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

對於賀知章的好意,杜士儀如何不知道?倘若這時節再年長二十歲,他興許會甘之如飴地修書熬資歷,順便等着退休養老,可正因爲他年輕,正因爲將來京城興許還會有無窮無盡的變數,他與其在這裡和人勾心鬥角,還不如去外頭磨礪鍛鍊一下自己獨當一面的能力。

因而,再次謝過賀知章這大半年來的提攜照顧,出宮之後,他的臉上便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

既然天子是亂點將,他能得一個如同華陰這般的望縣縣令就已經很不錯了,沒想到是成都令……這總算不太糟了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固安公主所在的雲州,可想來朝中大臣或多或少都知道他和固安公主關係匪淺,天子自也知情。因而他請出爲縣令時,這纔沒有指明任何地方。

而和杜士儀同時出爲縣令的,尚有中書省門下省另兩位左右拾遺,御史臺的兩位監察御史,一位殿中侍御史……林林總總也有八人,沒有一個是無名之輩,而所點選的縣,也都是畿縣和望縣,從正六品到從六品,光看從前這些八品京官的品級,那簡直是一個飛躍。

可京官出爲外官升個三四級不足爲奇,而外官入爲京官則是掉個三四級不足爲奇。至於文散官的階官,那纔是真正隨着年限動的,就拿杜士儀自己爲例,他開元九年釋褐授從九品下登仕郎,現如今三年過去,也不過是從九品上的文林郎。

授縣令的制書下達這天下午,金仙公主便將王元寶請到了自己的金仙觀。儘管王容在金仙觀修道已經都快有四年了,可王元寶畢竟是男子,平日有事多數是請王容回家去說,自己鮮少踏足這座天子胞妹靜修的道觀。今日被請了來,一貫在人前爽利慷慨的他卻本能地覺着心中七上八下。

王守一這次是徹底沒法翻身,他本來還鬆了一口氣,可待一想女兒已經年紀不小了,那從前提過的意中人他每每探問她便顧左右而言他,他卻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會兒哪怕站在金仙觀風景優雅的花園之中,他也忍不住嘆氣連連。

“阿爺站了纔不多久,卻已經是嘆了四回氣了。”

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王元寶擡頭一看,見是王容扶着金仙公主出來,他慌忙行禮之後,起身不禁又惱怒地瞪了女兒一眼,隨即才正色問道:“不知道貴主今日召我前來,有什麼事要吩咐?”

“你是玉曜的父親,又不是我的屬下,何來吩咐二字,今天我姊妹請你來,是有事要和你商量。”金仙公主輕笑一聲,待玉真公主笑容可掬地現身,她見王元寶顯然如同受驚了似的滿臉謹慎,她方纔和玉真公主並肩走到一旁的草亭中款款坐下,這纔看着身邊的王容笑道,“其實,是我和元元打算給玉曜做個媒。”

王元寶最憂慮的便是此事,現如今他聽到金仙公主果真如此說,他登時要多頭疼有多頭疼。可是,待看見一貫最討厭別人插手婚事的女兒竟彷彿什麼都沒聽見似的,照舊鎮定自若地侍立在金仙公主身側,他不禁心中一跳,隨即小心翼翼地試探道:“不知道二位貴主提的人是……”

見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對視一眼,卻都沒吭聲,而自家對這種事從來敬謝不敏的女兒,竟是低頭垂手眼觀鼻鼻觀心的架勢,王元寶只覺得心裡發毛。直到他聽見背後傳來一聲咳嗽,繼而狐疑地轉身看了一眼來人,他立時差點把眼珠子給瞪出來。好一會兒,他方纔如夢初醒,竟失態到那手指着對方結結巴巴地叫道:“你是……你是杜十九郎”

對於王元寶的這番反應,玉真公主頓時大笑了起來:“我和阿姊替玉曜做的這樁大媒,你覺得如何?”

這簡直是荒謬,杜士儀何等人,解頭狀頭制頭連取三頭,釋褐便是萬年尉,緊跟着升任左拾遺,此次雖則出爲成都令,可放眼天下一千餘縣的縣令中,可還能找到比他更年輕的,而且成都還是難得的畿縣當初據稱天子甚至有意讓其尚公主,其卻辭之以司馬承禎批命,命中克貴女,否則這傢伙會年過雙十,卻依舊孑然一身?

