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

曲江之上,一前一後兩條畫舫正在碧波盪漾的水面上緩緩而行。如今已經過了夏天最熱的時候,日頭不算最熾烈,曲江兩岸除了芙蓉園之外還有大片大片的成蔭綠樹,微風吹拂過來,卻也涼爽。而在這兩條畫舫周圍,不少大大小小的船在不遠不近跟着。

今天杜士儀出遊並不低調,儘管沒有擺出清場的架勢,但他把駐守杜宅的前鋒營將卒之中,調了半數當做隨從,到了曲江後又留下兩百人在岸上,餘下五十人分兩條船泛舟曲江,這樣的架勢自然驚動了很多在此遊玩的平民和士人圍觀。此時此刻,杜士儀隨手舉起一盞葡萄酒一飲而盡,隔着斑竹簾,影影綽綽能夠看見那些張望的眼睛,他不禁微微一笑。

“阿弟昨日回來,就已經掀起一股驚濤駭浪,今天那推舉章程一出,就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那麼多人想要見你一面,你卻將人拒之於門外,卻還有閒心和我們這些婦人泛舟遊玩,好大的閒工夫”

固安公主嘴裡這麼說,可自己也是慵懶而輕鬆的姿態。這麼多年下來,唯有現在此時此刻,是她最最愜意的時候,因爲她確定杜士儀已經布好了局,設好了套,只等人入套,只等人上鉤。而親自去請她的王容少不得接口道:“阿姊,今天可得靠你了,他對我都賣關子,今天宣佈的消息連我都意外得很”

“阿兄,蕙娘死活替你把五姊給拉來了,你要是再賣關子,小心咱們四個人合力把你趕下水去”見杜士儀還是笑而不語,就連杜十三娘也忍不住了。

這時候,杜士儀方纔看向了崔五娘。和當年自己跟着崔儉玄,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相比,崔五娘不可避免地年華老去,可當年那種強勢已經在歲月的沖刷下,變成了內斂和雍容,看不出獨身的悽苦,反而顯得珠圓玉潤。

此時此刻面對杜士儀的目光,崔五娘便笑着問道:“杜十九郎可是心裡有數,用這樣不記名投票的方式,絕對推舉不出一個賢王來?”

“不就是不記名,阿兄有這麼大的把握?”

見杜十三娘好奇心難以遏制地盯着自己,固安公主和王容對視一眼,亦是相當關注這個答案,杜士儀方纔收起笑容,隨手拿起一個小酒杯放在桌子上:“如果沒有不記名投票這一點,而是有資格推舉的大臣各自上奏疏推舉,那麼,南陽王李顯然最有可能。因爲他是跟着我回來的,又剛剛遭到行刺,再加上東宮一系死過一個太子兩個親王,可以給他加不少同情分。再者,論禮法嫡庶,他最有優勢。”

崔五娘點了點頭:“不錯,確實如此。”

“但這只是因爲,如果署名,如果不推舉李,反而選別的皇子皇孫,讓人知道自己非但不同情屢遭劫難的東宮一系,竟然還和外人勾結,很多自詡清流的人面子上下不來,更覺得有損名聲。而如果不署名,那麼不但可以腳踏兩隻船,腳踏三隻船四隻船,四處許諾,全都是可能的。”

杜士儀自斟自飲了一杯,又稍稍拉起斑竹簾往遠處看了一眼,這才繼續說道:“而一旦不署名,又可以在家中把這選票填好,只要保密得好,外人誰也窺視不得,那結果就不同了。不管表面上的呼聲有多高,最終出現意外的可能性都很大。我在這裡可以大膽預測一下。”

看到面前四個女人一下子變得更加專注了,他便一字一句地說道:“第一種可能,沒有任何一個皇子皇孫過半數,包括南陽王李在內,每一個人的得票全都會是一個極其可笑而又可憐的數字。這也是最大的一種可能。”

杜十三娘顧不得質疑兄長,急忙問道:“那第二種呢?”

“第二種,則是有誰都沒注意到的黑馬殺出來。不過,不是我瞧不起那些皇子皇孫們,能夠在興慶宮那位眼皮子底下忍這麼多年是可能的,但永王李、豐王李珙還有盛王李琦都忍不住跳了出來,理應不會有人擁有更好的烏龜神功了。至於穎王李徼和儀王李,一個謹慎一個平庸,也無足輕重。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杜士儀說到這裡,突然微微一頓,“但是,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不可能。”

固安公主心裡掠過了一個人名,卻沒有開口挑明。而正在這時候,崔五娘突然開口說道:“如今既然追封了懿肅太子,那麼一樣冤死的廢太子李瑛以及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是否也應該一樣追複名位?”

“原來如此記得廢太子李瑛一共有六個兒子,全都養在慶王膝下,慶王去世之後,便是太子妃薛氏所出次子李俅爲嗣慶王。”

杜十三娘恍然大悟地雙掌一合,而王容則是猛地想起來,杜士儀曾經對自己說過,太子李瑛以及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全都被他從嶺南給弄了出來,難不成圖謀的便是今時今日?

杜士儀毫不訝異地看着崔五娘,頷首說道:“五娘子,推舉太子一事,據說崔家自有主意,你雖得人敬重,卻也並不參與。崔家已經有的是小一輩長成,不說獨當一面,但家務也不用你再操心了。今天我邀你來,不是爲了別的。你是否願意幫我一個忙,出長安走一趟?”

