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

長安平康坊崔宅,儘管如今門前雙列戟的風光不再,可崔承訓丨以嗣趙國公的身份,雖然在朝一直是閒職,可一路升遷順利,現如今也已經穩穩當當進了五品。

齊國太夫人杜德和崔泰之崔諤之兄弟已然雙雙故世,兩人遺孀最初也不是沒想過分宅別居,可是,長安大居不易,清河崔氏他們這一支六房合居已經幾十年了,若是貿貿然分居,反而讓人以爲是自家人鬧了什麼矛盾。因此,趙國夫人李氏和崔泰之的夫人商量之後,想方設法買下了左鄰右舍的部分宅院,把宅子又擴大了幾分,最終仍是子侄輩繼續合居一處。

這一次,爲了崔儉玄在懷仁令上任滿歸來,崔五孃親自張羅將他和杜十三娘住過的一處院落給重新打掃佈置了一遍,又哄着教了崔朋好些話,這一天便親自帶着侄兒到灞橋接人。遠遠望見那一行打着崔字旗號的車馬過來時,她立刻彎下腰對身邊的崔朋說道:“阿朋,看,你阿爺和阿孃回來了”

“阿姊,阿姊”崔儉玄一馬當先地疾馳了過來,到崔五娘面前十餘步遠處勒停,然後利索地順着馬匹前衝之勢躍了下馬,堪堪落在了崔五娘面前。見崔五娘扶着他的臂膀左瞧右瞧,他就有些不自然地皺了皺眉頭道,“阿姊,我都這麼大人了,你還把我當成小孩子?”

“你再大也是我弟弟。”崔五娘微嗔一笑,繼而就低頭看着旁邊的崔朋道,“阿朋,還不叫你阿爺?”

崔朋是幼子,當年他呱呱落地之後不多久,崔儉玄就和杜十三娘遠赴懷仁。兩人生怕尚在建城的懷仁太過艱苦,剛出生的崔朋禁不住,再加上已經帶上了崔琳和崔朗這一兒一女,不得不忍痛把崔朋留在了母親和長姊身邊。眼下四年方歸,眼見得崔朋張了張口,清脆地叫了一聲阿爺,崔儉玄頓時喜得無可不可,彎下腰一把將次子抱了起來,也顧不得一路風塵僕僕,竟是用一路上都沒怎麼修剪整理的鬍鬚在小傢伙面頰上蹭了幾下。

“乖兒子,回頭阿爺帶你去曲江划船”

崔朋原本對於叫這樣一個陌生人叫阿爺,心裡還是有些發怵的,尤其崔儉玄突然抱起還拿鬍子扎他,更是讓他由衷生出了幾分畏懼,可是,當崔儉玄一開口便許諾要帶他去曲江划船的時候,他登時兩眼放光,當即嚷嚷道:“阿爺說話算話”

“當然算話”崔儉玄一本正經地說了一句,緊跟着就被崔五娘當頭斥了一句。

“身上都是塵土就不管不顧,看看阿朋從你這個父親身上蹭了一臉灰。還有,這滿臉發黑鬍鬚亂蓬蓬的樣子,明知道就要到長安了,還不知道好好整理整理好好一個美男子,非得把自己整成泥猴似的”

從車上下來的杜十三娘聽到崔五娘如同當年一樣把崔儉玄教訓丨得不敢吭聲,她不禁暗笑不已,等到上前見過這位長姊之後,她就對崔儉玄說道:“我都說過,讓你好好整理儀容,這下子挨說了不是?車上還有銅壺銅盆,快去洗個臉換一身衣服進長安,否則阿孃看到你這幅樣子,指不定又要怎麼心疼了。”

崔儉玄無可奈何地被支使去打理一下他慘不忍睹的尊榮,而杜十三娘聽到崔朋眼睛閃亮地叫出了一聲阿孃,頓時整顆心都是軟的。她如今有三個孩子,長子長女都養在身邊,唯有次子落地之後沒多久就與她分隔兩地,故而她一直都覺得歉疚。此時此刻,剛剛還說過崔儉玄邋遢的她也不顧地上醃膜,蹲下來緊緊把崔朋抱在懷裡,那石榴紅的裙子下襬拖在塵土中也完全不知道。良久,她才鬆開了雙臂,仔仔細細地端詳了好一會兒崔朋,這才最終站起身來。

“阿姊,這幾年來,阿朋多虧阿孃和你照拂,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

“我還得謝你呢,留着阿朋在我身邊,我就和有了個兒子似的。”崔五娘見崔朋依戀地伸手拽住了自己的手,她衝着孩子笑了笑,這才擡起頭無奈地對杜十三娘道,“你看,這孩子常常黏着我,怎不叫我喜歡他?”

