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親臨前線

安思順也好,哥舒翰也好,如果換在李隆基獨秉大權的時候,哪怕留他們一條性命,也一定會把他們打發到山窮水惡之地,當個縣尉之類的小官,自生自滅。可是,現在的大唐已經不是他這個天子金口玉言決斷一切的時候了。

所以,當杜士儀親自上書,言辭誠懇地爲哥舒翰求情,說哥舒翰雖有失律以及誣陷安思順之罪,然則如今是對叛軍用兵的緊要關頭,不若發去西域,以白衣效力軍前,戴罪立功,李隆基竟是隻能捏着鼻子認了下來。然而,對於杜士儀上書提及重新啓用王忠嗣之事,他卻裝起了糊塗。可這時候重新派出使者前往利州益昌郡也來不及,他唯有希望那邊沒露出痕跡來。

而高力士的百般規勸也起到了作用,李隆基想到如果東邊的安祿山叛軍還沒解決,西邊的隴右兵馬也來上一場叛亂,後果不堪設想,他竟只能針對隴右軍民的聯名奏疏,以捏造叛賊書信的罪名,將哥舒翰發落到安西大都護府軍前效力,然後又復安思順爲隴右節度使,以河西節度判官高適知河西節度事,抗擊吐蕃進犯。而與此同時,杜士儀和裴寬爲將卒請功的奏疏,李隆基也不得不一一準奏。

一邊是真正展現出了全部實力的杜系,一邊是逼死自己寵妃,又殺了宰相的北門四軍,李隆基竟發現自己沒有可以信賴的人!而北門四軍直到現在還沒有回到長安,聽說此前那些逃兵竟然禍害鄉里,杜士儀已經命僕固懷恩親自帶兵,一面搜捕逃兵,一面安撫鄉里。與此同時,杜幼麟則正在招募飛龍騎,據說長安官民應者如雲,其中招收的幾乎都是此前守城有功的勇士。他知道沒辦法反對,思來想去,只能想辦法給高力士安了一個兼知飛龍廄以及左羽林大將軍的職銜。

哪怕只是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也希望通過和杜家關係良好的高力士,設法掌控這樣一支新生的禁軍,同時加強對未來北門四軍的控制。

事已至此,對於空缺出來的兩個相位,李隆基也就不糾結了,在一路把叛軍趕出關中的郭子儀風塵僕僕從潼關趕回來之後,他便支撐着病體出現在了勤政務本樓的大朝上,授杜士儀爲右相,裴寬爲左相。然而,對於朝中公議設立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他卻沒有立刻表態,回到宮中更是大光其火。

宗室當中,人望高的已經凋零殆盡,他如果設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那是不是相當於皇位也可以拱手讓人了?以杜士儀如今展現出來的那鋒利獠牙,掌控的這一支支精銳平叛兵馬,又怎會真的俯首聽命?而姜度和竇鍔這兩個貨真價實的皇親國戚不但把控宮門,姜度更把兩宮都給清洗了一遍,他竟不知道誰能用誰不能用!

當這場大朝會結束之後,杜士儀和裴寬郭子儀並肩出宮的時候,全都是百感交集。裴寬已經年紀一大把了,他雖然因爲篤信禪佛而被不少人譏嘲,但素來是衆望所歸,李林甫對他一直忌憚非常,故而沒少在背後捅刀子,幸而一直得到各方援助,還有弟弟裴寧幫忙,總算一路逢凶化吉,如今終於熬倒了李林甫和楊國忠,一舉登上相位,他回首來路崎嶇,自然唏噓不已。

“君禮,雖說出徵之事尚未定下,但長安這邊千頭萬緒的事務自有我在,你到時候就放心和子儀去平叛吧。”

“多謝裴兄。”杜士儀笑着對裴寬一拱手,見人已經匆匆前往政事堂了,他也無意去和那些繁瑣的政務打交道,衝着郭子儀一頷首道,“子儀,我們去春明門城樓看一看?想當初,這是長安守衛一戰中激戰最烈之地。”

“好。”

杜士儀和郭子儀登長安東城春明門城樓,到底說了些什麼,除了當事者兩人之外,其餘人不得而知。別人只知道,郭子儀只是回家和妻兒團聚了一晚上之後,便立刻迴歸潼關。而杜士儀也沒有去等那些迤邐數裡的皇族宗室迴歸長安,而是次日便上書請將兵前往河洛。李隆基還想用政務繁忙,留着杜士儀,只派僕固懷恩前往平叛,可裴寬卻進宮百般陳情,差點把這位天子又氣得吐血。

如若杜士儀麾下大將各自建功,回頭只要一個個加官進爵,他們自成體系之後,就會脫離杜士儀的掌控,可現如今杜士儀要親自前往河洛督戰!即便他到現在都咬牙就是不給杜士儀一個正式的名義,但只憑右相這一身份,再加上在朔方安北兩路大軍之中的聲望,杜士儀便有號令三軍的本錢!

臨行前夕,杜士儀卻並不在宣陽坊杜宅,而是在平康坊崔宅。儘管長安已經解圍好幾日了,但他連日來東奔西跑,連杜幼麟也只是那天在禁苑中耳提面命了一次,其餘家人就更加沒工夫見面說話了。所以,抱了抱宋錦溪送過來的,自己的第二個孫子,又抱了抱外孫女,他只覺得一顆心不知不覺柔軟了幾分,連說話的聲音也溫和了下來。可對於曾經最熟悉兄長的杜十三娘來說,杜士儀的每一句話彷彿都帶着幾分鏗鏘之音。

“子儀懷恩全都是大將,奇駿亦是能夠捏合兵馬的人才,再加上都播那一路兵馬,即便我不去,此次平叛也應該不會出紕漏。但我若是不出面,陛下即便素來忌憚皇子皇孫,也一定會在宗室中矮子裡拔高子,派一個人到前方去充當大元帥。只要這樣一個人有半點私心,又或者行事猶豫不決,就會給將士們平添無數掣肘,所以我一定要親臨前線。來日萬一有這樣一個人派下來,也只有我能壓得住他,我敢壓得住他!”

