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

洪承疇和尚可喜之間從來就沒有過上下級關係,早在崇禎六年時爲廣鹿島副將的尚可喜就已率部降金,而此時洪承疇正以陝西三邊總督的身份指揮明軍對闖王高迎祥的圍剿戰事。一個廣鹿島副將,一個三邊總督,二人身份差了十萬八千里,距離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自然談不上有什麼交結。

尚可喜降金後,其部被洪太賜名“天助兵”,本人也被授予總兵官,隸漢軍鑲藍旗。崇禎九年洪太改“金”爲“清”後,封尚可喜爲智順王,命其隨他征討朝鮮。在此期間,尚可喜和正在關內指揮圍剿流寇的洪承疇之間也從未有過任何聯繫,二人之間大抵也只是知道對方的存在而矣。直至崇禎十五年鬆錦戰事爆發,尚可喜和洪承疇才第一次發生聯繫,這場大戰也是二人之間唯一交手的一場戰事。

鬆錦大戰以明軍全軍覆沒,主帥洪承疇降清落幕。降清後的洪承疇雖極得洪太重視,但終洪太一朝,除諮詢外,也沒有任以官職。如此身份和待遇,自然不及貴爲智順王的尚可喜,更別提二人之間會有什麼隸屬關係了。

洪承疇的命運在清軍入關後發生重大轉變,出於以漢制漢的考慮,多爾袞一反其兄對洪承疇表面信重,內心卻無比警惕的態度,對洪承疇十分器重,以洪承疇仕明時的原職銜任命他爲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使其成爲清廷首位漢人宰相。

順治二年,清豫親王多鐸率師攻佔南京,結果卻因“剃頭令”激起江南明朝百姓的激烈反抗,危難之中,多爾袞忙派洪承疇取代多鐸,敕賜便宜行事。順治四年,洪承疇因父喪。回鄉守制。次年四月又奉召返京,再次入內院佐理機務。多爾袞對其慰勞備至,寵信有加,一連數日召見垂詢各省應興應革之事。所有建議,無不採納。多爾滾死後,順治十年,因南方明朝永曆政權聯合大西軍餘部共同抗清,清軍在湖南戰場接連大敗。爲挽救敗局,順治急命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全權負責南方戰事直至如今。

和洪承疇在清軍入關後一直爲清廷在各處效命不同的是,尚可喜只在順治元年率所部入關歸豫親王多鐸指揮南下追擊李自成部,兵至湖北鄂州後又回師遼東海州。這一回遼東就是四年,直到順治六年同樣因爲南方戰事反覆,滿州八旗兵力不夠調用,清廷這纔不得不再次重用已歸遼的漢人三順王,改封尚可喜爲平南王,命其率部直撲廣東。順治七年。尚可喜聯同耿繼茂一同攻佔廣州,隨後便坐鎮廣州直至如今。

清廷委任洪承疇爲五省經略,這五省指的是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在名義上尚可喜和耿繼茂雖然都是藩王,但在戰事上卻仍需聽從五省經略的統一安排。不過順治不知從何考慮,又另頒一道旨意於廣東,旨意上說“廣東賊勢復潰,地方漸平,且去湖南甚遠,應專任兩王與該督撫料理”。

這道旨意實際上變相的將洪承疇的五省經略改成了四省經略。憑這道旨意,尚可喜、耿繼茂乃至李率泰都可以不去理會洪承疇獨自行事,只需事後通知一聲就可。有這道旨意在,洪承疇也插手不了廣東軍政。更休提由他洪老督師統一指揮作戰了。

沒了節制廣東兩藩王的權力,洪承疇也只能以私人名義往廣東發來這封書信,信中用詞用句也都一一斟酌過,絕無半點託大之意。

班志富之所以還稱洪承疇爲“老督師”,多半也是因爲前明舊事,畢竟洪承疇在崇禎朝官聲赫赫。哪怕他們這些人比洪承疇早投“名主”多年,也斷然不敢就此生了輕視之心。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這道授予廣東兩王專任地方之事旨意發出前,洪承疇已擔任名義上的節制經略一年多了。這一年多時間或許不長,洪承疇也沒有在這一年多時間內對廣東二王下過任何命令,但在講究規矩的官面上而言,不論現在兩王是否歸洪承疇節制,他這老督師都是當定了的。哪怕日後尚可喜和耿繼茂見到洪承疇本人,以王爺之尊還是要稱呼對方一聲“老督師”的,沒法子,規矩就是規矩,壞不得。

“洪老兒自個不上,反叫本王西進,他這算盤打得也是精。”

尚可喜可沒有班志富對洪承疇這般客氣,他甚至懶得在親信面前對洪承疇有任何尊敬,因爲他一直認爲洪承疇這個敗軍之帥沒有什麼了不起,要真了不起也不會在鬆錦時敗得一塌糊塗了。說到底,洪老兒這些年的威風不過是建立在當年他所圍剿的流寇身上,而那幫子流寇算得什麼兵馬,兩爛柿子放一起比比誰更爛而矣。真算佩服的人,李定國比洪老兒強得多,哪怕孫可望都比這沽名釣譽的老兒強!

年近六旬的尚可喜身子骨依舊硬朗,說出話來也是中氣十足,他拍了拍桌上的信,冷笑一聲,道:“皇上的旨意要他洪老兒再觀望觀望,對咱們這邊也沒提什麼,可他洪老兒倒好,卻想着要本王給他探探虛實,哼,這虛實真這麼好探的麼?探出是實倒罷了,若是虛的怎麼辦?”

“王爺的意思是不西進?”班志富若有所思。

尚可喜搖了搖頭,道:“孫、李二賊若真內訌,這天賜良機如何能不利用?”

“王爺的意思是?”

班志富有些摸不透平南王的心思了,這剛說虛實不好探,轉眼卻又這般說,卻不知王爺心中到底作何想。

“往西邊還是要去的,不過嘛卻不能大張旗鼓去,先派點兵去高州探探,若李定國真和孫可望內訌,他定不會留多少兵馬在高州,反之…”說到這,尚可喜沒再說下去,班志富知他說什麼,點了點頭,卻見平南王的眉頭已皺了起來。

班志富見狀,忙道:“王爺不必擔心,依我看,孫李二賊定是內訌了,否則新會這邊這麼大動靜,何以高州明軍未有東進跡象呢。”

“但願如此吧。”

尚可喜也是行伍多年之人,如何不知道高州明軍這幾月來的確有點不對,之前還不知道爲何李定國不趁勢東進,現在看來,怕南明真是後院起火了。

“虛也好,實也好,必須早點解決新會的太平軍,要不然,這釘子遲早會把咱們扎個頭破血流。”

說到這,尚可喜起身踱了兩步,吩咐班志富:“你明日往新會再去一趟,把本家兵調回來,另外讓之信沉住氣,我這邊還能等上一兩月,叫他不必着急,已經圍了幾月了,也不在乎再多圍上一兩月。本王就不信新會城中的賊兵還真是鐵打的!餓也要餓死他們!”

班志富應聲後又不解問道:“王爺爲何要調本家兵?”

尚可喜輕笑一聲:“既已決定去探探李定國的底,那就是真的探探,讓本家兵去,探得好了正好一舉拿下高州,等之信解決了太平軍,便叫他率軍直奔高州,到那時本王把耿家小子叫上一塊西進,殺李定國個措手不及!”(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四章 投奔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八十章 萬歲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十二章 憑證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三章 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
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四章 投奔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八十章 萬歲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十二章 憑證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三章 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