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親疏之別

出爲外官,方知不用踏着月色上朝的好處。然而,這一晚上,回到家裡的杜士儀着實沒辦法睡覺睡到自然醒,輾轉反側到了天明方纔迷迷糊糊睡着。這一眯瞪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當他最終被人搖醒,看清楚面前那張熟悉的臉時,他那點睡意立刻褪去得於於淨淨。

而來人顯然也沒有寒暄客套的功夫,深深吸了一口氣便低聲說道:“今日早朝,陛下對宇文相國頗多痛斥,直指他用人失察。”

杜士儀盯着王縉那張凝重的臉,彷彿是剛知道這消息一般呆愣無言,隨即皺眉問道:“陛下對宇文相國素來信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就因爲信賴,所以宇文相國拜相這三個多月來,每舉薦一個人,陛下就準一個。宋丞相姑且不提,大至裴耀卿這樣的高官,下至八九品的微末小官,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紛紛躋身朝堂,這是因爲什麼?”

王縉畢竟以白身混跡於公卿之中數載,入仕之後又一直都在中樞廝混,看得自然和這些年在外時間更長的杜士儀同樣明白:“是因爲國用不足,所以陛下看重的是他的財計之能,只要他推薦的人能夠有利於充實國庫,陛下自然不拘一格地使用,哪怕那位宇文相國稍有私心也並不在乎。”

開元以來,李隆基用人的容忍度向來不低,或者說有私心的臣下才能放心使用,更好掌控。所以,王縉的這種解釋,杜士儀心裡也是贊同的。所以,結合昨天晚上吳道子透露的消息,還有王縉的這番話,他便若有所思地說道:“那這一次,宇文相國是觸碰了陛下的逆鱗?”

“陛下能夠容忍黨爭,能夠容忍算計,但信安郡王剛剛大捷歸來,陛下才加官進爵表示恩賞,結果宇文相國竟然授意御史李寅羅織罪名對其加以彈劾據我所知,是信安郡王前日進宮時就造膝密陳了此事,所以昨天傍晚宇文相國指使的李寅一上奏,這構陷大將的罪名就算是坐實了。今天早上陛下這痛斥,儘管沒有直截了當把這事揭開來,但你只看我一個小小的御史臺監察御史都知道了這事,足可見有人故意在滿城傳得沸沸揚揚了”

杜士儀本來還想,王縉怎麼會知道這許多內情,待聽到最後一句話,他登時倒吸一口涼氣——這簡直是不給宇文融半點機會啊

從開元以來那一位位宰相,無論是最會陰人的姚崇,剛正的宋憬,剛愎的張嘉貞,文采風流的張說,急躁的杜暹和綿柔的李元,再加上源乾曜盧懷慎蘇等等這些甘於從屬地位不太出頭的宰相,哪個人沒有排除過異己?可哪個人會像宇文融這樣剛剛登上相位就亟不可待,最要命的是竟然還提早泄露了風聲

“你之前爲了離京放外任,縱容了別人放消息說是你舉薦的宇文融,雖說陛下一定會以爲是有人給你使絆子,但架不住別人會把你和宇文融歸爲同類。”冷眼旁觀了這麼多年,王縉已經深知兄長王維當年那一跟斗跌得不冤,苦笑一聲便搖搖頭道,“我官卑職小,別人顧忌着我和崔家還有你的關聯,有些隱秘消息我未必打探的到,但御史臺那兒我一定會想想辦法。這次你孤身進京,千萬小心。”

昨日進京,今天變故便當頭而來,杜士儀送走王縉,思前想後,最終便索性吩咐人備馬出門,卻是徑直先去了源乾曜的家裡。他在門前通名之後,立刻就有家僕恭恭敬敬地在前頭領路,徑直把他帶到了曾經來過的書齋。乍一見面,他就發現,源乾曜看上去彷彿發福了些,頭髮儘管依舊花白,可人精神卻很健旺,見着他便笑吟吟地說道:“原來是奠定雲州根基的杜長史來了”

“丞相就不要寒磣我了,剛到京城便是風雲變幻,我只覺眼花繚亂,故而特意來請教丞相”

“你倒是老實”源乾曜啞然失笑,隨即就漫不經心地說道,“我自從罷了侍中之後,不用日日臨朝,也不用天天杵在政事堂,可以說是清閒無比。既然你回來了,朱坡京兆公想來也惦記得很。這樣,咱們去朱坡散散心。你不用慌,陛下昨日才召見你,斷然不會今日又召見,到時候就說我硬拉你去的,別人還能挑什麼刺?走,現在就走,別拖延”

源乾曜既然這麼說,杜士儀無法推拒,再加上他如今呆在長安也於事無補,最終便同意了。然而,源乾曜這不動則已,一動自然源家上下雞飛狗跳,從備車到召集隨從,最後出門已經是小半個時辰之後的事了。杜士儀扶着人上牛車時,就只見幾騎人疾馳而來,頭前一人來不及勒停便已經開始下馬,最後下地時甚至還沒剎住前衝了幾步。

