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海棠紅

隨着話音,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急急從花園的甬路上趕過來,到鄭元朔跟前叉手爲禮,恰巧把鄭元朔和荀卿染主僕隔開。

鄭元朔見有人來,就收了釵子,不好再如何,但臉上已經露出些不悅。

“阿,二弟阿,你不是去郡城裡了嗎?找我有什麼事?”

這少年正是鄭元朔的堂弟鄭元朗。他並不直接回答鄭元朔,而是笑着道:“大哥,兄弟剛纔從門外過來,守財正在二門外找大哥,說是有急事。”

守財是鄭元朔的長隨,專爲鄭元朔打理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是鄭元朔的第一心腹。鄭元朔聽到守財有急事找他,心裡要走,又有些捨不得。

wωw▲ ttκǎ n▲ C〇

他被母親送來讀書,本來並不願意。沒想到自打到了這,他那荀家姨丈只是話說的嚴厲,並不怎麼拘管他。他姨母方氏對他更好,反比在家裡時更加自在了。

更有一件意外的好事,這個地方雖說是鄉下,卻因水土好,人物生的都有幾分的水秀。荀家是大戶,幾個姑娘都有十分顏色,就是下人中也有不少姿色出衆的。因此,他這些時日,真是如魚得水一般,讀書不過是妝個幌子。

只是,荀家其他幾個姑娘,是肯和他親近的。但這位三姑娘卻總是淡淡的。剛來時還能在姐妹堆裡見見,後來也不知怎地,就連面都見不到了。

鄭元朔覺得荀卿染平時一張臉總是木呆呆的,也很少開口,卻依然容色出衆。今天無意間看見她露出笑臉,更是立即驚爲天人。因爲荀卿染等閒不出屋,方氏再溺愛他,他也不好真的去女孩家閨房走動。他怕以後沒機會親近,總想趁此機會打動荀卿染。在他想來,黃金是誰看見都覺得親切的。他有金子,別人自然就該對他親切。

鄭元朗卻好象不知道鄭元朔的心事,只催着他走。

“大哥還是快些去,我看守財的樣子,是有要緊的事,若耽誤了,大哥要後悔的。”

鄭元朔站在那沒動,琢磨還想跟荀卿染說兩句話。鄭元朗已經規規矩矩與荀卿染作了一揖,“染妹,我和大哥還有事,先走一步。”

荀卿染屈膝還禮,鄭元朗便拉着鄭元朔一條膀子,連推帶拉地一路去了。

見鄭氏兄弟走了,荀卿染舒了一口氣。好在鄭元朗把鄭元朔帶走了,不然……。荀卿染兩眼四下掃了掃,就看到窄門那邊有道人影一閃。荀卿染腳步頓了一頓。

寶珠眼尖,也瞧見了,小聲說,“好像是草花姐姐,在門那邊一閃,就不見了。”

荀卿染記在心裡,也不在花園內多做停留,直接走去花園後門。那裡只有一個半聾的婆子看門,桔梗上前塞了幾個大錢在那婆子手裡。

“盧嬤嬤,我們姑娘要去三老爺家的海棠園,折幾支海棠回來插瓶,求你老給看着門。”

荀大老爺一共兄弟三人,早就分了家。荀大老爺居長,就佔了這老宅子。荀三老爺的院子就在老宅子西面,只隔了一條夾道。荀家的人一般說荀大老爺家,這叫東府,提到荀三老爺這,就叫做西府。西府本就是從東府的後花園隔出去的,因此這中間的夾道也是荀家的,並沒有閒雜人走動。

出了花園門,不過幾步路,就是西府的海棠園。當年分家時,三老爺就是看重這海棠園,並不計較西府宅子的大小。海棠園內還有一座小樓,供人遊園歇息。三老爺接手西府,就將藏書都放在小樓內,後來還陸續購置了很多珍本藏書,並提了一副匾額,將小樓稱作藏書閣。

三老爺在外任上,因把家眷也接了過去,就把西府交給幾戶可靠的下人打理着。桔梗的叔爺爺一家,就負責照顧海棠園並這藏書閣。

到了海棠園門口,桔梗上前敲了兩下,門應聲而開。一張圓圓的蘋果臉探出門來,一眼瞧見荀卿染,馬上笑逐顏開,也不說話,直接開門將主僕三人迎了進去。

等荀卿染站定,小姑娘也關好了門過來見禮。小姑娘不滿十歲,頭上梳了雙丫髻,十分愛笑,笑起來臉上兩個酒窩,十分討喜。她是照管這海棠園的韓管事的孫女,與桔梗是堂姐妹。

“又麻煩你了,小棠。是不是一早就等在這了?”荀卿染拉起小姑娘,微笑着問。

小棠搖了搖頭,笑容有點羞澀。

桔梗上前拉了小棠的手。

“小棠,都誰在園子裡?”

