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瞞天過海

來自長安的信使於將疾馳三晝夜後抵達靈州,親口將那個“死訊”告知杜士儀的時候,他原本安坐在靈武堂中那張大案之後,終於站起身來,久久才閉上眼睛吐出了一口氣。玉奴復爲女道士入宮修行已經兩年了,先是利用寧王之死拖了大半年,然後又利用給昭成皇后竇氏排演霓裳羽衣舞,再加上張雲容謝小蠻等美貌侍兒拖了許久,如今終於等到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那一天

如果玉奴是不相於的人,橫豎他早已有了不臣之心,可以熟視無睹地任由她在宮中風光絕倫,楊家勢傾天下,可那是他從小手把手教授琵琶,幾乎是看着長大的,他最希望的就是她能夠跳出那個權力的漩渦,傾軋的染缸。現如今,最憧憬那份風光的楊玉瑤主動跳進去,楊家其他人也就抓住了救命稻草,宮中的高力士想必也就有了抗衡李林甫的本錢。至於楊玉瑤是否還對他存有恨意,將來會不會想辦法報復,那還得看看她是不是有那個本事才行

“我知道了,你一路奔波辛苦,歇息一天再回去,路上不用這麼緊趕慢趕了。”杜士儀輕輕向於將點了點頭,隨即溫和地說道,“長安不比靈州,你和承影在那兒隨侍夫人和二位郎君,比在這裡時更加辛苦,記得遇事不要太逞強了。”

於將連忙答應,等出了靈武堂後,他卻不忘問了龍泉幾句,得知朔方之內一片安寧,沒有半點亂子,他方纔放了心,自回宿處補眠不提。

而等到他一走,龍泉就轉身進屋,將於將問自己的事如實告知後,當即納悶不解地問道:“大帥,夫人既是身在長安,北庭節度使李大帥遭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刁難之事,爲何不能讓夫人設法請人轉奏上去?李大帥乃是宗室,夫蒙靈察卻不過一介胡人,若是陛下得知,定然會責夫蒙靈察驕悍”

“兩鎮節帥不和,在朝中素來是司空見慣。就比如當年河西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和朔方節度使王竣不和,因此使得王竣安撫的胡人,郭知運卻率兵攻殺,戰況始終不利,王竣卻因此左遷,誰會管他是不是受了委屈?”

杜士儀對貼身跟着自己多年的龍泉,素來不吝提點:“所以,這樣的問題只能讓李老將軍自己解決。如果通過朝中設法,只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找到可趁之機。你要記住,借勢是自己實力不足,萬不得已之下方纔能夠用的把戲,但如果每次都依賴外力,卻不考慮壯大自己,遲早會有可能被借來的勢給吞了”

龍泉立刻恍然大悟,連忙拜謝這番提點。等到於將次日啓程時,他親自去都督府門前相送,看着人翻身上了馬背,他親手將繮繩遞了過去後,忍不住又提醒道:“長安雖是京城,不見刀光劍影,但實則更加險惡,你和承影千萬小

“我知道,我們遠在長安,大帥身邊就拜託你和莫邪了。”於將說着便伸出手去,和莫邪緊緊相握之後,卻又低頭在龍泉耳邊低聲說道,“阿茲勒這兩年奉命收攏胡兒,操練幼軍,深得大帥信賴,你們可別他給比下去了”

“放心,我不會丟了咱們的臉”龍泉嘿然一笑,突然把聲音壓得極低,“你不知道,羅大帥和嶽娘子又要送一批人來,雖只十幾人,卻都是比得上咱們當初的好手幼軍營那批人固然驍勇,可戰場廝殺固然不錯,平日卻抵不過咱們的身手和劍術,再說,咱們可沒少上公冶先生那討教”

“那我就放心了”於將聽說還有漠北的人來,登時大喜,和龍泉話別之後,他便凌空虛抽一鞭,身下坐騎立時猶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了出去。

對他們來說,什麼大唐,什麼天子,都是極其遙遠的,給了他們活路和尊嚴的,是羅盈和嶽五娘,是杜士儀和杜家人,除此之外,別的根本就不重要

人逢喜事精神爽,可這在外人看來是一樁最應該傷心的事,因此即便杜士儀不能沒事素服招搖過市,可他仍是順勢齋戒一月。外人最初固然疑惑,可龍泉露出口風之後,朔方上上下下的文武很快就都知道了,杜士儀早年教過的那個女弟子,曾經被冊爲壽王妃,而後又再次度爲女道士,在興慶宮中太真觀中修行的楊氏歿了。

這些年來,李隆基倦政,任用李林甫這樣的事官,排斥清流,因武惠妃之故而廢太子及光王鄂王,甚至連子媳都不放過,當然人人心中有數,只因爲直諫的一個個左遷,都索性不吭聲罷了。故而,對於杜士儀的舉動,大多數人也唯有在心中嘆息。

