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

朔方河東節度使,單于大都護,安北大都護杜士儀來使告捷!

當遠自數千裡之外的安北牙帳城傳來的捷報,經過朔方最終抵達長安之際,京城上下難免又是一陣軒然大波。太子妃韋氏因爲太子李亨自請離婚,如今已經墮發進入尼寺修行,下場竟是和當初的太子妃薛氏驚人相似。而因爲這一系列事件,韋堅的幾個弟弟,並韋氏族人若干,皆被貶嶺南惡處,韋堅自己從最初貶縉雲太守,再貶江夏員外別駕,又流配嶺南臨封郡。而已經請罷相封太子少師的李適之也同樣難以自保,竟是出爲宜春太守。

在此次由吉溫構陷杜士儀作爲開端,牽出了一系列事件,最終竟是從塞外到京師,局勢動盪複雜的程度,讓每一個人都不禁爲之戰慄。

對着那一份妙筆生花的奏捷書,李隆基卻沒有太多喜色。回紇固然大敗,可骨力裴羅還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而讓他意外的,是杜士儀留守安北牙帳城,並未親自出徵,請功也只是爲郭子儀等部將。不過大捷之際,追究此事卻未免煞風景。杜士儀如今節度兩鎮,爵封國公,甚至兼同中書門下三品,已經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若不是看到如今東宮太子李亨的羽翼全數斷折,李林甫聲勢太盛,一想到杜士儀在河東的聲望,李隆基很難不生出某種心思。

“此仗大勝,漠北諸部震懾,都是陛下德沛四海。”

高力士聰明地只贊天子,不談其他,李隆基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見天子總算是稍稍開懷,高力士方纔掣出了杜士儀的另外一份表章。

“回紇大敗後,漠北各部無不震懾,僕固、同羅、葛邏祿、都播、黠戛斯,甚至遠在京師一萬餘里之外的駁馬,也派出使節趕到安北牙帳城,請明年入京朝謁。”

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漢朝將軍李陵的後裔,太宗年間曾經派出使節到長安,和同樣爲李廣之後的李唐宗室“認親”,最終太宗李世民大悅,竟真的認下了這樣一門親戚。神龍年間,中宗也曾經親口承認黠戛斯和自己同宗,不是其他藩屬能比。可是,因爲其地實在是太過遙遠,黠戛斯上一次派出使臣,已經足足過了快二十年。至於距離長安整整有一萬四千裡的駁馬,也打算前來朝覲,這就更難得了。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當看到表章上這最後兩句詩的時候,李隆基眉頭完全舒展了開來,微微頷首道:“可。”

儘管這只是輕飄飄的一個字,但高力士清清楚楚記得,表章上杜士儀還向天子舉薦,以裴寬爲御史大夫。相比入政事堂拜相,御史大夫一職看上去有些雞肋,然而,在如今李林甫大肆清除異己的關頭,如果天子還同時首肯了這樣的舉薦,那麼他高力士的處境也能和緩許多。

因此,高力士並沒有多問,行禮之後就悄然退出了興慶殿。就在這一天傍晚,戶部尚書裴寬,拜御史大夫。

連日以來無往不利的李林甫沒料到,一直設法擠出朝廷的裴寬竟突然入主御史臺,成了楊慎矜和王鉷的頂頭上司。究其根本,全都是杜士儀這一場勝仗所致。而他雖可以讓人彈劾杜士儀放回紇殘餘入黠戛斯,可黠戛斯是大唐幾代皇帝都認可的同宗,如今又將不遠萬里來朝,李隆基氣也出夠了,總不成爲了一個骨力裴羅,而下令杜士儀去打自己的同宗,因此他即便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惱火地先嚥下了這口氣。

裴寬素來頗受天子信賴,最初根本瞧不起宗室出身的李林甫,可等到自己從幽州節度使任滿回朝之後,遭到李林甫無數明槍暗箭,他這才生出了警惕之心。可如若不是弟弟裴寧三番五次示警,他早就中招了。如今眼見得韋氏一家被連根拔起,李適之遭到左遷,朝中李林甫竟是氣焰熏天,他本來已經萌生退意,不意想竟是突然官拜御史大夫。這天晚上,應付了衆多賀客,頭昏腦漲的他回到妻子韋氏寢堂,卻只見屋子裡竟是多了一個男子。

“阿弟?”

認出那竟是自己許久不見的三弟裴寧,裴寬登時大吃一驚。裴家兄弟五人,個個都極有出息,其中裴寧拜在嵩山盧鴻門下,更是才具不凡,可卻因爲和杜士儀出自同門,一直在朝無法容身,前時刺史任滿後竟是再未選官,人也不知道上哪去了。此時此刻,他不禁欣喜地疾步上前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的?這麼久了連個音信都沒有,險些急死我了!”

