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

魏大龍帶來的水師陸戰隊將士都是海里好手,遊過維河不是難事,問題是他們攜帶的火銃和藥包不能浸水,否則過河之後就成了無用之物。

單靠大刀長矛,缺少有效攻城器械,陸戰隊縱是再精銳,於七再是捨得拿手下人命去填,也難以攻下有數千兵馬據守的維縣。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迅速紮好木排,將士兵渡過河去,然後用太平軍的爆破法子炸燬維縣的城門。

“老五,傳我的令,一個時辰後,各家的人都要出力氣,破了維縣城,我給大夥發賞銀!”

爲了激勵士氣,於七也是豁出去了,起兵之前他就積了不少家底,起事之後,破了不少州縣,繳獲也不少,這次都許了出來。維縣雖是清軍佔着,城裡百姓卻是漢人,於七還沒喪盡天良許下入城不封刀的賞格。

“好嘞!”

於七的拜把兄弟宋五豪氣應了一聲,去將話傳了下去。

很快,上千義軍被各自首領帶着去伐木,削砍好的木頭很快就被運到河邊,各種能夠固定木排的繩子布條都被收集起來。因身後就是成片的樹林,木頭砍伐很容易,而且又不需要太牢固,只要能載人就行,一個時辰後,幾十架木排就被紮了起來,每個上面都可以站七八人。

.......

義軍這邊忙着扎排渡河,維縣城頭,清軍也漸漸回過神來。山東綠營參將周天一心請戰,不過監軍韓巨源卻反對輕率出戰,認爲東面的滿州尼馬溪部生死未知,來了多少亂民也不知道,冒然出戰,危險太大,不妨緊閉城門,待尼馬溪部情況探明再作決奪。

滿州協領舒爾克最終納了韓巨源的意見,不準出戰,同時派快馬去和尼馬溪部取得聯絡,看看維縣的這些亂民究竟是怎麼過來的。

清國人關於戰守的爭論,一衆朝鮮軍官自是插不上話。不過見滿州人沒有讓他們出戰,朝鮮人心裡多少鬆了口氣,樂得如此。

“叔叔,清國的亂民在幹什麼?”

申通睜大眼睛看來看去,卻是看不清對面的清國亂民在做什麼,只能朦朧看見一隊隊的清國亂民擡着木頭來到河邊,然後又轉身回去。

有叔叔在身邊,申通對那些清國亂民一點也不害怕,但是他卻十分想知道那些清國人現在在幹什麼。申通的疑問也是申瀏的疑問,但是他卻無法對侄兒解釋,因爲他也很想有人能告訴他,對面的清國人在幹什麼。

急於請戰立功的山東綠營參將周天走到青州知府馬文德身邊,有些擔心道:“馬大人,亂民好像在扎木排準備強渡維河,我們必須阻止他們,可不能讓他們渡過來。”

聽了周天的話,馬文德不由點了點頭,舒爾克協領不準出戰是爲穩妥,但現在河對岸的亂民即將渡河,這要是還不阻止,就有些太過穩重了。

“周參將有什麼好辦法?”馬文德問道。

周天猶豫了一下,朝那幫朝鮮人看了眼,然後道:“聽說朝鮮兵擅於鳥銃,或許可以讓他們去阻止亂民渡河。”

馬文德一聽不錯,鳥銃比弓箭射得遠,只要派朝鮮兵列陣岸邊,亂民哪裡渡得過來。

覺得此法甚好的馬文德將此事和韓巨源說了,韓巨源聽後不置可否,便將申瀏叫來,問他是否願意派兵阻止亂民渡河。

申瀏已經觀察到現在,沒有發現對面亂民有火炮和火銃,亂哄哄的也沒個章法,應該沒有什麼危險,所以同意由他手下的朝鮮兵阻止亂民渡河。

不過這件事韓巨源和馬文遠都做不了主,於是幾人一起向舒爾克建議。舒爾克思慮片刻,同意朝鮮兵到河邊去阻止亂民渡河。

申瀏命令萬戶樸正泰領500善手出城阻擊,雖說對自家的鳥槍很有信心,但至申瀏以下,朝鮮人卻沒一個敢掉以輕心的。

有些事,雖然清國官員沒有告知朝鮮人,但朝鮮人也不傻,他們從清國人迫切需要他們參戰,並且亂事持續數月未能平定這一點看出,清國官員口中所謂的亂民絕不是一般造反的百姓,肯定有些能見仗的精銳存在,要不然清國軍隊何以遲遲不能平定亂民。

這一仗是朝鮮軍隊到清國後的第一仗,必須要打贏,要不然朝鮮人面子就太難看了。

樸正泰沒有調鳥槍廳的善手,而是帶的北方邊軍抽出來的500善手。相較鳥槍廳的善手,北方邊軍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要強一些,畢竟當年他們中有部分人曾和滿州韃子見過仗,也曾入關幫助清朝攻打過明朝的遼東軍。

朝鮮兵出城時,派出去打探情況的探馬已經出去了幾撥,如果沒有意外,很快維縣就能和尼馬溪部取得聯絡,搞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

…………

“弟兄們,清軍一定會趁我們渡河時攻擊我們,所以我需要第一批渡河的都是不怕死的,他們要爲咱們大隊人馬殺出一條血路,在河對岸牢牢釘住!我於七賞罰分明,先渡河的加倍賞,死了的,我於七養他爹孃妻兒,傷了的,我於七請人給他治,治不了的,我照樣養着!”

