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

松江府華亭縣,徐家彙外,大兵密佈。

說起這華亭縣,必提嘉靖朝的首輔大學士徐階,而提起徐家彙,則得提崇禎朝的內閣次輔、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啓。

徐家彙這地原叫徐家厙,當年徐光啓曾在此建農莊別業,從事農業實驗並著書立說,逝世後即安葬於此,其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處肇嘉浜與法華涇兩水會合處,故得名“徐家彙”。只不過非是松江本地人,對這“徐家彙”的得名都有些糊塗,外地人來此只道此地得名乃緣自徐階,而非徐光啓。畢竟相較知名度,嘉靖朝智鬥嚴閣老的徐階要知名的多。

主持嘉定清欠司的湯效先就不知道徐家彙的得名由來,只道這地乃是徐階後人匯聚於此。

湯效先此人,祖上是洪武年間入川的武將,後遷居貴州,傳至湯效先這一代,已是第九代。湯原在貴州明軍做把總官,曾隨孫可望降清,後見明軍勢大,復明有望,便領了親信數人逃出長沙,向衡陽的太平軍投降。因其所獻地圖於戰事有功,故便破格委爲百戶,此後一直在湖廣援剿軍團效力,曾隨十三鎮參與揚州大戰,陣斬綠旗兵二、蒙兵一,得了鎮部嘉獎。

原清湖廣總督張長庚受齊王命主持江蘇清欠衙門後,因本地大小吏員不可用,便請了齊王令從軍中大量抽調得力人手組建各地清欠分司。湯效先因粗通文墨被選中,派往嘉定主持清欠事項。

人都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實則蘇南一地非蘇州一府,而是蘇州和松江兩府。且論起來,松江一地比蘇州更爲精華,所以軍中同僚得知湯效先竟能到松江主持清欠,都是羨慕不已。湯效先也對上頭的重用十分感激,發誓定要將治下那些刁紳一清到底。哪曾想,剛上任,就遇上了棘手事。

華亭爲松江最爲精華之地,有明一代光是華亭就出了進士48人,首輔、次輔各一,大學士、學士、六部堂官侍郎也有十多個。兩百年下來,此地的士紳關係是錯綜複雜得很,可以說動一人則動全部,牽一髮動全身。

清欠是什麼?那是要士紳大戶放血,將自家費盡心思逃了幾十年的錢糧再往外掏。世上之人,任你再如何大賢,能做到甘願傾資以助朝廷北伐的總是少數。想這江南這些年不少士紳倒是偷偷出資聯絡金廈鄭軍,圖謀反清,聽着倒是大義,可這出的銀子畢竟少,且他們反清的目的就是爲了不向清廷交稅。現如今,明朝不但不還給他們當年的特權,反而逼着他們放血,是可忍孰不可忍。

清欠風聲一到,松江的士紳就自發的組成了抗欠同盟。私下議定一家有事,各家都要援助。便是掉了腦袋,也要將清欠這風潮頂回去。

暗地裡組成抗欠同盟,明面也是八仙過海,各使神通。湯效先上任不過三天,衙門裡就接到了十多張打招呼的條子,大小官員的名札收了二十多片,其中不乏南京朝堂上的。這些招呼條子和官員名札,無非一個目的,那就是請湯效先給個面子,對這些家意思一下就行。倘若湯效先不識擡舉,那自會有人對付他。

嘉定縣、華亭縣、吳江縣三縣對清欠一事也不積極,各官吏抱着能拖就拖、能擋就擋的念頭將省、府交辦的清欠當作耳邊風。湯效先以清欠司的名義給各縣發去的協查公文都是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官府如此,士紳大戶更是不將清欠司放在眼裡,人人都道這清欠乃是惡政,朝廷主持之人必將攝於輿論,罷此惡政。官紳除了集體抵制清欠,更是煽動百姓聚衆鬧事,說這幫清欠的不但是來清欠大戶,更是來清欠普通百姓的。只待將大戶家抄了,便要動手清欠平民。

百姓們受此欺騙煽動,哪知內中真實情況,加上自古以來士紳纔是真正的“民心”,他們不但控制着社會資源,更控制着輿論,所以這麼一來,嘉定清欠司面對的就不是單純的大戶,而是松江三縣百姓。

連着六日清欠毫無進展,派出去的吏員和兵丁還被百姓驅趕毆打,甚至連收買一些知根知底的佃戶和無賴子探底都不得,湯效先急眼了,竟是未經請示直接行文松江駐軍,調來七百大兵武力清欠。

殺雞給猴看,華亭縣哪裡最繁華?徐家彙!華亭縣哪裡富戶最多,徐家彙!

