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

讓光王李洽和壽王李清平分秋色,這就是杜士儀當初給張興的任務。任務倒是不難,難在如何要讓自己不成爲陪襯,而且還要不那麼突兀

所以,即便是對於張興來說,這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故而,在姜度和竇鍔面前,他裝成聽不懂似的裝傻。到了御前,李隆基只是觀戰而不是親自下場,自然就沒辦法完全體會到姜度和竇鍔的感受,反而只高興於最終以一籌之差擊敗了吐蕃人,他就更加舒了一口氣。

對於這個結果,儘管那幾個吐蕃球手全都早在預料之中,卻都不禁用惱火的目光偷偷去瞪張興。倘若不是這個橫衝直撞,馬術和球技都爐火純青的黑大個,他們就算輸了,何至於正選加上替補總共八個人,結果人人帶傷,而這邊廂大唐的五人非但始終沒有替換過,而且唯一受傷多處的,就只有張興一個人?還不是看準了他們心存顧慮,不敢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本領

然而,看到天子頒賜的絹帛,他們的火氣立刻就消了。儘管從文成公主到金城公主,大唐向吐蕃輸入了工匠以及各種手工製造技術,吐蕃人也漸漸能夠紡織出色澤鮮豔的布匹,但因爲高原上不能養蠶,絹帛就只能靠那些往來東西的商人了。所以,在每人領受了五匹絹帛的賞賜之後,他們依次告退,再沒有去瞪那個害得他們輸了比賽的可惡黑大漢。

而此次下場代表大唐的五人中,李隆基對於兩個兒子的賞賜遠遠遜色於對三個外臣。光王李洽所得的是一對金盃,儘管換算成金子,也有個十幾兩,不可謂不值錢,可這種東西只能放在家裡供着,頂多吃酒的時候拿出來對外人炫耀炫耀,可皇子的家中能來吃酒的也就只有幾個少之又少的姻親,上哪去找人炫耀?至於壽王李清的所得,乍一看去就更加微薄了,竟是一把琵琶即便如此,兄弟倆還是全都畢恭畢敬地領受了賞賜,隨即就退到了其他皇子諸王之中

光王李洽倒也罷了,他把玩着那一對金盃來到了皇太子李鴻和鄂王李涓身邊,笑着把手中的小玩意往李涓手中一塞,這才瞥了一眼那邊廂和一母同胞所出的幼弟站在一起的李清,嘿然笑道:“今日十八弟不知道怎麼失望呢。好容易讓杜中書答應了下場,結果被阿爺一句話就替換了那張興。十八弟看似滿場飛奔,得分幾乎和我平齊,可就憑他累得和狗似的,阿爺哪裡會看不出來?說來說去,就算待會兒姜四和竇十所得不菲,今天真正的大贏家,還是杜中書帶來的那個張興”

李清是否小算盤落空別人無法確定,但李洽所言張興受益,今日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

李鴻剛剛還在和李涓感慨身爲龍子鳳孫,還不如杜士儀一個外臣,這會兒李洽又勾起這個話題,鄂王李涓就嘆了一口氣道:“你說得不錯。杜中書此前由雲州長史而代州長史兼河東節度副使,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很不少,其中多有出身寒微的傑出人才,可謂是不遺餘力。你之前說他對十八弟自嘲馬球打不好?他好歹也是在外軍政一把抓的,真要沒一點弓馬能耐,怎會有今天?不過是尋個由頭,舉薦人才而已。要知道,阿爺一向就是最中意臣下唯纔是舉的。”

皇子們儘管甚至都不及外臣能夠日日面君,但對於君父的揣測,毫無疑問並沒有任何偏差。姜度和竇鍔兩人,李隆基素來是當成自家子侄一般,給的賞賜即便比對光王李洽和壽王李清更優厚,但一人一匹西域駿馬,以及一些金帛,可馬匹對於馬廄裡頭盡是騎不完的坐騎的兩位嗣國公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兩人都需要天子的聖眷來維持家門不墜,故而全都露出了心滿意足的表情。等到兩人退了下來之後,昔日還曾經是死對頭的他們對視了一眼,姜度便先開了口。

“用你手頭那馬鞭賭一賭如何,陛下會賞賜給那張興什麼東西?”

“良馬金帛之外,恐怕就是官職了。”作爲外戚,擅長鬍騰舞的竇鍔和在太常寺掛了個職的姜度一樣,好歹也是個太僕少卿,他聳了聳肩之後,便用掩不住殷羨的目光看着杜士儀,“杜十九真是得天獨厚啊,一步一個腳印,不過這十幾年,竟然已經擠進了大唐最有實權的那個圈子。遙想當初他在我家裡頭觀胡騰舞而當場賦詩的那時候,誰能想到他有如今的成就?”

“是啊,誰看得出來呢?”姜度想起自己那時候就是攪局的人,不禁也爲之莞爾,但對於竇鍔的猜測,他卻笑吟吟地搖了搖頭道,“那我就和你賭,倘若陛下真的因爲今日杜十九帶了這張興來,而他又在馬球場上表現絕佳而頒賜官員,此人必定會一口回絕”

“回絕?”竇鍔有些不可置信,“聽說這張興出身民戶,三代以內不曾有人出仕,可以說是無資的白身,這樣天大的好機會,他會往外推?”

