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

剛剛曹謙琉突然栽倒,滿場一團亂的時候,張興就悄無聲息地溜了。若是換成別人,興許也未必有人會注意到,但今日既有不少人因爲他當初各家赴宴時的狂妄,而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要落他的面子,順便給杜士儀一個不輕不重的下馬威,自然早有人發現了這一點。故而當面挑戰的廖啓昌把話說得重到十分,自忖就是對方避戰溜走,也要讓此人在河隴不能存身,卻沒想到那個原以爲早已溜之大吉的黑大個竟是出現了

然而,張興的身上不再是最初那一身文官袍服,而是換了一身戎裝。他本就身材魁梧,此刻一身勁裝,再加上手中那杆長槍,只是隨隨便便往那一站,一股凌人氣勢撲面而來。不管是隻聽過他名聲,還是遠遠見過他的,眼下都不禁驚疑了起來,甚至有人在偷偷交頭接耳。而眼見得張興氣定神閒地走到杜士儀跟前長揖行禮,開口挑戰的廖啓昌頓時覺得騎虎難下。

難不成此人並非誇誇其談之輩,而是真有真才實學?不可能,往日在赴宴之際,此人從來都表現得輕浮躁動,故作姿態更是家常便飯,今天一定也是如此

“奇駿既然願意接戰,那就去吧。”杜士儀微微一笑,繼而環視左右,點頭說道,“各位便與我一觀今日這第一場挑戰”

杜士儀既然答應了,餘者不管心中思量如何,自是無不應喏,心裡卻各有思量。眼下和起頭較量弓馬刀術戰陣不同,乃是沙場對決,刀槍無眼,往年的這種挑戰,也有藝高人膽大的人最終卻落敗重傷的,十數年間甚至還出現過一兩個死者。儘管事情最終都以軍中較量以求勇士爲由壓了下來,可那是因爲死傷者並非身份太過出衆的人,但眼下就不同了。張興不論出身如何,終究是隴右節度掌書記,也就是杜士儀這個節帥心腹之人

廖啓昌出自河源軍,雖則年輕,可卻自忖勇武在隴右節度所轄十二州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走下高臺之後,他就把雜念拋在了腦後,側頭一看身邊的張興便突然開口問道:“敢問張郎,馬戰還是步戰?”

“你是挑戰之人,我本該說一句悉聽尊便,不過,今日既是真刀真槍,萬一傷及你的坐騎就沒必要了,步戰吧。”

聽到張興竟是回答得如此漫不經心,如此傲氣十足,廖啓昌本來還打算稍作留手,此刻卻不禁暗自大怒。深深吸了一口氣,他便嘿然笑道:“那便依張郎所言”

眼見下頭兩人已經就位,鮮于仲通低頭看了一眼,見杜士儀微微頷首,他便高聲喝道:“河源軍旅帥廖啓昌,挑戰隴右節度掌書記張興,大比就此開始

話音剛落,只聽高臺上一聲鼓響,場中兩人已是聞聲而動。

廖啓昌自負刀術,更知道長槍最適合馬戰,步戰短兵相接時卻不佔優勢。他打定主意要讓張興出醜,自是在兵刃初次交接之後,便矮身前僕,竟是直衝張興面門而去。這一招若是能夠成功,也就意味着所謂的挑戰在第一回合就分出了勝負。

然而,他那前衝之勢卻在下一瞬間戛然而止。就只見張興手中那槍桿陡然一橫,繼而彎曲了一個讓人幾乎難以置信的弧度,猝不及防下只能一刀砍過去的他壓根沒能砍實,刀刃先是被那槍桿子往上一挑,刀背上更是接連傳來先後兩股撞擊,最終將他猛地推開。

這距離一開,自然而然便是張興的長處了。他無論是幼時習武也好,後來隱居山中也好,這一杆長槍從來都寸步不離,較之備用的大刀更嫺熟幾分。尤其在山中密林,長兵器最是施展不開的地方,他卻有意藉此習練槍法,能夠把這一杆槍用得如臂使指,什麼野豬野狼全都是槍下亡魂,最驚險的一次甚至孤身獵熊。如今既是面對主動找茬的人,他哪會客氣,長槍從掃到扎,但只見槍影重重,眼力稍差的人只能看見廖啓昌一招失算後,便左支右絀狼狽非常。

面對這一幕,高臺上觀戰的文武,以及廖啓昌之外其他幾個刀術優勝的軍卒,頓時都倒吸一口涼氣。張興的自吹自擂在這半個月之中可謂是傳得沸沸揚揚,再加上光說不練,又名不見經傳,不以爲然的人佔了大多數。此刻見其輕輕巧巧就講廖啓昌逼得如此光景,起頭還打算攬事上身的臨洮軍旅帥段正不禁有些目弛神搖。至於隴右節度下轄的諸兵馬使,不少人都在驚疑之餘,都有些如釋重負。

幸好幸好,這張興雖武藝超絕,卻是掌書記文職,而非武將

“就算他武藝確實不錯,行軍打仗又不是光靠匹夫之勇,還得看軍略”

聽到旁邊的臨洮軍正將姚峰如此說,副將郭建便哧笑了一聲:“之前張郎一直說自己精擅武藝,可卻無人相信,現如今這一番挑戰,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既然如此,他說自己精通經史,熟讀兵法,再不相信的人就實在太小看這位掌書記了想想杜大帥用人,從蜀中到雲州代州,簡拔了衆多文士武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偏偏到了咱們鄯州竟然被人小看,還真是小覷了天下人物”

