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地動(二)

屋內衆人本就睡的極輕,這時都驚醒過來。爲了預防萬一,大家入睡時都是穿着衣裳的。兩個奶媽便抱起瑄兒和福生,麥芽、桔梗兩個上前扶了荀卿染,大家往外來。

荀卿染覺得腳下的地面劇烈地搖晃了兩下,窗棱、門軸卡卡作響。此時正是許嬤嬤當班,發現異動,馬上敲起了銅鑼。總督府各院,立刻都亮起了燈火。

荀卿染只聽得遠遠近近的聲音,難以形容,卻讓人毛骨悚然。衆人剛出了門口,地動便停止了。

“四爺說的不錯,這屋子果然是最安全的。”許嬤嬤扶着荀卿染道。

荀卿染打量了一下,主院的房屋,都完好無損,這邊暖閣的窗戶門框,更是毫無變形。方纔的地動,她清晰地感覺到,絕不是一般的微震。這裡雖好,但是別的房子,卻未必如此。荀卿染忙打發人到各院巡查。

“回奶奶,只有下人院裡,因年久失修,倒了一堵牆,還有一棟屋子,有兩個婆子受了傷,其餘都好。”管事媳婦回來稟報道。

荀卿染鬆了一口氣。

但是唐佑年送來的消息,卻讓她輕鬆不起來。

“東城房屋堅固,只有少數房屋倒塌,並不礙事,南城的店鋪損失也不大,但是北城民居、西城窄巷,卻多是房倒屋塌、百姓流落街頭。”

荀卿染忙派人到各府去打探情況,另又派了婆子去齊婉蓉家看看。

得到回報說大概還好,但是,“董大人受了重傷。”

“咱們去看看董大人。”荀卿染吩咐人準備馬車,唐佑年騎馬,帶了侍從護衛就往董府中來。

原來董大人因爲審覈公文,昨夜就睡在書房。地動正好將書房震塌了,董大人因此受了重傷。看到唐佑年陪同荀卿染來看望,董大人掙扎着坐起來,荀卿染這纔看清,董大人是腿受了傷。

董夫人抹着眼淚,請荀卿染坐下。荀卿染詢問了董大人的傷情,就讓人將帶來的藥材補品都交給董夫人。

“這緊要關頭,偏我竟不中用了,實在有負皇恩,有負齊大人的囑託。”董大人捶打着大腿道。

董夫人心疼地忙過去抱住了董大人的胳膊。

“大人還是好生將養身體。城內軍營有唐大人,其他的事情,大人在家裡坐鎮,大人在平西鎮多年,熟悉地方事務,推薦幾個善於應變,能夠任事的官吏,協助唐大人一起應對,纔是正理。”

這也是荀卿染來的主要目的。果然董大人推薦了幾個能幹的官吏,又徵求和唐幼年的意見,最後決定,以唐幼年爲首,熟悉地方的官吏爲輔,一起應對這場變故。

董大人和唐佑年商量具體的事情,荀卿染就和董夫人談起另外一件事。

“本打算進了臘月再施粥,現在我想要提前了。”荀卿染道。

董夫人點頭贊同,她本就於這些事情上十分積極,只是現在董大人受傷,她便騰不出手來。荀卿染讓董夫人只管一心照顧董大人,施粥的事,她會另找別的夫人幫忙。

這邊從董府出來,荀卿染又一路拜訪了幾家。郭夫人家中人口簡單,她年紀輕,性子也爽利,孫夫人也是熱心腸,孃家經商,比一般女眷對外面的事情都熟悉,荀卿染叫了這兩個一起商量好了施粥的章程,就從第二天早上開始施粥。

天還沒亮,荀卿染叫了前院的李管事和陳德帶着小廝,另安排了廚房兩個健壯的婆子,用兵營中用的大鐵鍋,一氣熬了四鍋稠粥,又請呂太醫開了藥方,另外熬了驅寒健身的薑湯,由唐佑年安排了兵士幫助維持,就在挨近東城民居的一處空地上,搭了粥棚,開始施粥。

