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上元節(二)

君暉特意去探聽過繡屏的去向,說是兩幅繡屏都被同一個人買走了。小的這幅在齊攸手裡,大的那幅自然也是了。她不知不覺就問了出來,結果露了底。

荀卿染輕輕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背對齊攸,讓自己躺的更舒服些,閉上眼睛,擺出副大家都很累了,有話明天再說吧的姿態,試圖矇混過關。

齊攸卻不肯放過她。

“我同時買了兩幅繡屏回來,老太太都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的,還知道老太太那幅是小的?”齊攸將荀卿染的身子扳過來,捏了捏荀卿染的鼻子,問道。

荀卿染將手搭在齊攸腰上,這個男人怎麼就不肯裝裝糊塗那。她心裡抱怨,手向齊攸背後伸去,打算在她覬覦了很久的某地留個爪印,卻在發覺自家腰肢痠軟時縮回了手。不過還是不甘心,順手在齊攸腰上摸了一把。

瞞不過去,那就說實話吧。

“我不僅知道有兩幅繡屏,我還知道那幅大的上面繡的是什麼,至於原因,我不告訴你。”荀卿染緩緩道。

齊攸擡起荀卿染的下巴,兩人對視,荀卿染移開了視線。齊攸伸出手臂將荀卿染攬在懷裡,半晌並不言語。

什麼都不問,齊攸這個態度讓荀卿染覺得放鬆。

“睡吧。”良久,齊攸才道。

荀卿染嗯了一聲,和齊攸商量,“這件事,還是不要讓老太太知道,也不要讓別人知道,好嗎?”

“好,”齊攸答的很乾脆,同時提出要求,“以後不準再繡了東西去賣。”

荀卿染自然點頭應了。自打搬到京城,她就再沒有拿自己繡的東西出去賣,一是京城人生地不熟,二是君暉中舉,姐弟兩人生活不像過去那樣拮据。而她嫁入齊家後,也是沒那麼多工夫去繡多餘的東西。

第二天起牀,齊攸就交了個匣子在荀卿染手裡,荀卿染打開匣子,卻是些數額不等的銀票,還有整錠的金元寶。

“……上次給的還沒用完那。”荀卿染有些發愁道。

齊攸不由分說,將荀卿染摟進懷裡,伸出手掌,揉了揉她的腦袋,就轉身出去了。

“頭髮都揉亂了。”荀卿染抱怨道。

桔梗和麥芽端了熱水進來,伺候荀卿染梳洗。

“奶奶,四爺方纔是笑着出去的,難得見四爺笑,這一大早上,奶奶,您跟四爺說什麼了?”麥芽嘴快,問荀卿染。

“沒說什麼呀。”

荀卿染剛從牀上爬起來,還有些迷糊的,她也想不起來跟齊攸說了什麼。

“奶奶,這是?”桔梗拿起荀卿染放在一邊的匣子,睜大眼睛問道。麥芽也湊過去看。

“哦,那個啊。一會叫陳德家的進來,他們一家原來在莊子上,必定熟悉這些,讓陳德打聽着有好的田地,咱們也置上一些。”荀卿染道。錢放在手裡,只會越用越少,置辦些有出息的產業,纔是生財之道。

………

今天的宜年居頗爲熱鬧。容氏坐在上面榻上,大太太、齊二夫人在下面相陪,客座上坐的是鄭姨媽,還有一位年紀約四十左右,帶着假髻,面容白皙的中年婦人。

“原來黃太太也是金陵人士,和我是同鄉,以前不知道,以後可要多來,別和我們生分了。”容氏笑着對中年婦人道。

“老太太不嫌煩,我是樂得來,聽老太太說說話,也跟着長些見識。”黃太太笑着道。

這位黃太太夫家是京城,年前曾帶着女兒去走親戚。回來時經過通州,馬車卻在路上壞了。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多虧遇到從江南返回的鄭元朗,從通州下船,帶着車隊經過,借了輛馬車給黃家母女,後來一路回京,也對這母女多有照顧。

到京城後,黃家派人來送謝禮,攀談起來,都是江南人士,再往上追溯,竟還是沾親帶故的。因此黃太太就和鄭姨媽親近起來,又由鄭姨媽引見,也和齊府走動起來。

“這孩子,少年老成,又極熱心,辦事又周到。鄭太太教導的好孩子。還有好兒姑娘和姝兒姑娘,也都是一等一的,我常和我那姑娘說,要多向她這兩個妹妹學學,纔是閨閣的榜樣。”

