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獻俘獻捷

每逢獻俘獻捷,都是整個長安城最熱鬧的時候。大唐開國這麼多年,即便武后當政年間腥風血雨,也只是針對達官顯貴的,京師那些平民百姓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兵荒馬亂,戰爭對於他們來說,一直都是遙遠的傳聞,每個人只惦記着奏捷時的熱鬧。就猶如此時此刻,無數人簇擁在朱雀大街兩側,用豔羨憧憬的目光看着那旌旗招展,兵強馬壯的一隊隊將卒,議論聲不絕於耳。

“聽說突厥人當年在北邊不知道打破了多少城池,殺了多少人,搶走多少金銀財帛,這下可好,杜大帥和王大帥這一聯手,立刻灰飛煙滅了!”

“陛下賞賜了兩家人不少東西,就連王大帥家的宅子也給重新修整了一遍!”

“國之大將啊,那還用說?不過,王大帥是忠烈之後也就罷了,杜大帥當年卻是三頭及第,正兒八經的進士,誰會想到他不是入政事堂拜相,而是一再鎮守邊疆?”

“所以說人不可貌相,當初大夥都只看見杜大帥文文弱弱的樣子,沒想到轉眼他鎮守朔方就已經快十年了。若是再加上當年守雲州,代州,前前後後加在一塊,得有十五六年了吧?”

作爲無數百姓熱議的中心人物,杜士儀和王忠嗣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風光。奏捷的儀式繁複而麻煩,他們在抵達京城之後被安排在驛館先演練了兩日,尤其是那些沒經歷過這些的文官武將,更是被折騰得很慘。如今一個個走在外頭腆胸凸肚,看上去威風凜凜,可前兩天無不是叫苦連連。當一行人拐上春明大街後,一路來到興慶宮勤政務本樓下,就只見高高的樓上張着華蓋,依稀可見一身袞冕的天子,一時間山呼海嘯的萬歲聲齊齊響起。

勤政務本樓上,李隆基耳聽得這些如同潮水一般涌來的頌聖之聲,眼見得下頭那些突厥俘虜匍匐階下,他只覺得整個人彷彿年輕了十歲,那種身在雲端的輕飄飄感覺讓他舒服極了。當他上前一步舉手,將自己暴露在萬千矚目的目光下時,他彷彿有一種錯覺,那種歡呼吶喊的聲音彷彿更大了,四肢百骸都彷彿注入了一種強勁的力量。那一瞬間,他情不自禁地開口說道:“杜君禮和忠嗣,真是朕之左右肱股!”

這樣的場合,勤政務本樓上簇擁在李隆基左右的,正是左相李適之和右相李林甫,他的身後則是高力士。其餘王公貴戚固然有份在場,位置就要靠後得多,就連皇太子李亨亦然。聽到他這樣說,高力士不動聲色,李林甫笑容可掬地附和讚歎,李適之的臉上卻不由自主陰沉了少許。當杜士儀和王忠嗣並肩上樓之後,就只見其他王公大臣無不爲他們讓出了一條路來。

走在左邊的王忠嗣虎背熊腰,雄毅剛猛的威勢撲面而來。而右邊的杜士儀則是下頜蓄着微須,稍顯文秀。身材頎長的他穿着甲冑,那種多年軍旅的氣息很快就壓下了他那文秀之氣,再加上塞外風霜多年,他的面龐上更多的是殺伐果敢,黑亮幽深的眼神讓人不想與之直視。至少,在對上他的目光時,李適之若無其事地轉過了頭,而李林甫則欣然頷首,彷彿不知道當年杜士儀曾經在御前直陳和他有隙。

杜士儀和王忠嗣行禮過後,李隆基竟是親自一手一個將人攙扶了起來。端詳着這兩個如今都正在盛年的邊鎮節帥,他的臉上洋溢着欣悅的笑容,等兩人惶恐連聲地稱謝後,他才鬆開手道:“突厥爲患北疆多年,如今一夕臣服,大唐北疆可高枕無憂了!此等不世之功,可直追太宗皇帝當時!”

嘴上說的是臣子之功,但李隆基隱隱也有拿自己和太宗李世民比較的意思。見杜士儀和王忠嗣立時下拜口稱天子之功,連帶四周圍文武羣臣亦是紛紛恭賀奉承,他當即哈哈大笑道:“這是天寶改元以來,最大的一個勝仗,從今天開始,宮中大宴三日,以示慶賀!至於這些突厥戰俘,悉數赦免,願降者,君禮和忠嗣便將他們留在朔方和河東爲將吧!”

除非是可突於這樣禍亂邊疆太久的,大唐對於戰俘的處置大多數都很寬大,降將留在邊鎮的不計其數。杜士儀和王忠嗣都有看好的蕃將在此番獻俘之人中,當即心中大喜,連忙謝過答應。興慶宮雖是如今天子起居之處,比不上大明宮那不計其數的建築羣,可在李隆基的一次次修建下,仍然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這三日大宴的地方,便是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