憶昔開元初年,天子英明,名臣輩出,將帥果敢,哪像現在朝廷後宮全都一片烏煙瘴氣

太真娘子病故這樣的消息對於遠離京師的朔方,不過是過眼雲煙,須臾便散去無蹤。可在長安城中,卻儼然一件大事。玉奴只不過是女道士,並沒有任何封號,李隆基本想大操大辦,可他是天子,總不得不考慮輿論,思來想去便吩咐按照一品夫人禮發送。

而既然寵幸過多次,張雲容謝小蠻和其他幾個侍兒又確實嬌俏可人,能歌善舞,玉奴臨終前又留下了那樣的話,李隆基當年能夠冊封倡優出身的趙麗妃,自然也不會在乎這些侍兒的出身。他在開元即位之初,曾經將貴淑德賢四夫人改成惠妃麗妃華妃三夫人,九嬪也各改名號,可此前藉着天寶改制,他又將後宮名號改了回來。這次他不但先封了三個才人,張雲容和謝小蠻更是直接晉封美人。

謝恩之後,張雲容便和謝小蠻聯袂求見了高力士。高力士原本正惋惜玉奴香消玉殞,正思量楊玉瑤是不是能夠填補一下某個缺口,哪裡耐煩見外人,可張雲容和謝小蠻精擅樂舞,且不說玉奴留下的那一曲霓裳羽衣舞中,少不了她們兩個的角色,就說她們兩個是衆侍兒中最受寵的,如今已經封了美人,赫然後宮新貴,他也不得不給幾分面子。

“你們的意思是說,太真觀中除了你們之外的女冠,都放到金仙觀去修行?”

見高力士眉頭一挑,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張雲容和謝小蠻早就知道此事並不是那麼容易,臉上頓時都露出了黯然之色。性子慧黠的謝小蠻看了一眼張雲容,隨即低聲說道:“其實,是太真娘子的三姊,楊家三娘子藉着進宮操辦喪事,把太真觀當成了自己家似的,非但我們不忿,太真觀上下的女冠,哪怕一介灑掃之人,也都是受過太真娘子無數恩惠的,每個人都對她厭惡透頂。而且,還有傳言說,日後陛下會度了楊家三娘子爲女冠……”

高力士立刻敏銳地注意到這最後一句話,立刻打斷道:“等等,什麼傳言,你們說清楚”

張雲容和謝小蠻你一言,我一語,將楊玉瑤無意中露出想度爲女冠的口風添油加醋誇大了十分。果然,就只見高力士先是眉頭緊皺,而後漸漸舒展,竟是彷彿解決了一樁大事似的,兩人遂閉上嘴不再多言,省得畫蛇添足。

果然,斟酌片刻之後,高力士便開口問道:“這麼說,太真觀中除了你們這些近身服侍太真娘子的人,其他的女冠想要出去清修,是因爲看不下去楊玉瑤興許有可能霸佔這座太真觀?”

“沒錯,就是如此。”張雲容一貫好性子,但此刻也義憤填膺地重重點了點頭,“我等蒙陛下恩賜,出太真觀後羣居一處宮苑,還能眼不見爲淨,可她們日日夜夜都要面對楊家三娘子那副嘴臉,誰能忍得下這口氣?橫豎宮中有的是願意度爲女冠的宮人,還請大將軍發發慈悲,成全大家這樁心願。我和小蠻代她們求高將軍了。”

高力士就只見張雲容說着便索性屈膝跪了下來,謝小蠻也是如此,一時有些猝不及防。儘管他如今官拜右監門衛大將軍,又有封爵,直追當年的楊思勖,在宦官之中地位不可撼動,可張雲容和謝小蠻如今畢竟不再是侍兒,而是天子的後宮,他不好太過託大。他趕緊一手一個把人扶了起來,隨即一口答應道:“此事我會對陛下陳情,就說她們有感於太真娘子恩德,願意到金仙觀清修爲太真娘子祈福,你們就放心吧”

見高力士終於答允,張雲容和謝小蠻登時大喜過望,連忙千恩萬謝。等到離開內侍監,兩人方纔對視一眼,露出了一個會心的笑容,卻謹慎地沒有繼續商量。等來到太真觀,她們吩咐把人都召集齊了,將事情原委始末一說,那些幾年前被度爲女冠的宮人們頓時喜出望外。楊玉瑤那眼高於頂的性子和玉奴截然不同,對比故去的舊主,她們誰願意伺候這樣一個新主?更何況,在宮中苦熬了這麼多年,能夠出宮去,這簡直是得天之幸