來到平西鎮一年多,荀卿染從沒機會好好看過東城和北城,誰知道,第一次真正接近這兩塊地方,竟然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眼望去,只有少數房屋孤零零地立着,大多數都被夷爲平地。

看着百姓扶老攜幼,端着豁口的碗來領粥,大多數人還算衣衫完整,也有人身上只穿着單薄的衣衫,還有的是裹着開了花的棉被。荀卿染心裡很不是滋味,等聽唐佑年說,因爲多數房屋是低矮的土廈木屋,因此傷亡很少,她才覺得好受了些。

日上三杆,幾鍋粥連同薑湯都被吃的乾乾淨淨,依舊有些百姓還餓着肚子,就有士兵領着幾個士紳打扮的人過來,原來都是城中的富商大戶,也願意施粥的。荀卿染自然高興,大家分散施粥,不如合在一處,也方便管理。

麥芽和孫夫人兩個一人一個算盤,按照來領粥的人數,估計着每人每天需多少米,噼裡啪啦一番計算,就算出了個章程出來,衆人都沒有異議。

等最後一個人也領了粥,已經是過了晌午了。

荀卿染回到總督府,草草地吃了些飯菜,就有人報說雪團回來了。

荀卿染心中一喜,雪團從外面飛進來,衝着荀卿染擡了擡腳,那腳上幫着一個小竹筒。荀卿染取下竹筒,從中取出一封信來。信是齊攸親筆寫的,大致說了北大營那邊的情形,說是正率領軍士維持秩序、救助百姓,又問城裡這邊情況如何。

荀卿染放下信,暗自思索,齊攸雖輕描淡寫,但她卻看得出那邊情況很不樂觀,如今城裡又是這樣。荀卿染請了唐佑年過來,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將實情告訴齊攸。荀卿染寫完信,又將信封入竹筒內,便招呼雪團。

瑄兒和福生都醒着,兩個小傢伙一個趴着,一個坐着,四隻小手胡嚕雪團。雪團很有風度,半眯着眼睛趴在那,任由兩個留着口水的小傢伙吃着豆腐。

荀卿染看得不由笑了,就將竹筒依舊綁在雪團的腳上,又餵了雪團喝了水,吃了兩塊肉,纔將雪團放飛,讓它再去找齊攸。

接連又有兩次輕微的地動。因爲有飯食吃,還有唐佑年帶着兵丁幫助救人,又在避風的寬敞處搭建臨時的棚子,讓百姓可以暫時存身,因此雖是經歷大災,城內倒也十分平靜。

第二天,荀卿染依舊帶着人施粥施藥。雪團卻並沒有回來。

第三天,依舊如此。

大地似乎平靜下來,原本捨棄了房屋的人,開始紛紛迴歸。

唐佑年在城內巡查完畢,趕到粥棚,見荀卿染和那些僕婦一樣圍着圍裙,正拿着大勺子給老人和孩子舀粥。這是施粥第二天,新定的規矩,怕的是老弱婦幼體力不濟,因此讓她們與青壯年分開排隊,施粥的也是各府裡的丫頭婆子們。

唐佑年乾咳兩聲,上前施禮,“夫人,您還是回去吧,這裡我再另派人手來,家裡還得您照看。”

荀卿染擡手,麥芽就從旁邊遞了帕子過來,荀卿染笑了笑,接了帕子抹了抹額角的汗。她這兩天夜裡幾乎都不曾睡,白天又忙着施粥這些事,現在還真是累了,況且,她也有些想瑄兒和福生了。這麼想着,荀卿染便向陳德和陳德家的交代了幾句,坐上馬車回總督府。

剛走到府衙前街,馬車突然劇烈地搖晃起來,隱隱聽得遠處有山崩地裂之聲。

待馬車略略停穩,荀卿染從車內探出頭來。

“唐大人,出了什麼事?”