“阿兄應該對這次官拜御史大夫很困惑吧?”裴寧避開了兄長問自己行蹤的話題,見其立時笑容盡去,而嫂子則是悄然離開,把地方留給了他們兄弟二人,他就直言不諱地說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李適之也曾經因爲李林甫兇威,而想到自請罷相散秩,可結果如何?別說在長安過兩天安生日子,就連現在的宜春太守是否能夠保住,還未必可知。所以,阿兄這一步不登上去,也一樣兇險。”

裴寬早年剛直,可當官時間長了,又信奉禪佛,和光同塵的心思早就深入骨髓。所以,對於和李林甫鬥,他是打心眼裡發怵。可聽到裴寧這個局外人把話說透了,他哪裡還不明白,自己除非打算任人宰割,否則別想急流勇退。於是,他只能苦笑道:“可李林甫如今網羅了衆多黨羽,右相陳希烈那就是個只會點頭的擺設,我這個光桿子御史大夫又能做什麼?”

“阿兄何必妄自菲薄?當年你隨蕭丞相前去河隴之際,不是也滿腔銳氣?李林甫此人,殊無容人雅量,死了的吉溫和如今的羅希奭也就罷了,可楊慎矜和王鉷是靠李林甫起家的,還是自己靠着陛下的垂青而飛黃騰達?至於楊釗,更是憑着後宮引薦,方纔有今天。他們只不過因爲李林甫兇焰高熾,不得不託庇於其羽翼之下,所以,李林甫是不會對他們真正放心的。一旦這些人中,有誰可能風頭蓋過他,你看他會有何手段!”

裴寬只是對李林甫有些膽怯,卻還不至於糊塗,此刻登時恍然大悟。和裴寧又商量了一陣子之後,他突然開口說道:“阿弟,你既是已經回來,選官之事,我當爲你謀劃。”

裴寧當即搖了搖頭:“阿兄初爲御史大夫就爲弟謀官,傳出去不好聽。何必送把柄給李林甫?”

“那你就留下來,有你爲我拾遺補缺,我這官也能當得安心些。”

“阿兄如今爲衆矢之的,我若長留,恐怕又要啓人疑竇。阿兄不妨對人說,我如今孑然一身,了無牽掛,所以去求仙訪道了。”

裴寬頓時目瞪口呆,隨即臉色複雜地嘆了一聲:“你這又是何苦?”

“阿兄只要注意一件事,莫要學李林甫那般結黨,卻也不要像李適之那樣粗疏,****笙歌宴客,你只消如同從前那樣信奉禪佛,陛下對你自會信之不疑,至於其他的,你不妨和當年那樣,該爭的小事盡力去爭,在御史臺那些御史當中重新樹立起鐵面無私的形象,其他的任事不管,那自然穩若泰山。”

對於弟弟的這些提醒,裴寬細細一想,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他不能正面對抗李林甫,可卻也不能只當個空頭御史大夫。當裴寧連一夜都不肯留,繼而匆匆離去之際,他思量着這個弟弟這些年的仕途之路,赫然發現竟有許多杜士儀的影子,不禁暗中驚歎。

杜士儀這些年看似始終在外任不曾回朝,可相比李林甫在朝廣佈黨羽,杜士儀的棋子,竟是全都佈設在外!

興慶宮金花齋中,當李隆基刻意讓內侍不先通知,悄然而至的時候,卻只見五個女人正在圍在一起議論着什麼。他饒有興致地湊上前去,笑着問道:“都在看什麼?”

“啊,是陛下來了!”

謝小蠻回頭一看,衆人連忙行禮不迭,隨即便有人指着桌子上一匹錦緞道:“這是剛送來的蜀錦,顏色都褪得不鮮豔了。大家都說,從前楊家父子知太府出納的時候,送來的東西都無不精美,現在卻怠慢成了這樣子!”

李隆基見那一匹抖開的蜀錦確實褪色,不禁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等到隔日一大早,他便下令楊慎矜拜戶部侍郎,仍舊兼御史中丞。一時間,楊家賀客如雲,竟比當初陳希烈拜右相時還風光無限,就連左相李林甫也命兒子前去道賀。

可等到兒子從楊家回來,告知那車水馬龍賓客盈門的景象時,李林甫臉上卻殊無喜色。他深知衆多兒子裡頭並無出色的人才,三兩句把人打發了下去,自己獨自一個人站在偌大的月堂當中,微微發起了呆。

郭子儀因此次大捷之功,進朔方節度副使,其餘諸將亦是加官進爵,只有段廣真竟是沒能染指河東節度副使一職,而是調任北庭節度使李佺麾下,任節度副使,至於河東節度副使一職,則是落在了天子母家竇家人手中,李隆基對杜士儀漸有疑忌之意,這是顯而易見的。可如今他卻沒工夫繼續給杜士儀上眼藥。因爲杜士儀畢竟遠在安北牙帳城,別說楊慎矜正烜赫一時,朝中正有一種同情太子的暗流沉在水面下。

絕對不能讓這種風潮擡頭!

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158章 殺!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515章 賜婚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330章 造勢!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第404章 強項令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066章 殺王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686章 監考使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251章 立東宮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515章 賜婚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9章 宗主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490章 家務事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476章 傷別離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846章 毒瘤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442章 要人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1215章 大勝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1249章 把水攪渾!
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158章 殺!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515章 賜婚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330章 造勢!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第404章 強項令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066章 殺王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686章 監考使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251章 立東宮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515章 賜婚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9章 宗主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490章 家務事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476章 傷別離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846章 毒瘤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442章 要人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1215章 大勝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1249章 把水攪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