“阿姊喜歡他就好。我就擔心他淘氣,讓阿孃和阿姊不得安生。”杜十三娘不是沒有察覺到,崔五娘對自己的兄長杜士儀也是有過某種情愫的,但如今阿兄已有家室,子女雙全,她也就只能裝成一無所知。她的兒子能夠讓崔五娘能有所慰藉,那就最好不過了。

姑嫂二人說話間,崔儉玄已經三下五除二打理好自己重新走了過來。換下了一路馳馬以至於風塵僕僕的外袍,又洗過臉修過鬍子,甚至連頭髮都重新梳理了一遍,崔儉玄自是顯得神清氣爽。他少年時男生女相,如今年長蓄鬚,又任一縣之長管理一方,自然而然就比從前在京城時多了一番不同的氣度。就連崔朋在好奇地打量了父親好一陣子之後,也禁不住嘟囔道:“原來阿爺是這般神氣的。”

崔儉玄耳尖,立刻聽到了這話,當即對兒子眉開眼笑,一時半點氣度也沒了。而崔朋立時醒覺到什麼,突然拉了拉崔五孃的手說:“姑姑,姑姑,阿爺怎麼和九姑姑這麼像?不會是九姑姑故意扮了阿爺,黏了鬍子,來哄我們開心吧”

此話一出,崔儉玄頓時氣急敗壞:“什麼,九娘到現在還這麼淘氣,竟然假扮我來哄人?”

“別聽阿朋胡說。”崔五娘又好氣又好笑地在侄兒腦袋上不輕不重拍了一下,隨即嘆道,“是每逢過年,你和十三娘不能回來,阿孃難免心中想念,所以九娘便琢磨出這樣一個綵衣娛親的法子,裝扮成你的樣子,搏阿孃一樂,你可別誤會了她。”

得知竟是因爲這樣一個緣由,原本還有些惱怒的崔儉玄頓時沉默了,杜十三娘亦然。至於後下車見人的崔琳和崔朗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嚷嚷着叫了姑姑,認了弟弟,不一會兒就拉着崔朋一塊去他們姊弟倆的那輛馬車上去玩鬧了。接下來進長安城的一路上,兩人一個騎馬,一個和崔五娘一塊坐車,心裡都是百感交集。等到了平康坊崔家,久別重逢的親人團聚,自是好一番熱鬧場面

等到晚宴過後,崔儉玄和杜十三娘一左一右扶着趙國夫人李氏進了寢堂,隨之跟進來的崔五娘和嗣趙國公崔承訓丨關了大門,便分坐了李氏的左右兩邊。

“十一,你這次一任懷仁令滿回朝,四考的考績都不錯,我和阿孃的意思是,御史臺的殿中侍御史,中書門下的拾遺補闕,抑或是六部的郎官,這是最理想的官職。雖說我如今官職不過爾爾,但憑着崔家多年來的人脈以及你的政績,再加上杜十九郎的故舊,謀得這些官缺,應該不無把握。”

崔承訓丨身爲長兄,又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如今說話自然有一種四平八穩的家長氣度。而趙國夫人也微微頷首,顯見是同意長子的這種說法。只有崔五娘面色微妙,沒有說話。此時此刻,深悉丈夫秉性,再加上離任之前,丈夫曾經和自己說過打算的杜十三娘瞥了一眼崔儉玄,心中不禁暗歎。

雖不是當年那青蔥歲月了,可崔儉玄仍然是執拗脾氣,認準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可是,事涉丈夫和自己的嫡親兄長,她竟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了

“我不想留京。”擰着臉好一會兒,崔儉玄才迸出了這麼一句話。見母親和長兄都遽然色變,他便索性開門見山地說道,“御史臺已經有妹夫王夏卿了,他這人比我識時務知進退,沒有郎舅兩人都在御史臺的道理。至於中書門下的拾遺補闕,我不過明經及第,和那些自負文采的傢伙廝混在一塊,鐵定沒兩天就要鬧翻了。至於尚書省六部的郎官,哪一個不是別人卯足了勁頭想要博取的,清閒的沒意思,忙碌的不過是爲他人作嫁衣裳,我沒興趣”

“十一,難不成你又想去杜十九郎那兒?可他現在和當年不同,節度隴右大權在握,看似風光,卻也是衆所矚目,若你這個妹夫同在麾下,別人……”

“別人什麼?想當初張嘉貞還曾經讓陛下把嫡親弟弟調到鄰州來做官的呢,他怎麼就敢假公濟私?張說身爲宰相,竟敢公然給自己那個當中書舍人的兒子一個上下的考績,更不要說他當中書令,兒子爲中書舍人,這種直屬的上下關係豈不是更加不合規矩?如今我不過是想去隴右當官,怕別人說什麼”

崔儉玄一張嘴就是這麼一番大道理,把苦口婆心的崔承訓丨說得啞口無言。而趙國夫人李氏想到這次子當年便是如此脾氣,如今甚至變本加厲,嘆息一聲後便開口問道:“十一,你既是想去隴右,可有什麼具體的地方?”

母親這一鬆口,崔儉玄登時精神大振,連忙開口說道:“有,有最好是鄯州,不行的話,河州洮州廓州也沒問題,最好是縣令總而言之,比起在長安城受人悶氣,我在外任上頭的勁頭大多了”

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1158章 殺!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934章 美人計終章二變天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312章 離婚!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656章 丟包袱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6章 婉拒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354章 求親第413章 撬動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842章 毒餌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1219章 納降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346章 抗爭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652章 平定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22章 舌戰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11章 印書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653章 大丈夫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511章 風生雲起
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1158章 殺!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934章 美人計終章二變天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312章 離婚!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656章 丟包袱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6章 婉拒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354章 求親第413章 撬動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842章 毒餌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1219章 納降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777章 祭天賑災第346章 抗爭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652章 平定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22章 舌戰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11章 印書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653章 大丈夫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511章 風生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