是又一次地動?聽那聲音是來自北方,荀卿染心揪了起來,齊攸就在那個方向。

唐佑年剛剛控制出有些炸毛的馬,他也有些擔心。

遠處有軍校飛馬而來,到了近前,從馬上跳下來,向唐佑年稟報。

“……北城外珞珈山倒塌,阻斷了道路,附近村寨也受了牽連,山那邊情形如何尚不清楚。”

與北大營的道路被阻斷了,不清楚那邊的情形,而且這還牽連另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唐大人,這個消息,還是暫時不要外泄的好。”荀卿染出言提醒。

通往北大營的那條路,也是唯一一條通往平西鎮的鎮北糧倉的路。去調用糧食的隊伍還沒有回來,如今道路阻斷,城內靠施粥,暫時可以維持,但是若這消息泄露出去,難免人心浮動。而當前局勢下,最忌諱的就是人心不穩。

唐佑年一點就透,馬上明白了其中的厲害,自是下令,將消息封鎖了起來。

回到總督府,荀卿染便先到前院書房坐了。

“夫人放寬心,屬下立即派人疏通道路,大人吉人天相。肯定不會出事。”

“唐大人說的不錯。”荀卿染道,這個時候,就算心裡再慌亂,面上也決不能表現出來,她如果慌了,那下面的人會更亂。

“夫人暫且就不要出府,我再加派人手,護衛府內安全。”唐佑年道。

荀卿染又和唐幼年商量了一番,纔回到內宅。

瑄兒和福生剛剛睡飽了,又吃了奶,兩個小傢伙不知人間疾苦,見荀卿染回來,一個揮舞着小手,另一個搖擺着撲了過來。

荀卿染將福生接在懷裡,在炕上坐了下來。福生舉着八音盒讓荀卿染看,又用一隻小胖手上發條,小傢伙還真有幾分力氣,就聽得八音盒發出悅耳的樂音,盒子上的西洋美女翩翩起舞。瑄兒吐了兩個泡泡,福生就將八音盒塞到瑄兒手邊。

荀卿染將瑄兒抱進懷裡,又攬住福生,讓他靠着自己坐着,兩個柔柔軟軟的小身體,同樣烏黑的毫無雜質的大眼睛,荀卿染覺得一顆心軟軟的,又有些酸。離雪團去找齊攸,已經兩天了,雪團卻再也沒有飛回來,齊攸還好嗎?

方纔的震動,那震動的中心明明就是北大營的方向,荀卿染在擔心之外,心中又升起一股她自己都有些不明瞭的情緒。這股情緒是什麼,她捫心自問,答案顯而易見,但卻出乎意料。若非如此,又怎麼會如此患得患失?

平生不會相思,纔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燈半昏時,”荀卿染將一闋詞寫完,停下筆,默唸這一句,那燈光果然就亮了些。

“奶奶,該吃飯了。奶奶這半天,可是水米未進。”桔梗挑亮燈芯,對荀卿染道。

荀卿染回過神來,才發覺,已經是掌燈時分。卻是隻有燈,沒有月。

荀卿染吩咐擺飯,這時在外施粥的李管事、陳德、陳德家的也都回來了,荀卿染心中牽掛外面的情況,叫了幾個人進來問話。

“街上好些人說珞珈山塌了,又說城外糧倉毀了。”李管事道,“唐大人抓了幾個人,才消停下來。”

原來還是走漏了消息。也是,那麼大的動靜,終究是瞞不過去的。

城北道路斷絕的事情,城內地動不斷,人心惶惶,就有些不太平起來。

唐佑年風塵僕僕地過來回話,說是打算帶領兵丁,又僱傭了城內青壯,打算連夜疏通北面的道路。

“屬下給夫人留下一隊士兵,守衛府內。府衙內有馮大人另帶一隊兵丁,夫人有事,也可以召喚。”

吃過晚飯,荀卿染倚在靠枕上,微微閉上眼睛,連續操持了幾天幾夜,她是在疲憊的很,卻偏偏沒有睡意。腦子裡一件件地想着,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考慮周全。

唐佑年只領着一營的人馬,再加上城內的衙役,要疏通道路,負責城內治安,安頓百姓,有些捉襟見肘。北面道路斷絕、珞珈山附近村落傷亡慘重,城內街面上有些不太平,齊攸、齊攸那邊情況不明。