然而,在李隆基對於今日張興在場上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依樣畫葫蘆賞賜了一匹良駒,又許以左金吾衛倉曹參軍之職的時候,張興果然立時長揖謝絕道:“陛下厚愛,臣不勝惶恐。然則臣籍籍無名之輩,今日只因爲在御前一場馬球得勝,而得左金吾衛倉曹參軍一職,旁人必定會覺得此又爲斜封悻進之門。臣拜領陛下所賜良駒,然賜官不敢領受。臣隨杜中書進京,是爲了苦讀經史,踏踏實實再磨礪幾年,將來報效大唐,並不是爲了一時驟貴”

這話說得擲地有聲,而且大見志氣,李隆基不禁爲之大悅:“好,好杜君禮所薦之人,果然亦是風骨獨到。朕收回成命,再賜你集賢殿新編的書二十卷,以嘉你向學上進之心”

“多謝陛下”這一次,張興是真正喜笑顏開了。他恭恭敬敬地拜謝之後,這才退下。可他還來不及舒一口氣,就只見姜度和竇鍔立時圍了上來。

“陛下可曾賜你官職?”

兩人幾乎異口同聲問出了同一個問題,張興一愣之後便坦然說道:“陛下確有此意,但我甚爲惶恐,不敢領受。”

話音剛落,他就只見姜度對竇鍔攤開了手:“竇十,我贏了,你手裡的那條金絲牛皮混編的馬鞭給我”

“就你狡猾”竇鍔簡直覺得不可思議,不情不願交出了手中的馬鞭,這纔看着張興,恨鐵不成鋼地說道,“陛下賜官,不用歷經吏部銓選,這是多少人想都想不到的,你竟然會傻到往外推?唉,這真是……”

而杜士儀眼看張興抵擋住了送到面前的誘惑,心裡僅存的唯一一點擔心也爲之煙消雲散。他特意把張興帶到御苑來頂替打馬球,並不是爲了讓其一鳴驚人就此出仕——沒看崔儉玄就因爲搗鼓了一個馬球賽,都一直被人稱作爲馬球參軍,更何況崔儉玄好歹還是趙國公之子,正經的清河崔氏嫡脈,而張興卻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這今後爲官,名聲還要不要?所以,當李隆基在目送張興下去後,又讚歎了他兩句目光精到,他少不得謙遜連連。

由於這一場比賽實在是精彩紛呈,持續的時間又長,李隆基到底沒有那麼年輕了,說了幾句話便站起身來到後頭去更衣。

而天子這一走,武惠妃便笑吟吟地看着杜士儀,突然出口問道:“杜中書,先母和河中楊氏雖已經是遠親了,但還沾親帶故,聽說你之前在成都時收錄在門下學習琵琶的女弟子楊玉環,去歲因父喪趕回了蜀中,近些日子就要到洛陽了?”

李隆基這一走,武惠妃便立時單刀直入拋出了這麼一個問題,杜士儀登時心中一緊。他一直都知道,玉奴只是小丫頭的暱稱,如果可以,他恨不得永遠不去想及她那楊玉環的本名。然而,玉奴已經料理完其父楊玄琰的婚事,不日就要到洛陽的消息,他確確實實不知道,此刻意外之餘更多的是異常複雜的心情。

當着武惠妃的面,他立刻驚異地瞪大了眼睛:“惠妃此問,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和楊公昔日在成都的時候有些故交,但此後聯絡就少了許多,而玉奴回鄉奔喪之後,鮮有音信,若非惠妃提及,我都恐怕不知道她就要到洛陽了。”

想當初王守一就曾經盯上過玉奴,他還是藉着讓玉真公主將其收錄門下,最終把那些覬覦的人擋在了門外。可眼下換成武惠妃,情形就更加棘手了,恐怕連玉真公主都未必能夠擋住事到如今,他還不如裝成師徒緣分漸漸淡薄來得消停

“哦?”武惠妃挑了挑眉,面上露出了能夠魅惑君王的嫵媚笑容,“原來杜中書竟然不知道這個消息,那我可是提醒你了她既是你弟子,又是玉真長公主愛徒,來日等她除服,我可要請玉真長公主帶她進宮給我瞧瞧。”

杜士儀已經迅速整理好了心情。事涉玉真公主,他自然沒有貿然開口,而等到李隆基回還,武惠妃就彷彿沒有提過剛剛那個話題似的,姿態優雅地上前相迎,待天子入座後,她便開口說道:“三郎,壽王如今已經不小了,雖則有飽學大儒爲其講課,然則他時常提到,對那些師長敬畏太甚,有時候太過戰戰兢兢。杜中書當年三頭及第,文采風流,經史兼通,又曾經在昔日的麗正書院中編過書,何不請他常爲清兒講課?”

即便早就知道武惠妃寵冠後宮,無皇后之名,有皇后之實,可當着天子的面,下頭還有衆多皇子諸王,如此明目張膽地提出這種事,杜士儀仍然吃驚不小。他仔細留心着天子的表情,見李隆基不過微微一愣便沉思了起來,他登時更覺得此事棘手。果然,下一刻,李隆基便擡頭看向了他。

“杜卿意下如何?”

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300章 榮升第186章 面聖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5章 診治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31章 手足連心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68章 殺!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850章 激將法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414章 易主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606章 雲州集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439章 兩稅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682章 千里歸來
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300章 榮升第186章 面聖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5章 診治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31章 手足連心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68章 殺!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850章 激將法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414章 易主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606章 雲州集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439章 兩稅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682章 千里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