這座興慶宮中專用於國宴的大殿高三層,每層寬廣的大殿中足可容納數百人,但只聞美酒佳餚飄香,絲竹管絃不斷,作爲此次大捷中心人物的杜士儀和王忠嗣幾乎脫身不得。

就連杜廣元身爲杜士儀的長子,王忠嗣的弟子,同時也是此次功勞簿上有一筆的小功臣,竟也沒法接近兩人。而且,因爲他特殊的身份,也不可避免地招蜂引蝶,倒不是宮婢們會對他拋媚眼,而是套近乎拉關係的人比比皆是,倘若不是他已經成了婚,恐怕有的是王公大臣現場招女婿。他好不容易瞅了個空子裝醉逃席,可就在他在後頭僻靜處,摳着嗓子試圖嘔掉那灌得太多的黃湯時,他的耳朵突然捕捉到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只一擡頭,他就看見了那個出來的人影。儘管他在長安的時間不長,並不認識太多的人,可婚後到底曾經四處拜訪過不少師長和上官,認官服的本事還是有的。發現那人朱衣鮮亮,分明是五品以上官,而且年紀約摸不到五十,而且左顧右盼行爲舉止有些詭異,正好在陰影處的他心中一動,有心就這麼摸了過去,可想到這是皇宮,他還是打消了這個莽撞的念頭。

等到重新回席之後,他有意多了個心眼留意此人,等那朱衣官員隔了許久回來之後,他便故意向宮婢打探了一下。

“原來杜公子問的是那位,那是如今炙手可熱的江淮租庸使,左散騎常侍韋堅,太子殿下的內兄。”

如果按照妻子的孃家那邊算,杜廣元還得叫韋堅一聲姑父,但他之前成婚時,韋堅已經回東都忙着轉運之事了。儘管沒看到韋堅和誰見面,可只憑着對方離席至少一刻鐘之久,他心中便暗暗記下了此事。等到這第一日的大宴終於散去,他終於得以和父親碰頭一塊往家去的時候,他便說出了自己在麟德殿後見到韋堅離席的一幕。

“韋堅……我知道了。”杜士儀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打量了一下看上去精神狀態很不錯的長子,這才笑着問道,“這次你回京,六娘可回來了?”

“知道要回京獻捷,我就讓寧寧先走一步,也好回來和岳父岳母團聚。”杜廣元說到這裡,突然看了看左右壓低嗓子問道,“阿爺,你這次會不會拜相?今天花萼相輝樓裡,好多人都在打探這個消息。”

開元初年,素來有出將入相的傳統,張說、王晙、蕭嵩……這一個個宰相全都如此。然而,其中既有張說和蕭嵩這樣正位中書令,捏住了權柄的正牌子宰相,也有王晙這樣只掛着一個同中書門下三品,連宰相位子都沒坐熱就遭到左遷的宰相。所以,拜相的時機,面對的對手,自身的手段,天子的寵信,每一個因素都不可或缺。如果自己的志向只是成爲輔佐天子的名臣,藉着這絕大的聲勢和功勞,杜士儀自可輕鬆染指相位,可他此時只是哂然一笑。

“如果別人能夠輕易猜到你的想法,那你就輸了!好了,趕緊回家,別讓你阿孃和弟弟妹妹等急了!”

如今王容回京,杜仙蕙這個女冠便常常玉真觀和家中兩頭住,杜幼麟則是除卻讀書之外,還接下了接待和拜訪的職責。所以,宮中大宴固然沒有他們出場的份,可杜士儀和杜廣元父子倆自然絕不會忘了家中這些幕後英雄。這一宿,復又團聚的一家人鬧到下半夜才睡,不說杜廣元和姜六娘小別勝新婚,同牀共枕的杜士儀和王容亦是感慨萬千。

如果是還在少年時,他們一定會在分離之後的每時每刻都在想着團聚,可現如今他們已經都是爲人父母的人了,思念都已經變得奢侈,只有半夜獨寢方纔是最最掛念彼此的時候。

WWW☢Tтkǎ n☢¢O

“我打算把蕙娘許給十三孃的幼子崔朋。”王容見身邊的杜士儀一愣之下翻身看着自己,彷彿在問是不是因爲崔儉玄死纏爛打之故,她便笑了起來,“是十三娘希望蕙娘當媳婦,崔朋比她大三歲,性子縝密細心,又是幼子,雖說有不少公卿豪門都打聽過蕙孃的事,可我還是更願意把她嫁個知根知底的人。”

長子已經娶婦,如今女兒也被人惦記上了,杜士儀不禁生出一種老了的感覺。想當年,他也曾經年輕氣盛,可轉眼邁入不惑之齡,就連眼前的妻子,眉間也多了細紋。他忍不住伸出手在她的眉間輕輕揉了揉,對於剛剛妻子提到的婚事雖不置可否,心裡卻已經同意了。隔了好一會兒,他就提到杜廣元在麟德殿後偶遇韋堅之事。

“韋堅?他如今主理江淮租庸,說是徵收財賦的效率比從前高几倍不止,但聽說江淮怨聲載道,民生疲敝。這是太子身邊最拿得出手的人,而且還是內兄,太子很希望他能夠一鼓作氣拜相,也就多了一個臂助。”

聽到王容的話,杜士儀點了點頭,這才說道:“當今太子可不比曾經的廢太子李瑛,太子妃孃家韋氏又慣會耍心眼。我此次回來,他們十有八九會打我的主意,既然如此,不妨將計就計!”

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548章 覆滅第1149章 自刎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844章 鬧劇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820章 滿載而歸第64章 入宮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983章 跑官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404章 強項令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1237章 破城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3章 援手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1章 兄妹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656章 丟包袱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1215章 大勝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661章 張九齡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1005章 不疑第202章 靈犀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210章 援軍奇襲
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548章 覆滅第1149章 自刎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844章 鬧劇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820章 滿載而歸第64章 入宮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983章 跑官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404章 強項令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1237章 破城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3章 援手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1章 兄妹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656章 丟包袱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1215章 大勝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661章 張九齡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1005章 不疑第202章 靈犀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210章 援軍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