杜士儀把話說得如此露骨,在場衆人誰能聽不懂?旁聽的嗣趙國公崔承訓心驚肉跳,臉色都有些發白了,可想想自己的伯父崔泰之,父親崔諤之當年同樣是提着頭去誅二張,除韋后,他又不由得苦笑自己到底生在承平年間,沒有父輩的魄力,此前除卻答應崔五娘和崔九娘,派出所有家丁,他也只是出了些小力,沒想到也因此官居衛尉卿,將作大匠。可看着嫡親侄兒崔朋站在杜士儀面前,年紀輕輕便已經官居一方主司,他又生出了崔家後繼有人的驕傲。

萬年令官居正五品上,那可是真正稱得上天下第一令!

一一叮囑過家人之後,杜士儀見崔儉玄的長兄崔承訓站在一旁始終沒吭聲,便緩步走到了他面前,鄭重其事地拱了拱手。崔承訓立刻回過神來,趕緊還禮不迭。可他一聲相國剛剛出口,杜士儀卻搖了搖頭。

“崔杜不但是姻親,而且相交已有三十餘年,崔兄不用和我客氣。接下來朝中多事,裴相國一個人獨木難支。我此次是來不及了,希望你替我去拜訪一下王摩詰,請他出來爲生民百姓做些事情。然後替我轉告夏卿,太子殿下、廣平王和建寧王枉死在前,請他仔細想一想,這樣的無根之木是不是值得依靠。”

崔承訓聽到杜士儀是要自己去當說客,而且對王家兄弟二人的說辭完全不同,他不禁爲之大訝。尤其是對自己的妹夫王縉,杜士儀這話裡話外,彷彿竟是暗示王縉曾經和太子李亨有關係,他只覺得一股寒氣直衝腦際。等到杜十三娘帶着崔家和杜家小一輩們送了杜士儀出來,他幾次想要追問什麼,可話到嘴邊卻不知道如何出口。就這麼一肚子胡思亂想到了儀門處,他突然發現寡居多年的崔五娘和崔九娘姊妹倚門而立,頓時想起了當年母親的聯姻之意來。

實在可惜了,不管五娘還是九娘,倘若能夠嫁給杜士儀,如今又豈會一個寡居寂寞,一個則是婚後不幾年便常常鬧脾氣回孃家?

“杜相國這是就要走了?真是大忙人,連我們都沒工夫見。”崔九娘今天正好回孃家,這才從阿姊口中得知杜士儀來了,本待去杜十三孃的寢堂找人,卻被崔五娘拉了回來,她卻仍是不罷休,乾脆在這裡直接堵人了。此時此刻,她見杜士儀微微一笑,不閃不避地徑直朝自己走了過來,她也揚了揚下巴,一如當年那樣驕傲。

“多年不見,九娘子還是老樣子。”杜士儀想起當初崔九娘假扮崔儉玄戲耍自己的情景,只覺得猶在昨日,可時光卻已經翩然過去了三十餘載,當年那個渾身是刺扎人的少女,現如今也已經爲人妻爲人母多年了。深諳崔九娘性情的他沒有給她繼續張牙舞爪的機會,認認真真地說道,“我確實是忙得沒工夫登門拜訪,正好有幾句話託了令兄轉告夏卿,回頭你見到他的時候,替我轉達一聲問候,我這就走了。”

崔九娘還想說話,可看到杜士儀越過自己,竟是往崔五娘那走去了,她只能惱火地閉上了嘴,沒好氣地腹誹了一句。我本來就是回孃家散心的,誰要特意再回去給你帶話給王縉!

“五娘子。”站在崔五娘跟前,杜士儀沉默了好一會兒,方纔開口說道,“幼麟和蕙娘阿朋畢竟閱歷不足,十三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今後還請你代我多多照拂提點他們!我不在這段日子,長安城中恐怕還會有一陣鬧騰和亂子,也請你多保重。”

“長安城中再危險也比不上戰陣上刀劍無眼,你也務必多多保重。”

崔五娘想到袖中的平安符,最終還是沒有拿出來,就這麼看着杜士儀一揖之後轉身大步離去。那一刻,她想起剛剛看到他那斑白的雙鬢,心裡默默嘆息了一聲。

如今長安城中誰人不津津樂道於杜士儀這一場驚天動地的逆轉,可誰曾想到,他這麼多年來身處長安朝堂之外默默耕耘的辛勞?都說歲月催人老,可分明是那些沉重的責任和壓力,方纔讓他鬢髮如霜!

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118章 行卷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1005章 不疑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470章 葉鬼主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9章 宗主第536章 告御狀!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711章 銓試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066章 殺王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31章 手足連心第686章 監考使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1196章 翻臉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606章 雲州集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445章 全勝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880章 闖宮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433章 萬歲池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230章 軍法人情一第934章 美人計
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118章 行卷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1005章 不疑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470章 葉鬼主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9章 宗主第536章 告御狀!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711章 銓試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066章 殺王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31章 手足連心第686章 監考使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1196章 翻臉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606章 雲州集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445章 全勝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880章 闖宮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433章 萬歲池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230章 軍法人情一第934章 美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