所以,一個個人圍着張雲容和謝小蠻千恩萬謝,等到她們脫身出來回到賜給她們的宮苑,和其他獲封的侍兒一說此事,自也是人人願意幫忙。於是,這邊廂喪禮正在籌辦,張雲容等人便在太真觀中整理名冊,打點行裝,甚至大方地拿出私下的體己賞賜給這些女冠,一時人人感恩戴德,就連太真觀花園中幾個專司修剪花木的雜役女冠,也願意離宮前往金仙觀修行。

當這一天楊玉瑤照舊打着玉奴的幌子來到太真觀時,就只見一個個女冠全都提着包袱等候在了那裡。不明所以的她眉頭倒豎,正想呵斥,卻正值張雲容等人從屋子裡出來。幾個人看也不看她一眼,徑直走到那三四十個女冠跟前後,張雲容便開口說道:“高大將軍已經發給了所有人出宮木券,金仙觀那邊也派了車來,時候不早了,我這就和小蠻妹妹她們一塊送你們出宮吧。”

一入宮門深似海,每一個宮人自從踏入這座深宮的時候起,就已經做好了老死其中的心理準備,如今得脫苦海,所有人不約而同地謝了又謝。直到這時候,楊玉瑤方纔意識到這是怎麼回事,登時怒聲呵斥道:“太真屍骨未寒,你們這些服侍她的人竟敢背棄她?你們還有沒有良心”

“總比你打着太真娘子的旗號,卻於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有良心”謝小蠻素來嫉惡如仇,忍了又忍,終究耐不住性子譏刺了楊玉瑤一句。

“你……”楊玉瑤一張臉登時漲成了豬肝色。可她疾步衝到謝小蠻面前,揮起手正想打人,斜裡卻伸出了一隻手緊緊攥住了她的手腕,正是張雲容。

“三娘子,我們從前敬你是太真娘子一母同胞的嫡親姐姐,所以素來讓你三分,可你不要太過分了等你日後封嬪冊妃的時候,再來逞你的威風不遲”一句話把楊玉瑤噎得啞口無言後,張雲容方纔嗔怒地斜睨了一眼謝小蠻,這才責備道,“正事要緊,和不相於的人囉嗦什麼”

妹妹身邊的昔日侍兒如今竟然爬上了高枝,還對自己用這樣的口氣說話,楊玉瑤縱使氣得發昏,也只能把氣撒在了那些女冠身上。可是,不管她罵忘恩負義還是其他的,都不能阻止這座太真觀很快變得空空蕩蕩。站在那裡生了好一陣子悶氣,她立刻又醒悟了過來。

舊人全都走了也好,如此一來,以後這座太真觀就是她的了只要她能夠入主這兒,當然還會有新的宮人度爲女冠,如同當初服侍妹妹那樣精心服侍自己。至於張雲容謝小蠻這幾個出身低賤的女人,今天這筆賬她記下了,將來她一定讓她們好看

走在漫長的興慶宮夾城中,所有女冠全都沒有出聲。出宮的喜悅興奮和彷徨不安夾雜在一起,足以⊥她們的心情五味雜陳。而走在後頭那個身材臃腫,下頜長了一個黑色瘤子的中年女子,則是忍不住再次擡頭望了一眼那高大的宮牆。

從多年前她隨着師尊進出這裡開始,就和這皇宮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那個楊氏已經再也不在人世了,她終於可以做回自己

把守宮門的衛士一一查驗了高力士親自簽署的木券,又搜檢過了行李之中並無夾帶,便放了這幾十個女冠一一上了那些早已停在宮門前的騾車。因爲人多,每輛車上都塞得滿滿當當。親自前來送行的張雲容和謝小蠻當看到最後一個人也上了車之後,這才齊齊舒了一口氣,隨即彼此悄悄拉了拉手。隨着兩隻手緊緊握住,她們心裡明白,終於完成了那個給了她們今日富貴之人交託的最大任務

當年搭救她們的那人捎過話,從今往後不會再要挾她們去做什麼,她們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努力保住自己的地位,彼此相攜往上爬。

宮中沒了太真娘子,金仙觀中卻多了十幾個當初在太真觀只負責灑掃的女冠。其中安置不下的幾個人被玉真觀的霍清給要了過去,旁人自也不會置喙。無論李林甫還是高力士,甚至是朝中那些留心後宮的朝臣,更多留意的是後宮中突然多出來的幾個女人。

張雲容和謝小蠻既是將所謂的傳言轉述給了高力士,高力士立刻想到這是安置楊玉瑤的最好手段。在他親自出面暗示下,李隆基本就貪圖新鮮,再加上因此及彼,沒怎麼細想,便答應了將楊玉瑤度爲女道士,在太真觀給妹妹祈福。橫豎造得富麗堂皇的太真觀空着也是浪費。而且,楊玉瑤寡婦的身份對羣臣來說不無忌諱,縱使他有心將其收入宮中,也得等這陣子風聲過去後再說。