黃太太依舊如往日般,不住口的誇着鄭元朗,順帶也誇鄭家兩姐妹。

衆人又說起黃太太的女兒黃秀娥。

“黃姑娘這樣的才貌,想是早就定了人家了吧?”齊二夫人問道。

“還不滿十七歲,也有幾家來提親的。是我心疼我這姑娘,拖着沒有定。我是做母親的心腸,也不要他如何富貴,也不在乎身份,只要人實誠,能善待我的女孩,再要家裡父母長輩慈愛,就是再好沒有的了。”

容氏笑眯眯地聽着,齊二夫人和鄭姨媽交換了個眼色。

“如果黃太太不嫌棄,我這倒有門親事,說給黃姑娘。”齊二夫人道。

黃太太自然問,是哪一家。

齊二夫人指指鄭姨媽,“不如你們做了兒女親家吧,這也是黃姑娘和朗哥兒的緣分。”

黃太太哪有不願意的,鄭姨媽也早有此意,因此這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鄭姨媽和黃太太兩個興沖沖地商量起換庚帖、下定的事。

荀卿染聽得鄭、黃兩家的親事定了便從廳中出來,走到西面梢間。鄭家姐妹、黃秀娥、齊婉麗姐妹幾個正聚在一處有說有笑,都看着黃秀娥打絡子。原來黃秀娥手巧,打的一手好絡子,好多花樣都是這姐妹幾個從未見過的,因此每次黃秀娥來,少不得聚在一處,向黃秀娥討教。黃秀娥頗有耐性,與衆姐妹相處極好。

“秀娥姐,這個絡子好,我編了幾次,都編不好,秀娥姐,你再教給我一遍。”鄭姝兒挨在黃秀娥身邊,語氣親密,帶着些撒嬌的意味。

“好,這個是最難的,你彆着急,慢慢學。一時學不會也不要緊,你要這絡子,我編給你就是了。”黃秀娥柔聲道。

“秀娥姐最好了。”鄭姝兒笑道。

“四奶奶來了。”

黃秀娥擡頭看見荀卿染,忙站起身。她身量不高,卻是苗條勻稱,一張白皙的鵝蛋臉,水杏眼,鼻子兩側略有些雀斑,容貌並不十分出衆,卻是溫柔可親。

“快坐着,不用這樣客套。我聽見你們說的開心,忍不住來湊個熱鬧。”荀卿染扶着黃秀娥坐下。

黃秀娥手指修長,手心微涼。

鄭好兒和齊家姐妹也起身招呼,鄭姝兒見了荀卿染,一開始略有些訕訕地,卻也起身跟着叫“四表嫂”。

大家坐下說笑,那邊敲定了親事,想來幾個女孩子心中早就有了數。荀卿染怕臊了黃秀娥,便沒說出來,只招呼人另送了手爐給黃秀娥,又送了暖身的熱茶。

這邊送走了黃太太和黃秀娥,鄭姨媽和齊二夫人到祈年堂說話。

“這下好了,朗哥兒這件大事定了下來,接下來就等馮家進京來,將姝兒嫁過去。她們兩個都順順當當的,以後我去地下見了老爺、二老爺和二太太,也有個交代。”鄭姨媽喜的直唸佛。

原來鄭姝兒是她父母在時,自幼與馮家定的娃娃親。馮家現在外任上,最近也要進京。兩家信函往來,只等馮家進京安頓好,選了好日子,就迎娶鄭姝兒。

“朔哥兒年紀也不小了,兩個小的都先定了親事,是不是……”齊二夫人提醒鄭姨媽道。

鄭姨媽卻不在意,“是隔房的,並不相干。況且,朔哥兒這孩子,我還不放心。他年紀雖長,性子卻不定。先拘管他兩年,等他收攏了性子,再給他定門親事。也沒得因爲他,耽誤弟弟妹妹的。”

“也是這個理。”齊二夫人道,“你也別再說搬過去住的話了。老太太說了,安國公府別的沒有,空屋子多的是。你在這住着,多陪老太太說說話,咱們姐妹往來也方便。好兒和姝兒姐妹,也和我家這幾個女孩在一處,老太太看着也歡喜。朔哥兒,就依你的意思,讓他在族學裡附學,我和老爺商量了,特意關照了先生,好生看管着他。你們那邊的宅子,朗哥兒去料理就是了。”

