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

第四十一章落子南洋

大明水師在朱祁鎮當年承諾的不下西洋之後,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整體管理機構,也就是各省負責各省的水師。

這個時候水師,是作爲陸軍的一部分,乃是各省都司管轄的,最後一層層到五軍都督府與兵部。

但是上層結構之上,根本沒有海軍乃是水師的存在。

王英這個航海伯,負責這麼大的攤子,看似掌控大明最強大的水師,但是實際上,王英更多是負責運輸,而不是打仗。

不過,對北中國海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畢竟在北方根本沒有什麼對手。

但是對於南洋來說,卻不一樣了。

首先安南是有水師的。

雖然安南水師的戰鬥力似乎並不是太強的,但是還是有的。

其次就南洋各國都有各自的水上力量,一些阿拉伯海國際海上力量也是不容小窺的,再有就是漢人海商的海上力量。

雖然漢人海商的海上力量因爲貿易的原因,與朝廷保持着默契,但是這種默契能保持多長時間,卻是一個未知的數字。

一旦海商跳反,朱祁鎮估計就要面對嘉靖年間倭寇之亂的局面了。

因爲朱祁鎮開海固然有好處,但是這些海商也得了好處了,瘋狂增長,或許沒有一兩個統一局面的海商,有如五峰船主汪直一般。但是聯合起來,未必比嘉靖年間的倭寇差了。

朱祁鎮這樣做,也是對大明戰略重心的轉移。

從北方慢慢的轉移到南方。

本來,朱祁鎮對於這一件事情,還是要慢一點的。

畢竟這幾年沒有打瓦刺了,阿次帖木兒也恢復了一些元氣。雖然還不敢犯關,但是在燕然之戰喪失的元氣也一點點的恢復過來了。

總體來說,大明京營經過朱祁鎮整頓,已經與瓦刺大軍血戰,已經磨礪出來了。這數十萬軍隊,比永樂年間的大明軍隊也不差多少。

只是所以沒有進去西域,卻不是因爲打不過,而是在打仗之外的事情上。

比如薄弱的西北不能承擔大軍後勤,比如邊軍衛所的整頓正在進行之中,比如石亨這個人有在漠北坐大的趨勢,如果再打西域,讓石亨再次立功,如何封賞,如果不用石亨,又要用誰?

更不要說財政的上問題。

打安南五百萬兩即便不夠,但也相差不多,畢竟運輸轉運方便,靠近南方產糧區,很多事情成本低。

但是如果打西域,面對廣闊的西域,要多少錢才能砸下來,朱祁鎮估計非數千萬兩不可,至於到底是幾千萬兩,卻不是一個事先能算出來的數字。

西域開拓的停滯,朱祁鎮雖然遲早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對南洋方面的進展,朱祁鎮也是一定要關注的。

畢竟西方大航海方興未艾。朱祁鎮也不甘於落後。

只是不能完成內部改革,發掘出大航海的原動力,朱祁鎮即便用自己的政治意志貫徹這一件事情,也不過又一次鄭和下西洋而已。

所以朱祁鎮將變法之事,放在開拓南洋之上。

變法是朱祁鎮心中頭等大事。

只是這並不妨礙在此之前,在南洋落子。

安南戰事一起,朱祁鎮更是借勢而爲,順水推舟。這個決定,更是拿捏的恰如其分,如果說其他的時候,內閣的人或許會反對。

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唯一發出聲音的還是劉定之,劉定之說道:“陛下,船運水師大船數百艘,小船更是數千,分佈沿海各地,其中大船造價非常高,朝廷再興建南洋水師,臣恐怕戶部承受不了。”

朱祁鎮說道:“從北洋水師調撥一部分過去,其他的讓少府來辦吧。”

數百艘大船,乃是這一段時間陸陸續續增添的,甚至不用朱祁鎮發話。

無他,運河問題太多,當戶部官員確定了海運的便捷,他們都變成了海運派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運船隊的頂頭上司從來不是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他們的頂頭上司是戶部。

因爲不管他們隸屬哪裡,他們都是爲戶部辦差的。

戶部掌控大明的錢袋子,稍稍鬆鬆手,就夠海運船隊吃飽了。

故而海運船隊一直保持着增長,而木製帆船,只要保養好了,是可以服役很多年的,所以這麼多年來,海運水師積攢一大批船隻。

朱祁鎮對海洋如此看重,自然也將少府的產業鏈發展到造船之上。

少府最大造船廠就在鴨綠江出海口處。

無他,這裡有豐富的木料。

鴨綠江上游都是深山老林,木材順流而下非常方便。

之前這裡是兩國交界之處,或許有些不方便的原因,但是而今朝鮮作爲一個國家已經不存在,存在的是大明的海東省。

而鴨綠江兩岸都是遼東省的下轄,自然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而且就人口分佈來看,鴨綠河兩岸乃是遼東與海東之間人口最少的地方,少府設船廠,一口氣遷徙了兩過萬人,鴨綠江出海口就出現一個小城市,以這個小城市爲中心吸引山東,兩淮的人口遷徙。

這一帶的人口正在迅速填滿之中。

劉定之反對的原因,也是財政上,既然朱祁鎮要少府造船,潛臺詞就是,這一部分費用,由內庫承擔了。

如此劉定之還說些什麼事情。

“陛下,屬意何人爲南洋水師總兵官?”楊洪說道。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他發現在陸地上能征善戰之將,朱祁鎮的夾帶裡面,能抽出一大把,湊一副撲克牌未必不夠。

但是海上的將領就不大好說了。

似乎除卻王英就沒有別人了。

朱祁鎮說道:“還是王英吧。畢竟說不定要打仗,至於北洋水師總兵官,就讓平江伯陳豫吧。”

平江伯陳豫這個人怎麼說啊?

他不像是一個將領,他更多的是辦着文官的事情,比如跟隨於謙修繕水利,經營運河,一直擔任漕運總兵官。

雖然海運與漕運還是不一樣的,但是朱祁鎮一時間也找不到別人了,只是希望陳豫對運輸工作能迅速上手。

至於陳豫打仗能力如何?

呃,朝鮮都沒有了,朝廷在北方海面上根本沒有對手,日本雖然還在,就日本那幾個小舢板,明軍水師只需幾艘船,就能給他們全滅了。

優勢如此之大,陳豫還能搞砸的話,那就是智商有問題。

對朱祁鎮敲定的人員,內閣沒有意義。立即發佈詔令,將剛剛的決議形成聖旨,特別是令王英帶着本部一些船隻先行去廣東上任。

在無疑之間,就造成了一個潛規則。

那就是大明南洋水師總兵官是壓北洋水師總兵官一頭的。

朱祁鎮還給了王英五軍都督府的加銜,朱祁鎮將領也準備在五軍都督府之中增加水師都督總管大明水師的將領。

也就是海軍司令,不過而今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辦。

等所有事情都處理完了,已經是深夜之中。宮門都落鎖,自然將這些大臣全部留宿宮中,當然不要誤會,無非是文淵閣值房之中熬一夜而已,是決計不會到後宮之中的。

明天一亮,這所有聖旨都會發出去。

從朱祁鎮接到奏報,但做出決議,也不過十幾個小時而已,這種反應速度放在後世,自然是不能提,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難得的高效了。

但是如果將大明沉重的戰爭機器推動,這些命令落實下來,最少在兩三個月之後了。

別的不說,命令從北京到廣西,就少不了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了。

“前線情況怎麼樣了?”朱祁鎮在乾清宮之中,一時間睡不着覺。

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六章 困境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
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六章 困境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