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以直報怨

除夕祭祖在江南遠比在北地更加鄭重,因而,當張豐過來和杜士儀會合的時候,已經是早上巳正過後了。昨晚一夜未歸,杜士儀讓人給裴寧捎了個信,說是他和盧聰有事要和刺史袁盛商議,而袁盛也勒令上下不許泄露半點風聲,早上卻以有巨盜出沒爲由,封鎖了四面城門,嚴加盤查。故而張豐帶着杜士儀出城的時候,發現有好些人在城門口嚷嚷抱怨,顯然年三十鬧了這一出讓很多人怨聲載道。

盧聰平生第一次面對那樣兇險的場面,早起就有些頭暈發熱,杜士儀便把人留在了刺史署內。然而,生怕再次出事,袁盛把自己身邊江左袁氏的最精幹護衛全都派給了杜士儀,就連張豐也在昨晚上出刺史署時有意留心了一下牆上地上的痕跡,心悸之餘,又憤怒於竟敢有人算計自己,故而在張氏的部曲中精心挑選了二十餘人隨扈。再加上杜士儀自己的精幹部曲,這一行竟是足足將近四十人,疾馳在大路上只見塵土飛揚,蔚爲壯觀。

張豐自己平日出行從不用這麼大排場,在一處三岔道口駐足時,他終於忍不住對身側的杜士儀問道:“杜十九郎長居關中,可認識這柳氏子?”

“當然認識。”杜士儀毫不遮掩地點了點頭,卻又反問道,“張郎君也是在朝爲官的,是否聽說過我當年趕考京兆府試時所遇到的那樁奇事?”

張豐比杜士儀還早三年明經及第,而後一度在外爲官,開元十年回朝,當了兩年監察御史就因屢屢上書指摘時政弊病而暫時卸職回鄉。即便如此,對於當年那樁鬧得沸沸揚揚的劫殺案,他還是聽說過的,只是不明白杜士儀緣何此刻提起。

微微皺了皺眉後,他就點了點頭道:“聽說過,彷彿是杜侍御從東都回長安的路上,被左羽林衛中的奸人劫殺?據稱還查出,當年杜侍御家中老宅被焚,亦是這撥人所爲。”

那以訛傳訛的所謂緣由,還真是深入人心啊!

杜士儀哂然一笑,見左右隨從都自然而然散開一段距離,他這才輕描淡寫地說道:“公堂之上,總難免爲尊者諱。先父先母去世極早,而我叔父又多年在外爲官,祖屋被焚時,我尚且年少,誰會有這麼大的深仇大恨?不過是有人爲了讓事情聽上去順理成章,故而方纔把早年那場失火的事故栽在這些兇手身上而已。兇手背後尚有人支使,但既然他們都認了死了,自然也就不能再追究下去。”

張豐之所以在御史臺呆不下去,便是因爲那會兒是在如今的御史大夫崔隱甫上任之前,御史臺一副亂象,從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到侍御史,人人都是隨意抓人,人人都有自己的後臺,而他因爲太敢言,就連父親張齊丘這樣的高官都護不住他。即便如今暫時賦閒在家,他一聽到杜士儀這番話語,亦是不由得勃然色變,怒道:“竟有這樣的事!聽杜侍御這般口氣,莫非知道是誰支使?倘若如此,緣何又不繼續追究?”

之前在陸宅遇到特意登門只爲了傳達那麼一句話的張豐之後,陸偃固然無可奈何地連連嘆息,而等到顧佑知道之後,卻也不免親自登門來見,對杜士儀解說吳郡張氏九郎從小耿直,有時候耿直到好心辦壞事,甚至讓鄉黨爲之側目。而因爲張豐那性情,親友之間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張齊丘身爲父親都不能制約。也正因爲如此,張豐待下又較爲嚴苛,遠不及陸偃的名聲無暇。

儘管陸偃張豐對顧氏多有不齒,但顧佑卻實事求是,並未指斥兩人任何不是。

所以,杜士儀先前的話便是針對張豐的直字下手,聽對方果不其然直斥他應該深究到底,他便笑道:“張郎君以爲我不想把幕後主使揪出來?京兆府夜審之時,從已故楚國公姜皎、霍國公王毛仲、已經死了的王庶人之兄王守一,再加上我之族叔祖朱坡京兆公齊聚,這才總算是壓下了京兆府的那位司法參軍事,把案子繼續查了下去。而拷訊之時死了一個左羽林衛的隊正,其餘兇手全然不知情,你要如何追查?”

“這……”

“當然,幕後主使也不是完全沒露出端倪。宮中柳婕妤之侄,也就是睦州刺史柳使君之子柳惜明與我有隙,此前又和另一個和我有隙的羽林衛高官之子走得近,本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只是沒想到他被逐出京城這麼多年,竟然還敢故技重施!”

直到這時候,張豐方纔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杜士儀爲何因爲自己區區一番陳述,便讓自己引路找到了這裡來。儘管他並不知道柳惜明身爲關中豪族子弟,卻被逐出京城的緣由,但由杜士儀的話可知,總與前事脫不開干係。箇中情由若是杜士儀不說,他也無從得知,興許還會因此覺得自己有所虧欠,可如今杜士儀對他挑明瞭,也就不能借着這次遇刺的事要挾他什麼,從這一點來說,這位新任的殿中侍御史算得上是光明磊落了!