儘管這並不是國喪,可王容還是親自上了姜家商量,把長子杜廣元和姜六孃的婚事暫且推後。不明就裡的杜廣元只以爲那位容貌映麗,言語可親的阿姊是真的去世了,最初得到消息後竟是痛哭了一場。於是,等到幫着玉真公主處理了玉奴的喪事後,王容便敏銳地發現,較之從前的大大咧咧,長子的言行舉止竟收斂了許多。

這要是放在從前,她必定會覺得欣慰,可如今兒子是歷經由邊鎮別將回到長安富貴鄉,又遭遇了一場意外的變故,方纔有了這樣的轉變,她的心裡卻不無嗟嘆。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吐露出半個字,唯有硬着心腸假作毫不知情,派杜廣元拜訪各家親友,包括杜氏宗親,希望他能夠在奔波疲累中忘掉這件事。

等到這一場喪事終於塵埃落定後,王容復又造訪了輔興坊玉真觀。見到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的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時,她忍不住爲這一場瞞天過海之計而感到後怕。她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可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任何一個問題,那麼便會是一場滅頂之災,即便玉真公主乃是天子一母同胞的嫡親妹妹,也逃不過欺君之罪。所幸事情一步一步全都是照着她們的計劃在發展,這風險極大的計劃竟是成功了,甚至不曾招人懷疑。

“什麼時候把玉奴送出城去?”玉真公主終於開口打破了這難言的沉寂。

“近日應該就可以施行了。她已經是旁人眼中的已死之人,改容之術又惟妙惟肖,只要我藉着前往樊川杜曲的名義,她就可以順理成章混在其中出城。城外又有人接應,這暗度陳倉之計就再無破綻。”王容如此答了一句,見玉真公主憔悴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她忍不住問道,“難道師叔這些天來都沒見過她?”

“別說我,元娘也不敢見她誰都不能擔保沒人懷疑,也不能擔保玉真觀中就沒被別人摻沙子。我們如果露出悲慼憤懣之外的態度來,萬一落到人眼中,豈不是前功盡棄?”玉真公主揉了揉憑空多出兩條皺紋的眉心,復又苦笑道,“哪怕她到時跟着你走了,我也不會去見她。誰都知道我如今是最傷心的時候,日日關在房中,除卻你們誰都不見

固安公主也點頭道:“既是她如今屈身爲婢女,我二人自然不好見她,但自有霍清張耀調護,不至於讓她受屈。忍這一時,成全她一世,我們也不算是苦心白費這些天來我要把首尾都收拾清楚,除卻張雲容謝小蠻之外,所有涉事的蛛絲馬跡得在最短的時間內抹消於淨。而楊玉瑤一入宮,張雲容和謝小蠻若想自保固寵,也得宮外有人爲援,與其看着鏡中華髮,無所事事傷春悲秋,還是有事可做的好”

見固安公主笑談鬢生華髮,玉真公主想起自己攬鏡自照時的光景,也不禁若有所思。

皇室宗親看似還有不少,可是那又怎樣,縱使是兄弟姊妹,何嘗有多少真正的親情?現如今她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都做了,還有什麼跨不過去的溝坎?至少等異日年華老去的時候,她不會覺得人生虛度

“既然如此,我便使人通知赤畢,讓他親自走一趟。現如今已經到了最後一步,倘若爲山九仞,功虧一簣,那我們的一番苦心就白費了。”王容見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齊齊點頭,但都不無悵然,她便安慰道,“只要她脫出牢籠,三五年後一切淡去,自有相見之日,師叔和阿姊就放寬心吧。”

“是啊,多年苦心,終於得以功成,我們也足以自豪了。剩下的我們已經無能爲力,就都交給玉曜你吧。”

玉真觀後院中,當回到那間獨居簡陋小屋中的玉奴看見杯子底下壓着的那張紙箋時,她立刻快步上前,卻只見上頭只用歪歪斜斜的筆跡寫着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就彷彿是尋常情郎約見情人。她立刻將這張紙緊緊貼在了胸口,目光卻瞥向了角落中的那塊銅鏡。銅鏡中赫然是一張和她從前截然不同的臉,也就是憑着這個,她才成功地離開了皇宮這座牢籠。

而現在,就輪到長安城這座更大的牢籠了

,!

第398章 下馬威第4章 司馬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315章 妾薄命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647章 雁門賦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195章 殺機現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691章 交鋒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711章 銓試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158章 殺!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1195章 殺機現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464章 高升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1273章 名不正言不順的新君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808章 分家第63章 師生之心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464章 高升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348章 逆轉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
第398章 下馬威第4章 司馬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315章 妾薄命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647章 雁門賦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195章 殺機現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691章 交鋒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711章 銓試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158章 殺!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866章 昭武諸胡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1195章 殺機現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464章 高升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1273章 名不正言不順的新君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808章 分家第63章 師生之心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464章 高升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348章 逆轉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