“這個……這個……”王元寶糾結了好一會兒,愣是沒找到說辭。要說當年杜士儀狀頭及第,他去其樊川杜曲老宅拜訪的那會兒,也不是沒有過那般念頭,可後來眼看人官運亨通,他就徹底打消這般癡心妄想了。可還不等他絞盡腦汁想出個由頭試探一二,卻只見杜士儀含笑向他拱了拱手後,竟是上前和王容並肩而立,就只見男的俊朗女的映麗,赫然猶如一雙璧人,他不覺看得爲之一呆,好一會兒方纔陡然想到女兒曾經提過有意中人。

老天爺,莫非他們早就……

見王元寶面色瞬息萬變,到最後便對他怒目以視,杜士儀知道這位將來的準老丈人是明白了,當即再次拱了拱手道:“王公可否借一步說話。”

我倒要聽聽你說什麼

王元寶這些年資助的士子衆多,可中了進士的卻寥寥無幾,而在仕途上再有出彩表現的更是幾乎難尋,平心而論,他也知道要有杜士儀的成就有多難得。因而,等到杜士儀將他請到了草亭之外不遠處,剛剛的笑容倏然一斂,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斂鄭重其事的表情,王元寶本是存着一腔興師問罪的心,這會兒話到嘴邊竟是不由自主吞了回去。

“我知道幼娘曾經對王公說過有意中人,只怕爲了此人,王翁也應該糾結過很久。”說到這裡,杜士儀見王元寶慍怒地輕哼了一聲,他便繼續說道,“幼娘之前險些被王守一算計,而我看似仕途平順,實則也歷經多次兇險,想來王公更不會不知情。所以,一直瞞着也並非我們心中所願,也是不願王公擔心

儘管心裡那種鬱悶就別提了,可杜士儀一口一個幼娘,分明和女兒有情已經不是一兩天了,想到這滿京城中尋覓如意郎君,恐也找不到杜士儀這般年輕出色的,王元寶只能按下心頭慍惱,沉聲問道:“好,之前種種我也就不問了。我只問你一事,是真心要迎娶幼娘否?若是真的,那你此次上任之前,就立時辦了婚事,讓她跟着你一塊去上任”

“莫非王公不曾聽過,我二十五歲之前不宜成親?”

王元寶登時想起那個克貴女的傳聞,一時爲之氣結:“莫非你看中幼娘,便是因爲我王家雖富卻不貴?”

“自然不是,只王公可曾想過,爲何突然有此傳言?”

見王元寶先是面色一僵,繼而倒吸一口涼氣,竟再次失態到拿手指着他的鼻子,你你你了老半天,卻是說不出一截完整的話來,杜士儀這才坦然低聲說道:“其實,我和幼娘對二位貴主都是一直小心隱瞞的。早在她當初回長安之前,我和她便已經有了相應打算,故而回京面對陛下意許長女,我才以此辭令推脫,更求得司馬宗主相助圓謊。否則,幼娘固然覬覦者衆,我那裡的門檻恐怕也要被提親者踏破了。”

“你們兩個好大的膽子……”王元寶這次終於恍然大悟,一時說不出是氣惱,還是欣慰,好半晌方纔嘆道,“罷了,你既然如此煞費苦心,幼娘又真的傾心於你,我這個當父親的還能說什麼?可是,當真不能先辦了婚事?”

“前時我險些貶黜衡州,據我所知,便是聖人見過王毛仲王大將軍之後做出的決定。”杜士儀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藍田驛那一樁對王容提過就算了,王元寶處卻不必再說。

“當初我奪下解頭時,曾經讓王大將軍吃了那樣一個啞巴虧,看來是他依舊耿耿於懷。而如今的中書令張相國素來與其友善,如今對我雖不像此前貶斥幽州的張使君那樣針鋒相對,可善意惡意莫辨。我和幼娘可以一走了之到成都,王公留在長安,屆時那些明刀暗箭則何如?”說到這裡,杜士儀便誠懇地一揖道,“所以,我願意親手寫下婚書交付王公。但只請王公允准,讓幼娘隨我去任上。”

“什麼?”這下子王元寶頓時陷入了兩難。要說能夠得這麼一個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女婿,他臉上惱火,心裡還是肯的,可要讓女兒跟他去成都,他畢竟出身士人,即便捏着婚書在手,一想到異日兩人尚未行六禮,就興許給他弄出個外孫或是外孫女來,他就只覺得心頭再次萬般糾結。好半晌,他方纔聲音艱澀地問道:“你們……你打算讓幼娘以什麼名分跟着你?”