郭英又可以說就是被杜士儀識破而黯然離開鄯州的,誰都認爲杜士儀上任之後,必然會因此對郭家的人下手,因而如姚峰這般同樣是出自河隴將門的,自然而然便有取郭家而代之的野心,甚至還夢想着在十數年後,重現當年郭知運的傳奇。所以,在姚峰眼裡,糾正杜士儀這位頂頭大上司的用人失誤,也是讓自己進入其法眼的途徑之一。因而,郭建竟然明裡暗裡說他是小覷了杜士儀,他登時暗自大怒。

“郭四,你這是挑撥離間”

“雖說這廖啓昌是河源軍的人,可這裡誰不知道,河源軍是你的發跡之地,如今下頭一多半軍官,全都是你當年的袍澤?”

兩人身爲臨洮軍的正將和副將,突然就這麼針鋒相對頂了起來,上頭的杜士儀自然須臾便察覺了動靜。發現張興佔據主動之後便乘勝進擊,取勝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他便讓鮮于仲通將姚峰和郭建都叫了上來。眼見這兩個年紀全都比自己大的軍官黑着臉的樣子,他便輕描淡寫地說道:“你二人執掌臨洮軍,就應該精誠合作纔是,大庭廣衆之下在下頭爭執起來,豈不是讓人看笑話?”

郭建剛剛故意提高聲音,就是希望能夠把事情鬧到杜士儀面前來。他不等姚峰有機會開口,立時連珠炮似的把事情緣由說了,末了發現下頭勝負已分,剛剛挑戰時志得意滿的廖啓昌癱倒在地,他才輕蔑地瞥了一眼姚峰,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張郎乃是大帥親手提拔起來的掌書記,今日又大展雄威,姚將軍護着自己人的心思雖是好的,可當着衆人的面質疑大帥用人,我是不忿他的不敬”

這種大帽子猛地扣了下來,姚峰登時勃然色變。發現杜士儀面色轉冷,又想博取新任大帥的信任飛黃騰達,又放不下軍中宿將的臉面,不希望卑躬屈膝,而是希望引人重視的他登時有些進退兩難。他在武藝和軍陣上頭全都是佼佼者,但在慧黠上頭就拍馬都及不上郭建了。也正因爲這一點,他分外看不上出身郭家旁系子弟,年不過三十五六就鑽營得了臨洮軍副將一職的郭建。

“郭四,你除了會血口噴人,還會於什麼?你敢說之前在外頭放出各種風聲中傷掌書記張郎的人,沒有你推波助瀾?”

這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面紅脖子粗的時候,張興已經施施然上來了。到了杜士儀那主位前,他解下身上甲冑給了一旁的侍童,悄然旁聽了一下這兩人的爭執,便突然重重咳嗽了一聲。待兩人回頭看見自己,一時都閉上了嘴之際,他纔好整以暇地說出了一句話來。

“不過是因爲外間流言蜚語,姚將軍和郭將軍何必傷了和氣?”張興微微一笑,隨即氣定神閒地說道,“其實也是我之前在各家赴約的時候喝多了,這纔不自量力吹噓過了頭,以至於別人心裡犯嘀咕。我自幼借書讀經史,又跟着幽州老軍學習武藝,固然從未鬆懈過,可終究所謂文武兼修,不過修了個毛皮

要說文,大帥隨行之李十二郎、王少伯、孟浩然、杜子美,全都是個中翹楚,多年來薦舉之人更是多如牛毛;要說武,大帥在雲州代州提拔的羅盈、南霽雲、侯希逸三人,都是武藝精絕,而如代州軍兵馬使段廣真,更是軍陣嫺熟,治軍嚴謹,就連王忠嗣王將軍,也一度爲大帥委以重任。至於我這文不成武不就的,也就是一時管不住自己的嘴胡亂吹噓一二,卻不敢和那幾位文武相提並論。”

說到這裡,張興方纔猛然擊掌,仿若這會兒才恍然大悟一般:“說起來,如今大帥節制隴右,何不上書調了段將軍他們過來”

“奇駿也不必妄自菲薄。你隨我多年,我對你亦是深信不疑。至於調人之事,不必多說了。”

大比結束之後,張興在杜士儀面前說的這番話立時傳遍了鄯州軍中。上上下下的軍將除卻某些死腦筋的或是性子死硬的,其他的都不得不考慮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張興那樣的武藝,都只說自己是半吊子,而其所言的文人雅士也就罷了,可那些軍中後起之秀既是皆爲杜士儀提拔,倘若杜士儀真的上書調從前的親信到鄯州來,那時候他們這些非親信的外系還有什麼機會?自從榮王兼任隴右節度大使之後,真正執掌節度事的隴右節度副使任期不定,又長又短,可杜士儀是朝中有人的,若是和這新任節帥對着於,會不會重蹈郭英又的覆轍

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39章 訪少林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終章二變天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1091章 憤懣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277章 驟貴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504章 雷霆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504章 雷霆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880章 闖宮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1197章 誰死誰生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414章 易主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476章 傷別離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1263章 君已將死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356章 盟友
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39章 訪少林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終章二變天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1091章 憤懣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277章 驟貴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504章 雷霆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504章 雷霆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880章 闖宮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1197章 誰死誰生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414章 易主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476章 傷別離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1263章 君已將死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356章 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