連續輕微的震動,似乎預示着還有更大的地動在後面。

荀卿染睜開眼。

“將廂房都收拾出來,去請呂太醫。”荀卿染吩咐道。總督府內,主院的房子最爲堅固,大家在一起,也方便照顧。

“把辛姑娘也請過來安置。”荀卿染扭頭特意吩咐桔梗道。

一會功夫,呂太醫就帶着小孫子過來了。

辛婦好卻是耽擱了一會纔到。

“辛姑娘不願意來,說是無妨的。”桔梗悄聲向荀卿染稟報,“卻由不得她,婢子將她“請”來了。”

果然,辛婦好臉色有些不好看。

“夫人這是什麼意思?”辛婦好掃了掃將她夾在中間的兩個婆子。

“這院子房屋最爲結實,請婦好姑娘過來,方便照顧。婦好姑娘是客人,照顧你是我的責任。若有什麼不便,還請婦好姑娘多包涵。”荀卿染客氣地說道,就讓金鈴,並兩個健壯的婆子照顧辛婦好。

“銀鈴機靈,去幫着許嬤嬤做些事。”荀卿染道。

許嬤嬤笑着抓了銀鈴的手,帶了出去。

辛婦好臉色一變,不由得擡頭又看了荀卿染一眼。荀卿染面露疲憊,態度依舊大方客氣,但語氣中隱隱透露的威嚴,讓人不敢違逆。

“帶婦好姑娘下去休息。”荀卿染吩咐道,便抱起瑄兒,並不看辛婦好。

兩個婆子“扶”着辛婦好退了下去。

瑄兒平時這個時候,也應該睡了,今天不知怎地,就是不肯睡,還哭了一陣,似乎她的情緒還影響了福生,福生也扯着嗓子跟着哭。

荀卿染拿帕子輕輕擦拭瑄兒稚嫩的小臉,輕輕派撫着,瑄兒這才慢慢安靜下來。

看着並排躺在炕上,終於睡着了的兩個孩子,荀卿染想到另外一件事。

“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你去辦。”荀卿染叫了陳德和陳德家的進來。

“奶奶儘管吩咐。”

“你們帶上幾個人,到地藏庵去,看看靜宜師太如何了,還有,”荀卿染頓了頓,“將宋嬤嬤帶回來。”

荀卿染待下歷來寬厚,但是宋嬤嬤,這個資歷最老的人,先是捱了板子,被奪了差事,然後在荀卿染懷孕後,就被打發去了廟裡,瑄兒出生後也沒有叫回來,陳德家的自然知道,這個宋嬤嬤一定是犯了大忌諱,做了了不得的事情。

這個時候,帶宋嬤嬤回來,又是爲的什麼。

“外面不太平,你帶幾個兵丁過去。或許有什麼變故,宋嬤嬤,一定要帶回來,活要見人,……”荀卿染看了陳德家的一眼,下面半句話沒有說出來。

兩人卻是明白了,忙答應了一聲,就退了下去。

將能照顧的都收入羽翼之下,將不安定的因素,也統統收攏過來。荀卿染微微閉上眼睛,如果有什麼萬一,那麼,她也就顧不得許多了。

這一夜,卻是分外的寧靜。

當啓明星出現在東面的地平線上,平西鎮迎來又一次劇烈的震動,荀卿染只覺得轟隆一聲的巨響,近在咫尺。

“奶奶,西邊的圍牆塌了。”一個婆子跑來稟報道。

“趕緊去前面,叫趙管事帶人過去守衛修補。”荀卿染吩咐道。

這婆子退出去不一會功夫,又有個小丫頭慌慌張張跑進來。

“奶奶,奶奶,不好了。”小丫頭喘着氣,扶住門框,“有,有亂民從、從西邊缺口,衝、衝進來了。”