小棠用手往海棠園深處指了指,嘴裡啊啊叫了兩聲,手比劃着。桔梗點頭,表示明白。

“只有四叔在裡面修剪花木,咱們要來的事,小棠已經跟她爺爺說了,讓姑娘儘管四處玩耍。”

荀卿染點頭,看時辰還早,就一步步慢慢走去。這園中景緻與東府不同,並無雜花雜樹,而是遍種海棠。海棠又有紅白兩色,紅色的如火,白色如雪。園內還有石桌石凳,小橋涼亭,都很小巧精緻。

藏書閣就建在海棠林內,是一座兩層的磚木樓房。二樓是藏書,一樓則是書房。荀卿染進了書房,剛坐下,寶珠就來稟報,說是二爺來了。

門簾挑起,一個少年邁着方步走了進來。一張帶着稚氣的俊臉板着,明明是清俊的眉眼,偏都耷拉着,顯出一臉的呆氣,毫無少年人該有的活力。

荀卿染撲哧笑出聲來,指着少年嗔怪道:“阿暉,你瞧你,跟個小老頭似地。這裡沒有外人,就別裝了。”

聽了這話,荀君暉頓時眉目舒展開來,臉上的呆氣一掃而光,瞬間像換了個人。

“姐姐又取笑我。……我被先生叫住背書,從學裡出來的晚了,叫姐姐久等了吧。”荀君暉給荀卿染行禮。

荀卿染站起來,拉着荀君暉手,讓他在書案邊坐下。

“我也是纔到這,看把你急的,快坐下歇歇。”

荀君暉依言坐下,又站起來,從袖袋裡取出個包的十分周正的油紙包。

“姐姐愛吃古城齋的粉蒸首烏糕。前兩天君皙家有人去郡城,我讓他幫我捎了些來,拿給姐姐吃。”

荀君暉說着打開紙包。這粉蒸首烏糕,是潁川郡城的特產,其中又以古城齋的最爲有名。因爲選料精細,做法繁複,古城齋每天只蒸有數的幾籠,因此名聲更響。這首烏糕是用糯米粉、首烏粉和棗泥合在一起,上籠屜蒸熟。一般的首烏糕,蒸出來是紅褐色的一塊。古城齋的首烏糕卻有三層分明的顏色,最上面一層是黑色,中間一層是紅色,下面一層是白色。顏色漂亮、入口軟滑,又因爲加了桂花蜜,十分香甜。荀卿染很愛吃這個,但卻不能時常吃到,雖然荀家是左近聞名的世家大戶。

寶珠和小棠拎着燒好的水送進來,荀卿染先和荀君暉洗了手。這時桔梗已經泡好了茶,給兩人端上來。

荀卿染打開帶來的食盒,裡面是切好的海綿蛋糕。這是她花錢跟廚房的人買了雞蛋等原料,在她院子裡的小茶房做的,特意帶來給弟弟吃。

荀卿染讓桔梗拿碟子將兩樣糕點各裝了幾塊,送給小棠和家人吃。又挑了一塊大的海綿蛋糕遞給荀君暉,正好荀君暉也撿了塊首烏糕遞過來,姐弟倆相視一笑,各自心頭一暖,就着茶水吃起了糕點。

荀卿染一邊喝茶,一邊打量弟弟。姐弟倆因爲一母所出,眉眼間極爲相似。荀君暉剛滿十三歲,身高已經快和荀卿染平齊。因爲環境的關係,在外人面前不得不做出一副老成呆板的樣子,只有到了她跟前,纔會露出真性情。

這個孩子,是她一手帶大的啊,荀卿染有些心疼,又有些驕傲。

四年前,她莫名其妙到此,目睹兇案,在牀上躺了十來天,慢慢接受了穿越的事實,但是心中卻不甘願。那天,她趁着人不備,自己跑出屋,順着牆根一邊亂走,一邊很幼稚地拿了根樹枝,抽打路過的花花草草泄憤。湊巧走到一個靠牆的小院,聽見裡面一個女人中氣十足的罵聲,就好奇地拐了進去。

一個抹了一臉白粉,身材十分富態的中年婆子,正一手拿着碗飯,一手推搡着一個小男孩,嘴裡還不住地喝罵。

“唉呦,小少爺,你也讓奶孃我省省心。也就是你命好,太太是大家子出身,心腸好,才這樣擡舉你。你看看你身上這穿的戴的,哪樣不是太太出錢給你置辦的。不就是飯裡吃出粒砂子,就做出這個樣來,還和老孃發脾氣。你可真當自己是個主子了。”