這麼多年了,崔五娘雖說並不避諱和杜士儀見面說話,可如同這樣的場合卻還是第一次。她早已過了少女懷春的時節,面對這樣的提議,她本能地感到,在這長安城一片紛亂的時候,杜士儀只怕並不只是在這裡打算渾水摸魚,而是還有別的打算。她沒有立刻答應或拒絕,而是仔仔細細思索了一陣,這才認認真真地問道:“今年河北各地只怕要絕收,府庫存糧也未必夠用,你是打算讓我去江南收購糧食,水路運送北上?”

“這樣的事情,怎敢勞五娘子大駕?安祿山囤積在范陽的金銀財寶,如今已經盡數抄沒,糧秣我已經命人拿着這筆錢去江南籌備了,差的只是水路轉運。我想說的是,如果我沒記錯,崔家這一支出自清河崔氏許州鄢陵房,雖說早就遷出了河北道,但對於幽燕百姓而言,仍然認爲范陽盧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是本地的名門望族。經過安賊這一番鬧騰,河北各郡縣可謂是千瘡百孔,我打算仿照當年復置雲州的例子,在河北道內清丈田畝,慕民墾荒。所以,需要給河北原住民一顆定心丸。范陽盧氏那邊,我大師兄已經當仁不讓去河北了,清河崔氏,崔娘子是否能當個代表?

招募隱戶流民

崔五娘立刻明白了過來。幾乎只是一閃念間,她就想要爽快答應,可緊跟着就只聽杜士儀說出了下半截話:“不論此次選立新君結果如何,我都會在河北道廢租庸調,推行兩稅制,將徭役一體攤入田畝,另外就是,在原先的河北道二十四郡之外,把淄青萊登也一併劃入河北道。在這個基礎上,河北道免賦役三年,就以此爲宣傳從江南、山南、河南招納人口。河北道那些無主之田都是因兵災而無主的,不是荒田,加上免賦役,這是最好的招納人口之法”

安祿山這一仗,河北各地的大地主不是附庸其叛亂,就是破家滅族,杜士儀雖說尚未來得及安撫便匆匆回返長安,但已經授意張興編練降卒,清洗那些附庸安祿山的豪紳地主,至少要他們大出血一番,同時抄沒被安祿山及其部將霸佔的大片土地。所以,如今他最需要的不但有今年過冬的口糧,還有大批的人口這些人口當然可以全部到江南去招募,但一來氣候不同,二來江南雖富庶,卻還不比後世,兼且路遠,反倒不比河南便利。

至於所謂的淄青萊登四州,他看中的不是別的,正是登州那出海口的位置

知道自家,也就是趙國公崔諤之這一支早已經完全綁在了杜士儀的馬車上,想到今晨杜十三娘匆匆來見自己時,不無譏誚地說族老們想要觀望風色,打算在擁立之功上出把力,崔五娘終於言簡意賅地吐出了三個字:“好,我去。

固安公主見崔五娘答應,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可緊跟着就只見杜士儀看向了自己。知道阿弟沒有忘了自己,她頓時大爲欣慰:“阿弟是想說,讓我和崔家五娘子一塊去,也好借用一下我在河洛打下的名聲?”

“娘子軍的威風,河洛人盡皆知。如今局勢業已明朗,不再需要阿姊枯守長安城了。長安城,太小了”

“五娘子都答應了,我還有什麼二話,權當是去散心”

當畫舫靠岸,固安公主和崔五娘雙雙上岸之後,杜十三娘只覺得自己被兄長忽視了,那幽怨的目光猶如實質。面對突然露出如此小兒女之態的妹妹,杜士儀不禁笑了起來,隨即伸出雙手在那不再柔弱的雙肩上輕輕壓了壓。

“不是不相信你這個妹妹,太夫人那裡給我捎過信,而是崔十一孤身在劍南道奮戰了這麼久,他那邊更需要你。

見杜十三娘頓時噎住了,他笑着頷首示意她上岸去和固安公主以及崔五娘會合,隨即方纔轉頭向妻子王容伸出了手。等到夫妻倆一前一後上了岸,他便回頭說道:“幼娘,回頭送信給岳父,如果可以,請他也搬去河北。長安這邊,他這個關中首富再加上我的名號,他簡直如同靶子一樣顯眼。”

在兵災蔓延到長安之前,王元寶就已經悄悄舉家搬遷,直到長安解圍,他也沒有貿貿然迴歸。王容當然明白丈夫的意思,她抿緊嘴脣,點了點頭。

“就讓人人都覺得我意不在長安,那些傢伙就會使足了勁折騰”

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081章 雙殺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755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1219章 納降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545章 白登山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783章 火藥第480章 傷逝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755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64章 入宮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1251章 立東宮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385章 事發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11章 印書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17章 驅鴨吞蝗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1105章 反擊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306章 馬球三傑第13章 謁縣令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348章 逆轉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97章 聲名鵲起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1005章 不疑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515章 賜婚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
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081章 雙殺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755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1219章 納降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545章 白登山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783章 火藥第480章 傷逝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755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64章 入宮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1251章 立東宮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385章 事發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11章 印書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17章 驅鴨吞蝗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1105章 反擊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306章 馬球三傑第13章 謁縣令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348章 逆轉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97章 聲名鵲起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1005章 不疑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515章 賜婚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