十四日上午,大兵就從四面八方將徐家彙進出的幾條大道給封了,鎮子裡的士紳富戶們倒是精明,一看架勢不對,立即組織百姓到路口和官兵對峙。又偷偷派家人出鎮求救,可是大兵將進出道路圍得水泄不通,水路上還有乘船的官兵巡守,這徐家彙竟是成了一處絕地,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百姓聚衆衝頂官府辦差,先抓起來,若有反抗者,視爲謀反!”

又過了半個時辰,和前來協助的駐軍百戶蔣仕傑商量幾句後,湯效先便令大兵入鎮,先將百姓都看押起來,然後挨冊到各大戶家挨一清冊。願繳納欠稅的責令籌備錢糧,不願繳納的就將人帶走,什麼時候其家人將欠稅補足,什麼時候放人。至於若有不開眼的百姓敢於反抗,那後果自是不須多言。

百姓畢竟是烏合之衆,哪裡經得起如狼似虎,在戰場上和滿韃子以命相搏的大兵對手。大兵一衝,百姓立時驚嚇一片,然後便轟然而散,隨後徐家彙就是雞飛狗跳。逃回家的百姓以爲能躲過大兵,豈料大兵竟是一戶戶的清,將百姓不問老少俱是趕出家門,然後統一押到一處看管。

“柱子爹,你說我是不是用鍋灰將臉塗上?”

“爲啥?”

“人家不是有點姿色嘛…”

“拉到吧,不嚇着人官差就不錯了還姿色?也就糊弄糊弄我這瞎子。”

“”

“鐵柱,門栓上緊了嗎?”

“上緊了!”

“老頭子,家裡銀子呢?”

“藏好了!”

“藏哪了?”

“擱媳婦那了。”

“啥!擱她那了,哎喲,親爹哎,這還哪收得回來!”

“”

“掌櫃的,快點,官兵要來了!”

“我知道,哎,你們慢點,慢點,慢慢推,再這麼使力,我這老骨頭都要散了!”

“”

平日繁華無比的徐家彙幾乎是眨眼間就不見一人,清欠司的人所到之處,人畜不寧,鬼哭狼嚎到處都是驚叫聲。

湯效先騎在馬上,看着一隊隊被從家中押出來的百姓,毫無同情之色,只揚手大呼:“給我搜,狠狠搜!寧可抓錯千人,不可放過一個!”

大兵們聽到上官的大呼,更加賣命,恨不得將地也翻了過來,搜查大戶固然賣力,盤查百姓也是不落人後。臨近傍晚時,只剩下三處地方沒有搜查,一處是徐家,一處是王家。

徐家,自是崇禎朝次輔徐光啓後人,也是這徐家彙最大的一戶;王家,則是太上王皇后的母家。王皇后祖籍是蘇州,不過其父王略在做廣東知府前將家小搬到了華亭。從前王家在華亭倒也沒有多少名望,哪怕王家出了個皇后,可畢竟這大明都要完蛋了,一個末代皇后又有什麼可依仗的。可現在南京光復,大明東山再起了,雖說皇帝換了人,可定武朝廷仍尊永曆爲太上皇,那王皇后自然成了太后。搜徐家倒也罷了,他家那位次輔都死了二十多年,可王太后家也要搜,可就有點嚇人了。

前來協助清欠司的太平軍帶隊百戶蔣仕傑祖籍宜興人,他爺爺那代將家遷到了浙江奉化人,現在江蘇口音已是不見,轉而代之是一口奉化腔。

“娘希匹的,把徐家清了便算,王太后家還是留着吧。”

蔣仕傑私底下授意部下先不要到王家去,不過清不清王家不是他說了算,湯效先雖和他一樣都是百戶,可上頭給他的命令是無條件配合清欠司,湯效先要說搜,那蔣仕傑自然不能違命,否則就得兜着走了。

湯效先的副使孟浩也意識到了王太后的存在,所以他提醒湯效先道:“大人,是不是收隊回去?”

聞言,湯效先將脖子扭了一下:“爲什麼要收隊?”

孟浩一怔:“徐家彙大小都被我們搜了個遍,各家大戶都派了兵,大人還要清哪裡?”

湯效先揚手一指東邊,冷冷道:“不還有個王家沒清呢嗎!”

孟浩大驚失色:“大人,那裡咱們搜不得!”

湯效先扭頭問道:“爲什麼搜不得?”

孟浩急道:“王家乃是王太后母家,咱們未得聖命,不能搜查那裡,否則皇上追究起來,大人前途怕是不保啊!”

湯效先聽後卻是一勒馬繮,哼了一聲:“我不管什麼王太后趙太后的,我只知道大帥叫我來嘉定清欠,只要欠了稅的,都得給老子把錢補上,天王老子都不能擋我!傳令下去,清王家!”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更新說明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九章 土匪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四章 投奔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十五章 錢糧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
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更新說明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九章 土匪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四章 投奔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十五章 錢糧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