樹林前,於七正在爲即將渡河的士卒打氣,他是綠林大豪,現在雖是做了義軍首領,但行事仍是江湖習性。

“於爺,這山東地界上,您老說的話,那就是天上的雷,一打一個響!弟兄們不信他官府,就信於爺的!沒二話,我們跟於爺幹了!”

“打追隨於爺跟狗清兵幹那天起,我等就沒了後路。今兒打這維縣城,哪怕於爺不給大夥重賞,大夥也得賣這條命!”

“都他奶奶的別猶豫了,是男人的痛快叫一聲,這時候不拼命什麼時候拼命!”

“......”

義軍成份複雜,骨幹清一色都是綠林響馬盜,這幫人一個個都是亡命徒,這會聽了於七的話,也沒什麼好說的,都毫不遲疑的站出來先渡河。在這幫人的帶動下,一些對清軍有仇恨的義軍也主動報名,一時間,河岸上響徹的都是渡河殺敵的叫嚷聲。

待首批渡河的五百多人挑選完畢,準備妥當後,於七對魏大龍道:“魏兄弟,你在此押陣,我親自帶人過河。”說着就解開上衣往地上一扔,赤脯着上身,拔出大刀,就要往木排上去。

魏大龍見狀,忙拉住他:“於大哥,你是首領,一軍統帥,如何能以身犯險!”

“哎,什麼統帥,我於七有幾斤幾兩,難道自個不清楚?要我看,我於七也就是個把總的命。”

於七不由分說掙脫魏大龍,“我於七起兵反清,爲的就是不丟咱外祖的臉,也是替咱死在渾河的戚家軍報仇,替咱漢人出口惡氣!以前清軍勢大,我於七不敢動,被迫接受他們招安,當了綠營的把總,丟盡了臉面,被江湖朋友笑話,活得算是窩囊。現在不同了,齊王殿下領着太平軍的兄弟把韃子皇帝都給打跑了,我於七還有什麼不敢的,真要是再當他清朝的狗屁把總,我於七自個都要羞死了!行了,魏兄弟,你什麼都別說,也別攔我,這維縣,我必須親自帶人拿下,要不然,我沒臉見任何人!

於七說完朝魏大龍一抱拳,腰帶一勒,就上了木排。魏大龍知道攔不住他,只好反覆叮囑他小心,同時吩咐陸戰隊做好渡河準備,將之前圍殲尼馬溪部都沒捨得用上的六具“沒良心”發射筒組裝起來,隨時準備渡河支援於七。

“弟兄們,跟我於七渡河殺清軍!”

右腳剛踩到木排上,於七就大聲吼了一句,然後左腳奮力一蹬,木排迅速往河中間淌去。

“跟於爺殺清兵去!”

各木排上的好漢們見於七身先士卒,赤着上身親自上陣,心中個個都是火熱。也有樣學樣,全部脫掉了上衣,隨手扔在木排上或者直接甩進維河。陽光映射下,五百多男兒手握大刀長矛如鐵塔般屹立在一架架木排上方。

清風微拂,河水漣漪,寬闊的河面光影重現,浮出水面吸氧的魚兒不住的吐着小泡泡。升騰的水氣中,幾十架木排在義軍好漢用力的划動下,如脫弦之箭般直剌對岸。

風起,雲隱,氣散。

當最先頭於七所在的木排到達河中央的時候,兩岸已是能夠看得一清二楚。

維縣的清軍看到了木排上的義軍,木排上的義軍同樣看到了城頭上的清軍。

“於爺,清兵出來了!”

於七的拜把兄弟宋五在另一艘靠前的木排上,一眼看到一隊清軍從維縣城門中奔出。

“不是清兵,是高麗棒子!”

見出城的清軍穿的衣服不對,於七知道多半就是那些從朝鮮過來的棒子兵。

“棒子”是大明百姓對朝鮮人的專稱,起因是當年的朝鮮使團人員多偷雞摸狗輩,進入大明境內屢行不法事,所以被百姓們厭惡稱之爲“棒子”。而和大明官員稱呼不同,百姓們還是習慣稱呼朝鮮爲高麗,故而於七纔會高呼來的朝鮮兵是高麗棒子。

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十八章 剔發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八章 逃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
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十八章 剔發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八章 逃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