“若真的是此人,那此人端的是居心叵測,罪該萬死!”從口中迸出了這麼一句話後,接下來這一路上,張豐便面露躊躇,再未開口。

河東柳氏不比蜀郡四大家那般,出蜀之後便只餘財力,再無聲勢,即便是在這江左之地,打着姑姑和父親的旗號,也足夠柳惜明置辦下豐田美宅。柳氏這座別院位於寒山寺之西,周遭千餘畝良田都被他一併買下。別院後是一條發源自山泉,從山上潺潺流淌下來的小溪,清可見底,前任主人將其引入別院中建池蓄水,然後又造了假山,精心設計了亭臺樓閣,恰是小巧精緻的吳地風格。易主之後,整座別院也並未經過幾分改動。

而來到這座別院前,讓人通報之後,張豐便突然開口說道:“這座別院,本是貞觀年間朱學士的別業。”

朱張顧陸,吳中四姓,儘管盛衰不同,但畢竟曾近同氣連枝,彼此聯姻,此話說出口時,張豐的臉上便露出了深深的惋惜:“朱學士精通《春秋左氏傳》,深爲太宗陛下敬禮,縱出使高麗百濟納美女爲內寵,太宗陛下也並不怪罪。奈何此後朝中變故連連,朱學士後裔又不擅長爲官,久而久之就敗落了。朱氏其他各支也沒多少出色人才,以至於這麼一座朱學士當年辭疾歸鄉自娛自樂的別院,也落在了外人手中!”

杜士儀對於吳中人物的瞭解,只限於如今這些有名的,對於朱子奢這樣從前的人物知之甚少,但見張豐嘆息連連,他心中不知不覺又想起了大師兄最喜愛的李嶠那首汾陰行。不過,這種滄海桑田之嘆只在他心中存留了片刻,就在聽到迎出來的人一句生硬的回絕時無影無蹤。

“我家郎君正在養病,不見外客!”

“我和柳郎君曾有同門之誼,又有同鄉之情,他若是知道我來,必定倒履相迎,怎會辭以不見外客?”杜士儀倏然前行一步,見那回絕自己的部曲臉色微變,他心中越發斷定昨夜遇刺之事和柳惜明脫不開干係,當即哂然笑道,“再者,聽說柳郎君之前從馬背跌落受傷,我雖不才,卻略通醫術,也可以爲柳郎君好好看看。張郎君身爲吳郡張氏子弟,爲了從弟之失上門探望,更是禮到人到,莫非你想要人笑河東柳氏不知禮?”

要說大帽子扣人,朝中都少有人比杜士儀更嫺熟,更何況區區一介部曲?那部曲被杜士儀說得面上一陣青一陣白,等到人從自己身側徑直走過,竟然是就這麼進了大門,他方纔爲之如夢初醒。可此時此刻,張豐也已經緊緊跟隨了進去,與之相隨的還有那些虎視眈眈的隨從。面對這種意外的局面,他咬了咬牙慌忙轉身急追,終於再次攔在了杜士儀面前。

“杜侍御,我家郎君真的是傷重在牀,這是我柳氏私宅,倘若你們還要擅闖,請恕我等失禮了!”

“哦?”杜士儀瞥了一眼此人,似笑非笑地說道,“既如此,我和張郎君就只好讓袁使君親自帶着刺史署的護軍一塊來了!”

見杜士儀轉身欲走,那部曲咀嚼着這話中含義,登時遍體生寒,不得不再次阻擋了杜士儀。他垂下頭遮掩了臉上的惶急表情,竭力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是某想左了。郎君和杜侍御同門同鄉,如今傷重之際他鄉遇故知,必定只有高興的道理。我這就帶二位去見我家郎君。”

他這邊廂一答應,那邊廂自然有人立刻疾步去稟告柳惜明。等到杜士儀和張豐踏進了那座陳設雅緻的屋子時,兩人立刻聽到了一個沙啞的聲音:“無事不登三寶殿,杜十九,你究竟想要幹什麼?”

循聲望去,杜士儀很快就看見了那張長榻上被侍童扶起的人影。時隔六年多不見,對於柳惜明這個當初猶如跳樑小醜似的人物,他已經不甚記得了,可即便如此,看到那個發間清晰可見根根銀絲,滿臉戾氣消瘦得幾乎難以分辨年紀的傢伙,他仍然愣住了。

柳惜明當年好歹也是翩翩公子,沒想到竟然淪落到如此光景!

而大約是杜士儀沒有出聲,柳惜明一時更怒,猶如毒蛇一般的目光又刺向了張豐。

“張九,你們張家人還害得我不夠慘麼?”

相比杜士儀,張豐的反應直接而又凌厲。他只冷冷揚了揚眉便淡淡地說道:“人人都知道坐騎對主人最是忠誠,倘若不是你怒加鞭笞,何至於墜馬受傷?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934章 美人計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691章 交鋒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515章 賜婚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51章 立東宮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590章 下馬威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220章 金枝玉葉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98章 下馬威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90章 下馬威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86章 面聖第1102章 殺羅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
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934章 美人計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691章 交鋒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515章 賜婚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51章 立東宮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590章 下馬威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220章 金枝玉葉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98章 下馬威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90章 下馬威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86章 面聖第1102章 殺羅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