“幼娘在長安固然出名,可也不是四處拋頭露面,不虞到成都還有人認識。我本意借重她之能在成都另有大用,自然絕不會委屈她爲婢妾,這一點王公儘管放心。”話到這兒,見王元寶果然長長舒了一口氣,杜士儀便欣然笑道,“我雖遠不如王公豪富,可還有一些家底。須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有幼娘點石爲金,此去成都自然平添羽翼。”

果然不愧是杜十九郎,比那些覬覦王氏豐厚陪嫁的達官顯貴有眼光。他的女兒,又豈是陪嫁豐厚而已,他家裡兩個兒子加在一塊,及不上幼娘半點

仔細思忖了一番其中利害,想想從王容入道,杜士儀開元九年回京到現在,兩人之間情投意合足有將近四年,遠勝過尋常一見鍾情,王元寶終於深深吸了一口氣,點頭應道:“好,我答應你。”

“多謝王公賢明,我必不負所托”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今日特意屏退了左右從人,只留一二最心腹的在花園左近巡視,以防有人偷窺,此刻閒坐草堂時,她們不時打量王容,見其臉上分明看得出是佯裝鎮定,她們不禁會心一笑。直到杜士儀和王元寶並肩行來,全都洋溢着輕鬆的笑容,玉真公主便立時打趣道:“這下玉曜可以如釋重負了,這翁婿頭一回攤牌相見,果然是一切順遂”

儘管知道父親應該會答應,可這一刻,王容只覺得心裡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猶如冰山一般消解融化,無影無蹤。

當官之後就再也談不上閒暇空餘,儘管杜士儀再想抽空去一趟嵩山見盧鴻,可算算日子也只能作罷,不得不拜託了崔儉玄和杜十三娘。至於留在樊川讀書的杜黯之,他吩咐其明歲試着去考鄉貢明經,又請杜士翰多多照顧,更爲其引見了杜思溫。等到裴寧王翰韋禮一應親朋好友一一別過,宋憬源乾曜裴璀孟溫禮韋拯等一應長官分別拜辭過,甚至連張說都不得不去告了別,他臨行之前,卻再次來到了樊川杜曲的老宅。

因爲此行蜀中,他還想帶上另一個人。

“郎君,你看這潔白的棉花……就連鄉間織婦都說,好似絲綿一般,可絲綿是蠶吐出來的絲製成的,這卻是田頭長出來的的”

“可惜去年那幾樣果子只有寒瓜蜜瓜種出來了,而且不甚好吃。倒是菜花和胡麻的油,娘子說很不錯,木耳菜也好吃”

見田陌笑吟吟地帶着自己在老宅的菜園中一路走一路說,滿臉的興奮和滿足,杜士儀想了一想方纔開口問道:“田陌,我這就要去任成都令,恐怕三年兩載回不來,你是願意留在樊川老宅,還是跟我去任上?”

“我?”田陌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隨即毫不猶豫地說道,“我當然是郎君到哪我就去哪”

這爽快的答案聽得杜士儀心頭很是欣悅,可下一刻,這個已經長得魁梧壯碩的崑崙奴便咧嘴笑道:“聽說蜀中天府之國,田土最是肥沃,興許能讓那些瓜果更好吃……這裡的事情讓陳伯他們忙活就行了,橫豎木棉他們已經都會種啦”

敢情這小傢伙要跟着自己去成都,不是爲了他這個主人,而是眼熱成都那天府之國的田土

杜士儀又好氣又好笑,可想想田陌就是這種一根筋的性情,否則也不會從當初那麼小開始就一直迷戀着田間農事,至今都沒想過成家。嘆了一聲巴蜀多美人,他便輕咳一聲道:“那好,你收拾收拾,這幾日就要啓程上路了。”

“是,郎君”

眼看田陌一溜煙跑得飛快,杜士儀環視着這座如今已經頗具氣象的大莊園,心中閃過了一個念頭。

他日歸來,必當不負他如今出外的這番決心

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1268章 殺!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9章 宗主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196章 翻臉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661章 張九齡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647章 雁門賦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6章 婉拒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67章 情深意長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656章 丟包袱第452章 氣勢凌人攆長史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653章 大丈夫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108章 驚變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202章 靈犀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137章 當頭棒喝
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1268章 殺!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9章 宗主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196章 翻臉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661章 張九齡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647章 雁門賦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6章 婉拒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67章 情深意長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656章 丟包袱第452章 氣勢凌人攆長史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653章 大丈夫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108章 驚變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202章 靈犀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137章 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