散佈一下消息,爭取多幾個皇子皇孫都入宮去探視一下你大父,但你自己不要去。豐王李珙若有圖謀,一定會在那時候顯露無遺,而你不在場,正好置身事外

“可要是李珙真的只是爲了探視……”李這話說了一半,自己也覺得可笑。如果李珙是那樣孝順的兒子,那就簡直是大笑話了

於是,他立刻點頭答應道:“既如此,我這就去辦,母親還請保重身體,兒子告退了。”

見李告退離去,張良娣身邊的一箇中年保母上前去關上了門,等回來之後,發現自己的女主人有些癡癡的,她心下一轉,方纔低聲說道:“大王對太子妃恭順有加,將來大事一成,太子妃成了太后,也就苦盡甘來了。”

“論出身,我比則天皇后高貴,唯一不及的便是太子早早棄我而去論家世,竇家張家比韋庶人亦要更顯達,我家舅舅現在更是監門將軍,奈何他竟是袖手不肯助我”張良娣雖說在李面前鎮定自若,此刻卻只覺得力不從心。她緊緊攥住了保母的手,可手心卻仍然冰冷冰冷,滑膩膩的都是汗。想到大後日便是又一次生死考驗,她甚至覺得身上力氣全無,老半晌才低聲問道,“李靜忠去陳玄禮那兒遊說,仍然沒有結果嗎?”

見保母訕訕地不敢說話,張良娣想也知道結果。本來,這樣的事如果南陽王李出面更有成效,可她不敢盡信李,畢竟軍權在現在這樣不安穩的時候意義重大。她不想聽那些阿諛奉承,打發了保母下去,自己一個人呆呆坐在那出神,可不過是一會兒,保母竟然急匆匆又回來了。

“太子妃,杜相國的那個義子,就是那個突厥人杜隨,他帶了一隊禁軍進了十六王宅,據說已經分撥了百人給嗣慶王和平原王,百人給儀王,百人給穎王,自己則是帶着剩下兵馬往咱們這裡來了。說是近來十六王宅頻頻事變不斷,故而杜相國的意思,從宮中調撥精銳禁軍四百人給咱們使用。如今人就在外面,太子妃要不要見一面?”

不是杜士儀帶回來的三鎮兵馬,也不是杜幼麟的飛龍騎,而是北門禁軍,張良娣當然明白杜士儀這樣做的意思,無非是進入復推候選的宗室能夠放心,能夠釋疑而已。即便如此,她仍然多問了一句:“既然是禁卒調動,陳玄禮呢

“陳玄禮沒有來,但有他的一個心腹校尉隨行,還有中書門下的調兵令,以及陳玄禮的手令。”

想想杜士儀在大面上始終毫無差池,如今定然不會做出讓自己人冒充禁軍的事情來,張良娣心下稍安。阿茲勒是杜士儀的義子,據說深得信賴,她也決定打探打探杜士儀的心意。低頭掃了一眼自己身上爲太子李亨而服的孝,她決定就這麼一身去見人。

儘管這是太子別院,但論規制和王宅差不離,李隆基甚至爲了堵住別人對自己不讓太子居於東宮的議論,所有屋宇比其他王宅還要壯麗幾分。此時此刻,張良娣端坐於正殿之上,見一個英氣勃勃的年輕人在從者導引下進了門,不禁立刻端詳起了人。就只見阿茲勒玄衣黑靴,整個人看上去就如同一把利劍似的光彩奪目,身後則跟了一箇中年軍官,她不禁心下暗自哀嘆李隆基對兒孫如同防賊,李亨羽翼幾乎剪除殆盡,卻坐視臣屬招納賢才。

這樣靠得住的人,東宮一個也沒有

“拜見太子妃。”

阿茲勒禮數嫺熟地行過禮後,就稟告了自己的來意,和那保母所言幾乎無差,正是將調來的北門禁軍分配給四家宗室,以備不時之需的。張良娣又問過那隨行的中年軍官,看過陳玄禮手令以及出自門下的調兵許可,她終於信之不疑。她使了個眼色讓保母先行將那中年軍官帶下去,這才和顏悅色地和阿茲勒說起了話,見對方始終態度恭謹,她這才小心翼翼地繞到了正題。

“杜相國此前曾經聲稱不涉推舉,如今既然是又進行復推,杜相國難道還要拘泥於承諾,不願意爲臣子表率?”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昨夜竭盡全力勸說杜士儀調禁軍給四家宗室,並且親自攬過了經辦此事的職責,阿茲勒正是爲了好好正面接觸一下張良娣,確認她是否就是杜幼麟轉述的故事中,那位和權閹爭權,意圖廢太子的皇后。僅僅只是剛剛那一小會的談話,他心裡就已經有八九分準了。哪怕李亨已經死了,張良娣還在力推庶子李爭位,權力慾望顯露無疑,若是讓這樣的女人成了太后,日後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亂子來

“太子妃所言極是,我也曾經勸過義父,不用因爲人言而退出推舉之事,畢竟,既然是不記名,就連裴相國也是親自參與,義父又何必避嫌?奈何義父一片公心,不願意讓人指摘,故而我也沒有辦法。”

信口開河說到這裡,見張良娣再也壓制不住緊張和急切,阿茲勒又笑了笑:“南陽王此次前往幽州,卻不幸因爲陛下昏聵而險些喪命,可之後深明大義,大有仁者之風,義父和軍中衆將都頗爲讚賞。若非義父掌兵多年,必須持正公允,而又出於當年舊憾,打算還廢太子一個公道,也許南陽王的希望還會更大些。”

阿茲勒都把話說得這麼清楚了,張良娣又怎會聽不出來其中赤裸裸的示好之意?杜士儀已然實力強大羽翼豐滿,可總還是臣子,需要皇家的支持,那麼擁立一個心向於他的天子自然是最圓滿的。除了南陽王李,誰和杜士儀還有交情?再說,李前次去幽州,一切都表現得很好

她強捺心頭狂喜,不動聲色順着阿茲勒的口氣讚歎了南陽王李的忠孝雙全,末了便把豐王李珙想要探視天子的事情給泄露了過去。儘管對方也許知道了,但無論如何,從她口中說出來,一定會讓對方多幾分重視。

只要杜士儀緊緊盯着豐王李珙,不怕這條瘋狗翻天。

可她又哪裡知道,在阿茲勒心目中,他們這些自恃高貴的宗室,不過是搶肉骨頭的狗而已

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464章 高升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783章 火藥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1238章 殺史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439章 兩稅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404章 強項令第271章 泄題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880章 闖宮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465章 師兄考師侄,卻見女弟子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282章 一箭雙鵰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413章 撬動第880章 闖宮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25章 盧門弟子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808章 分家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545章 白登山第994章 圍困示威
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464章 高升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254章 小妹代傳情第783章 火藥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1238章 殺史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439章 兩稅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404章 強項令第271章 泄題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880章 闖宮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465章 師兄考師侄,卻見女弟子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282章 一箭雙鵰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413章 撬動第880章 闖宮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25章 盧門弟子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808章 分家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545章 白登山第994章 圍困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