小男孩只有六七歲的樣子,一張小臉並不瘦,但卻毫無光澤。小身板被婆子的大手推搡的踉踉蹌蹌。那女人罵的口水四濺,好多噴到小孩的臉上,小孩卻不敢躲。

婆子把飯都倒在地上,另一隻肥手在小孩的脊背上拍了幾下。她手勁不小,荀卿染隔着一段距離,仍能聽到小孩的背被打的通通作響。小孩子經受不住,被打的向前一撲,幾乎倒在地上,又被婆子一手撈起來,“小少爺,小心點看着路,這一身好衣服可值錢,碰破了,是要我拿錢賠補的。……老爺和太太都教導要愛惜糧食,小少爺扣了這一碗好白米飯在地上,要是上面知道了,是要打板子的。聽奶孃的話,你好好把這飯吃了,奶孃就不告訴去。”

婆子說着,就強按那小孩在地上,逼他去吃地上的飯。小孩梗着脖子,不肯就範。

荀卿染藏身在一叢灌木後,見那米飯倒在沙地上,又被婆子用腳踩了踩,哪裡還能吃。小孩子在婆子手底下掙動,一擡頭,正好和荀卿染的眼睛對上。小孩嘴巴張了張,卻沒有開口求救,而是別開臉去。荀卿染的心卻忽悠翻了個個。

第383章 喪服第216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62章 攪合的結果第166章 花朝第160章 除歲第225章 病情(二)第269章 處置(二)第13章 喜訊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106章 轉機第274章 回京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376章 煎熬第137章 牛刀小試第269章 處置(二)第39章 荀淑芳的婚事第153章 月牙兒第253章 福生第332章 真相第174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175章 侍疾第371章 明華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381章 我是誰(二)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200章 老太太的憤怒(二)第299章 夜戲第311章 富貴驕人第77章 回門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98章 算計第140章 喜宴第342章 心機第267章 因果第1章 花下遇豬頭第4章 蟄伏第340章 太平故事第184章 湖畔居的鬧劇第6章 方氏教女(一)第377章 知情第323章 暗箭第150章 小別重逢(三)第314章 挑撥第32章 喜事盈門第25章 賣婢(一)第265章 亂第339章 來者不善第247章 冬第196章 啓程第354章 生與死第369章 年禮第297章 花殤第44章 方大奶奶(二)第186章 變動第38章 一枝獨秀第313章 會親第354章 生與死第232章 尋短見的女子(二)第162章 風波(二)第273章 誥命第131章 說夢第265章 亂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132章 求醫第48章 遷怒第337章 意料之外第331章 皇恩第352章 變局第20章 因禍得福第354章 生與死第87章 嫁妝風波(二)第325章 巧遇第380章 我是誰第272章 心有靈犀第59章 議親(三)第114章 出路第18章 卿染的抉擇第319章 曬月亮第59章 議親(三)第182章 閨情(二)第336章 深秋第365章 厚望第257章 愛女第292章 求子第27章 賣婢(三)第370章 天鵝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10章 燈油第380章 我是誰第62章 攪合的結果第229章 觀音卷軸第291章 荊棘薔薇第390章 牡丹花肥第226章 脫鉤第343章 定計第301章 無眠第216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296章 好意
第383章 喪服第216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62章 攪合的結果第166章 花朝第160章 除歲第225章 病情(二)第269章 處置(二)第13章 喜訊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106章 轉機第274章 回京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376章 煎熬第137章 牛刀小試第269章 處置(二)第39章 荀淑芳的婚事第153章 月牙兒第253章 福生第332章 真相第174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175章 侍疾第371章 明華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381章 我是誰(二)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200章 老太太的憤怒(二)第299章 夜戲第311章 富貴驕人第77章 回門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199章 老太太的憤怒第98章 算計第140章 喜宴第342章 心機第267章 因果第1章 花下遇豬頭第4章 蟄伏第340章 太平故事第184章 湖畔居的鬧劇第6章 方氏教女(一)第377章 知情第323章 暗箭第150章 小別重逢(三)第314章 挑撥第32章 喜事盈門第25章 賣婢(一)第265章 亂第339章 來者不善第247章 冬第196章 啓程第354章 生與死第369章 年禮第297章 花殤第44章 方大奶奶(二)第186章 變動第38章 一枝獨秀第313章 會親第354章 生與死第232章 尋短見的女子(二)第162章 風波(二)第273章 誥命第131章 說夢第265章 亂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132章 求醫第48章 遷怒第337章 意料之外第331章 皇恩第352章 變局第20章 因禍得福第354章 生與死第87章 嫁妝風波(二)第325章 巧遇第380章 我是誰第272章 心有靈犀第59章 議親(三)第114章 出路第18章 卿染的抉擇第319章 曬月亮第59章 議親(三)第182章 閨情(二)第336章 深秋第365章 厚望第257章 愛女第292章 求子第27章 賣婢(三)第370章 天鵝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10章 燈油第380章 我是誰第62章 攪合的結果第229章 觀音卷軸第291章 荊棘薔薇第390章 牡丹花肥第226章 脫鉤第343章 定計第301章 無眠第216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296章 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