小丫頭說完,一頭栽倒在地上。

荀卿染站起來,驀地瞧見,小丫頭後心處那一抹刺目的紅。

兩章並作一章,求粉紅、推薦、各類票票。

第273章 誥命q版番外之一七年之癢第165章 二月梨花第136章 離別第286章 家宴(二)第182章 閨情(二)第359章 分居第154章 小年第170章 能者多勞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290章 畫蛇添足第301章 無眠第382章 冷暖第370章 天鵝第389章 要命鴛鴦第220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第260章 撞破第222章 賠禮第274章 回京第97章 話本風波第57章 議親第130章 奇怪的病症(二)第212章 那一刻第161章 風波第21章 二太太第286章 家宴(二)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101章 求子第360章 未來第85章 鮮桂圓(三)第300章 變故第108章 河東河西第299章 夜戲第328章 故人消息(二)第380章 我是誰第91章 薑絲桂圓大棗湯第164章 上元節(二)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94章 求救第221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二)第121章 怒氣第156章 暮鼓晨鐘第339章 來者不善第314章 挑撥第61章 所謂攪合(二)第88章 冰山一角第11章 夜宵第26章 賣婢(二)第355章 靜夜第116章 應對(二)第279章 追究(二)第271章 奇怪的事第176章 侍疾(二)第153章 月牙兒第270章 恩怨第300章 變故第332章 真相第170章 能者多勞第32章 喜事盈門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364章 蜜語第78章 回門(二)第53章 生日宴(三)第236章 歸來第270章 恩怨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7章 方氏教女(二)第201章 平西鎮第319章 曬月亮第274章 回京第212章 那一刻第286章 家宴(二)第363章 楓林第224章 病情第382章 冷暖第151章 禍事第262章 冬閒第249章 三個女人第32章 喜事盈門第236章 歸來第292章 求子第1章 花下遇豬頭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178章 侍疾(四)第54章 生日宴(四)第239章 身孕第378章 容氏的秘密第276章 祖孫第300章 變故第206章 不得不說第73章 畫眉深淺(三)第218章 宴客(二)第114章 出路第348章 援手第134章 責罰第146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第224章 病情第334章 銀霜炭
第273章 誥命q版番外之一七年之癢第165章 二月梨花第136章 離別第286章 家宴(二)第182章 閨情(二)第359章 分居第154章 小年第170章 能者多勞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290章 畫蛇添足第301章 無眠第382章 冷暖第370章 天鵝第389章 要命鴛鴦第220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第260章 撞破第222章 賠禮第274章 回京第97章 話本風波第57章 議親第130章 奇怪的病症(二)第212章 那一刻第161章 風波第21章 二太太第286章 家宴(二)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101章 求子第360章 未來第85章 鮮桂圓(三)第300章 變故第108章 河東河西第299章 夜戲第328章 故人消息(二)第380章 我是誰第91章 薑絲桂圓大棗湯第164章 上元節(二)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94章 求救第221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二)第121章 怒氣第156章 暮鼓晨鐘第339章 來者不善第314章 挑撥第61章 所謂攪合(二)第88章 冰山一角第11章 夜宵第26章 賣婢(二)第355章 靜夜第116章 應對(二)第279章 追究(二)第271章 奇怪的事第176章 侍疾(二)第153章 月牙兒第270章 恩怨第300章 變故第332章 真相第170章 能者多勞第32章 喜事盈門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364章 蜜語第78章 回門(二)第53章 生日宴(三)第236章 歸來第270章 恩怨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7章 方氏教女(二)第201章 平西鎮第319章 曬月亮第274章 回京第212章 那一刻第286章 家宴(二)第363章 楓林第224章 病情第382章 冷暖第151章 禍事第262章 冬閒第249章 三個女人第32章 喜事盈門第236章 歸來第292章 求子第1章 花下遇豬頭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178章 侍疾(四)第54章 生日宴(四)第239章 身孕第378章 容氏的秘密第276章 祖孫第300章 變故第206章 不得不說第73章 畫眉深淺(三)第218章 宴客(二)第114章 出路第348章 援手第134章 責罰第146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第224章 病情第334章 銀霜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