鄭姨媽見齊二夫人處處安排的妥帖,也就答應了。

荀卿染從宜年居出來,繞道花園,正轉過假山,斜刺裡走出一人,卻正是鄭元朗。

兩人俱是沒有想到會在這裡碰面,一時不覺都有些發怔。

“……四表嫂。”鄭元朗躬身施禮,聲音有些發澀。

荀卿染忙側身,屈膝福了一福。

“朗表哥。”荀卿染依然用了從前的稱呼,爲那個曾經真心相待的少年。

此時已有些初春的光景,假山旁的大柳樹垂下冒出嫩芽的枝條,隨微風輕輕搖曳。

鄭元朗擡起頭時,已經收斂了滿腹的情緒,荀卿染也是淡淡地笑着。

鄭元朗側身避讓,荀卿染又福了一福,沿着青石甬路向前行去。

人生中,我們註定和一些人相遇,卻又擦肩而過。

春困啊,午睡到一半爬起來碼字,求粉紅。

第290章 畫蛇添足第9章 大姐淑芳第134章 責罰第163章 上元節第70章 燭影搖紅第374章 新生第388章 冬去春來第178章 侍疾(四)第343章 定計第219章 家書第341章 叵測第323章 暗箭第109章 河東河西(二)第234章 小算盤第243章 命格第258章 孃親舅大第348章 援手第80章 喜訊第264章 地動(二)第154章 小年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130章 奇怪的病症(二)第249章 三個女人第21章 二太太第21章 二太太第104章 意外第287章 說親第57章 議親第89章 冰山一角(二)第137章 牛刀小試第220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第183章 又一樁喜事第236章 歸來第141章 大鬧喜堂第310章 天降富貴第169章 心思第24章 新婢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261章 謀算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100章 冬衣第287章 說親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372章 牡丹第20章 因禍得福第50章 楓林晚第310章 天降富貴第359章 分居第74章 夜半第361章 喬遷第135章 求情第76章 未諳姑食性(二)第51章 生日宴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307章 喜第95章 謎團第246章 各自肚腸(二)第255章 心急的父親第79章 回門(三)第144章 妒意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43章 方大奶奶第328章 故人消息(二)第47章 觀蓮節(二)第260章 撞破第76章 未諳姑食性(二)第43章 方大奶奶第40章 話梅第244章 面相第338章 故人第276章 祖孫第2章 海棠紅第349章 援手(二)第390章 牡丹花肥第231章 尋短見的女人第94章 求救第259章 百日第306章 搶第242章 家書第224章 病情第163章 上元節第74章 夜半第58章 議親(二)第302章 初見端倪第188章 周旋第86章 嫁妝風波第210章 來客第294章 局第152章 禍事(二)第155章 隱藏的惡意第251章 緣由第359章 分居第188章 周旋第207章 內院的主人第61章 所謂攪合(二)第17章 方氏的打算第105章 對策第153章 月牙兒第87章 嫁妝風波(二)
第290章 畫蛇添足第9章 大姐淑芳第134章 責罰第163章 上元節第70章 燭影搖紅第374章 新生第388章 冬去春來第178章 侍疾(四)第343章 定計第219章 家書第341章 叵測第323章 暗箭第109章 河東河西(二)第234章 小算盤第243章 命格第258章 孃親舅大第348章 援手第80章 喜訊第264章 地動(二)第154章 小年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130章 奇怪的病症(二)第249章 三個女人第21章 二太太第21章 二太太第104章 意外第287章 說親第57章 議親第89章 冰山一角(二)第137章 牛刀小試第220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第183章 又一樁喜事第236章 歸來第141章 大鬧喜堂第310章 天降富貴第169章 心思第24章 新婢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261章 謀算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100章 冬衣第287章 說親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372章 牡丹第20章 因禍得福第50章 楓林晚第310章 天降富貴第359章 分居第74章 夜半第361章 喬遷第135章 求情第76章 未諳姑食性(二)第51章 生日宴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307章 喜第95章 謎團第246章 各自肚腸(二)第255章 心急的父親第79章 回門(三)第144章 妒意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43章 方大奶奶第328章 故人消息(二)第47章 觀蓮節(二)第260章 撞破第76章 未諳姑食性(二)第43章 方大奶奶第40章 話梅第244章 面相第338章 故人第276章 祖孫第2章 海棠紅第349章 援手(二)第390章 牡丹花肥第231章 尋短見的女人第94章 求救第259章 百日第306章 搶第242章 家書第224章 病情第163章 上元節第74章 夜半第58章 議親(二)第302章 初見端倪第188章 周旋第86章 嫁妝風波第210章 來客第294章 局第152章 禍事(二)第155章 隱藏的惡意第251章 緣由第359章 分居第188章 周旋第207章 內院的主人第61章 所謂攪合(二)第17章 方氏的打算第105章 對策第153章 月牙兒第87章 嫁妝風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