“叔祖這是突然要出門?”源光乘又是驚疑又是納悶地問了一句,隨即彷彿纔看到杜士儀似的,慌忙熱情洋溢地拱了拱手道,“原來是杜長史,我才知道你回了長安,未料想竟是先來探望叔父”

“君禮奪下解頭是在京兆府,後來又在門下省任左拾遺多時,我是他的薦主加上老上司,他來先看我有什麼不對?”源乾曜彷彿很懊惱於源光乘這句話,見把侄孫問得啞口無言,他方纔輕哼道,“所以,要論和君禮親近,廣平郡公也不及我。明日就是九九重陽,君禮,我們先去宋家,拉上廣平郡公一道去朱坡,那裡可是長安地界數一數二的登高勝地”

源光乘不料想源乾曜非但沒理會自己,還要拉着杜士儀去找宋憬,登時瞠目結舌,竟眼睜睜看着源乾曜拽了杜士儀上車。宋憬的脾氣他是知道的,和叔祖父的關係談不上多親近,因而他將信將疑地遠遠跟着到了宋家,見源乾曜和杜士儀入內,不多時竟然真的把那位剛正到很難打交道的廣平郡公宋憬給一塊邀了出來上車,他不禁完全呆住了,第一次感到,李林甫拜託的事情,他恐怕是做不到了。畢竟,源乾曜和宋憬都是免常朝的元老了。

這兩老一小三個人,看來是真的要去朱坡,至於是否爲的是登高,鬼才知道

從早朝之後突然刮起來的這一陣陰風,可以說是橫掃了朝中的各大官署。如今在任的三位宰相中,蕭嵩爲中書令,裴光庭爲中書侍郎,這兩位一正一副掌管中書省,而宇文融則爲黃門侍郎,竟是一手握着門下省。眼下的情勢已經很分明瞭,倘若宇文融真的坐不穩相位,那裴光庭轉任門下,兩人也就相安無事了

然而,人人都視之爲地位不穩的宇文融,這會兒卻仍是不甘心。

他正躊躇滿志打算大展拳腳開始施行自己的爲政之道,他怎麼能在這時候栽跟斗?

“相國,相國”別人能夠躲着宇文融,但作爲被他提拔上來在門下省任令史的幾個屬吏卻都知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這會兒,其中一人快步從外頭進來,隨即便在宇文融耳邊低聲說道,“剛剛得到消息,說是源宋二位丞相,和雲州杜長史一塊出城去了,據說是前往朱坡登高。”

登什麼高……等等,明天是重陽?

宇文融這才反應過來,喉頭一時滿是苦澀。他對於自己的能力才具素來是自信滿滿的,左遷之後再次入朝拜相便是明證,可是,他儘管先後得上司源乾曜孟溫禮嘉賞舉薦,可一直沒有能夠建立起多麼深厚的關係來。而杜士儀不但有杜思溫這樣時時刻刻提點的同宗親長,有剛正的宋憬提點,就連源乾曜也對其更加親厚。好半晌,他終於使勁咬了咬舌尖,那刺痛立刻讓他恍然回神。

“不必去管其他人,你去見刑部崔尚書,就說我晚間想見見他。”

刑部崔尚書,就是之前復爲御史大夫之職,而後又遷刑部尚書的崔隱甫,曾經和李林甫一樣,是宇文融的鐵桿盟友,當初在御史臺的三駕馬車之首。然而,讓宇文融沮喪的是,那令史去而復返,帶來的卻只有崔隱甫的一個口信。

崔隱甫要值守刑部,今晚不回去。

這無疑是委婉的拒絕之意。即便當年曾經同進同退,但已經吃了一個大虧,崔隱甫怎會沒學上幾分乖?而同爲刑部侍郎的李林甫,倒是沒等宇文融派人去說什麼,就主動命人過來,卻是透露了一個讓宇文融又驚又怒卻又徒呼奈何的消息。

是蕭嵩提早知道了宇文融想要打壓李煒,更覺得那是要藉此對自己不利,故而唆使信安郡王李煒先下手爲強,坐實了他的構陷大將

蕭嵩……那個曾經當過中書舍人,卻半點文采都稱不上的蕭嵩?他竟然被這麼個腹內空空如同武夫的傢伙給算計了他哪裡是衝着蕭嵩去的,是因爲得到消息,因爲李煒功勳彪炳,天子興許會拜其爲相。中書省已經一正一副兩個位子都有人了,即便中書令和中書侍郎額定可以各有兩人,但天子未必會這麼做,反倒是門下省侍中正是空缺。他一人獨掌門下省滋味正好,哪裡肯分權給人,尤其又是李煒這樣一個武夫佔去了頂頭高位?

可就是這樣的一擊,竟然使得他自己危若累卵

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1268章 殺!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047章 國士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1067章 經略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521章 知制誥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11章 印書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6章 婉拒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515章 賜婚第359章 善後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67章 升官發財
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1268章 殺!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047章 國士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62章 帝后之心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1067章 經略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521章 知制誥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11章 印書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6章 婉拒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515章 賜婚第359章 善後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67章 升官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